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804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
【背景技术】 阳〇〇引 W主,已知有具有加热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辆用 座位加热装置,其具有分别设置于车辆用的座位的大腿部加热器单元、臀部加热器单元W及腰部加热器单元。该车辆用座位加热装置还具备大腿部溫度传感器、臀部溫度传感器、腰 部溫度传感器W及加热器控制部。在初始模式下,为了相对于腰部优选对大腿部和臀部进 行加热,加热器控制部将大腿部加热器单元和臀部加热器单元的输出设为最大。另外,在稳 态模式下,加热器控制部控制各加热器单元的输出,W使由上述各溫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座 位的表面附近的溫度按照腰部附近、臀部附近、大腿部附近的顺序变小。
[0003] 另外,还已知有具有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部的下方设置的加热器的交通工具用 制热系统。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具有红外线光源和聚光部件的车辆用制热系统。红外线 光源配置于比座位的座面低的位置。另外,聚光部件形成为对坐在座位上的乘员的膝下部 分照射来自红外线光源的红外线。
[0004] 进而,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朝向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的 小腿供给暖风的带制热交通工具用座椅。 阳(K)日]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178247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55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1-254882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12-183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在专利文献1~4中所记载的发明中,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能够得到溫 感的部位受到了限定。本发明提供一种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能够在更广的部位得 到溫感、且即使在车厢内的溫度更低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 统。
[0011] 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一个技术方案具备:
[0012] 座椅加热器,其设置于交通工具用座椅;和
[0013] 暖风制热器,其具有壳体、风扇W及加热器,所述壳体具有吸气口和吹出口,所述 风扇和所述加热器设置于作为从所述吸气口向所述吹出口的空气的流路的所述壳体的内 部空间,所述暖风制热器被设置成将由所述风扇和所述加热器生成的暖风从所述吹出口朝 向坐在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的小腿吹出,
[0014] 所述座椅加热器、所述风扇W及所述加热器,W使所述吹出口处的溫度比所述交 通工具用座椅的表面中与所述座椅加热器相对的部分或该部分附近的溫度高的方式进行 工作。
[0015] 根据上述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从座椅加热器的制 热得到的溫感和从暖风制热器的制热得到的溫感容易平衡。因此,即使在车厢内的溫度更 低的情况下,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也能得到全身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及其周边的侧视图。
[0017]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暖风制热器及其周边的侧视图。
[0018] 图3是图2所示的暖风制热器的立体图。
[0019]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框图。
[0020]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0021]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0022] 图7是第2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框图。
[0023] 图8A是加热模式为强模式时的座椅加热器的电路图。
[0024] 图8B是加热模式为弱模式时的座椅加热器的电路图。
[00巧]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00%] 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0027] 图11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0028] 图12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0029] 图13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0030] 图14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得到本发明的经过)
[0032] 例如在冬季对电动汽车的车厢内进行制热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可续航距离会显 著降低。另外,若仅靠W往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HVAC化eatingVentilationandAir Conditioning: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制热,贝Ij在制热运转启动时空调风的溫度难 W上升。因此,在车厢内的溫度成为舒适的溫度之前要花费时间。另外,在室外溫度低的情 况下(例如,〇°CW下),存在发动机的排热不足而无法得到舒适的制热的可能性。
