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载物的搭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4725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被载物的搭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例如将被看护人所乘坐的轮椅等被载物搭载到车辆上的搭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如下轮椅抬升装置,其沿着架设在车身后部开口部的底板面与路面之间的斜坡(slope)将轮椅抬升。在该轮椅抬升装置中,采用了通过用电动绞盘将卡定于轮椅的带部件卷绕,而在乘员乘坐于轮椅的状态下将轮椅沿着斜坡抬升的构造。
[0003]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升降机,其在车身后部开口部中,通过在底板面与地面之间升降的升降机而将轮椅搭载到车辆内。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1661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3-49653号公报
[0008]然而,近年来,由于在底板下载置有蓄电池而与以往相比较车身后部的尾门的开口下部的离地高度(以下称为开口离地高度)变高的车辆(例如,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汽车等)增加。在对这样的开口离地高度高的车辆适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轮椅抬升装置的情况下,会对斜坡接地时的倾斜角度或斜坡的前后长度带来影响,并且会对卷绕带部件的电动绞盘付与过大负荷。若为了降低对电动绞盘的负荷而使电动绞盘的马达大型化,则电动绞盘自身会大型化且车内空间会变得狭小,并且车辆重量会增大。
[0009]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车辆用升降机中,由于升降机自身由大量部件构成,所以具有车辆重量增大且成本上涨的问题。
[0010]而且,例如,若以使架设在车身后部开口部的底板面与路面之间的斜坡的一部分进行升降的方式设置,则需要避免斜坡与车身后部之间的干扰。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且廉价、且也能够应对开口离地高度高的车辆的被载物的搭载装置。
[0012]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斜坡与车身后部之间的干扰的被载物的搭载装置。
[0013]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被载物的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供被载物搭载的主板体;车身侧板体,其设在所述主板体的一端与车身之间,且至少由一个板体构成;接地侧板体,其设在所述主板体的另一端与接地面之间,且至少由一个板体构成;多个转动轴,其设在所述车身与所述车身侧板体之间、以及所述各板体彼此之间;和驱动单元,其使所述转动轴转动,包含所述主板体、所述车身侧板体、所述接地侧板体及所述多个转动轴而构成斜坡,所述斜坡以通过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多个转动轴转动,由此使所述主板体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设置。
[0014]根据本发明,无需使与接地面接触的接地侧板体的另一端移动,就能够使构成斜坡的主板体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稳定地位移(位置变化)。因此,不会在接地侧板体的另一端与接地面之间产生摩擦力,能够恰当地避免在主板体位移时被施加的负荷。
[0015]另外,即使在将本发明的斜坡设在开口离地高度高的车辆上的情况下,也不会增大斜坡的倾斜角度且不会增长斜坡的前后长度,就能够以低负荷使被载物(例如轮椅)上车及下车。
[0016]而且,由于不需要使斜坡的前后长度伸长,所以能够缩小斜坡的展开空间,并能够提尚便利性。
[0017]该结果为,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设计为简单结构而实现轻便且廉价,并且通过使搭载有被载物的主板体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稳定地位移(位置变化),而也能够应对开口离地高度高的车辆。
[0018]此外,在对本发明附设了电动绞盘的情况下,能够以更低的负荷使被载物上车,因此,能够降低基于电动绞盘产生的被载物的抬升力并避免电动绞盘的大型化。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斜坡的前后长度变短,所以能够缩短由电动绞盘卷绕的带部件的长度。该结果为,能够缩小电动绞盘的卷绕部的直径而实现电动绞盘的小型化。
[0019]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车身侧板体的尺寸设定为与相对于所述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接地侧板体的尺寸相同。
[0020]根据本发明,当将相对于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车身侧板体的尺寸LI设定为与相对于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接地侧板体的尺寸L2相同(LI = L2)时,则能够在将主板体的角度保持为规定角度的状态下,使主板体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位移(位置变化)。因此,能够使主板体位移(位置变化)时的被载物的稳定性提高。
