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汽车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7750发布日期:2020-04-17 22:1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汽车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后视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动折叠后视镜在展开状态下只可以向其回收的方向进行摆动,而无法向车辆前行的方向摆动;这样势必导致后视镜镜框整体受到车辆行驶方向的作用力的作用时,后视镜容易被损坏。如果有杆状的物体一端撞向后视镜的镜面时,由于后视镜整体不能通过很轻松地摆动而对受到的撞击进行缓冲,而导致杆状物体将后视镜的镜片撞碎;当撞碎镜片的杆状物体的继续运动还会对阻止其继续运动的后视镜镜框进行不可以的破坏,从而增加车主维修车辆的成本。

针对上述传统的手动后视镜在整体被撞击或镜面被杆状物撞击情况下无法发生对受到的撞击进行缓冲的摆动,有必要设计一种有效避免在撞击下发生损坏的后视镜。

本发明设计一种安全汽车后视镜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全汽车后视镜,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安全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镜框、旋转部、侧盖、后盖、安装座、轴d、环套a、止推轴承a、止推轴承b、环套b、环套c、滑杆、压力弹簧、螺母、环套d、摆板、轴a、驱动单元、卡盘b、镜片、摆杆a、接触板、环套e、摆杆b、卡钩、缠线轮、轴a、拉绳、涡卷弹簧c、涡卷弹簧b、涡卷弹簧a、卡块a、卡块b、轴b,其中安装座安装在车门上;安装座上安装有轴d,轴d上贯通其两端的线槽b与安装座上的线槽a对接;镜框一侧具有旋转部,旋转部内的安装槽中安装有环套a,环套a与轴d旋转配合;环套a与安装座之间配合有止推轴承a;通过止推轴承b与环套a配合的环套b与轴d旋转配合,环套b位于环套a上方;位于环套b上方的环套c安装在轴d上,环套c随轴d同步旋转;轴d的上端螺纹配合有固定环套c与轴d相对位置的螺母;周向均匀分布于环套c下端面的若干滑槽内均沿轴d轴向方向滑动有圆头滑杆,每个滑槽内均安装有对相应滑杆复位的压力弹簧;滑杆的圆头端与周向均匀分布于环套b上端面的若干限位槽配合。

竖直安装在镜框内的轴a的中部旋转配合有环套d,环套d上安装有摆板;环套d上安装有对其旋转复位的涡卷弹簧a;环套d上安装有卡块b,卡块b与安装在轴a上的卡块a配合;摆板末端安装有用来调节镜框内镜片后视角度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通过卡盘b与镜片背面中部连接;驱动单元中具有对镜片镜面边沿受到的撞击进行缓冲的结构。

竖直安装在镜框内的轴b上旋转配合有环套e,环套e上安装有摆杆a和摆杆b;摆杆a末端安装的接触板与摆板接触配合;摆杆b末端具有与环套a柱面上的同步槽a和环套b柱面上的同步槽b配合的卡钩;环套e上安装有对其旋转复位的涡卷弹簧b;镜框外侧与镜片配合的部位具有缺口,缺口上安装有可拆卸的侧盖;镜框的背部安装有后盖;竖直安装在镜框内的轴c上旋转配合有缠线轮,缠线轮上安装有对其旋转复位的涡卷弹簧c;缠线轮上缠绕有与侧盖连接的拉绳。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环套d的内壁上开有环槽a和环槽b;卡块a与卡块b均位于环槽a中;轴a上安装有定位环a,定位环a随轴a旋转与环槽b中;涡卷弹簧a位于环槽b中;涡卷弹簧a一端与定位环a连接,另一端与滑槽b的内壁连接。环槽a为卡块a和卡块b提供容纳空间,减小卡块a和卡块b分别在轴a和环套d上占据的安装空间,使得轴a与环套d的配合更加紧凑。环槽b为涡卷弹簧a提供容纳空间,减小涡卷弹簧a在轴a上占据的安装空间。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驱动机构、弧形齿条机构、摆套、摆销、卡盘a,其中电机驱动机构安装在摆板末端;电机驱动机构的锥面上绕其圆锥顶点运动有两个运动平面相互垂直的弧形齿条机构;弧形齿条机构的运动平面经过电机驱动机构锥面的中心轴线;绕电机驱动机构的圆锥顶点摆动的卡盘a的边沿安装有两个相距90度的摆销,摆销的中心轴线与卡盘a的半径重合;两个弧形齿条机构分别通过与之固连的摆套与两个摆销旋转配合;卡盘a与安装在镜片背面的卡盘b连接。