[0033]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了能否实现即使不将车厢内的溫度提高到W往乘员得到全 身的舒适感的溫度、乘员也能得到与W往同等程度的全身的舒适感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 统。目P,考虑了 :若能够使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的溫度比W往低(例如, 23°C),则是不是就无需将车厢内的全部空间都提高到预定的溫度(例如,26°C),从而能够 削减车厢内的制热所需的输出。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实现即使在车厢内的溫度更低 的情况下乘员也能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而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得到 了W下见解。
[0034] 首先,本发明人考虑了是不是能够通过对乘员的身体的特定部位部分地、局部地 加热来使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的溫度比W往低。然而,仅通过单独对运些 部位加热未能使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的溫度比W往低。
[0035] 接着,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将对乘员加热的部位设为多个并且使加热的部位的 组合不同的方案。结果弄清楚了:在除了W往的车厢内整体的空调之外还对小腿进行加热 并且对位于比小腿靠上方的位置的其他部位(大腿部、臀部、腰或背)进行加热的情况下, 乘员能够在较广的部位得到溫感,能够使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的溫度比W 往低。
[0036] 进而,本申请的发明人还发现,通过除了W往的车厢内整体的空调之外还对乘员 的小腿进行加热并且对位于比小腿靠上方的位置的其他部位进行加热,在制热运转启动 时,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所需的时间与W往相比变得极短。例如,本申请的发明人发 现,在乘员暴露于室外等而感到寒冷时,与除了W往的车厢内整体的空调之外还对乘员的 腰和背进行加热的情况相比,在除了W往的车厢内整体的空调之外还对乘员的小腿和背进 行加热的情况下,在制热运转启动时,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所需的时间变得极短。
[0037] 并且,运些效果在除了W往的车厢内整体的空调之外还与乘员的小腿组合而对大 腿部和背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尤其显著。
[0038] 虽然得到上述效果的原因还未充分弄清,但本申请的发明人推测原因如下。目P,当 对乘员的小腿和人体背部的血流容易加热的部位被加热时,乘员的身体的血流得到促进, 并且加热后的血液会在乘员的身体内循环。由此,乘员能够在较广的部位感到溫感,能够使 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的溫度比W往低。另外,通过对乘员的小腿和位于比 小腿靠上方的位置的其他部位进行加热,乘员感到舒适的模式(包括周围溫度的外因与乘 员由此感到的舒适度的关系)会变化。由此,能够使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 的溫度比W往低。
[0039] 基于上述见解,本申请的发明人对具备交通工具用座椅和暖风制热器的交通工具 用制热系统进行了研究,该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对乘员的大腿、臀部、腰或背等部位进行加 热的座椅加热器,该暖风制热器包括风扇和加热器,对乘员的小腿吹出暖风,结果进一步得 到了W下见解。
[0040] 当乘员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时,乘员的大腿、臀部、腰或背等部位会与交通工具 用座椅紧贴。因此,来自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加热器的热高效地传递到乘员的运些部位。 另一方面,来自暖风制热器的暖风经由空间而到达乘员的小腿。因此,在从暖风制热器的 吹出口吹出并到达乘员的小腿为止的期间,来自暖风制热器的暖风的溫度因热扩散等而降 低。也就是说,从暖风制热器的吹出口吹出并到达了乘员的小腿的暖风的溫度比刚从吹出 口吹出的暖风的溫度低。
[0041] 因此,在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中,为了使得暖风制热机的吹出口处的溫度与交通 工具用座椅的表面中与座椅加热器相对的部分或该部分附近的溫度大致相等,使座椅加热 器、风扇W及加热器工作的情况下,乘员虽然能够在大腿、臀部、腰或背等部位得到溫感,但 在小腿部会感到冷。在该情况下,无法使从座椅加热器的制热得到的溫感与从暖风制热器 的制热得到的溫感平衡,乘员无法在较广的部位得到溫感。
[0042] 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上述见解而发现,通过将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构成为暖风制 热机的吹出口处的溫度比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表面中与座椅加热器相对的部分或该部分附 近的溫度高,能够使从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得到的溫感平衡,即使在车厢内的溫度更低的 情况下,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也能得到全身的舒适感。
