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全带系统的力限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6846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用于安全带系统的力限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安全带系统的力限制
目.0
【背景技术】
[0002]例如文献WO 2006/108451 Al公开了一种速度可调节的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力限制装置,该力限制装置具有多个布置在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上的、可形成摆动的质量。这些质量可旋转地支承在卷收器框架上并且在受到力限制的安全带抽出期间交替地用两个齿嵌入与带轴连接的啮合环中。总体上来说,安全带卷收器由于布置在卷收器框架上的摆动质量而使得制造复杂并且昂贵。而且安全带卷收器由于摆动质量而需要相对大的结构空间。
[0003]在德国专利申请DE102008049931.5中描述了一种进一步改善的、在相同物理原理的基础上工作的力限制装置,在该力限制装置中两个部件以啮合部受到力限制地相互运动,并且其中一个部件由此实施波形的进给运动,在该进给运动过程中啮合部交替地形成啮合以及解除啮合。在该实施方式中,摆动质量由实施波形的进给运动的部件代替,由此其中所述的力限制装置需要明显较小的安装空间并且具有明显更简单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实施波形的进给运动的部件通过啮合盘实现,该啮合盘能够以传力连接的方式与带轴连接。在啮合盘和部件(啮合盘相对于该部件实施进给运动)之间可以设置弹簧垫圈,该弹簧垫圈将轴向的压紧力施加到啮合盘上,由此提高力限制特性的力限制水平。
[0004]通过乘客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动能自动地得出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水平,其中力限制走向的基本特性通过啮合盘的参数、例如齿数、齿距、啮合盘的质量和通过弹簧垫圈的弹性性能而固定地预先给出。
[0005]但是有一些法律上的要求,例如美国的、对于在后排座上的乘客的约束力的要求,在这些要求中规定,在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之后该约束力要提高到较高的力限制水平。这样的力限制特性无法通过上述力限制装置实现。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的力限制装置,该力限制装置实现了约束力的累进式的力限制走向并且构造简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力限制装置。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附图和相应的说明给出。
[0008]根据本发明的基础构思建议,设置这样的器件,借助该器件能够从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开始自动地提高所需的用于部件相互运动的力。所建议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所建议的技术方案仅通过从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开始的运动自动提高力限制特性的力限制水平。对此利用该优点能够仅通过能够相互运动的部件的力改变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水平,因为该力形成力限制装置耗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此,不需要改变部件本身就改变了摆动性能和力限制水平。同时特别重要的是,所述力能够在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之后自动地变化,因此不需要外部的操控。
[0009]此外建议,该器件由开放的波形弹簧垫圈构成。应用开放的弹簧垫圈在此的优点是,相互运动的部件在运动过程中能够特别简单地被施以变化的弹力。这例如能够这样进行,通过使弹簧垫圈例如扩张并且由此施加另一不同的弹力。此外,也可以这样设置弹簧垫圈,使得该弹簧垫圈在运动过程中改变其走向并且例如从一个大绕圈转变为具有多个螺旋形绕圈的走向。
[0010]此外建议,在两个相互运动的部件上设置止动面,弹簧垫圈在运动过程中以其开放的端部贴靠在该止动面上。通过使开放的端部贴靠在止动面上能够在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之后主动地改变变形性能以及随之改变弹力,其中有针对性地为相互运动的部件配置止动面,因此所述部件的相互运动和随之超过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都会造成力限制水平的变化。在开放的端部贴靠在止动面之后,弹簧垫圈通过压紧力的施加而被扩张,由此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弹簧垫圈的波形或者弹簧垫圈侧向地弯曲。通过强化的波形或者侧向的弯曲从而自动地提高了在相互运动部件之间作用的弹力和力限制水平。
