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辅助方法_3

文档序号:95898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扣接块323呈向前方(朝向镜片2的方向)拱起的弧形块状,如此可以防止扣接块323从相应的凹槽321d中脱落。所述挂接块322的段面呈三角形状,由灯壳311的相应侧壁311a的前端向后且向外倾斜形成,该三角形状的挂接块322的后侧表面抵设于相应凹槽321d的槽底部。
[0045]本实施例中,通过下述步骤安装盲区指示灯:
第一步、灯本体31的组装,该步骤中包括:
1)电路板312的两个第一定位孔312a与位于灯壳311内表面的两个定位柱31Id对准,使第一定位孔312a套分别套设于两个定位柱31 Id上,使电路板312的内表面抵设在两个定位柱311d的较大外径段的后段位置处,其中,灯壳311的内表面镀有能够增加LED光线强度的镀层,电路板312相应于第一透明窗21的位置开设有形状与第一透明窗21轮廓相匹配的第一导光口 312b ;所述镀层为铝镀层;
2)将透光板313的两个第二定位孔313a与所述两个定位柱311d对准,使第二定位孔313a分别套设于两个定位柱311d上,进而使透光板313位于电路板312的前面并与电路板312重叠,其中,重叠的电路板312与透光板313的总厚度与定位柱311d的较小外径的一段的轴向长度相等,并且透光板313不外凸于灯壳311的前端所在的面;
3)采用形状与灯壳311的正投影形状相匹配的黑色双面胶与透光板313的前面和灯壳311的外侧面粘接,由此完成灯本体31的安装,其中,在黑色双面胶上相应于第一导光口312b的位置开设有形状与第一导光口 312b相同的第二导光口 314a。
[0046]第二步、灯本体31的安装,本步骤包括:
1)将灯本体31安装于安装腔321内,具体为将灯壳311的第一及第二拱起部分311c朝后,使灯本体31由前向后穿过所述安装窗口 321a,并使挂接块322和扣接块323的后侧表面分别抵于两个相应的凹槽321d的槽底,以从后方对灯本体31进行限位,其中,将灯本体31安装在安装腔321内后,粘于灯壳311的外侧面上的双面胶的粘于安装腔321的腔侧壁321b的内表面;
2)将镜片2安装于镜架1的前面,使双面胶的前面粘接在镜片2的背面,由此完成灯本体31的安装以及镜片2的安装。
[0047]本安装方法,基于上述安装结构以及灯本体31的小体积的优势,因此无需设计更多的安装件,节省了安装零件以及安装时间,简化了安装流程,利用简单的安装腔321即可对灯本体31的侧面及后方进行限位,利用安装腔321与镜片2的配合即可对灯本体31的前面进行固定和限位。
[0048]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外后视镜组件第二实施例中右后视镜的正视图。本实施例的后视镜组件的结构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后视镜组件的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本实施例中,可选择的在镜片2上设置透明窗。本实施例的后视镜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的后视镜组件的区别在于:在右后视镜和左后视镜的镜片2的边缘处还均设置有用于分别标示左后视镜和右后视镜均处于除雾状态的第三透明窗23,第三透明窗23的形状可采用现有的除雾提示标记相同。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右后视镜壳体内的右除雾提示灯总成以及设于左后视镜壳体内的左除雾提示灯总成,所述左除雾提示灯总成和右除雾提示灯总成的结构均相同,设置位置相似,除雾提示灯总成的结构可以采用盲区提示灯总成相同的结构,唯一需要改变的是设于电路板312上和双面胶上的导光通道需要修改为与第三透明窗23外轮廓相匹配的形状。因此,此处便不再对除雾灯总成进行详细阐述。
[0049]请参见图7,图7是基于盲区提示灯总成的安全辅助系统的框图。基于盲区提示灯总成的安全辅助系统包括设于汽车车身的左侧盲区位置处的左盲区传感器41、设于所述车身的右盲区位置处的右盲区传感器42、转向开关43、与所述左盲区传感器41、右盲区传感器42以及转向开关43均电连接的控制装置44以及上述的左盲区提示灯总成和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盲区提示灯总成和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作为本安全辅助系统的报警装置的一种,对车主起到提示、提醒、警示作用,当相应侧的提示灯光亮起,则表明该侧的盲区附近有非本车车辆。
[0050]所述左盲区传感器41设于车身左侧位于左后车轮的后上方的位置处,所述右盲区传感器42设于车身右侧位于右后车轮的后上方的位置处。所述左盲区传感器41和右盲区传感器42的检测距离可以为2米以内。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距离为1.2米以内。
