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机构、排气处理单元、轮式装载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0278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9]第一上梁部34在其左右方向的两端与肋部35a、36b连结。第一上梁部34在其后端及下端与肋部35b,36a连结。第一上梁部34的前端固定在底座板材34a上。由此,即使底座部件28上载置有重量物,也能够抑制第一上梁部34朝向后方且下方弯曲。
[0070]如图5及图7所示,第二支撑部件27包括第二左脚部37、第二右脚部38、第二上梁部39和承接部40。第二左脚部37及第二右脚部38在下端部具有安装部37a、38a。如图7所示,安装部37a、38a从侧面看为大致梯形。另外,如图2所示,安装部37a、38a的下端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及前方伸出。该向左右方向伸出的部分被多个螺栓90固定在车体框架2上。第二左脚部37及第二右脚部38沿铅直方向延伸,在车宽方向上并排配置。如图5所示,第二上梁部39固定在第二左脚部37及第二右脚部38的上部,沿车宽方向延伸。承接部40固定在第二上梁部39的车宽方向的中央。
[0071]在这样的第二支撑部件27中,承接部40比第二上梁部39向上方突出,并且左右方向的宽度比第二上梁部39短,因此承接部40的左右方向形成有用于配置部件的空间S1、S2。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5所示,利用空间S1、S2配置连接管23的一部分和向发动机15的上方突出并且与冷却单元16连接的配管41。也就是说,连接管23通过第一管部件72及第二管部件73的至少一个管部件的侧方,并且,通过副支架75的前方或后方。此夕卜,如图2所示,连接管23通过副支架75的后方,从上方看,连接管23与第二上梁部39重叠而不与承接部40重叠。
[0072]另外,如图3及图5所示,第二支撑部件27还可以包括固定板60及U形件61。固定板60在其下端固定在第二上梁部39上。而且,该固定板60的纵边上利用螺母62固定有将连接管23的可挠性管部23b的后部(排气下游侧)围在中间的U形件61的两端。
[0073]底座部件28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26与第二支撑部件27的承接部40之间。如图6所示,底座部件28包括第一连接部70、第二连接部71、第一管部件72和第二管部件73。此外,优选底座部件28包括中间部件74和副支架75。副支架75包括伸出部件76、第一安装支架77和第二安装支架78。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管部件72、第二管部件73及中间部件74的至少一个统称为底座支架。底座支架配置在发动机15的上方。
[0074]如图6及图8所示,第一连接部70与第一支撑部件26结合。更详细地说,第一连接部70载置在第一支撑部件26的第一上梁部34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由此,第一支撑部件26支撑底座部件28的一侧(例如,前侧)。换句话说,第一支撑部件26支撑底座支架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7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形成为比第一上梁部34的长度方向的距离短。另外,如图8所示,在第一连接部70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部件26的第一上梁部34的上表面之间,可以在两个部位安装垫块42。该垫块42被螺栓43固定在第一连接部70的上表面。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部70也可以包括与第一管部件72的一端(例如,前端)、第二管部件73的一端及中间部件74的一端固定的第一端面板70a。由此,第一管部件72、第二管部件73及中间部件74彼此的位置关系被固定,能够使作用在第一管部件72及第二管部件73上的荷载也分散到中间部件74上。
[0075]图9是表示从图7的剖面线IX-1X看到的,第二支撑部件27的一部分剖面和底座部件28的剖面的图。如图7及图9所示,第二连接部71与第二支撑部件27结合。也就是说,底座部件28与承接部40连结。更详细地说,第二连接部71载置于第二支撑部件27的承接部40的上方。由此,第二支撑部件27支撑底座部件28的另一侧(例如,后侧)。换句话说,第二支撑部件27支撑底座支架的另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部71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形成为比承接部4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长。如图9所示,第二连接部71也可以包括与第一管部件72的另一端(例如,后端)、第二管部件73的另一端及中间部件74的另一端固定的第二端面板71a。由此,第一管部件72、第二管部件73及中间部件74彼此的位置关系被固定,能够使作用在第一管部件72及第二管部件73上的载荷也分散到中间部件74上。
