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下保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8341发布日期:2020-02-18 13:02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下保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下保护板。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位,也是整个汽车的动力来源。因此,发动机的保护对于汽车和驾乘人员安全保障很有必要。目前,公认的对汽车发动机的保护措施就是安装汽车发动机保护板,而现有汽车通常用的基本都是硬塑、树脂、钢质等汽车发动机保护板,这些传统汽车发动机保护板均不能考在保护发动机的同时又可以做到下沉安全功能。考虑材料结实性和驾乘人员的安全性未能全面做到,而且其板体与原车发动机底盘不匹配,最主要是由于螺丝固定点与汽车发动机是一体式连接,并且受到材质和工艺等影响,这些汽车发动机保护板无法实现真正下沉功能。如果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会引起发动机不能下沉,让发动机冲到驾驶室,伤害驾驶人员,造成事故更加严重。

硬塑护板:价格较为便宜,生产工艺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材质护板容易破碎冬季更是如此,本身就易受损伤破碎之后无法修复起不到长期的保护作用。优点:重量轻、价格低;缺点:容易损坏,易老化。发动机下沉:因为这个材质本身比较易坏,所以一般不会影响发动机下沉。

树脂护板:相较第一代材质虽然耐用性有所提升,但其主要材质任然是塑料,只是生产时用量配比不同,产品本身较软,无法真正起到防撞作用,硬塑护板的缺点在第二代树脂材质上任然存在。优点:重量轻、价格低;缺点:容易损坏、受热胀冷缩等温度影响会发生性质变化。发动机下沉:与第一代产品一样,比较易坏,所以一般不会影响发动机下沉。

钢质护板:钢质护板相较前两代护板,防撞耐用性能有了明显提升,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深受顾客和4s店欢迎,但材质本身也存在缺陷,所以目前已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优点:抗冲击性强;缺点:重量沉,有明显噪音共振。发动机下沉:影响发动机下沉,容易出现人身安全隐患。

专利文献中曾公开一种汽车下护板,板体的中央设有与发动机相配合的凹槽面板,四周设有固定安装孔,板体的上方设有一个安装支座;凹槽面板上设有纵横交织的加强筋;凹槽面板的中间设有一排散热孔;固定安装孔的周围为一块水平的增厚加强区;保护板本体一体成型。增厚加强区与板体的交界处为圆弧形结构。由于板体处于发动机部位,需要经受高温,板体的内、外表面涂覆有耐热层。板体的材质为增强聚丙烯与玻璃纤维的复合,通过聚丙烯与玻璃纤维复合。

上述公开的下护板采用增强聚丙烯与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加工过程要求较高,需要注塑成型且后处理,对于异形结构需要后期再处理,使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其材质特点,无论是结构强度还是韧性和抗摩擦性能均不良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下保护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下保护板,包括保护板本体,保护板本体设置有机油孔、滤芯孔、波箱油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机油孔、滤芯孔和波箱油孔上设有的盖板,盖板一侧通过合页与保护板本体连接,盖板另一侧通过螺丝与保护板本体连接;保护板本体设有容纳发动机凸出部分的凸起部,在凸起部的板面上设有凸出的箭头压痕、异形压痕和能够提高板体结构强度的穿过凸起部横向面的加强筋,加强筋从凸起部表面凸出,保护板本体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保护板本体一侧的安装孔外侧设置有矩形齿,安装孔内嵌入减震垫圈;保护板本体与发动机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层。优选的,保护板本体具体由锰钢或者铝镁合金制成。

优选地,保护板本体具体由锰钢或者铝镁合金制成。

优选地,盖板与保护板本体相同的锰钢或者铝镁合金制成。

优选地,进风口有两个,设置于保护板本体的一侧,所述出风口有一个,设置于所述保护板本体的另一侧。

优选地,加强筋将保护板本体分成多个区,包括两个对称小梯形区、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区和处于两个小梯形区域的大梯形区。

优选地,滤芯孔处于大梯形区。

优选地,机油孔处于两个三角形区之间,波箱油孔设置在一个三角形区处。

优选地,保护板本体上设有多个漏水孔。

优选地,锰钢制成的保护板本体厚度为1.2mm-2mm,常用的可采用厚度为1.6mm的锰钢制成,铝镁合金制成的保护板本体厚度为2mm-4mm,常用的可采用厚度为3mm的铝镁合金制成。

优选地,箭头压痕设有一个,设置在波箱油孔和异形压痕之间。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发动机下保护板,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与车体底部配合良好,能够起到发动机的保护作用。下护板可采用3d锰钢或3d镁铝合金制作而成,进一步的提高其结构强度及韧性,可采用压铸成型制造而成,降低生产成本,其结构强度高、韧性好、耐摩擦性能也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下保护板的结构图;

