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776703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的规格制造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充气轮胎,评价性能。如 下所示调制第1层、第2层中使用的SIB、SIBS以及SIS。
[0174] (SIB) 向带搅拌机的2L反应容器中添加589mL甲基环己烷(用分子筛干燥的物质)、613mL正丁 基氯(用分子筛干燥的物质)、〇. 550g枯基氯化物。将反应容器冷却到-70°C后,添加0.35mL 的α_皮考啉(2-甲基吡啶)、179mL的异丁烯。进一步地添加9.4mL的四氯化钛,开始聚合,在_ 70°C下边搅拌溶液边反应2.0小时。接着,在反应容器中添加59mL的苯乙烯,进一步继续反 应60分钟后,添加大量甲醇使反应停止。从反应溶液中除去溶剂等后,将聚合物在甲苯中溶 解,水洗2次。在甲醇混合物中加入该甲苯溶液使聚合物沉淀,在60°C下将得到的聚合物干 燥24小时,从而得到苯乙烯-异丁烯二嵌段共聚物。
[0175] 苯乙烯成分含量:15质量% 重均分子量:70,000 (SIBS) 使用Kaneka(株)社制的シッス夕一SIBSTAR 102T(肖氏A硬度25、苯乙烯成分含量15质 量%、重均分子量:100,000)。
[0176] (Sis) 使用科腾聚合物公司制的D1161JP(苯乙烯成分含量15质量%、重均分子量:150,000)。 [0177](聚丁稀) 新日本石油(株)社制"日石求^等级HV300"(数平均分子量300) (聚异丁烯) 新日本石油(株)社制"于卜7シク'3T"(粘均分子量30,000、重均分子量49,000) (充气轮胎的制造) 将上述SIBS、SIS以及SIB用在双螺挤出机(螺杆直径:(p50nnL/D:30、机筒温度:220 °C)进行颗粒化。之后,用T模具挤出机(螺杆直径:φ80ηιη?、L/D: 50、模具模唇宽度:500mm、 机筒温度:220°C、膜厚度:0.3mm)、或者吹塑共挤出机制作内衬层。
[0178] 充气轮胎是在具有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的195/65R15大小的轮胎上,将上述聚合物 积层体用于内衬层制造生胎,接着在硫化工序中,在170°C下进行20分钟的冲压成型而制造 的。
[0179] 在这里,为了用内衬层的胎圈区域Rb与胎肩加强部区域Rs调整厚度,在聚合物片 的挤压口贴上靠模,制成使胎肩加强部区域的厚度Gs变薄的一体物的片,将其作为内衬层 配置于轮胎内面。 c

·<

表3C
[0183J 表1C、表2C以及表3C中,第1层、第2层的厚度显示Gs之外的区域的厚度。除了比较 例1C,任一个实施例、比较例中,Gb是第1层与第2层的总厚度,为0.6mm。
[0184] (比较例1C) 比较例1C的内衬层中,用本伯里密炼机混合以下混合成分,用压延机辊筒进行片化,得 到厚度为1 .〇mm的聚合物膜,Gs/Gb的值为1。
[0185] IIR(注1) 80质量份 天然橡胶(注2) 20质量份 填料(注3) 60质量份 (注1)IIR使用埃克森美孚(株)社制的"工夕乂^夕口口文于少1〇68"。 (注2)天然橡胶使用TSR20。 (注3)填料使用东海碳(株)社制的"シ一ス卜V"(N660、氮吸附比表面积:27m2/g)。
[0186] (比较例2C~3〇 使用上述方法中制造的厚度〇. 6mm的SIBS层的1层作为内衬层。Gs/Gb的值是1。
[0187] (比较例4C~9C) 使用0.40mm的SIBS层与0.20mm的SIS层的复合层作为内衬层。Gs/Gb的值,在比较例4C 中为1,在比较例5C~9C中为0.75。在这里,混合入比较例5C~8C的第1层或者第2层中的C4 聚合物超过40质量%。
[0188] (实施例 1C ~10C) 实施例1C~10C中,第1层使用SIBS,第2层使用SIS,作为C4聚合物混合入5质量%、40质 量%的聚丁烯或者的聚异丁烯。Gs/Gb的值,在实施例1C~6C中为0.75,在实施例7C至实施 例10C中,该值变小。
[0189] (比较例10C、实施例11C~19C) 比较例10C以及实施例11C~19C中,第1层使用SIBS,第2层使用SIBXs/Gb的值,在实施 例11C中最高,在实施例19C中最低。比较例10C的Gs/Gb的值为1。
