汽车天窗挡风网的弹簧固定用注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427发布日期:2019-10-19 03:04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汽车天窗挡风网的弹簧固定用注塑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窗挡风网的弹簧固定注塑件。



背景技术:

天窗挡风网主要用于将流过挡风网的气流向其上方或两侧转向,避免气流直接吹向汽车内部的乘客,同时降低气流引起的噪声,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挡风网包括网布组件、横梁以及位于横梁两侧的注塑件,注塑件内安装有弹簧,挡风网通过弹簧能够将挡风网顶起。在汽车天窗关闭时,汽车天窗弹簧压住,当天窗沿导轨滑动而打开时,汽车天窗从弹簧上方移开,挡风网被弹簧顶起。

弹簧在注塑件上的安装固定效果,影响到挡风网的开闭效果。目前针对于弹簧与注塑件的牢固卡紧是通过在弹簧的外表面增加毛毡,将弹簧加厚,实现对弹簧卡紧在注塑件内,需要额外的增加弹簧包覆毛毡的工序,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天窗挡风网的弹簧固定用注塑件,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天窗挡风网的弹簧固定用注塑件,包括一注塑件,所述注塑件上设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弹簧安装槽,所述注塑件的右端为用于转动连接天窗支架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件上还设有一辅助加强槽,所述弹簧安装槽与所述辅助加强槽通过隔板分隔,所述弹簧安装槽位于所述辅助加强槽的后方;

所述弹簧安装槽的后侧壁以及前侧壁均设有向内突出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是用于防止弹簧的左端从弹簧安装槽内脱出的限位件;

所述弹簧安装槽的后侧壁厚度大于所述弹簧安装槽的前侧壁的厚度;

所述辅助加强槽内固定有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加强板,所有的加强板均与辅助加强槽的槽底、后侧壁以及前侧壁相连;

至少两个加强板中相邻的加强板间距为3cm-5cm;

至少两个加强板中有一个加强板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前方。

本专利通过优化注塑件的结构,通过优化注塑件的结构,实现了弹簧在注塑件内的安装效果,无需在弹簧的外围包覆毛毡即可实现弹簧的安装稳定性,减少了使用毛毡的成本的同时,无需弹簧包覆毛毡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在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增加辅助方案而不是改变产品本身去得到想要的效果,本专利一改传统增加辅助方案的模式,对注塑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保证了弹簧的装配效果。

本专利通过限位凸起以及加强板的结合,控制了弹簧安装槽的形变量,便于将弹簧的左端部限位卡在弹簧安装槽内,右端部在压缩过程中向左运动。

所述辅助加强槽的内壁还设有长度方向呈U形的条状突起,所述条状突起分别与辅助加强槽的前侧壁、底部以及后侧壁相连;

且每一个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条状突起;

所述条状突起与加强板之间的间隙为用于插入辅助加强板的插口。

便于实现对辅助加强槽强度的保证。便于实现辅助加强板的可拆卸固定安装。

所述弹簧安装槽的底部设有加强筋。便于实现弹簧安装槽强度的保证。

所述加强板是一从上至下呈波浪状延伸的曲板。

便于保证与限位凸起处的支撑强度。

所述注塑件的外表面涂覆有特氟龙涂层。便于进一步保证其强度,防止形变量,保证弹簧的夹紧效果。

所述注塑件内埋设有射频卡芯片。便于实现产品的射频识别。便于实现厂家的宣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弹簧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挡风网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凸起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安装槽内安装有弹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注塑件,2为弹簧,3为横梁,4为网布,5为下杆体,11为转轴孔,12为限位凸起,13为加强板,14为加强筋,15为弹簧安装槽,16为辅助加强槽,17为条状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汽车天窗挡风网的弹簧固定用注塑件,包括一注塑件1,注塑件1上设有用于安装弹簧2的弹簧安装槽15,注塑件1的右端为用于转动连接天窗支架的连接处。注塑件1的右端开设有用于穿过转轴的转轴孔11。注塑件1上还设有一辅助加强槽16,弹簧安装槽15与辅助加强槽16通过隔板分隔,弹簧安装槽位于辅助加强槽的后方;弹簧安装槽的后侧壁以及前侧壁均设有向内突出的限位凸起12,限位凸起12是用于防止弹簧2的左端从弹簧安装槽内脱出的限位件;弹簧安装槽的后侧壁厚度大于弹簧安装槽的前侧壁的厚度;辅助加强槽内固定有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加强板13,所有的加强板13均与辅助加强槽的槽底、后侧壁以及前侧壁相连;至少两个加强板13中相邻的加强板13间距为3cm-5cm;至少两个加强板13中有一个加强板位于限位凸起12的前方。

本专利通过优化注塑件1的结构,通过优化注塑件1的结构,实现了弹簧2在注塑件1内的安装效果,无需在弹簧2的外围包覆毛毡即可实现弹簧2的安装稳定性,减少了使用毛毡的成本的同时,无需弹簧2包覆毛毡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在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增加辅助方案而不是改变产品本身去得到想要的效果,本专利一改传统增加辅助方案的模式,对注塑件1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保证了弹簧2的装配效果。本专利通过限位凸起12以及加强板13的结合,控制了弹簧安装槽的形变量,便于将弹簧2的左端部限位卡在弹簧安装槽内,右端部在压缩过程中向左运动。

弹簧安装槽的后侧壁的厚度为3mm-4mm。弹簧安装槽的前侧壁的厚度为1mm-2mm。弹簧槽底部设有加强筋14。

注塑件1与横梁3的两端插接。注塑件1的左端设有用于插入横梁3的插口。网布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横梁3与下杆体5相连。

注塑件的左端固定有一用于勾住网布的扎带。便于实现网布实现注塑件与横梁直接的辅助连接。扎带包括锁止头以及齿带,锁止头焊接固定在注塑件上。网布的边缘固定有用于套入扎带的金属环。网布包括内外设置的驻极体过滤材料制成的内层与外层,内层与外层通过矩阵式排布的胶黏物相连。本专利通过优化网布的结构,便于实现静电吸附,进而控制经网布进入车内的空气的净化效果,此外,通过优化网布通过矩阵式排布的胶黏物,便于保证内层与外层两者的复合强度以及胶黏物的用量。

加强板13是一从上至下呈波浪状延伸的曲板。便于保证与限位凸起12处的支撑强度。或者,辅助加强槽的内壁还设有长度方向呈U形的条状突起17,条状突起17分别与辅助加强槽的前侧壁、底部以及后侧壁相连;且每一个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条状突起;条状突起与加强板之间的间隙为用于插入辅助加强板的插口。便于实现对辅助加强槽强度的保证。便于实现辅助加强板的可拆卸固定安装。

注塑件的外表面涂覆有特氟龙涂层,便于进一步保证其强度,防止形变量,保证弹簧的夹紧效果。

注塑件内埋设有射频卡芯片。便于实现产品的射频识别。便于实现厂家的宣传效果。注塑件埋设有射频卡芯片处的外围设有凹坑。凹坑内涂覆有荧光涂层。便于示意扫描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后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