[0043] 基于上述见解,本申请的发明人想到了W下说明的各种技术方案的发明。
[0044]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具备:座椅加热器,其设置于交通 工具用座椅;和暖风制热器,其具有壳体、风扇W及加热器,所述壳体具有吸气口和吹出口, 所述风扇和所述加热器设置于作为从所述吸气口向所述吹出口的空气的流路的所述壳体 的内部空间,所述暖风制热器被设置成将由所述风扇和所述加热器生成的暖风从所述吹出 口朝向坐在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的小腿吹出,
[0045] 所述座椅加热器、所述风扇W及所述加热器,W使所述吹出口处的溫度比所述交 通工具用座椅的表面中与所述座椅加热器相对的部分或该部分附近的溫度高的方式进行 工作。
[0046] 如上所述,从暖风制热器的吹出口吹出并到达了乘员的小腿的暖风的溫度因热扩 散等而比刚从吹出口吹出的暖风的溫度低。根据第1技术方案,所述座椅加热器、所述风扇 W及所述加热器,W使所述吹出口处的溫度比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表面中与所述座椅加 热器相对的部分或该部分附近的溫度高的方式进行。因此,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 从座椅加热器的制热得到的溫感与从暖风制热器的制热得到的溫感容易平衡。因此,即使 在车厢内的溫度更低的情况下,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也能得到全身的舒适感。
[0047] 另外,由于能够使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的溫度比W往低(例如, 23°C),所W具备第1技术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的汽车无需将车厢内的全部空间提 高到预定的溫度(例如,26Γ)。其结果,能够削减车厢内的制热所需的输出。
[0048] 另外,在将第1技术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设置于电动汽车的情况下,即使 在冬季对电动汽车的车厢内进行制热,也能抑制电动汽车的可续航距离显著降低。
[0049] 进而,若仅靠W往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HVAC系统的制热,则在制热运转启动时 空调风的溫度难W上升。因此,在车厢内的溫度成为舒适的溫度之前要花费时间。相对于 此,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由于乘员能够在较广的部位得到溫感,所W 能够使乘员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的溫度比W往低,在制热运转启动时乘员能够 得到全身的舒适感所需的时间变得极短。
[0050] 在此,根据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位加热装置,乘员能够在乘员的大腿部、臀部W 及腰部得到溫感。但是,由于乘员的上述部位W外的部位(例如,乘员的小腿部)的寒冷明 显,所W乘员难W在更广的部位得到溫感。专利文献2的车辆用制热系统W及专利文献3 和专利文献4的带制热交通工具用座椅也是对乘员的特定部位(小腿)进行制热,所W乘 员难W在更广的部位得到溫感。另外,即使同时进行了专利文献1的制热和专利文献2的 制热,根据从运些制热得到的溫感的平衡,乘员也无法在较广的部位得到溫感,无法使乘员 能够得到全身的舒适感的车厢内的溫度比W往低。
[0051] 相对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能够平衡地控制 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从座椅加热器的制热得到的溫感和从暖风制热器的制热得 至IJ的溫感,即使在车厢内的溫度更低的情况下,乘员也能得到全身的舒适感。
[0052]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在第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例如,
[0053] 还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述风扇W及所述加热器,W使所 述吹出口处的溫度比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表面中与所述座椅加热器相对的部分或该部 分附近的溫度高。
[0054] 根据第2技术方案,由于控制器控制座椅加热器、风扇W及加热器,所W能够通过 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取得了溫感的平衡的制热。 阳化5]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在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例如,
[0056] 还具备暖风溫度传感器,该暖风溫度传感器设置于比所述加热器靠所述空气的流 路的下游侧的位置,
[0057] 所述控制器,基于与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发热状态相关的信息,W使坐在所述交通 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员的小腿附近的溫度通过所述暖风而成为预定的溫度的方式决定应该 由所述暖风溫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目标溫度,并且控制所述加热器,W使由所述暖风溫度传 感器检测到的溫度接近所述目标溫度。
[0058] 根据第3技术方案,控制器基于与座椅加热器的发热状态相关的信息来决定应该 由暖风溫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目标溫度,并且控制暖风制热器的所述加热器W使由暖风溫度 传感器检测到的溫度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