[0190] (比较例11C、实施例20C~28C) 比较例11C、实施例20C~28C,在第1层中使用SIBS,在第2层中使用SIS与SIB的复合层。 实施例20C~24C中,变更第1层、第2层的C4聚合物的种类以及混合量。Gs/Gb的值,在比较例 11C中为1,实施例20C~24C中为0.75。实施例25C~28C中,改变Gs/Gb的值,实施例25C中最 高,实施例28C中最低。
[0191]〈性能评价的结果〉 表1C、2C中,实施例1~10C中使用由作为第1层的SIBS层(厚度0.4mm)、作为第2层的SIS 层(厚度0.2mm)形成的聚合物积层体。这些实施例与比较例1C~9C相比,在性能评价中,剥 离力、屈挠疲劳性、静态空气降低率、耐龟裂性综合性地优异。
[0192] 表2C中,实施例11C~19C中使用由作为第1层的SIBS层(厚度0.4mm)、作为第2层的 SIB层(厚度0.2mm)形成的聚合物积层体。这些实施例与比较例10C相比,在性能评价中,剥 离力、屈挠疲劳性、静态空气降低率、耐龟裂性综合性地优异。
[0193] 表3C中,实施例20C~28C中使用由作为第1层的SIBS层(厚度0.4mm)、作为第2层的 SIB层以及SIS层(厚度各为0.1mm)形成的聚合物积层体。这些实施例与比较例11C相比,在 性能评价中,剥离力、屈挠疲劳性、静态空气降低率、耐龟裂性综合性地优异。
[0194] 〈实施例D> 按照表1D显示的规格制造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充气轮胎,评价性能。第1层、第2层中使 用的SIBS、环氧化SBS以及混合成分如下所示。
[0195] (SIBS) 使用Kaneka(株)社制的シッス夕一SIBSTAR 102T(肖氏A硬度25、苯乙烯成分含量15质 量%、重均分子量:100,000)。
[0196] (环氧化 SBS) 使用大赛璐化学工业(株)社制的"工求7 KA1020"(苯乙烯成分含量30质量%、重 均分子量:100, 〇〇〇、环氧化当量500)。
[0197] 〈充气轮胎的制造〉 将上述SIBS、环氧化SBS用双螺挤出机(螺杆直径:(pSOoim.、L/D: 30、机筒温度:220°C) 进行颗粒化。之后,用T模具挤出机(螺杆直径:cpSOmm、L/D: 50、模具模唇宽度:500mm、机筒 温度:220°C)进行共挤压,制作具有表1D所示的厚度的SIBS层以及环氧化SBS层的聚合物积 层体。
[0198] 充气轮胎是制造具有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的195/65R15大小的生胎来制造的。在这 里使聚合物积层体的环氧化SBS与帘布层邻接地配置于生胎的内侧,用硫化模具在170°C下 进行20分钟的冲压成型而制造轮胎。
[0199] 在这里,为了用内衬层的胎圈区域Rb与胎肩加强部区域Rs调整厚度,在聚合物片 的挤压口贴上靠模,制成使胎肩加强部区域的厚度Gs变薄的一体物的片,将其作为内衬层 配置于轮胎内面。 串1Γ)
[0201] 表1D中,第1层、第2层的总厚度显示胎圈区域Rb的平均厚度Gb。除了比较例1,任一 个实施例、比较例中,胎圈区域Rb的平均厚度Gb都是0.6mm。
[0202] (比较例1D) 比较例1D的内衬层中,用本伯里密炼机混合以下的配合成分,用压延机辊筒进行片化, 得到1.0mm的聚合物膜,Gs/Gb的值为1。
[0203] 氯化丁基(注1) 90质量份 天然橡胶(注2) 10质量份 填料(注3) 50质量份 (注1)埃克森美孚(株)社制的"工夕乂^夕口口文于少1〇68" (注2)TSR20 (注3)东海碳(株)社制的"シ一ス卜V"(N660、氮吸附比表面积:27m2/g) (比较例2D) 使用上述方法中制造的厚度〇. 6mm的SIBS层作为内衬层。Gs/Gb的值是1。
[0204] (比较例邪) 使用上述方法中制造的厚度〇.40mm的SIBS层与0.20mm的环氧化SBS层的复合层的1层 作为内衬层。Gs/Gb的值是1。
[0205] (实施例1D~4D) 实施例1D~4D中,第1层中使用SIBS,第2层中使用环氧化SBS,Gs/Gb的值,在实施例1D 中最高,在实施例4D中最低。
[0206]〈性能评价的结果〉 表1D中,实施例1D~4D使用由作为第1层的SIBS层(厚度0.4mm)、作为第2层的环氧化 SBS层(厚度0.2mm)形成的聚合物积层体。而且,Gs/Gb在实施例1D中最大,为0.75,实施例4D 中最小,为〇. 33。比较例1D~3D中,Gs/Gb均为1。任一个实施例中,耐龟裂性指数均比比较例 1得到改善。
【主权项】