[0011]此外建议,弹簧垫圈的端部朝相互运动的部件的方向弯曲,并且相互运动的部件具有凹处,在该凹处中设有止动面。所建议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在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之后弹簧垫圈的端部由于其造型和弹簧垫圈的弹性性能自动地滑入凹处中并且贴靠在止动面上。对此,凹处有利地构造为与弯曲的端部形状相同,由此,该端部在此尽可能通过大的圆周表面进行贴靠并且在继续运动的过程中尽可能好地被支撑。对应于向外弯曲的端部,凹处构造为倾斜的凹陷部,因此弯曲的端部根据其造型能够容纳到凹处中,并且弹簧垫圈在其区域中在端部之间又具有平坦的走向并且两侧尽可能大部分地贴靠在相互运动的两个部件上。
[0012]可替换地建议,弹簧垫圈的一个端部朝相互运动的部件的运动方向上牢固地与其中一个部件连接,并且从该端部开始具有螺旋形的走向。由于弹簧垫圈的被固定的端部和螺旋形的走向,弹簧垫圈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被卷绕成多个相互贴靠的圈,其中例如通过波形的加强效果或者通过多个圈的侧向凸起而使侧向施加的弹力增大。
[0013]还建议,设置螺旋形的导轨,在该导轨中可推入弹簧垫圈,该导轨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凹槽构成。通过该螺旋形的导轨可以具体地设置弹簧垫圈的走向,该弹簧垫圈转变成该走向。由此避免了,通过弹簧垫圈的夹紧而不受控制地妨碍运动并且由此将力限制水平无意地提高到过高的水平。特别地,对此凹槽是适合的,因为弹簧垫圈能够在该凹槽中特别好并且连续地被引导。
[0014]对此,凹槽朝开放的端部的运动方向上具有减小的深度,从而提高了由弹簧垫圈在两个部件之间施加的压紧力并随着增加的安全带抽出长度而提高力限制水平。
[0015]可替换地建议,该器件由设置在彼此相对运动的部件之一上的凸轮结构构成,通过该凸轮结构能够从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开始改变所需的用于部件相互运动的力。通过该凸轮结构有针对性地在相互运动的部件上提供了接触面,借助该接触面,部件从预定的安全带抽出长度开始相互形成贴靠,由此使得运动性能,特别是摆动性能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力限制水平发生改变。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示出了:
[0017]图1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力限制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
[0018]图2示出了具有经切割的力限制装置的带轴在激活力限制装置之前和之后的倾斜视图;
[0019]图3示出了经切割的力限制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0020]图4示出了具有螺旋形的弹簧垫圈的摆动盘和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图1中可以看到安全带系统的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卷收器框架3中的带轴2的安全带卷收器1,在该框架3上设置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力限制装置4。还设有型材端头13,该型材端头是锁止掣子9的承载件,该锁止掣子在超出预定的安全带抽出加速度或预定的车辆减速时被促动并且将型材端头13与车辆固定地锁止在卷收器框架3的啮合部中。
[0022]力限制装置4在其基本构造中包括两个固定的部件5和15,一可移动部件11设置在固定的部件5和15之间。部件15同时构成力限制装置4的壳体并且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带轴2连接。部件15在其径向外侧上具有轴向排列的指钉,部件5以径向伸出的指钉25嵌入到该轴向排列的指钉之间并由此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与部件15并随之也与带轴2连接。可移动部件11在齿圈7上以轴向可移位的方式借由径向向内的啮合部26引导并且同时在周缘方向上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与齿圈7连接。而齿圈7又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型材端头13连接,因而在型材端头13被锁止的情况下,部件11同样看作是在周缘方向上被锁止。固定的部件5和15分别设有环形的、轴向排列的啮合部10和8,如图3中可以看出。部件5上的啮合部10和部件15上的啮合部8分别设置成,使得这些啮合部分别与设置在可移动部件11上的环形的轴向排列的啮合部18或19相对而置。在可移动部件11和固定部件5和15之间的轴向距离分别选择为,使得至少一对相对的啮合部10和19和/或18和8处于啮合状态。
[0023]当带轴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