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器及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3485发布日期:2023-01-17 18:2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充电器及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器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动车充电器外壳设计时,基本都是方正式的长方体,散热方案是两端设置出风口和进风口,并用风扇辅助驱动增加空气流动,出风口和进风口基本大小一致。由于电动车充电器内通常需要设置对电流、电压等处理的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功率越大,不仅导致电子器件的尺寸也就越大,使电动车充电器内的元器件密度(占用的空间)越大,还导致电动车充电器工作过程中的发热也越大,从而就使得电动车充电器面临着散热的问题;同时,在新国标的防震、防水、防火、防尘等要求下,充电器主板需要用灌封胶封装电子器件,这样使电子器件被埋封于灌封胶下面,使电子器件的散热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器及电动车,解决对具有灌封电子器件的电动车充电器进行散热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充电器,包括:
5.充电器壳体,所述充电器壳体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出风口;
6.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壳体内;至少在所述主板的部分表面上包裹灌封胶,并且所述主板上包裹有灌封胶的部分表面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7.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壳体内,并位于或靠近所述出风口;
8.其中,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由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器壳体的内壁确定散热通道;在所述风扇的作用下,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到所述散热通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出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
9.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风口的面积为所述进风口的面积的2~4倍。
10.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灌封胶与所述散热通道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灌封胶与所述主板的接触面积。
11.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灌封胶的表面上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为散热筋、散热凸点、散热凸棱或散热块。
12.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扇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出风口的尺寸。
13.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口的形状为与所述主板的位置及布置方向适配布置的纵长形状,和/或,所述进风口沿着所述主板的位置和布置方向布置为多个。
14.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板固定在所述充电器壳体的底部,或者,所述主板悬空布置在所述充电器壳体中。
15.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通道的截面沿着气流的方向增大或保持不变。
16.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或者所述主板为两个以上。
17.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车充电器。
18.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充电器及电动车,通过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构造出散热通道,并且包裹有灌封胶的主板位于散热通道中,在所述风扇的作用下,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到所述散热通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从而使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将灌封胶表面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电子器件的温度的效果;由于出风口的面积大于进风口的面积,利用出风口和进风口的空气压差,并开启风扇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排出,能够加快充电器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将主板表面的热量快速导出,提高散热效率,使电子器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
20.进一步地,在设置特定的散热通道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灌封胶的表面设置的散热结构,能够增加灌封胶与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主板的热量导出。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充电器的俯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充电器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25.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车充电器的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2所示的电动车充电器的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充电器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充电器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29.图中的附图标记:100-充电器壳体,101-第一端盖,102-第二端盖,103-进风口,104-出风口,105-主板,106-风扇,107-散热通道,108-顶盖,109-底盖,110-支撑柱,111-通孔,200-灌封胶,201-散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3.在充电设备工作时,一般采用使用散热器辅助物理散热,或者降低主板各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两种方案保证充电器将温度控制在一个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物理辅助散热一般以风扇排风增加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排风通道一般以充电设备非器件占用空间的其他空间作为空气流动通道。本技术利用风扇的辅助散热以及设计合适的散热通道结构,来增加充电器内的空气流动,加快主板表面的热量的导出,提高散热效率。
34.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00、主板105和风扇106,其中:
35.充电器壳体100通常是方形构造,内部具有空腔,以容纳具有电子器件的主板105和用于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的风扇106,充电器壳体100包括第一端盖101和第二端盖102,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端盖101上开设有进风口103,第二端盖102上开设有出风口104;
36.主板105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00内;可以选择地,在主板105的部分表面上包裹灌封胶200,或者在主板105的全部表面包裹灌封胶200,灌封胶200主要用于将主板105上的电子器件进行封装,从而满足电子器件的防火、防尘等要求;主板105上包裹有灌封胶200的部分表面位于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之间,使气流经过时能够将灌封胶200上的热量带走;