[0051]所述转向开关43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结构的转向开关43,所述转向开关43为单刀双掷开关,其具有一动端、第一及第二不动端,当转向杆向左打时,所述动端与第一不动端连通,当所述转向杆向右打时,所述动端与第二不动端连通。
[0052]所述控制装置44可以与现有的任何一车辆的控制装置44结构相同或相似,所述控制装置44具有与所述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分别电连接第一及第二输入端子,所述控制装置44还具有与所述左盲区提示灯总成和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分别电连接的第一及第二电信号输出端子,所述控制装置44还具有与左盲区传感器41以及右盲区传感器42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的第一及第二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子。具体地:当所述动端与第一不动端连通时,表示车主向左拨转向杆,控制装置44的第一输入端子被连通,控制装置44的第一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子发出电控信号控制左盲区传感器41开始工作,当左盲区传感器41的输入端接收到电控信号后开始进行检测工作,当左盲区传感器41未检测到左盲区附近的非本车车辆时,反馈一个电信号至控制装置44,控制装置44的第一电信号输出端子不发出电信号至左盲区提示灯总成(又或者发出一个低电平信号),以使左盲区提示灯总成的电源呈断开状态;当左盲区传感器41检测到左盲区附近的非本车车辆时,反馈另一个电信号至控制装置44,控制装置44的第一电信号输出端子发出电信号以使左盲区提示灯总成的电源连通,从而使左盲区提示灯总成得电后发出LED光,LED光透过左后视镜的镜片2上的第二透明窗射出,车主即可通过此提示知晓左盲区有非本车车辆。
[0053]同理,当所述动端与第二不动端连通时,表示车主向右拨转向杆,控制装置44的第二输入端子被连通,控制装置44的第二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子发出电控信号控制右盲区传感器42开始工作,当右盲区传感器42的输入端接收到电控信号后开始进行检测工作,当右盲区传感器42未检测到右盲区附近的非本车车辆时,反馈一个电信号至控制装置44,控制装置44的第二电信号输出端子不发出电信号至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以使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的电源呈断开状态;当右盲区传感器42检测到右盲区附近的非本车车辆时,反馈另一个电信号至控制装置44,控制装置44的第二电信号输出端子发出电信号以使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的电源连通,从而使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得电后发出LED光,LED光透过右后视镜的镜片2上的第一透明窗21射出,车主即可通过此提示知晓右盲区有非本车车辆。
[0054]上述结构和功能可以通过电路来实现控制左盲区传感器41、右盲区传感器42检测与否。例如当转向杆向左拨时,控制装置44的第一电控信号输出端子发出高电平控制左盲区传感器41开始检测工作,向右拨时,第二电控信号输出端子发出高电平控制右盲区传感器42开始检测工作。又或者通过控制左、右盲区传感器42的电源的通断来控制左、右盲区传感器42的工作与否。如此,需要在第一及第二电信号输出端子分别接一个继电器,以使左、右盲区传感器42的电源分别根据第一及第二电信号输出端子的动作来接通电源。同理,左、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的电源控制亦可分别通过继电器的方式来进行控制,此处便不再进行赘述。
[0055]上述方案解决了车主在准备变道或者转向之前无法观测到相应的盲区是否有非本车车辆的问题,在转向时提供更多安全辅助,极大的提高了车身安全以及人身安全,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为车主带来更多方便,提高了车主的满意度以及体验度。
[005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控制装置44电连接的蜂鸣器45,它与左、右盲区提示灯总成3 —并作为报警装置的并行方案,当检测到左、右盲区附近有非本车车辆时,蜂鸣器45报塾目ο
[0057]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44包括用于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