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的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076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拉机的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的减振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前桥减振、后桥减振组成的拖拉机的减振装置。
众所周知,现有拖拉机的前桥和后桥与机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当拖拉机通过障碍或颠簸不平的路面时,地面对车轮的冲击力,经前桥、后桥直接作用在机架上,具有驾驶员舒适性差、零部件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易损坏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大、驾驶员舒适性好、零件不易受冲击而损坏的拖拉机的减振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前桥横梁经U形栓与板簧连接,板簧的前卷耳与机架上的吊耳相铰接,板簧的后卷耳与侧板的一端相铰接,侧板的另一端与机架上的吊耳相铰接,后桥变速箱箱体上的固定接头与撑杆一端的螺杆叉相铰接,撑杆另一端的螺杆叉与机架接头相铰接,后桥的半轴壳体经U形栓与板簧连接,板簧的前、后端安放在机架上的板簧吊耳内。
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与后桥半轴壳体相接的板簧由主板簧和副板簧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前桥的横梁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减振板簧,后桥的半轴壳体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减振板簧,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大、驾驶员舒适性好、零件不易受冲击而损坏的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机架1、吊耳2、板簧3、前桥横梁4、U形栓5、侧板6、变速箱7、固定接头8、机架接头9、撑杆10、主板簧11、副板簧12、U形栓13、后桥半轴壳体14、板簧吊耳15。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前桥横梁4经U形栓5与板簧3固定连接,板簧3的前卷耳与机架1上的吊耳2相铰接,板簧3的后卷耳与侧板6的一端相铰接,侧板6的另一端与机架1上的吊耳相铰接,后桥变速箱7箱体上的固定接头8与撑杆10一端的螺杆叉相铰接,撑杆10的另一端的螺杆叉与机架接头9相铰接,利用撑杆10上的螺杆调节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轮距,后桥的半轴壳体14经U形栓13与板簧固定连接,其板簧由主板簧11和副板簧12组成,主板簧11的前、后端安放在机架1上的板簧吊耳15内,可上下移动。当拖拉机在空载或轻载时,机架1下降,主板簧11先与板簧吊耳15接触,由于主板簧11的柔韧性好,可对负荷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当拖拉机重载时,机架1下降,板簧3随侧板6的转动而后移,此时后桥变速箱7也随撑杆10的转动而后移,机架1下降与副板簧12接触,由于副板簧12的刚性强,使拖拉机的承载能力增大,同时副板簧12可防止主板簧11发生反弓。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大、驾驶员舒适性好、零件不易受冲击而损坏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拖拉机的减振系统中。
权利要求1.拖拉机的减振装置,由前桥横梁、后桥半轴壳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减振装置由前桥减振和后桥减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桥减振的前桥横梁经U形栓与板簧连接,板簧的前卷耳与机架上的吊耳相铰接,板簧的后卷耳与侧板的一端相铰接,侧板的另一端与机架上的吊耳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桥减振的后桥变速箱箱体上的固定接头与撑杆一端的螺杆叉相铰接,撑杆另一端的螺杆叉与机架接头相铰接,后桥的半轴壳体经U形栓与板簧连接,板簧的前、后端安放在机架上的板簧吊耳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拉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后桥半轴壳体相接的板簧由主板簧和副板簧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拖拉机的减振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前桥减振、后桥减振组成的拖拉机的减振装置,由于在前桥的横梁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减振板簧,后桥的半轴壳体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减振板簧,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大、驾驶员舒适性好、零件不易受冲击而损坏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拖拉机的减振系统中。
文档编号B60G13/00GK2302157SQ97232480
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4日
发明者王庆兵, 戴林, 刘炳文, 武英海, 宋先琳 申请人:山东海山集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