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的车辆前保险杠下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425发布日期:2019-11-12 21:4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冲击的车辆前保险杠下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饰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冲击的车辆前保险杠下格栅。



背景技术:

车辆前保险杠通常包括保险杠本体、散热器格栅、下进气格栅、雾灯外框、装饰条等零件,这几部分组合形成前保险杠。其中,散热器格栅和下进气格栅主要用于通风和散热,同时起到一定的装饰性作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043095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下进气格栅,它包括保险杠主体,所述保险杠主体与保险杠下进气格栅为一体式连接。所述保险杠下进气格栅与保险杠主体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孔。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前保险杠是车辆上最易受到撞击的部位之一,下进气格栅与保险杠本体安装在一起,也容易在撞击过程中开裂、损坏,事故发生后不仅需要修复保险杠本体,还要更换下进气格栅,花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击的车辆前保险杠下格栅,其具有抗冲击性能好,当车辆的前保险杠受到撞击后,下格栅不会完全损坏,修复时也只需要更换部分零件即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冲击的车辆前保险杠下格栅,包括下格栅本体,还包括与保险杠本体相连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下格栅本体之间设有若干一级泄爆片,所述一级泄爆片一端与安装架栓接,另一端与下格栅本体栓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格栅本体与一级泄爆片栓接,一级泄爆片与安装架栓接,安装架与保险杠本体相连,从而将下格栅本体安装在保险杠本体上;下格栅本体受到剧烈撞击时,压力传导至一级泄爆片上,使一级泄爆片爆裂,并将大部分动能吸收,使下格栅本体和安装架受到的冲击减少;一级泄爆片泄爆后,旋松螺栓,将残留在下格栅本体和安装架上的残片取下,然后栓接上新的一级泄爆片即可;抗冲击性能好,当车辆的前保险杠受到撞击后,下格栅不会完全损坏,修复时也只需要更换部分零件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泄爆片中段设置为弓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级泄爆片设置为弓形,其受到冲击后更易爆裂,从而更有效地吸收动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与下格栅本体之间设有若干二级泄爆片,所述二级泄爆片一端与安装架栓接,另一端指向下格栅本体,二级泄爆片与下格栅本体之间留有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一级泄爆片破裂后,仍有较大的动能未被损耗掉,则下格栅本体被压向二级泄爆片,使其破裂,二级泄爆片将动能进一步吸收,减缓下格栅本体和安装架所受到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格栅本体朝向安装架一侧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二级泄爆片朝向下格栅本体一端嵌于卡槽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级泄爆片朝向下格栅本体一端嵌于卡槽内,受卡槽侧壁限制无法横向移动,当下格栅本体压向二级泄爆片时,二者配合更加稳定,保证二级泄爆片能够有效地承受冲击,吸收动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槽底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槽的槽底设置加强筋,可以避免下格栅本体与二级泄爆片相抵时,应力在卡槽侧壁与地面的连接处集中,导致该处开裂,从而有效地保护下格栅本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内壁铺设有金属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格栅本体大多采用塑料制成,卡槽内壁与二级泄爆片相抵时,容易出现划痕,长期使用后会导致卡槽内壁磨损严重,在卡槽内壁铺设金属垫层则能较好地保护卡槽,避免其被二级泄爆片划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朝向下格栅本体一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覆于下格栅本体四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外壳包覆在下格栅本体四周,将一级泄爆片和二级泄爆片遮挡,增强整体结构的美观性,且外壳在撞击过程中不承担冲击,也不影响压力在下格栅本体与一级泄爆片和二级泄爆片之间的传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内侧设有环形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架内侧设置环形挡板,可以有效地阻挡一级泄爆片和二级泄爆片破裂后产生的碎片,防止其进入车头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抗冲击性能好,当车辆的前保险杠受到撞击后,下格栅不会完全损坏,修复时也只需要更换部分零件即可;

2、设置多级泄爆片,可以充分吸收动能,缓解下格栅本体在车辆撞击过程中受到的冲击;

3、更换一级泄爆片和二级泄爆片时方便快捷,下格栅本体和安装架则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级泄爆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格栅本体;2、安装架;3、一级泄爆片;4、二级泄爆片;5、外壳;6、挡板;11、卡槽;12、加强筋;13、金属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抗冲击的车辆前保险杠下格栅,包括下格栅本体1和安装架2。安装架2与保险杠本体栓接,下格栅本体1则通过安装架2固定在保险杠本体上。

参照图2和图3,安装架2为一扁平的框架,形状与下格栅本体1相似,二者之间设有若干一级泄爆片3。各一级泄爆片3沿安装架2周向均匀分布,其一端与安装架2栓接,另一端与下格栅本体1栓接,中部则呈弓形。下格栅本体1通过一级泄爆片3固定在安装架2上。

当车辆前端与其它物体发生撞击时,下格栅本体1也被冲击,受到的瞬时压力非常大。压力传导至一级泄爆片3上,并超出一级泄爆片3的承压上限,使一级泄爆片3爆裂。在此过程中,一级泄爆片3吸收的大量的动能,大大减缓了下格栅本体1受到的冲击。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架2朝向下格栅本体1一侧固设有外壳5,外壳5环绕下格栅本体1设置,其宽度大于一级泄爆片3的长度,其内壁与下格栅本体1的四周侧壁贴合。外壳5将一级泄爆片3遮挡,使下格栅整体结构美观。

参照图2和图4,安装架2与下格栅本体1之间设有若干二级泄爆片4,二级泄爆片4也沿安装架2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与一级泄爆片3交错设置。二级泄爆片4一端与安装架2栓接,另一端指向下格栅本体1,不与下格栅本体1直接相抵,其中段设置为弓形。

参照图4,下格栅本体1朝向安装架2一侧开设有若干卡槽11,卡槽11与二级泄爆片4一一对应,二者插接配合。二级泄爆片4朝向下格栅本体1一端嵌于卡槽11顶部,受卡槽11侧壁限制无法横向移动,与卡槽11底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当一级泄爆片3破裂,下格栅本体1受到的冲击仍有部分未被消除时,下格栅本体1朝向安装架2移动,卡槽11的槽底与二级泄爆片4相抵。二级泄爆片4承受的压力达到临界值之后,发生爆裂,再次吸收部分动能,减缓下格栅本体1所受冲击。

参照图4,卡槽11侧壁与底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筋12,当二级泄爆片4与卡槽11内壁相抵时,卡槽11侧壁与地面的连接处受力较为分散,不会出现开裂的情况。

参照图4,卡槽11的侧壁和底面铺设有金属垫层13,形成金属护套,二级泄爆片4通过金属护套间接与卡槽11内壁相抵。金属垫层13硬度较高,能够较好地保护卡槽11内壁不被二级泄爆片4的末端划伤。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架2内侧设有挡板6,挡板6呈环形。一级泄爆片3和二级泄爆片4破裂后,四散的碎片冲击在挡板6上,受其阻挡,不会溅射入车头内部。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车辆前端与其它物体发生撞击时,下格栅本体1也被冲击,受到的瞬时压力非常大。压力传导至一级泄爆片3上,并超出一级泄爆片3的承压上限,使一级泄爆片3爆裂。在此过程中,一级泄爆片3吸收的大量的动能,大大减缓了下格栅本体1受到的冲击。当一级泄爆片3破裂,下格栅本体1受到的冲击仍有部分未被消除时,下格栅本体1朝向安装架2移动,卡槽11的槽底与二级泄爆片4相抵。二级泄爆片4承受的压力达到临界值之后,发生爆裂,再次吸收部分动能,减缓下格栅本体1所受冲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