[0021]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主板体的尺寸设定得比相对于所述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车身侧板体的尺寸、和相对于所述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接地侧板体的尺寸大。
[0022]根据本发明,当将相对于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主板体的尺寸L3设定得比相对于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车身侧板体的尺寸L1、和相对于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接地侧板体的尺寸L2大(L3 > L1、L2)时,则能够将可供搭载物稳定地位移(位置变化)的可搭载范围确保得广阔,并能够提高斜坡位移时的搭载物的稳定性。
[0023]假如在不能够满足上述L3 > L1、L2的关系的情况下,则担心在被载物跨着转动轴的、载置于车身侧板体及主板体上的状态、或者被载物跨着转动轴的、载置于接地侧板体及主板体上的状态下,斜坡(主板体)会发生位移。当这样地在被载物跨着转动轴载置的状态下斜坡发生位移时,担心被载物仅载置于主板体上而相对于车身侧板体或接地侧板体变成非接触状态,并损害被载物在斜坡上的顺畅的位移。
[0024]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车身侧板体的尺寸、相对于所述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主板体的尺寸、以及相对于所述转动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接地侧板体的尺寸的合计,设定得比将设在所述主板体的一端与所述车身之间的所述转动轴的轴心和所述接地面连结起来的虚拟直线的尺寸大。
[0025]根据本发明,当将车身侧板体的尺寸L1、主板体的尺寸L3、以及接地侧板体的尺寸L2的合计(L1+L2+L3)设定得比将设在主板体的一端与车身之间的转动轴的轴心和接地面连结起来的虚拟直线S的尺寸LV大((L1+L2+L3) > LV)时,则能够不使与接地面接触的接地侧板体的另一端移动地使斜坡位移。
[0026]假如,在以(L1+L2+L3) = LV的关系使斜坡位移的情况下,需要使接地侧板体的另一端在相对于车身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上移动,在接地侧板体的另一端与接地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该结果为,具有因所产生的摩擦力,而导致接地侧板体的另一端或接地面受损,或者斜坡在位移时被施加额外的负荷的问题。
[0027]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所述主板体处于所述低位置的状态时,所述主板体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接地侧板体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被设定成水平。
[0028]根据本发明,当在地面(路面)与处于低位置的斜坡之间移动被载物时,由于在主板体与接地侧板体之间不存在角度差,所以能够在被载物上车时使被载物从接地侧板体向主板体顺畅地移动,以及能够在被载物下车时使被载物从主板体向接地侧板体顺畅地移动。
[0029]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所述主板体处于所述高位置的状态时,所述车身侧板体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主板体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被设定成水平。
[0030]根据本发明,当在处于高位置的斜坡与车身底板之间移动被载物时,由于在主板体与车身侧板体之间不存在角度差,所以能够在被载物上车时使被载物从主板体向车身侧板体顺畅地移动,或者能够在被载物下车时使被载物从车身侧板体向主板体顺畅地移动。
[0031]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地侧板体的上表面上设有由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
[0032]根据本发明,在斜坡向车室内收纳的状态下,握持部在接地侧板体的上表面上位于车身后部开口部侧,由此能够经由车身后部开口部很容易地握持斜坡。
[0033]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板体具有第I车身侧板体和第2车身侧板体,所述多个转动轴包括:配置在所述第I车身侧板体与所述第2车身侧板体之间的副转动轴;和配置在所述车身与所述第I车身侧板体之间的主转动轴,所述第I车身侧板体设置为,能够以所述主转动轴为转动支点而相对于所述车身转动。
[0034]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副转动轴使主板体进行升降动作,并通过主转动轴使包括第I车身侧板体在内的斜坡整体进行转动动作。由此,能够将用于收纳及展开斜坡的主转动轴、和使主板体进行升降动作的副转动轴配置在各自独立的分离位置上。该结果为,在本发明中,例如,在使主板体降下时,能够恰当地避免车身后部与车身侧板体互相干扰。换言之,通过将主转动轴固定配置在车身内,且使副转动轴与主转动轴离开并配置在从车身偏离(离开)的车外,而能够避免车身后部与车身侧板体的互相干扰。
[0035]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I车身侧板体及第2车身侧板体上,以所述副转动轴为转动支点地设有辅助所述第2车身侧板体相对于所述第I车身侧板体的转动动作的转动力付与机构。
[0036]根据本发明,在将斜坡收纳到车身内时,从第I车身侧板体和第2车身侧板体呈直线状延伸的第I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