图中:1-保护板本体;2-进风口;3-矩形齿;4-滤芯孔;5-出风口;6-安装孔;7-机油孔;8-开盖孔;9-异形压痕;10-箭头压痕;11-波箱油孔;12-加强筋;13-漏水孔i;14-漏水孔ii;15-滤芯孔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下保护板,保护板本体设置有机油孔7、滤芯孔4、波箱油孔11以及进风口2和出风口5,机油孔7、滤芯孔4和波箱油孔11上设有的盖板,如图1所示,滤芯孔4上设有滤芯孔盖板,机油孔7上设有机油孔盖板,波箱油孔11上设有波箱油孔盖板。上述所有盖板的一侧均通过合页与保护板本体1连接,所有盖板的另一侧通过螺钉与保护板本体连接。保护板本体设有容纳发动机凸出部分的凸起部,整个保护板的板面上是凸出的,在凸起部的板面上设有凸出的箭头压痕10、异形压痕9和能够提高板体结构强度的跨越凸起部横向面的加强筋12,加强筋12从凸起部表面凸出。

如图所示,保护板本体1上设有不规则的加强筋12。加强筋12将整个保护板本体1分割成多块,加强筋将保护板本体分成多个区,包括两个对称小梯形区、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区和处于两个小梯形区域的大梯形区。滤芯孔处于大梯形区,机油孔处于两个三角形区之间,波箱油孔11设置在一个三角形区处。用以使整个保护板本体1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和具有标志性的功能。

保护板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安装孔6,保护板本体1一侧的安装孔外侧设置有矩形齿3,安装孔6内嵌入减震垫圈,保护板本体1与发动机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层。

保护板本体具体由锰钢或者铝镁合金制成。

盖板与保护板本体1相同的锰钢或者铝镁合金制成。

盖板具体由与保护板本体相同的锰钢或者铝镁合金制成,其中,机油孔盖板上设有开盖孔8。

进风口2有两个,设置于保护板本体的一侧,出风口5有一个,设置于保护板本体1的另一侧。

保护板本体1上设有漏水孔,包括漏水孔i13和漏水孔ii14。

锰钢制成的保护板本体厚度为1.2mm-2mm,常用的可采用厚度为1.6mm的锰钢制成,铝镁合金制成的保护板本体厚度为2mm-4mm,常用的可采用厚度为3mm的铝镁合金制成。

箭头压痕10设有一个,设置在波箱油孔和异形压痕之间。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发动机下保护板,具有如下优点:

底盘防腐蚀:汽车的锈蚀均从底板开始,一般只跑了两三年的汽车边梁已经开始泛出锈斑。每次洗车污水会残留在底部,长久下去就会形成潜在的腐蚀因素,对汽车造成伤害,如果对汽车底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下护板,酸雨、溶雪剂、洗车碱水均无法侵蚀透。

防石击: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溅起小石子,石子冲击底板的力量与车速成正比,10克的小石子在时速达80公里时冲击力会达到自身重量的100倍。足以击破30微米以下的漆膜,漆膜一旦被击破,锈蚀便从疵点开始并从铁板内部缓慢扩大。汽车发动机底部安装上述下护板后,砾石以5公斤的力冲击也无法击破该下护板。

隔热:在冬季,汽车打开车内空调,热气常会向下沉,而车外的地面冷气向上升,冷热空气大多集中在车辆的地板上进行交换,车辆底部防护效果直接决定着车辆的能量利用效果。安装了上述下护板的汽车底部,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

防震:发动机、车轮均固定在汽车地板上,震动在某一频率上可能会与底板产生共振,增加不舒适感,下护板具有一定的防止共振的效果。

隔音降噪:车辆行驶在快速路上,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与速度成正比,该下护板安装于车底,具有降低车内噪音的效果。

防拖底:底部护板的材料厚度可选择几毫米,当底部被路面突起刮蹭时,下护板具有高韧性和良好的抗摩擦性能,能够减轻突起物对底盘的伤害。

其中,机油孔及盖、滤芯孔及盖、波箱油孔及盖,设计为遁型,寓意发动机下护板能像盾牌似的保护发动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发动机下保护板,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与车体底部配合良好,能够起到发动机的保护作用。下护板可采用3d塑钢、3d锰钢或3d镁铝合金制作而成,进一步的提高其结构强度及韧性,可采用压铸成型制造而成,降低生产成本,其结构强度高、韧性好、耐摩擦性能也良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