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0054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9]图10是描述如何将在其中容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肩垫的带罩附接至肩带的立体图;
[0040]图11是图示出肩带穿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罩的插入孔以及肩垫的成对引导爪与肩带接合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0041]图12是描述当肩垫放入带罩和从带罩拉出时的状态的立体图,所述带罩附接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肩带;以及
[0042]图13是对应于图9并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肩垫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参考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10。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前”(FR)指示车辆前方方向,箭头“上”(UP)指示车辆上方方向,而箭头“宽”(W)指示车辆宽度方向。
[0044](总体构造)
[0045]如图1和图2图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10包括座椅主体12。座椅主体12设置有座椅安全带14,并且成对的右和左带盖16附接至座椅安全带14。相应的肩垫18(见图3)被容纳在带罩16的内部。以下描述每个组成部件。
[0046](座椅主体12的构造)
[0047]座椅主体12包括:座垫20,婴儿或幼儿乘员P (见图3)就坐在其上;以及座椅靠背22,其用作乘员P的靠背。座椅主体12经由根据ISOFIX的基底24(见图1)固定至车辆座椅26,ISOFIX是国际标准协议。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固定座椅主体12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座椅主体12可以构造为通过设置在车辆或者车辆座椅26中的座椅安全带固定至车辆座椅26。
[0048](座椅安全带14的构造)
[0049]座椅安全带14旨在将乘员P约束至座椅主体12,并且包括胯部绑带28以及成对的右和左肩带30,如图1图示。胯部绑带28以及右和左肩带30形成为长带状。胯部绑带28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座垫20的中央部附近,并且插扣32固定至胯部绑带2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
[0050]左肩带30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座垫20的位于其左侧的后端部。右肩带30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座垫20的位于其右侧的后端部。此外,右和左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穿过形成在座椅靠背22中的成对的右和左狭槽34(肩带通孔),并且被抽出到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多对(此处为三对)右和左狭槽34在座椅靠背22的高度方向上并排形成,使得根据乘员P的就坐高度将肩带30穿过适当的狭槽34。
[0051]在图2中图示的,相应的锁定部30A设置在右和左肩带30的纵向方向的那些另一端部,那些另一端部被抽出至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相应的锁定部30A形成为环形状,使得右和左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被折叠以及缝合。锁定部30A可移除地锁定至挂钩36,挂钩36是大致T形状的锁定金属装配件,设置在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带调节器38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挂钩36,该带调节器38是一调节带。带调节器38延伸至座垫20的底部侧。带调节器3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抽出至座垫20的前面侧(见图1)。
[0052]在座椅靠背22的前面侧,相应的凸舌板40可滑动地附接至右和左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当就坐在座椅主体12上的乘员P系上座椅安全带14时,右和左肩带30放在右和左肩部S周围(见图3),并且右和左凸舌板40结合并且连接至插扣32。当随后将带调节器38朝向座垫20的前侧拉动时,右和左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那些另一端部(锁定至挂钩36)被向下拉动。结果,消除了在右和左肩带30的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松弛。由此,乘员P处于座椅安全带装配状态。在该装配状态,右和左肩带30面向乘员P的右和左肩部S(见图3)。
[0053](带罩16的构造)
[0054]右和左带罩16的每个均形成为使得具有柔性的板材料(图示于图4和图5的织物材料46)被缝合,并且附接至右和左肩带30,以便接触乘员P的右和左肩部S。右和左带罩16经由绑带41彼此连接,如图4图示的。
