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5094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示的翻起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的构成。
[023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装拆脚30,如图8(b)所示,在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切换时,相对于座椅衬垫2以脚旋转轴28a为中心向座椅后方侧旋转,成为收纳于座椅衬垫2侧的构成,可以适当变更。
[0237]例如,也可以作为装拆脚30以脚旋转轴28a为中心向座椅前方侧旋转,收纳于座椅衬垫2侧的构成。
[0238]这时,装拆脚30的上端部配置于比装拆脚30的下端部更靠座椅后方,从装拆脚30下端部侧面向装拆脚30上端部侧在后方向上方倾斜比较好,变得比较容易地向座椅衬垫2侧收纳旋转。
[023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持基座40通过导轨装置4固定于车体地板,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用导轨装置4直接设置于车体地板等,适当变更。
[024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用连结托架11,直接将座椅靠背1与支持基座40通过座椅旋转轴12连结。
[024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基座抵接部65及衬垫抵接部71中,一方的抵接面比另一方的抵接面摩擦系数低而形成比较好。
[0242]通过这样构成,可以抑制基座盖60与衬垫盖70接触时相互划痕或损伤。
[0243]另外,基座盖60的脚移动限制部64,摩擦系数同样比较低地形成比较好。通过这样构成,可以抑制装拆脚30与脚移动限制部64接触时相互划痕或损伤。
[024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体的例子对关于用于汽车的可收纳的车用座椅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火车、公共汽车等的车用座椅之外,也可以作为飞机、船等的乘坐物用座椅使用。
[0245]在本实施方式,主要是对与本发明相关的车用座椅S进行了说明。
[0246]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更容易的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不脱离其主旨,更改、改善的同时发明包括其等价物是理所当然的事。
[0247]特别是,关于装拆脚30、支持基座40、脚保持部件50、基座盖60及衬垫盖70的形状、配置及构成,另外,关于脚移动限制单元的具体的构成,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内容,仅仅是一个示例,并非限定本发明。
[0248]符号说明
[0249]S、S2车用座椅
[0250]1座椅靠背
[0251]la、2a、3a 缓冲垫
[0252]lb、2b、3b 表皮
[0253]2座椅衬垫
[0254]3 头枕
[0255]4导轨装置
[0256]4a底部导轨
[0257]4b上部导轨
[0258]5导轨锁定装置
[0259]5a导轨操作部件
[0260]10靠背框架
[0261]11连结托架
[0262]12座椅旋转轴
[0263]13倾斜装置
[0264]14螺旋弹簧
[0265]15栓部件
[0266]20衬垫框架
[0267]21侧部框架
[0268]22前方连结管
[0269]23中央连结管
[0270]24盘式框架
[0271]25衬垫旋转装置
[0272]26衬垫旋转轴
[0273]27螺旋弹簧
[0274]28脚旋转装置
[0275]28a脚旋转轴
[0276]28b弹簧部件
[0277]30装拆脚
[0278]31脚主体部
[0279]32脚连结部
[0280]40支持基座
[0281]41侧部基座部
[0282]41a支持壁部
[0283]41b内侧壁部
[0284]41c外侧壁部
[0285]41d、41e 法兰部
[0286]41f 切口部
[0287]42第1基座连结部
[0288]43第2基座连结部
[0289]44加强基座部
[0290]44a连结壁部
[0291]44b内侧壁部
[0292]44c外侧壁部
[0293]44d、44e 法兰部
[0294]44f基座安装部
[0295]44g突出部
[0296]45保持部件支持部
[0297]45a弯曲部
[0298]46基座伸出部
[0299]46a保持部
[0300]50脚保持部件
[0301]51侧壁部
[0302]52底壁部
[0303]53卷曲部
[0304]54惯性锁定装置
[0305]60基座盖
[0306]61前方盖部
[0307]62脚收纳凹部
[0308]62a、62b 侧壁部
[0309]62c底壁部
[0310]63脚引导部
[0311]64脚移动限制部
[0312]64a突出部
[0313]64b抵接部分
[0314]65基座抵接部
[0315]66加强肋拱
[0316]67连杆抵接部
[0317]68后方盖部
[0318]70衬垫盖
[0319]71衬垫抵接部
[0320]80锁定关闭装置
[0321]81锁定关闭连杆
[0322]F1假想面
[0323]F2抵接面
[0324]F3平面
【主权项】
