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522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
现在国内使用的汽车气压制动的制动臂,在行驶中因制动蹄片的磨损,经常需要停车后用人工调整制动臂上的蜗杆来调整制动间隙(制动鼓与制动蹄片之间的间隙本书中简称制动间隙),以达到规定的范围,而驾驶员在驾车时,不知道制动间隙增大了多少,有很多驾驶员根本不知道制动间隙是多大,怎样旋转制动臂上的蜗杆才能达到规定的间隙,所以有的驾驶员在认定自己所驾的车应该调整制动间隙时,将汽车开到汽车修理厂去调整制动间隙。然而现在的汽车修理工的素质和技术程度也因人而异,对汽车气压制动的原理要求(前轮制动应比后轮制动先来,同桥位的制动间隙一致,后轮的制动力比前轮的制动力大,紧急制动时,不出现摆头和甩尾现象,减速制动时转向不沉重)也理解不同,导致很多调整后的气压制动的汽车在行驶中出现制动摆头、制动单边、制动甩尾现象严重。现在,绝大多数驾驶员都希望有一种能够自动调整制动间隙的装置安装在汽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在行驶中能自动调整制动间隙的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不仅汽车制动和调整制动间隙合为一体,而且,调整制动间隙时,不用人工调整,使汽车在行驶中保证最佳的制动间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由自动调整部分的主动齿轮弹簧、主动齿轮、蜗杆轴齿轮和现有的气压制动制动调整臂的蜗杆、蜗轮及自动调整制动臂壳体组成;自动调整部分的主动齿轮弹簧紧贴安装在主动齿轮外端,主动齿轮与蜗杆轴齿轮啮合,蜗杆轴齿轮与蜗杆轴固定紧配合。
采用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后,气压制动的汽车在使用中始终保持最佳制动间隙,不再需要人工调整制动臂上的蜗杆,避免了人工调整的失误(修理人员的素质与技术程度不同),减少了修理时间和修理费,提高了汽车的完好率和行驶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所示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由自动调整部分的主动齿轮弹簧3、主动齿轮5、蜗杆轴齿轮4和现有气压制动调整臂的蜗杆2、蜗轮6以及自动调整制动臂壳体1组成;主动齿轮弹簧3紧贴安装在主动齿轮5外端,主动齿轮5与蜗杆轴齿轮4啮合,蜗杆轴齿轮4与蜗杆轴固定紧配合。
当制动间隙超过规定后制动时,主动齿轮弹簧3张开的角度被固定在制动分泵支架上的弹簧取力固定架压缩,松开制动后,主动齿轮弹簧3推动主动齿轮5转动,带动蜗杆轴齿轮4转动,蜗杆2跟着蜗杆轴齿轮4转动,使蜗轮6和制动凸轮转动,推动制动蹄片扩张,完成了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此外,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的自动调整部分的主动齿轮5和蜗杆轴齿轮6可能直接啮合,还可以在主动齿轮5与蜗杆轴齿轮6之间根据需要加上一个或几个间接传动齿轮,这样的传动齿轮个数的变换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它由制动臂壳体、蜗杆、蜗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压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的自动调整部分由主动齿轮弹簧(3)、主动齿轮(5)、蜗杆轴齿轮(4)组成,主动齿轮弹簧(3)紧贴安装在主动齿轮(5)上,主动齿轮(5)与蜗杆轴齿轮4啮合,蜗杆轴齿轮4固定安装在蜗杆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气压制动自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自动调整制动臂自动调整时,取力于主动齿弹簧(3),用主动齿轮(5)和蜗杆轴齿轮(4)传递给蜗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自动调整制动臂。它的自动调整部分由主动齿轮弹簧3、主动齿轮5、蜗杆轴齿轮4组成。主动齿轮弹簧3安装在主动齿轮5的外端,主动齿轮5与蜗杆轴齿轮4啮合,蜗杆轴齿轮4固定安装在蜗杆轴上。气压制动的汽车采用自动调整制动臂后,使制动鼓与制动蹄片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最佳间隙,制动与调整间隙连续完成,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0T13/00GK2399258SQ99257330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5日
发明者徐浩钟 申请人:徐浩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