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热介质连接结构组合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10154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接结构组合件整体以10表示。载热介质连接结构组合件10可以这样设置在车辆加热器的热交换器装置上,使得该热交换器装置可以通过载热介质连接结构组合件10的两个例如折角的连接管12、14连接到载热介质回路上、例如内燃机的冷却剂回路上。
[0029]载热介质连接结构组合件10具有接纳两个连接管12、14的壳体部件16。所述壳体部件可以同样如所述两个连接管12、14例如由塑料材料以注塑方法制造并且具有整体盖或罩状的配置,以用于固定在车辆加热器的热交换器装置的热交换器体上。为了将壳体部件16固定在热交换器体上,在图1中只象征以虚线形式示出的紧固机构18、例如螺栓可以引导通过在壳体部件16中设置的穿透开口 20并且引入热交换器体的对应的开口中。可看出,穿透开口 20设置在壳体部件16上的如下区域中,所述区域基本上处于两个连接管12、14之间,从而,如接着说明的,通过紧固机构18也实现对连接管12、14在热交换器装置上或中的稳定固定。
[0030]图2示出,在壳体部件16上配置于所述两个连接管12、14的每个分别设置一个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所述两个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彼此基本上相同地构造并且具有基本上圆形的内周轮廓。连接管接纳空隙在其彼此背离的区域上具有彼此离开定向的、侧向的连接管导入开口 26、28。两个连接管12、14例如可以以相应较小的外部尺寸的区域30、32侧向导入通过这些连接管导入开口 26、28。原则上要指出,为了在连接管12、14和壳体部件16之间产生稳定的相互作用,连接管12、14具有与内周轮廓基本上互补的、亦即与其对应的外周轮廓、因此基本上同样圆形的外周轮廓。
[0031]两个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具有在图2中在上面、亦即沿远离未示出的热交换器体的方向的第一纵向区段34。在连接管12、14接纳在相应的连接管接纳空隙22或24中时,相应的连接管12或14的例如径向扩大的、基本上圆柱形的纵向区段36处于该第一纵向区段34中。在纵向区段36中,连接管12、14具有比相应的区段30、32中至少稍大的外部尺寸、亦即例如较大的直径,从而也通过对侧向的连接管导入开口 26、28对应地确定尺寸已经以这种方式阻止连接管12、14从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中侧向运动出。当连接管12、14这样关于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定位时,使得具有较小的外部尺寸的区段30、32可以穿过连接管导入开口 22、24时,这才是可能的。
[0032]连接管接纳开口 22、24分别具有第二纵向区段38连接到相应的第一纵向区段34上。该第二纵向区段38以比第一纵向区段34稍大的内部尺寸、亦即稍大的直径构成,从而在从第一纵向区段34至第二纵向区段38的过渡部中设置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的例如基本上阶梯状构成的横截面扩大部。
[0033]在第二纵向区段38中,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构成有例如内啮合部形式的、亦即带有径向向内指向的齿而构成的第一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0。配置于该第一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0,连接管12、14在连接到区段36上的、凸缘状径向向外伸出的纵向区段42上具有例如外啮合部形式的、亦即带有径向向外指向的齿而构造的第二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4。该第二形锁合嵌接成形部这样成形和确定尺寸,使得在接纳在相应的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中的连接管12、14中,在两个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0、44之间产生形锁合嵌接,所述形锁合嵌接阻止相应的连接管12、14在接纳其的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中的扭转。基于第一纵向区段34和第二纵向区段38之间的上述例如阶梯状的过渡部46,此外轴向关于相应的连接管12、14的在图5中示出的纵轴线L在贯穿所属的连接管接纳开口 22、24的区域中提供轴向止挡部。这表示,在图1中示出连接管12、14在所属的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中的定位,所述连接管通过两个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0、44的形锁合嵌接固定以防围绕相应的纵轴线L的旋转,并且通过在第一纵向区段34和第二纵向区段38之间的阶梯状的过渡部46上的第二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4的区域中的凸缘状的加宽部42的轴向的存在(Anstehen),连接管12、14也被固定以防沿纵轴线L的方向沿一个方向移动。