1.一种车用座椅,可以将座椅靠背及连结于该座椅靠背的座椅衬垫收纳于在比车体地板更低位置形成的收纳地板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于所述车体地板,配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的下方并可旋转地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下端侧的支持基座; 上端侧安装于所述座椅衬垫,下端侧连结于所述支持基座的装拆脚; 安装于所述支持基座,可装拆地保持所述装拆脚的下端侧的脚保持部件; 从上方覆盖所述支持基座的基座盖; 所述脚保持部件配置于,比所述基座盖中从上方覆盖所述支持基座的部分的前端部更靠座椅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可以以使所述座椅衬垫向所述收纳地板侧移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支持基座旋转; 所述装拆脚伴随所述座椅衬垫的移动,相对于该座椅衬垫旋转,可以从所述脚保持部件脱离; 所述基座盖具有为了使脱离的所述装拆脚收纳于所述座椅衬垫侧而引导的脚引导部; 该脚引导部相对于所述装拆脚,配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移动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拆脚中,安装于所述座椅衬垫的上端侧,配置于比连结于所述支持基座的下端侧更靠座椅前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引导部从所述基座盖的上面向上方突出,与该基座盖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引导部从所述基座盖外表面向所述座椅衬垫移动的一侧伸出。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地板形成于比所述车体地板更靠座椅前方; 所述基座盖形成于比所述脚保持部件更靠座椅后方,具有限制所述装拆脚向比所述脚保持部件更靠座椅后方移动的脚移动限制部。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基座盖一体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6或7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移动限制部具有从所述基座盖的上面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移动限制部的所述突出部向座椅前方伸出。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移动限制部在座椅宽度方向配置于与所述脚引导部重合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有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椅衬垫的座椅主体; 具有安装于所述支持基座上、以使所述座椅主体可旋转的方式连结于该座椅主体的座椅前后方向的一端侧的座椅旋转轴; 所述装拆脚的上端侧安装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另一端侧; 所述基座盖设置有限制伴随所述座椅主体的移动从所述脚保持部件脱离的所述装拆脚的移动路径的脚移动限制部; 该脚移动限制部相对于所述脚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装拆脚从保持于所述脚保持部件的位置移动的一侧的相反侧; 所述脚移动限制部设置有可抵接于所述装拆脚的抵接部分,以及比该抵接部分更靠上方设置的突出部; 该突出部相对于与所述装拆脚抵接于所述抵接部分的方向正交且通过所述抵接部分的假想面,向所述装拆脚侧突出。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地板形成于比所述车体地板更靠座椅前方; 所述座椅旋转轴连结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座椅后端侧; 所述装拆脚上端部安装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座椅前端侧; 所述脚移动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脚保持部件更靠座椅后方; 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假想面向座椅前方侧突出。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脚移动限制部中所述装拆脚抵接的抵接面相对于所述假想面向所述装拆脚侧倾斜。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分相对于通过所述脚保持部件与所述突出部的突出前端部而形成的平面,设置于所述装拆脚从保持于所述脚保持部件的位置移动的一侧的相反侧。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盖的上面形成有所述脚移动限制部,以及在座椅前后方向配置于比所述脚移动限制部更靠所述脚保持部件侧、面向该脚保持部件侧下沉设置、为了使所述装拆脚保持于所述脚保持部件而弓I导的脚收纳凹部。
【专利摘要】提供以简单的构造可以将座椅主体收纳于收纳地板、并且在收纳地板面没有配置收纳构造的构成配件的车用座椅。车用座椅(S)具有安装于车体地板侧、支持座椅靠背(1)的支持基座(40)。座椅靠背(1)可以以安装于支持基座(40)的座椅旋转轴(12)为中心,使座椅衬垫(2)以向收纳地板侧移动的方式旋转。支持基座(40)安装有可装拆地保持装拆脚(30)的下端的脚保持部件(50),装拆脚(30)支持座椅衬垫(2)。在从上方覆盖支持基座(40)的基座盖(60)分别形成有脚收纳凹部(62)、脚引导部(63)及脚移动限制部(64)。
【IPC分类】B60N2/36, B60N2/30
【公开号】CN105263747
【申请号】CN201480031908
【发明人】阿久津武志, 北川大介, 村山太郎
【申请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2日
【公告号】US20160137105, WO2014200062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