弧形齿条机构包括弧板、弧形t型导槽、弧形齿板、弧形t型导块和板簧;其中弧板的内弧面上绕其弧心轴线滑动有与电机驱动机构配合的弧形齿板,弧形齿板上安装有弧形t型导块,弧形t型导块滑动于弧板内弧面上的户型t型导槽内;弧形t型导槽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对弧形t型导块复位的板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环套e的内壁上开有环槽c;轴b上安装有定位环b,定位环b随轴b旋转于环槽c中;涡卷弹簧b位于环槽c内;涡卷弹簧一端与定位环b连接,另一端与环槽c的内壁连接。环槽c为涡卷弹簧b提供容纳空间,减小其在轴b上占据的安装空间,使得轴b与环套e的配合更加紧凑。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缠线轮的内壁上开有环槽d;轴c上安装有定位环c,定位环c随轴c旋转于环槽d中;涡卷弹簧c位于环槽d中;涡卷弹簧一端与定位环c连接,另一端与环槽d的内壁连接。环槽d为涡卷弹簧c提供容纳空间,减小其在轴c上占据的安装空间,使得轴c与缠线轮的配合更加紧凑。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螺母通过嵌套在轴d上的垫圈与环套c配合,以保证旋紧螺母对环套c的有效压迫,使得环套c与轴d的相对位置得到有效固定。压力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压缩弹簧一端与相应滑杆连接,另一端与相应滑槽内壁连接。

相对于传统的手动汽车后视镜,本发明中的镜框整体在受到与行车方向相同的外力作用时,镜框通过环套a和卡钩带动环套b克服滑动于环套c上的滑槽内且与环套b上的限位槽配合对环套b相对于轴d旋转的限制,使得镜框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所有部件在外力作用下向行车方向摆动,从而缓冲了外力对镜框整体的撞击,有效保护后视镜或有效减小行车方向上的外力对后视镜的破坏程度。另外,当展开的后视镜的镜片镜面边沿受到杆状物体一端的撞击时,镜片首先会在杆状物体的冲击下带动驱动单元内的相应弧板相对于相应弧形齿板发生滑动,使得镜片相对于驱动单元发生摆动,从而形成对杆状物体对镜面撞击的第一次缓冲;当驱动单元内相应弧板与弧形齿板的相对运动达到极限时,在杆状物体作用下继续摆动的镜片通过驱动单元整体带动摆板克服涡卷弹簧a的预压弹力绕轴a发生同步摆动,摆板通过与之接触的接触板带动摆杆a和摆杆b绕轴b同步快速摆动,位于摆杆b末端的卡钩快速脱离环套a上的同步槽a和环套b上的同步槽b;由于环套a与环套b之间的限制解除,所以在杆状物体继续作用下,镜片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镜框及安装于镜框内的部件同步继续摆动,最大限度地缓冲杆状物体对镜片的继续冲击,防止镜片在杆状物体撞击下发生破碎。

当继续运动杆状物体将侧盖带离镜框后脱离镜片,侧盖脱离镜框后将与之连接的拉绳拉出缠线轮;在杆状物体作用下脱离镜框的侧盖有效避免了继续运动并准备脱离镜片的杆状物体对阻止其离开的镜框的不可逆损坏,有效保护了后视镜整体不受到损坏,进而降低了车主因维修车辆而产生的维修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缠线轮与轴a配合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安装座、轴d、环套a、环套b、环套c与螺母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轴b、定位环b、涡卷弹簧b、环套e、卡钩、环套a与环套b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6是摆杆a、环套e与摆杆b配合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7是环套d与轴a配合三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环套d与摆板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9是镜框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0是侧盖示意图。