1. 一种充气轮胎,是在轮胎内侧具有内衬层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由聚 合物层积体形成,所述聚合物层积体由第1层和第2层构成, 第1层是由60质量%以上的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与40质量%以下的碳 原子数为4的单体的聚合物即C4聚合物的混合物构成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第1层的厚度 为0·05mm~0.6mm, 第2层是由60质量%以上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以及苯乙烯-异丁 烯二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个与40质量%以下的所述C4聚合物的混合物构成的热塑性弹 性体组合物,第2层的厚度为0.01mm~0.3mm, 所述第2层被配置成与帘布层的橡胶层相接触, 所述内衬层中,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到带束层端的对应位置Lu的胎肩加强部区域Rs的 平均厚度Gs,比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到胎趾的胎圈区域Rb的平均厚度Gb薄。2.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充气轮胎,所述C4聚合物为聚丁烯或者聚异丁烯。3. 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充气轮胎,所述C4聚合物,其数均分子量为300~3,000,其重 均分子量为700~100,000,或者粘均分子量为20,000~70,000。4.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充气轮胎,所述内衬层的胎肩加强部区域的平均厚度Gs与胎 圈区域的平均厚度Gb之比Gs/Gb为0.30~0.75。5. -种充气轮胎,是在轮胎内侧具有内衬层的充气轮胎,所述内衬层由聚合物积层体 构成,所述聚合物积层体由第1层和第2层构成,所述第1层由含有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 嵌段共聚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第1层的厚度为〇.〇5_~0.6_,所述第2层由含有 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第2层的厚度为 0.01mm~0.3mm,所述第2层被配置成与帘布层的橡胶层相接触, 该内衬层中,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到带束层端的对应位置Lu的胎肩加强部区域Rs的平 均厚度Gs,比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到胎趾的胎圈区域Rb的平均厚度Gb薄。6. 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充气轮胎,所述内衬层的胎肩加强部区域的平均厚度Gs与胎 圈区域平均厚度Gb之比Gs/Gb为0.3~0.75。
【专利摘要】本申请的充气轮胎具备耐透气性、屈挠疲劳性以及耐龟裂性得到改善的内衬层,是一种在轮胎内侧具有内衬层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由含有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至少1层聚合物片构成,并且,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到带束层端的对应位置Lu的胎肩加强部区域Rs的平均厚度Gs,比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到胎趾的胎圈区域Rb的平均厚度Gb小。
【IPC分类】B60C1/00, B60C5/14
【公开号】CN105539012
【申请号】CN201510942933
【发明人】饭塚融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2年3月6日
【公告号】CN103534104A, EP2708379A1, EP2708379A4, US20140060719, WO2012157322A1, WO2012157322A9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