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05181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锁盘211。连锁盘211具有第一轴向通孔211a和与第一轴向通孔211a连通的第一径向通孔211b。
[0042]如图3所示,进一步优选地,解锁配合部件22为锁爪。连锁盘211还具有与第一轴向通孔211a连通的沿径向设置的锁爪安装孔211c、径向凹槽211e、位于锁爪安装孔211c内部的弹性部件211d和盖板。其中,盖板与连锁盘211连接。作为解锁配合部件22的锁爪位于锁爪安装孔211c的内部并部分伸入第一轴向通孔211a的内部且用于与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解锁装置卡接配合。弹性部件211d为弹簧,位于锁爪和盖板之间,锁爪的一端包括与弹簧的第一端连接的安装槽,弹簧的第二端与盖板连接。
[0043]为了对锁爪进行限位,连锁机构2还设置了锁爪限位部23。锁爪具有轴向凹槽。锁爪限位部23为销子,销子的一端与轴向凹槽的内侧壁抵接,销子的另一端与连锁盘211的径向凹槽211e的内侧壁抵接。通过上述设置,可确保锁爪仅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在锁爪安装孔211c的内部上下移动,而不会沿轴向凹槽的轴线方向发生移动或围绕该轴线方向发生转动。
[0044]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锁爪可以在锁爪安装孔211c的内部伸缩,当与该电池箱体锁止装置配合的解锁装置与锁爪卡接配合时,锁爪在锁爪安装孔211c的内部移动并部分伸入第一轴向通孔211a的内部;当锁爪与解锁装置解除配合的过程中,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锁爪压缩弹簧,锁爪完全缩回至锁爪安装孔211c的内部,从而方便解锁装置退出连锁盘。
[004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意外解锁机构3包括防解锁部件31。防解锁部件3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防解锁部件31与连锁主体21卡接;在第二位置,防解锁部件31与连锁主体21脱离。
[004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防解锁部件31设置在连锁盘211的径向外侧并与第一径向通孔211b配合地设置,在第一位置,防解锁部件31与第一径向通孔211b配合,在第二位置,防解锁部件31与第一径向通孔211b解除配合。
[0047]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防意外解锁机构3还包括与防解锁部件31配合连接的驱动机构33。驱动机构33用以控制防解锁部件3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48]如图9所示,连锁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连锁盘211上的解锁配合部件22。在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解锁装置200伸入第一轴向通孔211a的内部而处于与驱动机构33配合的解锁位置时,解锁配合部件22与解锁装置卡接以将解锁装置保持在解锁位置。
[0049]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3包括第一弹性元件331。第一弹性元件331与防解锁部件31连接,并对防解锁部件31施加使其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力。
[005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3还包括相对于连锁盘211可转动地设置的拨杆332、位于第一径向通孔211b的内部的解锁柱销333、拨杆轴334、磁铁335、第二弹性元件336和限位部。
[0051]其中,解锁柱销333的第一端与防解锁部件31抵接,解锁柱销333在拨杆332的驱动下沿第一径向通孔211b可移动地设置。上述设置中,解锁柱销333与拨杆332同步运动;通过拨动拨杆332以控制防解锁部件31与连锁主体21脱离并使防解锁部件31位于第二位置。
[0052]为了实现解锁柱销333与拨杆332同步运行的目的,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磁铁335连接于解锁柱销333的第二端的端部。拨杆轴334位于设置于连锁盘211上的拨杆轴安装孔内并通过圆柱销与连锁盘211固定连接。拨杆332的第一端与拨杆轴334铰接,拨杆332的第二端吸附于磁铁335。
[0053]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336套设在解锁柱销333的外周并位于第一径向通孔211b的内部。优选地,第一弹性元件331和第二弹性元件336均为压缩弹簧。作为第二弹性元件336的压缩弹簧用于对解锁柱销333施加使解锁柱销远离防解锁部件31的方向的力。限位部用于限制解锁柱销333在第一径向通孔211b内从径向外侧向内侧运动的极限位置。本实施例中,限位部是一与解锁柱销333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的限位销337,限位销337的两端从解锁柱销333的外周突出,在连锁盘211的第一径向通孔211b的内壁面上设置导向槽,限位销337与该导向槽配合。限位销与导向槽的配合不但起到了限制解锁柱销333在第一径向通孔211b内的位置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解锁柱销333发生转动。
[0054]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意外解锁机构3还包括固定部件34和压盖35。固定部件34包括第二轴向通孔342。
[0055]其中,防解锁部件31包括连锁柱销311。连锁柱销311穿过第二轴向通孔342且与第一径向通孔211b配合地设置。连锁柱销311的第一端与解锁柱销333的第一端抵接,连锁柱销311的第二端包括与第一弹性元件331配合连接的安装座。
[0056]压盖35与固定部件34连接,第一弹性元件331位于压盖35和解锁柱销311的安装座之间。
[0057]沿图3所示的方向,当拨杆332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上摆动时,拨杆332驱动解锁柱销333沿第一径向通孔211b的内部向上移动,从而顶起连锁柱销311直到连锁柱销311脱离连锁盘211。当连锁盘211失去连锁柱销311的束缚之后,沿图3右侧方向外拉连锁盘211时,即可带动相关的锁止机构I达到解锁的目的。
[0058]为了避免车辆运行过程中因车体的颠簸导致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锁紧失效,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连锁柱销311在第一弹性元件331的弹力作用下插入连锁盘211的第一径向通孔211b的内部,从而将连锁盘211与固定部件34连接。并且由于固定部件34通过多组第一螺栓连接装置与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内箱体可拆卸地连接,连锁盘211不会因车体的颠簸产生的作用力自动沿图3所示的右侧方向移动,因而可以避免锁止机构I的锁紧失效。
[0059]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池箱体锁止装置包括锁止机构1、连锁机构2和防意外解锁机构3,其中,两个锁止机构I分别在连锁机构2两侧对称设置。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机构I包括锁舌11、第一连杆12、阻尼机构13、与第一连杆12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部件14、第二连杆15和第二导向部件16。
[0060]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锁舌11处于锁紧状态;在第二位置,锁舌11处于待解锁状态。第一连杆12的第一端通过两组平行的圆柱销与锁舌11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杆15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连杆12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15的第二端通过与上述第一销轴平行的第二销轴与连锁主体21铰接。
[0061]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2具有通孔123。通孔123位于第一导向部件14和第二导向部件16之间,且通孔123与第一导向部件14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通孔与第二导向部件16的右端面之间的距离。通孔1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作为限位元件的内六角螺钉。通过设置内六角螺钉,可对第一连杆12的轴向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即当沿图5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外拉作为连锁主体21的连锁盘211时,第二连杆15随着连锁盘211运动,由于第一导向部件14和第二导向部件16的轴向限制作用,第一连杆12只能朝图5的右侧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锁舌11朝右侧回缩,而内六角螺钉则用于对第一连杆12朝右侧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完成解锁动作;当沿图5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往内推连锁盘211时,内六角螺钉用于对第一连杆12朝左侧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006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导向部件14包括第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