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拉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0273发布日期:2020-05-22 22:1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公交车拉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交车拉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日益增多,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每天乘坐公交车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公交车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其上面的座位数目有限,大多数人都是站立的。为了乘客的出行安全,公交车内设置了拉手,公交车拉手是一种方便乘客保持平稳站立不会因公交车的突然启动刹车等情况而摔倒的设施。

现在的公交车内上部均设置有横杆,横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拉手,而公交车拉手的方向都是固定的,要么是与横杆平行,要么与横杆垂直。但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人们站立的位置可能面向车头方向,也可能面向车窗方向。固定方向的公交车拉手使得乘客手握拉手的方向可能不一致,就出现必须扭转拉手才能拉紧的现象,这就给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旋转的公交车拉手装置。

一种公交车拉手装置,包括吊带和拉手,所述吊带套设于公交车横杆上,所述公交车拉手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上盖、下盖和推杆,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围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簧、上爪和下爪,所述下爪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推杆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上爪固定连接,所述上爪可在所述腔体内旋转,所述推杆的第二端伸出至所述下盖的外部,并于所述拉手连接;

所述上爪朝向所述下爪的一面设有第一弧形凹凸部,所述下爪朝向所述上爪的一面设有第二弧形凹凸部,所述第一弧形凹凸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凹凸部配合,使所述上爪和所述下爪组成圆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公交车拉手装置,在需要旋转拉手时,可以用力向上推拉手,通过拉手推动推杆向上运动,由于推杆和上爪固定在一起,因此上爪在推杆的推力作用下,会克服弹簧的弹力也向上运动,上爪与下爪分开,在向上推动上爪的同时可以旋转拉手,旋转的拉手能够带动推杆和上爪一起旋转,使第一弧形凹凸部和第二弧形凹凸部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旋转到合适角度后,松开拉手的向上推力,在弹簧恢复弹性形变的作用下,推杆回到原始位置,第一弧形凹凸部和第二弧形凹凸部再次配合,最终实现了拉手的旋转,使用该公交车拉手装置,使得乘客可根据自己站立的位置,自我旋转拉手的方向,使得拉手方向和手握的方向最适宜,从而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交车拉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内部还设有螺母,所述推杆靠近所述上爪的一端设有两个凸键,两个所述凸键对称设于所述推杆的两侧,所述上爪的内部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凸键和所述凹槽配合,所述推杆的第一端伸出至所述上爪的外部,且伸出部分通过所述螺母将所述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上爪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爪的外部设有限位凸块,所述下盖的内部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凸块对称设于所述下爪外部的两侧,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块的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的第二端设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配合销子,以将所述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拉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所述下盖、所述上爪和所述下爪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公交车拉手装置中旋转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旋转组件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旋转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的公交车拉手装置,包括吊带和拉手,所述吊带套设于公交车横杆上,所述公交车拉手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10。

所述旋转组件10包括上盖11、下盖12和推杆13,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围成一腔体14,所述腔体14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簧15、上爪16和下爪17。具体的,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螺纹连接。

所述下爪17上设有第一通孔171,所述下盖12上设有第二通孔121,所述推杆13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1和所述第一通孔171,并与所述上爪16固定连接,所述上爪16可在所述腔体14内旋转,所述推杆13的第二端伸出至所述下盖12的外部,并于所述拉手连接。具体的,所述推杆13的第二端设有安装孔131,通过所述安装孔131配合销子,将所述推杆13的第二端与所述拉手连接。

所述上爪16朝向所述下爪17的一面设有第一弧形凹凸部161,所述下爪17朝向所述上爪16的一面设有第二弧形凹凸部172,所述第一弧形凹凸部161和所述第二弧形凹凸部172配合,使所述上爪16和所述下爪17组成圆柱体。

所述推杆13的第一端与所述上爪16的固定连接具体通过以下结构实现,所述腔体14的内部还设有螺母18,所述推杆13靠近所述上爪16的一端设有两个凸键132,两个所述凸键132对称设于所述推杆的两侧,所述上爪16的内部设有两个凹槽162,所述凸键132和所述凹槽162配合,所述推杆13的第一端穿过上爪16上的第三通孔163后,伸出至所述上爪16的外部,且伸出部分通过所述螺母18将所述推杆13的第一端与所述上爪16固定连接,这样当推杆13转动时,能够带动上爪16一起转动。

为了提升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上盖11、所述下盖12、所述上爪16和所述下爪17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上述公交车拉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在需要旋转拉手时,可以用力向上推拉手,通过拉手推动推杆13向上运动,由于推杆13和上爪16固定在一起,因此上爪16在推杆13的推力作用下,会克服弹簧15的弹力也向上运动,上爪16与下爪17分开,在向上推动上爪16的同时可以旋转拉手,旋转的拉手能够带动推杆13和上爪16一起旋转,使第一弧形凹凸部161和第二弧形凹凸部17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旋转到合适角度后(优选的,到推动距离在10mm以上时,拉手、推杆13和上爪16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可完全转动90度),松开拉手的向上推力,在弹簧15恢复弹性形变的作用下,推杆13回到原始位置,第一弧形凹凸部161和第二弧形凹凸部172再次配合,最终实现了拉手的旋转。

此外,为了防止上爪16旋转时,下爪17也跟着一起旋转,在所述下爪17的外部设有限位凸块173,所述下盖12的内部设有限位凹槽122,所述限位凸块173与所述限位凹槽122配合。

具体的,所述限位凸块17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凸块173对称设于所述下爪17外部的两侧,所述限位凹槽122与所述限位凸块173的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

综上,使用该公交车拉手装置,使得乘客可根据自己站立的位置,自我旋转拉手的方向,使得拉手方向和手握的方向最适宜,从而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