[0034]为了在图1中示出的壳体部件16连同在其上设置的连接管12、14提供预装配结构组合件76的状态中阻止连接管12、14的意外脱出,配置于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分别设置多个、在示出的设计示例中三个在图3中可看出的柔性的固定机构48、50、52。每个所述固定机构48、50、52如在图4中明显示出的那样以与壳体部件16优选集成构造的固定舌54的形式构成,所述固定舌超过相应的连接管接纳空隙、在这里在图3中示出的连接管接纳空隙24的内周56向内伸出。配置于每个这样的固定机构48、50、52在内周56的区域中设置固定机构接纳空隙58,所述固定机构接纳空隙在相应的柔性的固定机构、在这里固定机构50变形时能够实现固定机构的基本上完全的接纳、亦即基本上完全的沉入。
[0035]在图3中可看出,在那里示出的固定机构48、50、52在连接管接纳空隙24的内周56上分布地设置,从而固定机构48基本上与连接管导入空隙28对置地设置,而固定机构50,52设置在连接管接纳空隙24的侧向连接到连接管导入开口 28上的周向区域60、62中。因此实现固定机构48、50、52彼此大致均匀的间隔,其中在连接管导入空隙28的区域中设置的固定机构50、52的相互的周向距离彼此间比相对于固定机构48的距离稍大。
[0036]如果连接管12、14设置在所属的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中,其如下进行,即,首先连接管12、14以其较小的外部尺寸的区段30、32穿过连接管导入开口 26、28嵌入到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中,在此在关于壳体部件16的希望的旋转定位中定位并且然后沿相应的纵轴线L的方向这样移动,使得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0、44到达形锁合嵌接中并且此外连接管12、14的相应的纵向区段36进入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的第一纵向区段34中,那么固定机构48、50、52也贴靠在连接管12、14的这时在第一纵向区段34中定位的纵向区段36上。因为固定机构48、50、52向内伸出,所以所述固定机构在其变形的情况下作用在纵向区段36上。由此一方面实现连接管12、14通过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0、44之间配合间隙允许的在连接管接纳空隙22、24中的定心。此外通过将柔性的固定机构48、50、52挤压到连接管12、14的区段36的外侧上和因此生成的摩擦锁合实现固定作用,所述固定作用以如下方式阻止连接管12、14沿其也与相应的开口纵轴线对应的纵轴线L的方向移动,即,保持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0、44之间的形锁合嵌接。
[0037]以在先所述的方式,连接管12、14可以与壳体部件16组合成预装配结构组合件76,所述预装配结构组合件然后在最终装配过程中为了制造在图5中只局部地可看出的热交换器装置64可装配到热交换器体66上。热交换器体66配置于每个连接管12、14一一在图5中借助连接管14示出的一一具有引导至载热介质流动空间68的连接开口 70,相应的连接管12、14的例如也将O形环状的密封元件72支承在环槽中的端部区段74嵌接地定位到所述连接开口中。因此在该最终装配过程中具有壳体部件16和连接管12、14的预装配结构组合件76基本上要沿连接管12、14的纵轴线L的方向运动到热交换器体66上,从而连接管12、14在其端部区段74的区域中与分别所属的连接开口 70置于流体密封的载热介质流动连接中。在此连接管12、14可以例如这样远地导入分别配置的连接开口 70中,直到也提供第二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4的凸缘状的区域42贴靠在热交换器体66上。如果达到该状态,则可以通过在先已经所述的紧固机构18将壳体部件16固定在热交换器体66上。因为该紧固在基本上处于两个连接管12、14之间的区域中进行,所述唯一的紧固机构足够借助可作为压紧装置起作用的壳体部件16将两个连接管12、14稳定保持在与热交换器体66的流体密封的连接中。在该状态中,连接管12、14通过一方面与热交换器体66并且另一方面与壳体部件16的阶梯状的过渡部46的相互作用固定保持以防沿相应的纵轴线L的方向的运动。通过相互处于嵌接的形锁合嵌接成形部40、44、必要时也通过在相应的连接开口 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