[0076]另外,如图9所示,在底座部件28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部件27的承接部40的上表面之间,能够在两个部位安装垫片(shim)44。在将搭载有排气处理系统18的底座部件28固定在第二支撑部件27的承接部40时,该垫片44用于调整排气处理系统18与连接管23的高度。垫片44为矩形状,在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一侧敞开的一对切口 44a,在该一对切口 44a之间具有贯通孔44b。
[0077]该垫片44被螺栓95固定在承接部40的上表面。第二连接部71在设有螺栓95的位置上形成有直径比螺栓95的头部大的孔71b。利用该孔71b能够避免第二连接部71与螺栓95的干涉。因此,在将垫片44固定在承接部40的状态下能够拆卸底座部件28。
[0078]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准备各种厚度的垫片44,利用一片垫片44或组合使用多片垫片44,能够进行高度的调节。
[0079]如图6?图9所示,第一管部件72及第二管部件73在同一水平面上延伸,在车宽方向上并排配置。中间部件74在第一管部件72与第二管部件73的中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如图6所示,第一管部件72包括在一端(例如,前端)或另一端(例如,后端)的至少一端朝向离开第二管部件73的方向的第一弯折部。更详细地说,第一管部件72包括在一端朝向离开第二管部件73的方向的第一弯折部72a和在另一端朝向同方向的第一弯折部72b。第二管部件73包括在一端或另一端的至少一端朝向离开第一管部件72的方向的第二弯折部。更详细地说,第二管部件73包括在一端朝向离开第一管部件72的方向的第二弯折部73a和在另一端朝向同方向的第二弯折部73b。
[0080]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管部件72及第二管部件7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70及第二连接部71上。中间部件74的下端比第一连接部70及第二连接部71靠近上方。优选中间部件74的从长度方向看到的形状是在下端形成有开口部的倒U形。其中,中间部件74可以是管部件。此外,如图6所示,形成有以第一管部件72、第二管部件73、第一连接部70及第二连接部71为边缘的开口部100。另外,从第一连接部7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在第一连接部70上与中间部件74重叠的部分)朝向第二连接部7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在第二连接部71上与中间部件74重叠的部分)的第一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排气处理装置45的长度方向及第二排气处理装置47的长度方向沿着第一方向。
[0081]如图6所示,伸出部件76向第一管部件72及第二管部件73的侧方延伸。换句话说,伸出部件76是向第一管部件72、第二管部件73及中间部件74的至少一个的侧方延伸的板状部件。也就是说,副支架75在底座支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从至少一个管部件向左方及右方延伸。图10是表示从图7的剖面线X-X看到的,第一管部件72、第二管部件
73、中间部件74及副支架75的剖面的图。由此,在伸出部件76的上表面固定有中间部件
74。在伸出部件76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管部件72及第二管部件73。换句话说,副支架75的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管部件。S卩,副支架75固定在至少一个管部件上。也就是说,副支架75被底座支架支撑。因此,中间部件74的下端位于比第一管部件72的上端及第二管部件73的上端靠近上方的位置。也就是说,中间部件74在副支架75上方沿车辆前后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方向)延伸。
[0082]另外,在图5中,以虚线表示位于第二连接部71的第二端面板71a的背后的第一管部件72、第二管部件73、中间部件74、伸出部件76。由此,中间部件74的上端位于比第一排气处理装置45的下端及第二排气处理装置47的下端靠近上方的位置。另外,中间部件74的上端位于比中继连接管48的下端靠近下方的位置。这样,中间部件74将排气处理系统18支撑在上方,从而利用底座部件28稳定地支撑排气处理系统18。
[0083]如图6及图10所示,第一安装支架77被多个螺栓93安装在伸出部件76的上表面。第二安装支架78被多个螺栓94安装在伸出部件76的上表面。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支架77及第二安装支架78配置在伸出部件76上。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支架77包括第一载置部77a、第一凸缘固定部77b和第一 U形螺栓77e。第二安装支架78包括第二载置部78a、第二凸缘固定部78b和第二 U形螺栓78e。
[0084]第一载置部77a具有与第一排气处理装置45的外周面对应的接触面77d。更具体地说,第一载置部77a具有朝向下方膨出的凸形接触面77d。第一载置部77a在接触面77d的左右两侧,包括供第一 U形螺栓77e插入的一对插入孔77f、77g。如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