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0518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导向盖141和与第一导向盖141连接的第一导向板142。第一导向盖141与第一导向板14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第一连杆12的导向腔。第一导向盖141包括第二径向通孔141a。
[0063]第一导向部件14具有第二螺栓连接装置。第一导向部件14通过多组第二螺栓连接装置与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内箱体连接,第一导向板142抵靠在内箱体的背板上。通过该设置,第一连杆12与第一导向部件14滑动配合,可确保第一连杆12只有一个平移的自由度,便于第一连杆12的回缩和推出。
[006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2设置有与第二径向通孔141a相应的第三凹槽122。阻尼机构13在第一连杆12受到小于一预定轴向力的轴向作用力时限制第一连杆12的轴向移动。
[0065]优选地,阻尼机构13包括阻尼部件131、与阻尼部件131固定连接的第三弹性元件132和阻尼压盖133。
[0066]阻尼部件131设置在第二径向通孔内并与第三凹槽122的底部抵接;第三弹性元件132阻尼部件131施加使其朝向第三凹槽122的力;阻尼压盖133位于第二径向通孔内并与第一导向盖141连接;第三弹性元件132位于阻尼压盖133和阻尼部件131之间。上述设置中,不会因为车体的颠簸产生的轴向力而引起第一连杆12回缩,从而导致锁舌11回缩,避免了车体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失效。
[0067]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拆卸及维护第二连杆12和锁舌11,第二导向部件16包括第二导向盖161和与第二导向盖161连接的第二导向板162。第二导向盖161和第二导向板16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锁舌11和部分第二连杆12的第二容纳腔。
[0068]进一步地,第二导向部件16具有第三螺栓连接装置。第二导向部件16通过多组第三螺栓连接装置与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内箱体连接,第二导向板162抵靠在内箱体的背板上。通过上述设置,可确保锁舌11只有一个平移的自由度。
[0069]在第一导向部件14和第二导向部件16的共同作用下,可确保第一连杆12只有一个平移的自由度,在连锁盘211的带动下,第一连杆12带动锁舌11处于锁紧状态或者待解锁状态。该设置保证了锁止机构I的结构稳定,可靠性强。
[0070]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体锁止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作为连锁主体21的连锁盘两侧的锁止机构I。各锁止机构I中,锁舌11与第一连杆12可拆卸地连接,锁舌11与第一连杆12之间存在轴向间隙。通过设置该轴向间隙,可使每个锁止机构I中的锁舌11具有一定的轴向移动余量,因此可以适应与电池箱体锁止装置所在的内箱体配合的外箱体的锁柱的位置偏差。但是,由于外箱体、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等部件的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多种原因,一方面易出现锁止机构I朝一侧偏移;另一方面,易出现因锁舌与外箱体的锁柱硬性接触而引起的锁舌11损坏的现象,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了补偿机构17。
[0071]如图5所示,补偿机构17位于锁舌11和第一连杆12之间,补偿机构17对锁舌11施加使其远离第一连杆12的力。
[0072]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补偿机构包括弹性补偿部件。锁舌11包括第一凹槽111,第一连杆12包括第二凹槽121。弹性补偿部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凹槽111配合连接,弹性补偿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凹槽121配合连接。通过设置弹性补偿部件,能够对锁舌11与第一连杆12之间的轴向间隙进行补偿,从而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对锁舌11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确保每个锁舌11均能与外箱体的锁柱卡接配合。
[0073]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体锁止装置与内箱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锁止机构1、连锁机构2和防连锁机构3的电池箱体锁止装置与用以容纳电池的内箱体100连接。
[0074]本实施例中,固定部件34通过多组第一螺栓连接装置与内箱体100连接。
[0075]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箱体100具有与连锁盘211的第一轴向通孔211a卡接配合的固定套。固定套上设置有与连锁盘211的锁爪卡接配合的U型槽。
[0076]当固定部件34中的连锁柱销311与连锁盘211解除配合后,外拉连锁盘211后,即可带动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5回缩,从而带动锁舌11回缩,锁舌11与外箱体的锁柱解除配合,完成解锁动作。
[0077]当连锁盘211被推回,连锁盘211与内箱体的背板表面抵接时,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5被推出,锁止机构I的锁舌11与外箱体的锁柱插拔配合,即完成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锁止动作。与此同时,连锁柱销311在第一弹性元件331的弹力作用下与连锁盘211的第一径向通孔211b卡接配合,从而实现防止电池箱体锁止装置自动解锁的目的。
[0078]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体锁止装置与解锁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解锁装置200包括解锁部件201、解锁套203、推压部件204、磁铁205和芯轴208。其中,解锁套203、推压部件204分别与芯轴208固定连接。磁铁205连接于芯轴208的一端。
[0079]下面具体对电池箱体锁止装置的解锁和锁止方法进行描述:
[0080]综合图3、图5和图9所示,在需要对电池箱体锁止装置进行解锁时,首先把解锁装置200插入作为连锁部件21的连锁盘211的第一轴向通孔211a内,当解锁部件201越过作为解锁配合部件22的锁爪时停止,此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锁爪弹出并位于解锁部件201与解锁套203形成的空槽中;与此同时,在解锁部件201的驱动下,拨杆332与解锁柱销333同步运动,即拨杆332驱动解锁柱销333在径向孔211b的内部向上移动,从而顶起连锁柱销311直到连锁柱销311脱离连锁盘211,当连锁盘211失去连锁柱销311的束缚之后,沿图9中朝右侧外拉连锁盘211时,即可带动锁舌11达到解锁的目的。
[0081]如果需要将解锁装置从连锁盘211中退出,必须让解锁装置沿图9的方向朝左侧继续移动一段距离。由于锁爪设置有坡口,当解锁套203越过锁爪后,锁爪停留在解锁套203的圆形槽内。与此同时镶嵌于芯轴208 —端的磁铁与内箱体的背板相吸。当解锁装置朝右侧移动时,吸附于内箱体的背板的磁铁205和芯轴208先不随解锁装置的移动而移动,由于解锁套203与芯轴208通过圆柱销206固定连接,因此,解锁套203也不动。这样解锁部件201随着解锁装置的右移逐渐向解锁套203靠拢,最后使解锁部件201与解锁套203两个零件相互抵接。当解锁装置继续右移的时候,解锁部件201迫使解锁套203后移,这样卡在解锁套203的圆形槽里的锁爪沿解锁套203的坡口上滑,由于解锁部件201与解锁套203已经抵接,不产生空槽,锁爪不会卡入空槽内部。这样解锁部件201便可以越过锁爪,使解锁装置顺利退出。
[0082]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以下技术效果:由于具有作为防解锁部件的连锁柱销和作为连锁主体的连锁盘,连锁柱销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连锁柱销与连锁盘卡接,在第二位置,连锁柱销与连锁盘脱离,因而使连锁柱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即可实现防解锁机构与连锁机构的卡接与脱离,从而实现防止电池箱体锁止装置自动解锁的目的;通过设置弹性补偿部件,能够对锁舌与第一连杆之间的轴向间隙进行补偿,从而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对锁舌的轴向移动余量进行调整,使每个锁舌可以适应与外箱体的锁柱的位置偏差。
[008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