图11是驱动单元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2是弧形齿条机构及其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环套a、止推轴承b与环套b配合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4是轴d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5是环套c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镜框;2、旋转部;3、安装槽;4、缺口;5、侧盖;6、后盖;7、安装座;8、线槽a;9、轴d;10、线槽b;11、环套a;12、同步槽a;13、止推轴承a;14、止推轴承b;15、环套b;16、同步槽b;17、限位槽;18、环套c;19、滑槽;20、滑杆;21、压力弹簧;22、螺母;23、垫圈;24、环套d;25、环槽a;26、环槽b;27、摆板;28、轴a;29、驱动单元;30、电机驱动机构;31、弧形齿条机构;32、弧板;33、弧形t型导槽;34、弧形齿板;35、弧形t型导块;36、板簧;37、摆套;38、摆销;39、卡盘a;40、卡盘b;41、镜片;42、摆杆a;43、接触板;44、环套e;45、环槽c;46、摆杆b;47、卡钩;48、缠线轮;49、环槽d;50、轴c;51、定位环c;52、拉绳;53、涡卷弹簧c;54、涡卷弹簧b;55、定位环b;56、定位环a;57、涡卷弹簧a;58、卡块a;59、卡块b;60、轴b。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均为本发明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如图1、2所示,它包括镜框1、旋转部2、侧盖5、后盖6、安装座7、轴d9、环套a11、止推轴承a13、止推轴承b14、环套b15、环套c18、滑杆20、压力弹簧21、螺母22、环套d24、摆板27、轴a28、驱动单元29、卡盘b40、镜片41、摆杆a42、接触板43、环套e44、摆杆b46、卡钩47、缠线轮48、轴a28、拉绳52、涡卷弹簧c53、涡卷弹簧b54、涡卷弹簧a57、卡块a58、卡块b59、轴b60,其中如图4所示,安装座7安装在车门上;安装座7上安装有轴d9;如图4、14所示,轴d9上贯通其两端的线槽b10与安装座7上的线槽a8对接;如图1、4、9所示,镜框1一侧具有旋转部2,旋转部2内的安装槽3中安装有环套a11,环套a11与轴d9旋转配合;环套a11与安装座7之间配合有止推轴承a13;通过止推轴承b14与环套a11配合的环套b15与轴d9旋转配合,环套b15位于环套a11上方;如图4、14、15所示,位于环套b15上方的环套c18安装在轴d9上,环套c18随轴d9同步旋转;如图4所示,轴d9的上端螺纹配合有固定环套c18与轴d9相对位置的螺母22;如图4、15所示,周向均匀分布于环套c18下端面的若干滑槽19内均沿轴d9轴向方向滑动有圆头滑杆20,每个滑槽19内均安装有对相应滑杆20复位的压力弹簧21;如图4、13所示,滑杆20的圆头端与周向均匀分布于环套b15上端面的若干限位槽17配合。

如图2、7、8所示,竖直安装在镜框1内的轴a28的中部旋转配合有环套d24,环套d24上安装有摆板27;环套d24上安装有对其旋转复位的涡卷弹簧a57;环套d24上安装有卡块b59,卡块b59与安装在轴a28上的卡块a58配合;如图2所示,摆板27末端安装有用来调节镜框1内镜片41后视角度的驱动单元29,驱动单元29通过卡盘b40与镜片41背面中部连接;驱动单元29中具有对镜片41镜面边沿受到的撞击进行缓冲的结构。

如图2、5、6所示,竖直安装在镜框1内的轴b60上旋转配合有环套e44,环套e44上安装有摆杆a42和摆杆b46;摆杆a42末端安装的接触板43与摆板27接触配合;如图5、6、13所示,摆杆b46末端具有与环套a11柱面上的同步槽a12和环套b15柱面上的同步槽b16配合的卡钩47;如图5所示,环套e44上安装有对其旋转复位的涡卷弹簧b54;如图9所示,镜框1外侧与镜片41配合的部位具有缺口4;如图1、2、10所示,缺口4上安装有可拆卸的侧盖5;如图1、2所示,镜框1的背部安装有后盖6;如图2、3所示,竖直安装在镜框1内的轴c50上旋转配合有缠线轮48,缠线轮48上安装有对其旋转复位的涡卷弹簧c53;缠线轮48上缠绕有与侧盖5连接的拉绳52。

如图8所示,上述环套d24的内壁上开有环槽a25和环槽b26;如图7所示,卡块a58与卡块b59均位于环槽a25中;轴a28上安装有定位环a56,定位环a56随轴a28旋转与环槽b26中;涡卷弹簧a57位于环槽b26中;涡卷弹簧a57一端与定位环a56连接,另一端与滑槽19b的内壁连接。环槽a25为卡块a58和卡块b59提供容纳空间,减小卡块a58和卡块b59分别在轴a28和环套d24上占据的安装空间,使得轴a28与环套d24的配合更加紧凑。环槽b26为涡卷弹簧a57提供容纳空间,减小涡卷弹簧a57在轴a28上占据的安装空间。

