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0054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硬构件)和多个非连接插件68B (非连接硬构件)构成,成对连接插件68A由放置在保持构件64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的成对保持部72保持,多个非连接插件68B分别由多个保持部72 (此处为五个保持部72)保持并且放置在成对保持部72之间。连接插件68A和非连接插件68B形成为平板状部70的宽度方向作为长侧的细长形状,并且具有的线性尺寸设定为充分大于肩带18的宽度尺寸。
[0069]每个成对连接插件68A由内引导部80、成对侧壁82、成对引导爪84 (外引导部)以及成对接合部86 (接合部)构成,其中,内引导部80形成为将平板状部70的宽度方向作为长侧的细长的大致棱镜形状,成对侧壁82从内引导部80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以大致肋状延伸,成对引导爪84从成对侧壁82向成对引导爪84变得彼此更靠近的方向突出,成对接合部86从成对侧壁82的表面突出,所述表面与面向内引导部80的表面反向。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构成了用于将肩垫18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30的连接部。成对引导爪84 (外引导部)在肩带3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
[0070]每个连接插件68A中的成对接合部86 (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装配至放置在保持构件64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处的保持部72的成对突出部74的相应的内侧。此夕卜,每个连接插件68装配在成对位移抑制部76之间,以便调整平板状部70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移。由此,每个连接插件68A由保持构件64在纵向方向上的其对应的端部保持。
[0071]成对连接插件68A形成为具有相同形状。成对引导爪84放置为在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上偏离内引导部80,同时在成对引导爪84与平板状部70分离的方向上偏离内引导部80。需要注意的是,成对连接插件68A以不同方位附接至保持构件64。也即,每个成对连接插件68A附接至保持构件64,使得其成对引导爪84相对于其内引导部80放置得更靠近平板状部70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
[0072]此外,如图9所图示的,每个连接插件68A的内引导部80设置有倾斜或者弯曲的(此处为倾斜的)引导表面80A,使得随着引导表面80A趋向保持构件64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内引导部80从平板状部70的突出高度减小,并且引导表面80A面向成对引导爪84。
[0073]同时,非连接插件68Β由构件主体90和肋部92构成,构件主体90形成为细长板状,肋部92设置在构件主体90的任一侧。非连接插件68Β构造为使得构件主体90的两侧具有相同的构造,并且非连接插件68Β整体上形成为细长的大致板状。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构件主体9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三个纵向肋与在构件主体9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三个横向肋连接成格子形状(方形形状的内部交叉),从而构成肋部92。然而,肋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并且是适当地可修改的。
[0074]多个非连接插件68Β中的每个构造为使得其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装配至其对应的保持部72的成对突出部74的内侧。此外,多个非连接插件68Β中的每个装配在对应的保持部72的成对位移抑制部76之间,以便调整多个非连接插件68Β中的每个在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移。由此,多个非连接插件68Β在成对连接插件68Α之间附接至保持构件64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央侧。
[0075](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
[0076]具有上述构造的肩垫18容纳在带罩16的主体部42中,并且覆盖有带罩16。如图3图示的,带罩16中的肩垫18放置成使得保持构件64的纵向方向(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沿着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Β的纵向方向,并且多个插件68相对于平板状部70放置在肩带30侧。因此,在乘员P系上座椅安全带14的状态下,保持构件64的平板状部70放置在乘员P的肩部S和多个插件68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图3示意性地图示了多个插件
68 ο
