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漂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1647发布日期:2021-05-07 19:4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漂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漂浮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城市常会有强降雨,在排水系统不够顺畅的区域,会使城市内涝严重,而停靠的车辆会由于浸水使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引起车辆严重故障,而为了阻止车辆发生故障,一般有两个措施,一是加强车辆的密封性,二是避免其长时间被长时间浸泡,目前针对第二中措施,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汽车应急漂浮装置”,其公告号cn201501369u,包括气囊、充气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气囊安装于汽车下面,充气装置与气囊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对气囊充气。本实用新型在当地面的积水深度将对汽车的内部机构造成损害时,及时启动应急装置,使汽车漂浮于水面,对汽车提供保护,但是该装置中存在较大缺陷,例如车辆无法限制车辆漂浮位置,当车辆撞击到墙面或者其它物体时,易发生更大的损坏,且车辆漂浮时难以保证平稳,车辆易倾斜翻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车辆浸水造成故障以及在常规车辆漂浮时车辆无法固定与车辆发生碰撞问题,提供一种车载漂浮装置,避免车辆在内涝严重时长时间浸泡造成的故障,保证车辆在漂浮时保持平衡防止车辆倾覆,同时避免在漂浮过程中被撞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漂浮装置,包括环绕车辆设置的气囊、用于收纳气囊的气囊腔、用于给气囊充气的充气泵、用于连通气囊与充气泵的充气管、设置在车底的水传感器和用于监测车辆倾斜角度的整车姿态传感器,所述在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充气开关,所述充气开关与充气泵分别和水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充气开关还与整车姿态传感器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囊用于带动车辆漂浮,气囊腔用于收纳气囊,当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气囊腔将气囊收纳,避免气囊影响车辆正常行驶;而水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状态,当车辆被水淹没时,充气泵工作,同时充气开关打开给气囊充气,气囊膨胀进而使车辆上浮,避免车辆在内涝严重时长时间浸泡造成的故障;整车姿态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倾斜角度,当车辆倾斜时,整车姿态传感器及时信号传递到充气开关,通过充气开关调整气袋气压是车辆保持平衡,防止车子倾覆;另外,气囊环绕车辆设置,避免了车辆撞击时被撞伤,防止车辆受到更大的损伤。

作为优选,气囊与气囊腔对应设置,所述气囊腔和气囊分别至少设置四个。

气囊与气囊腔均至少设置为四个有利于保证车辆在漂浮时保持平衡。

作为优选,在所述气囊腔内设置有倾斜伸缩结构,所述充气管设置为伸缩式充气管。

由于气囊腔设置在车底,当气囊被充气时气囊膨胀,一方面气囊腔会阻碍气囊充气膨胀,另一方面气囊无法环绕车辆设置,而倾斜伸缩结构的设置用于将气囊推出气囊腔,同时保证气囊充气膨胀之后环绕车辆设置,对车辆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车辆撞伤;另外伸缩式充气管的设置便于在气囊改变位置后对气囊进行充气。

作为优选,所述倾斜伸缩结构包括连接板和倾斜伸缩杆,所述连接板与气囊连接。

倾斜伸缩杆用于推动连接板,进而推动气囊,使气囊在工作状态下环绕车辆设置,防止车辆在碰撞后受到较大的损伤。

作为优选,还包括位置调节器,所述位置调节器与充气泵连通,在所述位置调节器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在所述调节器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排气的调节孔。

在车辆漂浮后,位置调节器调整车辆位置,避免车辆漂浮位置过远使车主寻找不便,其中压力传感器检测水流方向,进而控制充气泵向相应的调节孔充气,产生气泡阻碍车辆漂浮。

作为优选,所述位置调节器设置为圆柱状结构,所述调节孔均匀设置在位置调节器的侧面,位置调节器通过调节孔排气进行位置调节,而将位置调节器设置为圆柱状结构,保证了各个面受力均匀,使位置调节器及时判断水流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位置调节器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位置调节器与车底盘之间距离的伸缩结构,由于位置调节器通过排气进行位置调节,伸缩结构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在位置调节过程中气囊阻碍位置调节器工作。

作为优选,还包括伸缩式固定在车底的固定杆。

当车辆附近有可连接固定建筑(如电线杆和停车杆灯等)时,可通过人工用绳子将固定杆与可连接固定建筑固定,避免车辆漂浮。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避免车辆在内涝严重时长时间浸泡造成的故障,保证车辆在漂浮时保持平衡防止车辆倾覆,同时避免在漂浮过程中被撞伤;