如图11所示,上述驱动单元29包括电机驱动机构30、弧形齿条机构31、摆套37、摆销38、卡盘a39,其中如图11所示,电机驱动机构30安装在摆板27末端;电机驱动机构30的锥面上绕其圆锥顶点运动有两个运动平面相互垂直的弧形齿条机构31;弧形齿条机构31的运动平面经过电机驱动机构30锥面的中心轴线;绕电机驱动机构30的圆锥顶点摆动的卡盘a39的边沿安装有两个相距90度的摆销38,摆销38的中心轴线与卡盘a39的半径重合;两个弧形齿条机构31分别通过与之固连的摆套37与两个摆销38旋转配合;卡盘a39与安装在镜片41背面的卡盘b40连接。

如图12所示,弧形齿条机构31包括弧板32、弧形t型导槽33、弧形齿板34、弧形t型导块35和板簧36;其中弧板32的内弧面上绕其弧心轴线滑动有与电机驱动机构30配合的弧形齿板34,弧形齿板34上安装有弧形t型导块35,弧形t型导块35滑动于弧板32内弧面上的户型t型导槽内;弧形t型导槽33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对弧形t型导块35复位的板簧36。

如图6所示,上述环套e44的内壁上开有环槽c45;如图5所示,轴b60上安装有定位环b55,定位环b55随轴b60旋转于环槽c45中;涡卷弹簧b54位于环槽c45内;涡卷弹簧一端与定位环b55连接,另一端与环槽c45的内壁连接。环槽c45为涡卷弹簧b54提供容纳空间,减小其在轴b60上占据的安装空间,使得轴b60与环套e44的配合更加紧凑。

如图3所示,上述缠线轮48的内壁上开有环槽d49;轴c50上安装有定位环c51,定位环c51随轴c50旋转于环槽d49中;涡卷弹簧c53位于环槽d49中;涡卷弹簧一端与定位环c51连接,另一端与环槽d49的内壁连接。环槽d49为涡卷弹簧c53提供容纳空间,减小其在轴c50上占据的安装空间,使得轴c50与缠线轮48的配合更加紧凑。

如图4所示,上述螺母22通过嵌套在轴d9上的垫圈23与环套c18配合,以保证旋紧螺母22对环套c18的有效压迫,使得环套c18与轴d9的相对位置得到有效固定。压力弹簧2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压缩弹簧一端与相应滑杆20连接,另一端与相应滑槽19内壁连接。

本发明中的驱动单元29对后视镜镜片41的后视角度的调节方式以已公开的专利号为“2016101400848”的“一种电动镜片41调整装置”对后视镜后视角度的调节方式为基础,对专利号为“2016101400848”的“一种电动镜片41调整装置”中用来驱动两个轴线成90度的摆轴套运动进而实现镜片41摆动的弧形齿条进行了改进,本发明将专利号为“2016101400848”的“一种电动镜片41调整装置”中的弧形齿条作为一个整体的弧形齿条机构31进行改进,本发明中弧形齿条机构31中的弧形齿板34可相对于弧板32产生运动,以适应镜片41相对于驱动单元29的缓冲摆动运动。

本发明中的线槽a8和线槽b10为用来连接汽车内控制系统与镜框1内部驱动单元29的连接线提供路径,避免线缆外露。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将本发明的展开状态作为其初始状态,涡卷弹簧a57处于预压缩储能状态,卡块a58与卡块b59接触,以阻止摆板27通过驱动单元29和卡盘b40带动镜片41在预压缩的涡卷弹簧a57作用下发生摆动,保证调节好后视角度的镜片41与镜框1的相对位置不变。环套c18上的若干滑杆20的圆头端分别位于环套b15上的相应限位槽17内;摆杆b46上的卡钩47同时嵌入环套a11柱面上的同步槽a12和环套b15柱面上的同步槽b16中;涡卷弹簧b54处于预压缩储能状态;侧盖5安装在镜框1缺口4处;涡卷弹簧c53处于压缩储能状态,缠绕于缠线轮48上的拉绳52处于绷紧状态;压力弹簧21处于预压缩储能状态;摆板27与安装在摆杆a42上的接触板43接触。