[0077]如图3和图9图示的,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Β穿过每个成对连接插件68Α中的成对引导爪84和内引导部80之间。成对引导爪84面向(接合)肩带30的表面,该表面与面向乘员的一侧相反,并且内引导部80面向(接合)肩带30的面向乘员的表面。由此,肩垫18在其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30,并且能够调整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位移。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Β的放置在成对连接插件68Α之间的部分接触非连接插件68Β。在这方面,当肩垫18在纵向方向上在肩带30上面滑动时,非连接插件68Β的肋部92在肩带30上面滑动并且与肩带30接触。此外,如上所述,能够调整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因而,橡胶保持构件64构造为不会接触肩带30。
[0078]肩垫18形成为尺寸稍微小于带罩16的主体部42的尺寸。也即,肩垫18构造为容纳在主体部42中而不具有间隙。因此,肩垫18与带罩16相对于肩带30在纵向方向上一体地滑动。
[0079]带罩16的成对插入孔48 (窗口部)的每个均形成在面向每个连接插件68A的成对引导爪84的位置处。成对引导爪84经由它们的对应的插入孔48暴露在主体部42外侦U。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成对连接插件68A和多个非连接插件68B具有与肩带30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例如,成对连接插件68A和多个非连接插件68B由粉色树脂模制而成,而肩带30由黑纤维形成。
[0080]此外,开口 50形成在带罩16的主体部42中,如先前描述的,使得肩垫18能够经由开口 50放入和拉出。需要注意的是,开口 50的线性尺寸设定成短于肩垫18的线性尺寸。当肩垫18从主体部42放入和拉出时,肩垫18弯曲。
[0081](带罩16和肩垫18的附接)
[0082]当带罩16和肩垫18如上述附接至肩带30时,肩垫18最初经由带罩16的开口 50插入主体部42中,如图5的箭头E示出的。随后,肩带30的锁定部30A(其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主体部42的一个插入孔48插入主体部42中,如图10的箭头F示出的,然后从另一插入孔48抽出至主体部42的外侧。此时,肩带30穿过每个连接插件68A中的成对引导爪84和内引导部80之间(见图11)。随后,带罩16的盖部52朝向主体部42折叠,并且依靠成对卡合钮54锁定至主体部42。
[0083]将抽出至主体部42外侧的肩带30的锁定部30A穿过座椅靠背22的狭槽34,并且锁定至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的挂钩36。由此,完成将带罩16和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的附接。
[008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带罩16包括开口 50,肩垫18经由开口 50放入和拉出。鉴于此,如图12图示的,甚至在带罩16附接至肩带30的状态(下文称为罩附接状态)下,也能够将肩垫18附接至带罩16和肩带30以及从带罩16和肩带30移除肩垫18。
[0085]例如,在罩附接状态下,为了从带罩16和肩带30移除肩垫18,带罩16的盖部52最初敞开以便暴露开口 50和成对插入孔48。随后,将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B从成对引导爪84之间抽出,以便将肩垫18从肩带30脱开。然后,在肩垫18稍微弯曲的同时,将肩垫18从开口 50取出到带罩16的外侧。
[0086]同时,为了在罩附接状态下将肩垫18附接至带罩16中,在肩垫18稍微弯曲的同时,经由开口 50将肩垫18插入带罩16。然后,将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B插入成对引导爪84之间,以便在成对引导爪84上钩住约束部分30B的其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随后,将带罩16的盖部52朝向主体部42折叠,并且依靠成对卡合钮54锁定至主体部42。
[0087](相互作用和效果)
[0088]以下描述了本实施例的相互作用和效果。
[0089]在本实施例中,成对插入孔48形成在带罩16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上,带罩16形成为细长袋状。肩带30穿过成对插入孔48。借此,带罩16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至肩带30。形成为细长形状的肩垫18容纳在带罩16内侧。肩垫18在成对连接部(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处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30,成对连接部设置在肩垫1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
[0090]因此,肩垫18分别从带罩16在肩垫1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连接至肩带30。由此,不管肩垫18是否与带罩16结合为一体,都能够有效地抑制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此外,带罩16和肩带18都相对于肩带30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这使得相对于乘员P的肩部S能够容易地调整带罩16和肩垫18的位置。
[009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构件64的平板状部70放置在多个插件68与乘员P的肩部S之间。这使得能够抑制乘员P由于多个插件68的粗糙纹理而感觉不舒服。此外,保持构件64由具有柔性的材料形成。这允许平板状部70的放置在多个插件68之间的那些部分起到铰链的作用。这因此允许平板状部70成功地配合乘员P的肩部S。因此,能够提高乘员P的舒适性。
[0092]此外,在车辆碰撞时,通过放置在肩带30和平板状部70之间的多个插件68能够成功地支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