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接触网补偿装置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285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力机车接触网补偿装置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机车上的接触网,适用于对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的自动补偿。
现有的接触网和承力索的张力自动补偿包括补偿绳、坠陀杆,调整时用手搬葫芦将坠砣杆与补偿绳回头处拉松,来完成b值的调整,b值是指坠砣最下面一块坠砣底面至地面(或基础)的距离,参考


图1,这个原始的调整至少需四人才能完成,作业时间需30分钟左右,既费力,工作效率又低,而且工作环境艰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简便,不费力,自锁能力较强,工作效率高的电力机车接触网补偿装置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补偿绳、坠砣,其特征在于箱体里的蜗轮和绕线轮并排固定在轴的花键上,轴上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箱体的槽钢上,补偿绳缠绕在绕线轴上,蜗杆两端安装有轴承固定在箱体的另一个面的槽钢上,在蜗杆的一端是一个正方形,与正方形相配的有摇把.坠砣通过箱体底部的双耳连接,坠砣杆上部的圆环用销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采用本补偿装置调节器后,在巡视中或在作业现场发现b值较大或较小时,就可用专用摇把随时调整,使b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了接触网张力补偿的可靠性,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自锁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工作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并且还可以取消接触网补偿装置b值的作业,减少了接触网工区的工作量,而且利于列车提速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力机车接触网补偿装置调节器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力机车接触网补偿装置调节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力机车接触网补偿装置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图中,1.轴承 2.蜗轮 3.箱体 4.补偿绳 5.绕线轮 6.螺帽 7.轴8.摇把 9.双耳线夹 10.蜗杆 11.坠砣杆圆环 12.坠砣杆 13.坠砣轴7的两端通过轴承1固定在箱体3的槽钢上,轴7的花键部位并排装有蜗轮2和绕线轮5,为了防止蜗轮2和绕线轮5随轴7转动时滑动,在蜗轮2和绕线轮5的两侧加装有螺帽6固定,补偿绳4通过箱体3上底边中间的开口处穿过缠绕在绕线轮5上,蜗杆10两端装有轴承固定在箱体3的另一个面的槽钢上,在蜗杆10的一端是一个正方形,与正方形相配的有摇把8,坠砣杆13通过箱体底部的双耳线夹9连接,坠砣杆13上部的坠砣杆圆环11用销钉固定。如调整b值的大小时,松动坠砣杆13和双耳线夹9,补偿绳4松动,转动摇把8,这时蜗杆10带动蜗轮2、绕线轮5、和轴7转动,补偿绳4的松动就可以根据要求调整补偿绳下悬挂的坠砣12,符合要求时把补偿绳通过双耳线夹和坠砣杆圆环11固定好,完成调整任务。
权利要求1.电力机车接触网补偿装置调节器,它包括补偿绳、坠砣,其特征在于箱体里的蜗轮和绕线轮并排固定在轴的花键上,轴上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箱体的槽钢上,补偿绳缠绕在绕线轴上,蜗杆两端安装有轴承固定在箱体的另一个面的槽钢上,在蜗杆的一端是一个正方形,与正方形相配的有摇把,坠砣通过箱体底部的双耳连接,坠砣杆上部的圆环用销钉固定。
专利摘要电力机车接触网补偿装置调节器,它包括补偿绳、坠砣,其特征在于:箱体里的蜗轮和绕线轮并排固定有轴的花键上,轴上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箱体的槽钢上,补偿绳缠绕在绕线轴上,蜗杆两端安装在轴承固定在箱体的另一个面的槽钢上,在蜗杆的一端是一个正方形,与正方形相配的有摇把,坠砣通过箱体底部的双耳连接,坠砣杆上部的圆环用销钉固定。采用本补偿装置调节器,在作业现场发现b值较大或较小时,就可用专用的摇把随时调整,调节简便。
文档编号B60M1/26GK2346623SQ9824539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7日
发明者杜建华, 周新乐 申请人:杜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