当需要折叠回收本发明时,用较大的力量手动将本发明中的外壳部分包括镜框1、侧盖5和后盖6同时向折叠回收方向摆动,镜框1整体在手动作用下依次通过环套a11和卡钩47带动环套b15绕轴d9向本发明折叠回收的方向旋转;旋转的环套b15会克服环套c18内若干压力弹簧21对相应滑杆20的压力,使得若干滑杆20的圆头端在限位槽17边沿作用下发生向相应滑槽19内收缩运动并快速解除对环套b15相对于轴d9旋转的限制,若干压力弹簧21同时被进一步压缩储能;当若干滑杆20完全脱离相应限位槽17时,若干压力弹簧21的收缩量达到最大,环套b15不再受到若干滑杆20的限制并产生相对于轴d9的旋转,进而使得整个镜框1及安装于镜框1上的所有部件同步绕轴d9向折叠回收方向摆动,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回收折叠。在环套b15相对于环套c18旋转过程中,若干滑杆20在相应压力弹簧21和环套b15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往复运动,若干滑杆20周向依次进出环套b15上的限位槽17并与限位槽17内壁产生碰撞发出“咔咔”的响声。当镜框1被回收折叠至合适位置时,在若干压力弹簧21的复位作用下,若干滑杆20的圆头端同时进入相应限位槽17内并对环套b15相对于轴d9的相对位置重新固定,避免镜框1在折叠后在不受约束情况下发生展开方向的回摆,此时本发明的从展开状态的回收折叠完成。

当需要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本发明展开时,用较大的力量手动将本发明中的外壳部分包括镜框1、侧盖5和后盖6同时向展开方向摆动,镜框1整体在手动作用下依次通过环套a11和卡钩47带动环套b15绕轴d9向本发明展开方向旋转;旋转的环套b15会克服环套c18内若干压力弹簧21对相应滑杆20的压力,使得若干滑杆20的圆头端在限位槽17边沿作用下发生向相应滑槽19内收缩运动并快速解除对环套b15相对于轴d9旋转的限制,若干压力弹簧21同时被进一步压缩储能;当若干滑杆20完全脱离相应限位槽17时,若干压力弹簧21的收缩量达到最大,环套b15不再受到若干滑杆20的限制并产生相对于轴d9的旋转,进而使得整个镜框1及安装于镜框1上的所有部件同步绕轴d9向展开方向摆动,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展开。在环套b15相对于环套c18旋转过程中,若干滑杆20在相应压力弹簧21和环套b15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往复运动,若干滑杆20周向依次进出环套b15上的限位槽17并与限位槽17内壁产生碰撞发出“咔咔”的响声。当镜框1被展开至合适位置时,在若干压力弹簧21的复位作用下,若干滑杆20的圆头端同时进入相应限位槽17内并对环套b15相对于轴d9的相对位置重新固定,避免镜框1在展开后在不受约束情况下发生回收折叠方向的回摆,此时本发明的展开完成。

当本发明的外壳部分整体受到倒车方向的撞击时,其运行流程与上述手动折叠回收的运行流程完全相同。当本发明中的外壳部分整体受到行车方向的撞击时,其运行流程与上述手动展开的运行流程完全相同。本发明在的外壳部分整体受到行车方向或倒车方向的撞击时,本发明发生的自适应摆动对其受到的撞击形成有效的缓冲,避免本发明的外壳部分整体因受到猛烈撞击而损坏。

当处于展开状态的本发明中的镜片41外侧边沿受到杆状物体一端的撞击时,镜片41会通过卡盘b40和卡盘a39带动驱动单元29中的一个弧板32相对于相应的弧形齿板34绕另一个弧板32所在的摆销38摆动,发生摆动的弧板32与相应弧形齿板34发生相对滑动,与之对应的两个板簧36发生形变储能,使得镜片41产生相对于摆板27的摆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杆状物体一端对镜面的撞击形成初步缓冲;当镜片41相对于摆杆的摆动达到极限时,驱动单元29内部的运动停止;在杆状物体继续作用下,镜片41通过卡盘b40、驱动单元29和摆板27带动环套d24绕轴a28自适应摆动,环套d24带动卡块a58脱离卡块b59,涡卷弹簧a57被进一步压缩储能,镜片41通过驱动单元29、摆板27、环套d24、涡卷弹簧a57和轴a28欲带动镜框1绕轴d9中心轴线向相同的方向摆动;与此同时,摆板27通过接触板43和摆杆a42带动环套e44绕轴b60旋转,环套e44通过摆杆b46带动卡钩47快速脱离环套a11上的同步槽a12和环套b15上的同步槽b16并解除对环套a11相对于环套b15旋转的限制;由于环套a11与环套b15之间通过止推轴承b14配合,环套a11与安装座7之间通过止推轴承a13配合,所以镜片41通过卡盘b40、驱动单元29、摆板27、环套d24、涡卷弹簧a57、轴a28和镜框1带动环套a11相对于环套b15和安装座7绕轴d9向相同的方向摆动,此时镜框1的整体摆动有效地形成了对杆状物体一端对镜片41撞击的无间断的二次缓冲,有效避免了镜片41外侧边沿在杆状物体一端撞击下发生碎裂。

