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载物的搭载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47255阅读:来源:国知局
2使第I?第3转动轴40a?40c转动,而使主板体34在上下方向上的低位置(图2中的粗实线的位置)与高位置(图2中的粗虚线的位置)之间位移。该主板体34在将倾斜角度保持于规定角度的状态下,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平行地移动。
[0076]主板体34设定成在处于上下方向上的低位置(图2中的粗实线的位置)的状态时,主板体34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和接地侧板体38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成为水平。在低位置的状态时,设定成车身侧板体36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以朝向主板体34侧(车辆后方侧)的向下坡度且仅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
[0077]主板体34设定成在处于上下方向上的高位置(图2中的粗虚线的位置)的状态时,车身侧板体36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和主板体34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成为水平。在高位置的状态时,设定成接地侧板体38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以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向下坡度且仅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
[0078]对第I?第3转动轴40a?40c分别设置驱动机构42,各驱动机构42同样地构成。因此,详细说明使第3转动轴40c转动的驱动机构42,并省略关于使第I转动轴40a及第2转动轴40b转动的驱动机构42的说明。
[0079]图3是表示使转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将转动轴在能够转动状态与不能转动状态之间切换的切换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将驱动机构及切换机构适用于第3转动轴的状态的概略结构立体图。
[0080]如图3及图4所示,驱动机构42具有,将未图示的蓄电池作为电源并使马达轴60a沿正反方向旋转的马达60 ;经由切换机构44与马达60侧连结的驱动侧齿轮62 ;和与第I?第3转动轴40a?40c连结且能够与驱动侧齿轮62啮合地配置的从动侧齿轮64。若进行补充说明,则图3所示的驱动机构42及切换机构44分别在第I转动轴40a、第2转动轴40b、第3转动轴40c上各设有一个。而且,这些驱动机构42及切换机构44分别进行协调控制。
[0081]如图3所示,切换机构44构成为例如附设有螺线管66的电磁式的离合器68。该离合器68具有:将线圈积层卷绕而成的螺线管66 ;凹凸面和凸凹面彼此相对且能够连结(连接)及分离地配置的圆板状的一对离合器板70a、70b ;分别与一对离合器板70a、70b的中心部连结的一对轴部72a、72b ;和通过弹簧力推压另一方的离合器板70b而使其与一方的离合器板70a连结(连接)的弹簧部件74。此外,与螺线管66接近的另一方的离合器板70b作为被吸引于螺线管66的可动铁芯(致动器)发挥作用。
[0082]一方的离合器板70a经由未图示的耦合部件与马达轴60a连结,另一方的离合器板70b经由轴部72b与驱动侧齿轮62连结。在一方的离合器板70a和另一方的离合器板70b连结的、离合器68的接通状态下,螺线管66通电并根据其励磁作用而产生电磁力,通过该电磁力将另一方的离合器板70b吸引到螺线管66侧。通过吸引另一方的离合器板70b,另一方的离合器板70b从一方的离合器板70a仅以规定间隔分离而使离合器68成为断开状态。
[0083]在离合器68的接通状态下,驱动侧齿轮62和从动侧齿轮64相互啮合,基于通电的马达60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第3转动轴40c而使第3转动轴40c沿规定方向转动。与之相对在离合器68的断开状态下,驱动侧齿轮62从从动侧齿轮64分离而成为非啮合状态(驱动侧齿轮62成为空转状态),基于马达60产生的旋转驱动力向第3转动轴40c的传递被截断。
[0084]图7是图5的沿VE - VE线的纵剖视图。
[0085]在接地侧板体38的上表面设有例如由看护人(操作者)等握持的左右一对的握持部46。如图7所示,各握持部46具有从接地侧板体38的矩形状开口部48穿插而收纳到中空部50内的壳体52。壳体52具有:沿着接地侧板体38的上表面突出的卡合突起部54 ;具有从接地侧板体38的上表面朝向下表面平缓地弯曲的弯曲面的弯曲部56 ;和将卡合突起部54和弯曲部56连结的纵壁58。
[0086]图5是表示斜坡的收纳到车室内的状态、斜坡的立设固定状态、及使斜坡向车外移动并使斜坡的另一端与接地面接触的接地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分别表示上述各状态的示意图。
[0087]斜坡22在从收纳状态经由立设固定状态移动到车外后,成为斜坡22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接地面20接触的接地状态。在斜坡22的处于车室内的收纳状态下,主板体34及车身侧板体36处于大致水平状态,并且接地侧板体38成为以第3转动轴40c为起点相对于主板体34及车身侧板体36以锐角状折曲的状态。在该收纳状态下,如图5所示,一对握持部46在接地侧板体38的上表面设置在与车身后部开口部12 (参照图1)接近的位置,因此,例如,看护人即使不进入到车室内也能够从车外经由车身后部开口部12握持握持部46而容易地使斜坡22接地。
