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气制品的自密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536611阅读:来源:国知局
至140°C的温度下混合在一起的树脂和液体增塑剂),以及用于树脂/液体增塑剂共混物的加压液体注入栗(在约100°C至110°C的温度下注入)。当弹性体、树脂和液体增塑剂因此受到密切配混后,发现组合物的不希望的粘性被极显著地降低。
[0145]上述挤出机配备有模具,用于将母料按所需尺寸挤出进入双辊开炼机中以在保持在+30°C以下的低温(通过用循环水冷却辊)下最终引入其它组分,即基于硫的硫化体系(例如0.5或1.2phr)和DPG (例如0.3phr)以及炭黑(lphr的含量)。
[0146]因而,通过使得穿孔自动密封,置于轮胎的层10b和腔体11之间的层10a为轮胎提供有效的保护,使其免遭因意外穿孔而导致的压力损失。
[0147]如果外来物体,例如钉子穿过轮胎的结构,例如壁(如侧壁3),或者轮胎1的胎冠6,则用作自密封层的组合物经受若干应力。针对这些应力,由于组合物具有有利的变形性和弹性性能,因此所述组合物在物体周围产生不可渗透的接触区域。所述物体的轮廓或外形是否为一致的或规则的并不重要,自密封组合物的挠性使其能够潜入极小尺寸的开口内。自密封组合物与外来物体间的该相互作用密封受所述物体影响的区域。
[0148]当除去外来物体时,无论是偶然还是故意地,穿孔仍保留,这样易于产生相对较大的漏洞(取决于其尺寸)。暴露于流体静压下的自密封组合物是充分柔软和可变形的从而因被变形而将穿孔密封,防止充入气体泄漏。特别是对于轮胎而言,已经显示自密封组合物的挠性能够毫无问题地承受周围壁的力,即使是当运行时加载的轮胎处于变形的过程中。
[0149]如上所述具有其防刺穿层10a的轮胎可在硫化(或固化)前或后制得。
[0150]在第一种情况下(即在固化轮胎之前),在所需位置以常规方式简单地施用自密封组合物,从而形成层10a。然后常规地进行硫化操作。
[0151]对于轮胎制造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有利的制造变体包括例如在第一步的过程中,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制造技术,以合适厚度(例如2至6毫米)的表层物(skim)形式,将自密封组合物平坦地直接沉积在轮胎成型鼓上,然后用气密层接着用轮胎的其余结构进行覆盖。这种方法还能够使得其中密封层10b为径向最外层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易于制备。
[0152]在第二种情况下(即在固化轮胎之后),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粘合、通过喷雾或通过挤出吹塑合适厚度的薄膜而将自密封组合物施用至固化轮胎的内部。
[0153]在试验过程中,对“Michelin,Energy 3牌”的205/55 R16尺寸的客车型轮胎进行测试。用厚度为3毫米的上述自密封层10a覆盖轮胎内壁(已经包括气密层10b),然后对轮胎进行硫化。
[0154]当安装和充气时,在其中一个轮胎上,使用穿孔器(其被立刻除去)一方面穿过胎面和胎冠块,另一方面穿过侧壁而产生八个直径5毫米的穿孔。
[0155]出乎意料地,该轮胎承受住在400千克的标称负载下在转鼓上无压力损失地以150千米/小时旋转超过1500千米,在该距离之后滚动停止。
[0156]在另一轮胎上,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测试,但是这次使得穿孔物体原地保留一周。获得相同的极好结果。
[0157]不包含自密封组合物,并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如此穿孔的轮胎在小于1分钟内损失其压力,变得完全不适合滚动。
[0158]在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上进行其它耐久试验,与之前的轮胎相同但以1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运行了 750千米,这次将穿孔器保留在其穿孔处。在除去穿孔器之后(在穿孔器由于滚动的原因而排出之后),本发明的这些轮胎承受住在与之前相同的条件(行驶距离:1500千米;速度:150千米/小时;标称负载:400千克)下在转鼓上无压力损失而旋转。
【主权项】
1.一种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所述防刺穿层包含自密封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至少包含: -作为主要弹性体的不饱和二烯弹性体; -重量含量介于40和80phr之间的经类树脂; -重量含量介于0和60phr之间且玻璃化转变温度1;为-20°C以下的液体增塑剂;以及 -0至小于30phr的填料; 其中所述防刺穿层沉积在所述充气制品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烯弹性体选自聚丁二烯、天然橡胶、合成聚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异戊二烯共聚物或这些弹性体的共混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烯弹性体是异戊二烯弹性体,优选选自天然橡胶、合成聚异戊二烯或这些弹性体的共混物。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稀弹性体含量大于50phr,优选大于70phr。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不饱和二烯弹性体,优选异戊二烯弹性体,为组合物的唯一弹性体。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烯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介于100000和5000000克/摩尔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烃类树脂的含量在45至75phr的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烃类树脂具有在0°C以上,优选+20°C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烃类树脂具有介于+25和+100°C之间的Tg。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烃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介于400和2000克/摩尔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烃类树脂选自环戊二烯(CPD)均聚物或共聚物树脂、二环戊二烯(DCPD)均聚物或共聚物树脂、萜烯均聚物或共聚物树脂、C5-馏分均聚物或共聚物树脂、C9-馏分均聚物或共聚物树脂或这些树脂的共混物。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液体增塑剂的含量在5至40phr范围内。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液体增塑剂的含量在10至30phr范围内。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液体增塑剂选自液体弹性体、聚烯烃油、环烷油、石蜡油、DAE油、MES油、TDAE油、矿物油、植物油、醚增塑剂、酯增塑剂、磷酸酯增塑剂、磺酸酯增塑剂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液体增塑剂选自液体弹性体、聚烯烃油、植物油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液体增塑剂的数均分子量介于300和90000克/摩尔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包含0至小于lOphr的填料。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包含炭黑作为增强填料。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包含小于5phr,优选小于2phr的炭黑。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包含介于0.5和2phr之间的hH函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进一步包含硫化体系。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硫化体系基于硫和胍衍生物。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胍衍生物为二苯胍(DPG)。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硫化体系包含介于0.1和1.5phr之间的硫和介于0和1.5phr之间的胍衍生物。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置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硫化体系包含介于0.2和1.2phr之间的硫和介于0和1.0phr之间的胍衍生物。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自密封组合物以防刺穿层的形式使用,所述防刺穿层的厚度大于0.3毫米。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具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防刺穿层具有的厚度介于0.5毫米和10毫米之间。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所述制品为橡胶制品。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具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所述制品为轮胎。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防刺穿层与气密层结合而构成气密自密封层压材料。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具有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其中所述气密层基于丁基橡胶。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充气制品的自密封组合物,其可特别地在充气制品中用作防刺穿层的自密封弹性体组合物,其至少包含:作为主要弹性体的不饱和二烯弹性体;重量含量介于20和90pce之间的热塑性烃类增塑树脂;重量含量介于0和60pce之间且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0℃以下的液体增塑剂;以及0至小于30pce的填料。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包含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的防刺穿层的充气制品如充气轮胎。防刺穿层有利地与包含例如丁基橡胶的气密层结合从而在充气制品中形成气密和防刺穿层压材料。
【IPC分类】B29C73/16, B60C5/14, B60C1/00, C08L57/02, B60C19/12, B29C73/20
【公开号】CN105291705
【申请号】CN201510706378
【发明人】B·沃热, D·瓦瑟尔, J·梅里诺洛佩斯, F·皮亚洛
【申请人】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09年7月23日
【公告号】CN102105294A, EP2321118A1, US8614276, US20110198010, WO2010012413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