[0055]每个带罩16包括形成为长袋状的主体部42,如图5图示的。主体部42形成为使得切割成大致矩形形状的织物材料46沿着折叠线L折叠,以及织物材料46的一个侧部46A和另一侧部46B经由折叠线L在缝合部T1、T2处被缝合,缝合部Τ1、Τ2位于主体部42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
[0056]成对插入孔48形成在主体部42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成对插入孔48形成在织物材料46的一个侧部46Α上,并且成对插入孔48的每个均形成为沿着主体部42的宽度方向是细长的长孔。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的部分(下文称为约束部分30Β)放置在狭槽34和凸舌板40之间,并且穿过插入孔48。由此,主体部42在其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至肩带30。在该附接状态下,主体部42的纵向方向与肩带30的纵向方向一致,并且主体部42的宽度方向与肩带30的宽度方向一致。
[0057]主体部4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折叠线L相反的端部)不被缝合,形成开口 50,开口 50朝向肩带30在宽度方向的一侧敞开。开口 50形成为细长形状,主体部42的纵向方向作为长侧。在开口 50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相应侧,织物材料46的一个侧部46Α以及其另一侧部46Β在缝合部Τ3、Τ4(见图5)处被缝合,用于抑制肩垫掉落。由此,开口 50的线性尺寸短于主体部42的线性尺寸。需要注意的是,可以省略缝合部Τ3、Τ4,使得缝合部Tl、Τ2延伸至设置缝合部Τ3、Τ4的区域。
[0058]盖部52从主体部42中的开口 50的边缘部分延伸出。盖部52由织物材料46的另一侧部46Β构成。如图4图示的,盖部52朝向主体部42折叠以便覆盖开口 50和成对插入孔48,并且依靠成对卡合钮54锁定至主体部42,成对卡合钮54用作盖锁定部。每个卡合钮54由固定至主体部42的突出构件56以及固定至盖部52的凹陷构件58构成。当突出构件56可分离地接合凹陷构件58时,盖部52锁定至主体部42。需要注意的是,盖锁定部并不限于上述,而是可适当修改。例如,钩环紧固件等能够用作盖锁定部。
[0059]此外,如图3所示的,非滑动部60形成为板状,附接至主体部42的面向乘员P的肩部S的表面(织物材料46的另一侧部46Β的与面向一个侧部46Α的一侧相反的表面)。例如,非滑动部60由合成皮革形成,并且通过缝合等固定至主体部42。非滑动部60的接触乘员P的肩部S的表面的摩擦系数设定为高于主体部42的表面摩擦系数。
[0060]此外,如图5图示的,主体部42包括切口部62,切口部62形成在开口 50的边缘部分中(该部分由一个侧部46Α构成),朝向与盖部52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切口部62形成在主体部42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并且朝向折叠线L切割成大致矩形形状。
[0061]此外,如图4图示的,右和左带罩16对称地形成。带罩16从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穿过右和左狭槽34,并且抽出至座椅靠背22的前面侧。由此,绑带41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钩在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如图2中图示的,并且右和左带罩16连接至座椅靠背22。相应的肩垫18容纳在右和左带罩16的内部。
[0062](肩垫18的构造)
[0063]如图6和图7图示的,肩垫18设置为与带罩16不同的构件。肩垫18由保持构件64和多个(此处为七个)插件68 (硬构件)构成,保持构件64由具有柔性的材料(此处为弹性体橡胶)形成,多个插件68由比保持构件64的材料更硬的材料(此处为诸如聚丙烯的树脂)形成。
[0064]如图7和图8图示的,保持构件64由平板状部70和多个(此处为七个)保持部72构成,平板状部70形成为细长板状,多个保持部72形成在平板状部70的一个表面上。保持构件64整体上形成为细长的大致板状。
[0065]多个保持部72在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上以一些间隔并排设置。每个保持部72包括成对突出部74以及成对位移抑制部76,成对突出部74从平板状部70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突出,成对位移抑制部76用于在平板状部70的宽度方向上连接成对突出部74。当从平板状部7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每个保持部72形成为框架形状。
[0066]每个突出部74沿着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形成为细长形状,并且朝向平板状部70在宽度方向的内部敞开。此外,成对突出部74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宽于肩带30的宽度尺寸。成对位移抑制部76从平板状部70的突出高度设定为低于成对突出部74从平板状部70的突出高度,并且成对位移抑制部76设置在成对突出部74的在它们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之间。
[0067]如图8所图示的,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通孔78形成在平板状部70的面向每个突出部74的部分处。当模制保持构件64时,将设置在模具中以形成突出部74的凸起插入这些通孔78中。这允许不使用滑动模就可模制保持构件64。
[0068]同时,多个插件68由成对连接插件68A(用于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