[0088]本实施方式的搭载装置10基本如以上那样构成,接着对其动作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89]图8是表示轮椅从图1所示的状态移动,而轮椅搭载在处于低位置的主板体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在轮椅搭载于主板体的状态下,主板体从低位置位移到高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轮椅移动而到达车室后部空间的状态的侧视图。
[0090]首先,如图1所示,使收纳在车室内的斜坡22向车外移动,以使主板体34在上下方向上处于低位置的方式在车身与接地面20之间架设斜坡22。在该低位置处,主板体34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和接地侧板体38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设定成水平状态,并且车身侧板体36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设定成以朝向主板体34侧(车辆后方侧)的向下坡度且仅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
[0091]接着,在斜坡22 (主板体34)处于低位置的状态下,例如,通过看护人的未图示的遥控操作,向电动绞盘30作用而通过未图示的卷轴将卡定于轮椅26的带部件32卷起,在被看护人24乘坐于轮椅26的状态下使座椅26沿着斜坡22向车身侧移动。如图8所示,在轮椅26为搭载于主板体34的状态时,例如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使电动绞盘30的卷轴的卷绕操作停止。
[0092]接着,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与看护人的未图示的遥控操作相应地,如图9所示,在保持轮椅26搭载于主板体34的状态的同时,使第I?第3转动轴40a?40c分别沿规定方向转动而将主板体34从低位置切换到高位置的状态。即,使第I转动轴40a及第2转动轴40b沿规定方向转动而使车身侧板体36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和主板体34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成为水平状态。同时,使第3转动轴40b转动而使接地侧板体38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轴线成为以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向下坡度且仅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
[0093]最后,在保持轮椅26搭载在处于高位置的主板体34上的状态的同时,再次通过看护人的未图示的遥控操作对电动绞盘30作用而开始卷绕带部件32,并且,看护人沿着斜坡22将轮椅26向车身侧推送,由此,能够使轮椅26乘搭于车室后部空间28的位置(参照图10)。此外,电动绞盘30对带部件32的卷绕由于轮椅26到达车室后部空间28的位置而停止。
[0094]在使被看护人24所乘坐的轮椅26从车室后部空间28下车的情况下,为与上述相反的操作,通过将斜坡22的主板体34从高位置切换到低位置而容易地使轮椅26下车。另夕卜,看护人通过握持握持部46,同时使斜坡22从接地状态经由立设固定状态而成为收纳状态,能够简单地将斜坡22收纳到车室内。
[009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将主板体34的倾斜角度保持于规定角度的状态下,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使主板体34沿上下方向平行地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与接地面20接触的接地侧板体38的另一端不移动地,使构成斜坡22的主板体34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稳定地位移(位置变化)。换言之,能够在将乘坐于轮椅26 (被载物)的被看护人24的姿势保持于固定(保持轮椅26的静止状态)的状态下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平行移动。其结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不在接地侧板体38的另一端与接地面20之间产生摩擦力,妥当地避免在主板体34位移时赋予的负荷。
[0096]另外,例如,在如底板面上载置有蓄电池等的混合动力车辆、电动汽车等那样车身后部的尾门(背门14)的开口离地高度高的车辆10上设置斜坡22的情况下,不会增大斜坡22的倾斜角度,并且不会加长斜坡22的前后长度,能够以低负荷使轮椅26上车及下车。
[0097]而且,由于不需要使斜坡22的前后长度伸长,所以能够减小接地状态下的斜坡22的展开空间,能够提高便利性。
[0098]其结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斜坡22自身为简单构造而实现轻质且低价,并且,通过使搭载有轮椅26的主板体34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稳定地位移(位置变化),也能够妥当地应对尾门的开口下部的离地高度高的车辆10。
[009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附设电动绞盘30,能够更进一步以低负荷使轮椅26上车,因此,能够降低基于电动绞盘30对轮椅26的抬升力而避免电动绞盘30的大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缩短斜坡22的前后长度,能够缩短由电动绞盘30卷绕的带部件32的长度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