(2)气囊腔和气囊分别至少设置四个,有利于保证车辆在漂浮时保持平衡;

(3)倾斜伸缩结构的设置用于将气囊推出气囊腔,同时保证气囊充气膨胀之后环绕车辆设置,对车辆起到保护作用;

(4)位置调节器用于调整车辆位置,避免车辆漂浮位置过远使车主寻找不便;

(5)固定杆有利于人工固定车辆,避免车辆漂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漂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载漂浮装置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载漂浮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车载漂浮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车载漂浮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气囊3、气囊腔4、水传感器5、充气泵6、充气管7、充气开关8、整车姿态传感器9、连接板10、倾斜伸缩杆11、位置调节器1101、调节孔12、固定杆13、伸缩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5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车载漂浮装置,包括气囊2、气囊腔3、充气泵5、充气管6、水传感器4和整车姿态传感器8,其中气囊腔3设置在车底盘1上,而气囊2设置在气囊腔3内,充气泵5用于给气囊2充气,充气泵5和气囊2通过充气管6连接,水传感器4用于检测车辆状态,水传感器4安装在车辆底盘1上,整车姿态传感器8用于检测车辆倾斜角度,防止车辆倾斜,充气管6上设置有充气开关7,充气开关7和充气泵5分别与水传感器4电连接,充气开关7还与整车姿态传感器8电连接;另外,气囊2与气囊腔3对应设置,气囊腔3和气囊2分别至少设置四个,因此充气开关7分别与各个气囊2连接,控制各个气囊2的充气情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日常情况下,气囊腔3将气囊2收纳,避免气囊2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当内涝严重时,气囊2充气膨胀带动车辆漂浮,其工作过程为:当车辆被水淹没时,水位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状态,此时充气泵5工作,同时充气开关7打开给气囊2充气,气囊2膨胀进而使车辆上浮,避免车辆在内涝严重时长时间浸泡造成的故障,在车辆漂浮过程中,整车姿态传感器8用于监测车辆倾斜角度,当车辆倾斜时,整车姿态传感器8及时信号传递到充气开关7,通过充气开关7调整气袋气压是车辆保持平衡,防止车子倾覆,由于气囊腔3和气囊2分别至少设置四个,有利于与整车姿态传感器8配合保证车辆在漂浮时保持平衡,此外,气囊2充气膨胀后,气囊2环绕车辆设置,避免了车辆撞击时被撞伤,防止车辆受到更大的损伤。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气囊腔3内设置有倾斜伸缩结构,倾斜伸缩结构包括连接板9和倾斜伸缩杆10,连接板9与气囊2连接,对应的充气管6设置为伸缩式充气管6,由于气囊腔3设置在车底,当气囊2被充气时气囊2膨胀,一方面气囊腔3会阻碍气囊2充气膨胀,另一方面气囊2无法环绕车辆设置,而倾斜伸缩结构的设置用于将气囊2推出气囊腔3,即倾斜伸缩杆10推动连接板9,进而推动气囊2,保证气囊2充气膨胀之后环绕车辆设置,对车辆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车辆撞伤;另外伸缩式充气管6的设置便于在气囊2改变位置后对气囊2进行充气。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一种车载漂浮装置还包括位置调节器11,位置调节器11与充气泵5连通,位置调节器11设置为圆柱状结构,在位置调节器11侧面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在调节器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排气的调节孔1101,调节孔1101均匀设置在位置调节器11的侧面,在车辆漂浮后,位置调节器11用于调整车辆位置,避免车辆漂浮位置过远使车主寻找不便,其中压力传感器检测水流方向,进而控制充气泵5向相应的调节孔1101充气,产生气泡阻碍车辆漂浮,位置调节器11设置为圆柱状结构,保证了各个面受力均匀,使位置调节器11通过压力传感器及时判断水流方向。

进一步地,为避免气囊2阻碍位置调节器11工作,同时为避免位置调节器11在日常情况下影响车辆正常驾驶,在位置调节器11与车底盘1之间设置有伸缩结构13,伸缩结构13用于调节位置调节器11与车底盘1之间距离,即在日常情况下,伸缩结构13收缩在底盘内,当发生内涝,车辆漂浮时,伸缩结构13伸展,推出位置调节器11并使其工作。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一种车载漂浮装置还包括伸缩式固定在车底的固定杆12,当车辆附近有可连接固定建筑(如电线杆和停车杆灯等)时,可通过人工用绳子将固定杆12与可连接固定建筑固定,避免车辆漂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