当继续运动的杆状物体一端沿发生摆动的镜片41到达镜片41与侧盖5交界处时,杆状物体将侧盖5顶离镜框1,使得杆状物体一端快速与镜片41分离并离开,有效避免继续运动杆状物体在到达镜框1边沿时因镜框1边沿阻挡而导致的镜框1被杆状物体损坏;脱离镜框1的侧盖5在杆状物体的作用下将拉绳52从缠线轮48上拉出进行缓冲,缠线轮48在拉绳52作用下旋转并放送拉绳52,涡卷弹簧c53被进一步压缩储能;在杆状物体与侧盖5脱离时,缠线轮48在涡卷弹簧c53的复位作用下回缠拉绳52并通过拉绳52将侧盖5重新拉回;在整个过程中,镜片41、侧盖5和镜框1都没有被损坏,待车主发现后将脱离镜框1的侧盖5重新扣装于镜框1上即可。

在杆状物体脱离镜片41后,在驱动单元29内发生形变的两个板簧36作用下,镜片41相对于摆板27和驱动单元29瞬间复位;在涡卷弹簧a57的复位作用下,环套d24通过摆板27、驱动单元29和卡盘b40带动镜片41相对于镜框1瞬间复位,卡块a58与卡块b59重新接触,摆板27暂时与接触分离;在进一步发生形变的涡卷弹簧b54的作用下,卡钩47与环套b15的柱面保持紧压接触,在环套b15柱面的阻挡下摆杆a42和摆杆b46不能自主完全复位;待车主发现后,通过人工方式将镜框1掰回本发明的展开状态即可;在镜框1被掰回的过程中,涡卷弹簧b54逐渐释放能量并最终恢复初始状态,卡钩47逐渐沿环套b15的柱面靠近同步槽b16并最终在涡卷弹簧b54的复位作用下进入同步槽a12和同步槽b16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的镜框1整体在受到与行车方向相同的外力作用时,镜框1通过环套a11和卡钩47带动环套b15克服滑动于环套c18上的滑槽19内且与环套b15上的限位槽17配合对环套b15相对于轴d9旋转的限制,使得镜框1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所有部件在外力作用下向行车方向摆动,从而缓冲了外力对镜框1整体的撞击,有效保护后视镜或有效减小行车方向上的外力对后视镜的破坏程度。另外,当展开的后视镜的镜片41镜面边沿受到杆状物体一端的撞击时,镜片41首先会在杆状物体的冲击下带动驱动单元29内的相应弧板32相对于相应弧形齿板34发生滑动,使得镜片41相对于驱动单元29发生摆动,从而形成对杆状物体对镜面撞击的第一次缓冲;当驱动单元29内相应弧板32与弧形齿板34的相对运动达到极限时,在杆状物体作用下继续摆动的镜片41通过驱动单元29整体带动摆板27克服涡卷弹簧a57的预压弹力绕轴a28发生同步摆动,摆板27通过与之接触的接触板43带动摆杆a42和摆杆b46绕轴b60同步快速摆动,位于摆杆b46末端的卡钩47快速脱离环套a11上的同步槽a12和环套b15上的同步槽b16;由于环套a11与环套b15之间的限制解除,所以在杆状物体继续作用下,镜片41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镜框1及安装于镜框1内的部件同步继续摆动,最大限度地缓冲杆状物体对镜片41的继续冲击,防止镜片41在杆状物体撞击下发生破碎。

当继续运动杆状物体将侧盖5带离镜框1后脱离镜片41,侧盖5脱离镜框1后将与之连接的拉绳52拉出缠线轮48;在杆状物体作用下脱离镜框1的侧盖5有效避免了继续运动并准备脱离镜片41的杆状物体对阻止其离开的镜框1的不可逆损坏,有效保护了后视镜整体不受到损坏,进而降低了车主因维修车辆而产生的维修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