37.风扇106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00内,并位于或靠近出风口104;其中,在所述进风口103和所述出风口104之间,由所述主板105与所述充电器壳体100的内壁确定散热通道107;在所述风扇106的作用下,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103进入到所述散热通道107,从所述出风口104排出;出风口104的面积大于进风口103的面积,使进风口103的风速大于出风口104的风速,从而增大了电子器件外部的灌封胶200与气流的接触面积,由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时,可以把电子器件密集的主板部分或者电子器件发热量大的主板部分,设置在靠近进风口103的位置,使高速气流对这一部分的散热效果更好。
38.当电动车充电器工作时,风扇106开启,气流通过第一端盖101上设置的进风口103进入散热通道107内,带走主板105表面产生的热量,并从第二端盖102上设置的出风口104将热量导出,进风口103、散热通道107和出风口104一起形成空气流动通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扇106可以设置在出风口104上,也可以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00内并靠近出风口104。
3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风口104的面积为进风口103的面积的2~4倍。出风口104的面积与进风口103的面积相差越大时,电动车充电器内的气流流动的速度也越大,但为与电动车充电器壳体100的大小适配,且保证进风口103的面积与第一端盖101适配,本实施例中可将出风口104的面积设置为进风口103的面积的2~4倍;优选地,出风口104的面积为进风口103的面积的3倍,既保证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与充电器壳体100之间的适配性,也可以通过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的空气压力差,更利于将主板105产生的热量导出。当充电器壳体100的尺寸满足一定要求,以及需要更快的气流流动速度时,还可以将出风口104的面积设置为进风口103的面积的5倍甚至以上。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灌封胶200与散热通道107的接触面积大于灌封胶200与主板105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热量通过灌封胶的散热表面更快的被气流带走。现在的电动车大多是新国标,相应地,电动车的充电器也需要满足新国标的防震、防水、防火和防尘的要求,充电器的主板105需要用灌封胶200灌封,但灌封胶200的灌封又会导致散热更加困难,此时可以增加灌封胶200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来提高散热的效果。
4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灌封胶的表面上设有散热结构201,散热结构为散热筋、散热凸点、散热凸棱或散热块。根据傅立叶定律,实心结构的导热效率高于空心结构的导热效率,本实施例中将散热结构201设置为实心结构,主板105产生的热量通过实心的散热结构201传递至散热通道107中,散热结构201的设置能够增加主板105与散热通道107的接触面积,加快热量导出。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扇106的尺寸不小于出风口104的尺寸。当风扇106位于出风口104时,风扇106的尺寸与出风口104的尺寸相等,风扇106可以卡接在出风口104内,而不会掉下;当风扇106靠近出风口104设置时,风扇106的尺寸大于出风104的尺寸,能够使得风扇106不会从出风口104掉出,并且风扇106的尺寸较大,可以使得风扇106叶的尺寸也相应增大,能够加强气流的流动。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风口103的形状为与主板105的位置及布置方向适配布置的纵长形状,和/或,进风口103沿着主板105的位置和布置方向布置为多个。当气流进入进风口103时,充电器壳体100内靠近进风口103的位置处,形成散热通道107,但由于气流的流动特点,充电器壳体100的内壁与进风口103之间且靠近进风口103处,会形成一部分无法通过气流的空间,为增加主板105与散热通道107的接触面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将进风口103的宽度设置为与第一端盖101的宽度相等,并且进风口103的形状与主板105的位置及布置方向适配布置的纵长形状。
4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板105固定在充电器壳体100的底部(如图2所示),或者,主板105悬空布置在充电器壳体100中(如图5、图6所示)。充电器壳体100还包括顶盖108和底盖109,顶盖108和底盖109分别与第一端盖101和第二端盖102相连。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板105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00内,并位于底盖109上,此时,主板105与顶盖108之间形成唯一的散热通道107,进风口103、散热通道107和出风口104之间可形成喇叭状的空气流动通道,能够加快空气的流动,还能够减小充电器的体积。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板105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00内,并位于顶盖108和底盖109之间,此时,主板105与顶盖108之间以及主板105与底盖109之间均形成散热通道107,相当于形成两个散热通道107,气流从进风口103进入后,经过两个散热通道107后从出风口104导出,能够增加主板105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热量的导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动车充电器还包括支撑柱110,支撑柱110设置在顶盖108和主板105之间或者底盖109和主板105之间。当主板105设置在顶盖108和底盖109之间时,为满足新国标防震的要求,可以在顶盖108和主板105之间或者底盖109与主板105之间设置支撑柱110,增加主板105与充电器壳体100之间相对稳定性。
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端盖101的宽度与第二端盖102的宽度相等,第一端盖101的宽度与第二端盖102的宽度相等,能够使得充电器形状较规则,使得使用者握在手里时较为舒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风口103的宽度与出风口104的宽度相等,进
风口103的形状可以为条纹状或者网状,出风口104的形状也可以是条纹状或者网状,当进风口103的宽度与出风口104的宽度相等时,且进风口103的形状与出风口104的形状完全相同时,为满足出风口104的面积为进风口103的面积的2~4倍,则出风口104的高度为进风口103的高度的2~4倍。
4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通道107的截面沿着气流的方向增大或保持不变。如图2所示,散热通道107的截面沿着气流的方向均匀增大,使得散热通道107形成近似喇叭状的气流通道,利用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的空气压差,加快空气流通。如图5、图6所示,散热通道107的截面沿着气流的方向保持不变。
4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板105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1;或者主板105为两个以上。如图6所示,主板105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1,通孔111可以设置在主板105上的没有电子器件的空白处,通孔111的设置能够增加空气在散热通道107内的流动能力,增加主板105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能力。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器壳体100内的主板105为两个以上,相邻的主板105之间具有空隙,能够加快空气的流通,提高主板的散热效果。
4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实施例阐述的电动车充电器,当电动车缺电时,插上电动车充电器为电动车充电,而不必担心充电器因为过热而出现烧坏等状况。
4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