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后视镜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0185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车门后视镜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例如安装在汽车等的车身上的车门后视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门后视镜装置,其将盖部件安装在单独地构成的车门后视镜的外壳上,且使外壳与盖部件在外形上连续。通常,车门后视镜的外壳的前表面形状形成为随着在车宽方向上从车身侧趋向外侧而向车辆后方倾斜的形状。
[0003]在该情况下,如图13的(a)、(b)所示,在车门后视镜的使用位置上,在俯视观察下车身1的外侧面2与外壳3的前表面4所成的锐角的角度(θ Α、θ B)越小,空气阻力会越小从而降低油耗等。图13的(a)中所示的车身1的外侧面2与外壳3的前表面4所成的锐角的角度(θ A)设定得比图13的(b)中所示的车身1的外侧面2与外壳3的前表面4所成的锐角的角度(θ B)小(θ A < θ B)。
[0004]此外,汽车的车门后视镜在安全上要求为如下构造:例如在从车辆前方有物体(障碍物5)碰撞时,夕卜壳3因该冲击而以未图不的转动轴为中心朝向车辆后方转动且成为收纳位置。另外,在图13的(a)、(b)中,点P1及点P2表示外壳3的前表面4与障碍物5之间的碰撞点。该碰撞点P1、P2从车身1的外侧面2在规定距离D的位置上均等地离开。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62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然而,当为了提高空气动力特性而使车身1的外侧面2与车门后视镜的外壳3的前表面4所成的锐角的角度(Θ )变小时,对来自车辆前方的物体(障碍物5)的碰撞载荷进行向量分解时的作用于车门后视镜的外壳3上的分力F会变小。在图13的(a)、(b)中,作用于车门后视镜的外壳3上的分力F1比分力F2小(FI < F2)。
[0008]换言之,根据车身1的外侧面2与车门后视镜的外壳3的前表面4所成的锐角的角度(Θ )不同,而在与物体(障碍物5)之间的碰撞点Pl、P2上作用于外壳3的分力F的大小也不同。因此,在为了提高空气动力特性而使车身1的外侧面2与车门后视镜的外壳3的前表面4所成的锐角的角度Θ变小的情况下,担心外壳3不会朝向车辆后方适当地转动,从而导致在所碰撞的物体(障碍物5)与外壳3之间载荷升高。
[0009]另外,如图14的(a)、(b)所示,在从车身1的外侧面2至物体(障碍物5)的中心点0为止的离开距离S各自为等距离时,从车身1的外侧面2至碰撞点P1为止的离开距离D1和从车身1的外侧面2至碰撞点P2为止的离开距离D2各不相同(D1 ^ D2、Dl < D2)。在该情况下,与图14的(b)相比图14的(a)的外壳3的未图示的转动轴相对于车身1的距离也会较短,导致外壳3的转动力矩也较小,从而担心其不会适当地转动。
[0010]本发明的通常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后视镜装置,其能够均衡地同时实现空气阻力的降低和在碰撞到物体时的车门后视镜向车辆后方的可倒性这双方。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门后视镜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车辆的外侧面的后视镜基座;安装在所述后视镜基座上的后视镜外壳;和在相对于所述后视镜外壳而从车辆前方侧付与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能够使所述后视镜外壳向车辆后方转动的可倒机构,所述后视镜外壳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具有占据上下方向上过半的范围的第1区域;和占据比所述第1区域少的范围的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的外表面与所述第1区域的外表面相比位于车辆前方,并且在俯视观察下所述第2区域的外表面与所述车辆的外侧面所成的锐角的角度,设定得比在俯视观察下所述第1区域的外表面与所述车辆的外侧面所成的锐角的角度大。
[0012]根据本发明,占据上下方向上的过半范围且空气动力的影响大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相比,能够将与车辆的外侧面之间所成的锐角的角度设定得较小,从而能够降低空气阻力。此外,与第1区域相比空气动力的影响小的第2区域在从车辆前方碰撞物体时,比第1区域先受到碰撞,因此,能够提高因来自物体的碰撞载荷而作用于后视镜外壳的分力。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能够均衡地同时实现空气阻力的降低和在碰撞到物体时的车门后视镜向车辆后方的可倒性这双方。
[0013]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外壳具有:与所述可倒机构连结的基座部件;和安装在所述基座部件上的盖部件,所述第1区域设在所述盖部件上,所述第2区域设在所述基座部件上。
[0014]根据本发明,第2区域设在与可倒机构连结的基座部件上,因此,能够从基座部件相对于可倒机构而有效地传递碰撞载荷,从而能够确实地使后视镜外壳可倒。此外,第1区域设在与基座部件单独地构成的盖部件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区域的基于设计或空气动力设计等实现的外形变更,从而提高产品开发及设计变更等的自由度。另外,“与可倒机构连结的基座部件”除了相对于可倒机构而直接地连结基座部件的情况以外,也包括例如经由与可倒机构连结的托架而间接地连结基座部件的情况。
[0015]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视镜外壳上,安装有透明的突起部件,所述第2区域设在所述突起部件上。
[0016]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第2区域设在透明的突起部件上,即使设置适于可倒载荷的外形形状的突起部件,也能够抑制对设计的不良影响。
[0017]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一部分收纳在所述后视镜外壳的内部,且剩余的部分在所述后视镜外壳的外部露出的导光体,在所述后视镜外壳的内部设有灯体,所述突起部件是将射入至所述导光体的一部分内的所述灯体的光引导至所述后视镜外壳的外部而发光的所述导光体。
[0018]根据本发明,能够将突起部件作为导光体来利用,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抑制制造成本。此外,在突起部件不发光时,无法从外部视觉辨认灯体,因此能够提高商品的外观性。
[0019]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区域在车宽方向上设在从设有所述可倒机构的位置直到所述后视镜基座的最外端为止的整个区域内。
[0020]根据本发明,在从前方碰撞物体时,由于第2区域设在将可倒机构作为转动中心而在能够转动的后视镜基座的整个区域内,所以即使物体碰撞在第2区域的任意的位置上也能够使后视镜外壳顺畅地转动(可倒)。
[0021]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区域设在喷涂面上,所述第2区域设在未喷涂面上。
[0022]根据本发明,将第2区域设在相比较凹凸不醒目的未喷涂面上,由此,能够抑制对设计的不良影响,同时形成与可倒载荷相适的外形形状。此外,由于对设计的影响大的喷涂面成为占据过半范围的第1区域,所以能够一边提高商品外观性一边提高空气动力性能。
[0023]发明的效果
[0024]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车门后视镜装置,其能够均衡地同时实现空气阻力的降低和在碰撞到物体时的车门后视镜向车辆后方的可倒性这双方。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装置的车辆的局部侧视图。
[0026]图2是图1所示的车门后视镜装置的立体图。
[0027]图3是图2所示的车门后视镜装置的主视图。
[0028]图4是图2所示的车门后视镜装置的俯视图。
[0029]图5是从图3的箭头Z方向观察的向视图。
[0030]图6是沿着图4的V1-VI线的剖视图。
[0031]图7是沿着图4的VI1-VII线的剖视图。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