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0415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动力传递部件从副驱动轮断开的分离时,可防止差动齿轮装置的全差动状态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分离效果的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在两轮驱动状态下将传动轴(28)从后轮(16)断开的分离时,通过第二致动器(80)而使以能够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移动且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嵌合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内周侧的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向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未啮合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内啮合齿轮(58)与差速器箱(60)之间被断开,因此在分离时可防止差动齿轮装置(64)的全差动状态且与现有的使用控制联轴器的差速器装置相比提高了将传动轴(28)从后轮(16)断开的分离效果。
【专利说明】
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差速器装置的结构的技术,该差速器装置为附带如下的分离功能的装置,所述分离功能为,在两轮驱动状态下,将在四轮驱动状态中专门用于向副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从该副驱动轮断开的功能。【背景技术】
[0002]在对从驱动源向左右主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两轮驱动状态、与从该驱动源还向左右副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四轮驱动状态进行选择的四轮驱动车辆中,已知有附带如下分离功能的动力传递部件,所述分离功能为,在所述两轮驱动状态下,将在所述四轮驱动状态中专门用于向所述副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从该副驱动轮断开的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差速器装置就是这种装置。
[0003]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差速器装置中,在差动齿轮装置与左右副驱动轮中的一方之间的车轴上设置有控制联轴器(多板离合器),在两轮驱动状态下,通过利用所述控制联轴器而将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与左右副驱动轮中的一方分离,从而将在四轮驱动状态中专门用于向副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例如汽车传动轴从副驱动轮断开。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 1:国际公开第2010/019641 号(W02010/019641 A2)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上述这种差速器装置中,在将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从所述副驱动轮断开的分离时,由于差动齿轮装置与左右副驱动轮中的一方之间是通过控制联轴器而断开的,因此存在差动齿轮装置成为全差动状态的问题。在上述差动齿轮装置中,当不具备设想了在行驶中长时间与该差动齿轮装置的差速器箱一起旋转的内啮合齿轮的旋转成为停止状态、 在该差动齿轮装置中一对侧齿轮的差转成为最大的全差动状态的情况的润滑机构,并且这样的全差动状态继续存在时,有可能会使对差动齿轮装置的齿轮例如一对侧齿轮、一对小齿轮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不足,从而有可能会使上述差动齿轮装置的齿轮的耐烧结性下降。 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即,因由上述控制联轴器产生的离合器拖拽而使来自副驱动轮的动力向动力传递部件传递,从而减弱了将动力传递部件从该副驱动轮断开的分离效果。
[0009]本发明是以上述的实际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动力传递部件从副驱动轮断开的分离时,可防止差动齿轮装置的全差动状态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分离效果的差速器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1]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主旨在于一种差速器装置,其为,(a)在对从驱动源向左右的主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两轮驱动状态、与从该驱动源还向左右的副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四轮驱动状态进行选择的四轮驱动车辆中,附带如下的分离功能的装置,所述分离功能为,在所述两轮驱动状态下,将在所述四轮驱动状态中专门用于向所述副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从个该副驱动轮断开的功能,所述差速器装置包括:(b)内啮合齿轮,其为圆筒状,且以能够绕一旋转轴线而旋转的方式被箱体支承;(C)差速器箱,其在所述内啮合齿轮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具有圆筒状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所述一端部通过所述内啮合齿轮且所述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箱体而以如下方式被支承,即,能够与所述旋转轴线同心地进行旋转;(d)套筒,其以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且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而被嵌合设置于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内周侧;(e)致动器,其在被形成于所述套筒上的外周齿与被形成于所述内嗤合齿轮的内周侧的内周齿轮卡合的卡合位置、和未卡合的释放位置之间,经由推力传递机构而对所述套筒进行驱动,(f)所述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内啮合齿轮与贯穿所述内啮合齿轮的车轴或与车轴一体地进行旋转的旋转轴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内。[0〇12]发明效果
[0013]根据以这种方式而被构成的差速器装置,包括:套筒,其以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且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而被嵌合在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内周侧,且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致动器,其在被形成于所述套筒上的外周齿与被形成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内周侧的内周齿轮卡合的卡合位置、和未卡合的释放位置之间,经由推力传递机构而对所述套筒进行驱动,所述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内啮合齿轮与贯穿所述内啮合齿轮的车轴或与车轴一体地进行旋转的旋转轴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内。因此,在将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从所述副驱动轮断开的分离时,由于通过所述致动器而使以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且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而被嵌合在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内周侧的套筒的外周齿,朝向与被形成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内周侧的内周齿轮未卡合的释放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内啮合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箱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被断开,因此在进行该分离时,防止了差动齿轮装置的全差动状态产生并且与现有的使用控制联轴器(多板离合器)的差速器装置相比而提高了将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从所述副驱动轮断开的分离效果。并且,能够使所述套筒从所述内啮合齿轮与贯穿该内啮合齿轮的车轴或与车轴一体地进行旋转的旋转轴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内插入,并嵌合在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内周侧。由此,由于能够将一体地安装有所述套筒、所述推力传递机构、所述致动器的子组件,安装在一体地安装有所述内啮合齿轮等结构部件的差速器装置的主体部上,因此能够实现所述套筒以及所述致动器等差速器装置的结构部件的总成化。此外,由于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通过所述内啮合齿轮且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箱体而以能够与所述旋转轴线同心地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因此与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例如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均通过所述箱体而以与所述旋转轴线同心地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这种差速器装置相比,该差速器箱是在接近所述内啮合齿轮的状态下被配置的,从而使所述差速器装置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而变小,进而能够实现所述差速器装置的小型化。
[0014]在此,优选为,(a)在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上,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被切入的切口,(b)与所述套筒抵接并与所述套筒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运动联动的被检测转子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差速器箱上,所述被检测转子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切口而被配置于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半径向外侧。因此,由于被配置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内周侧以及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内周侧的所述套筒的移动,使被配置于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半径向外侧的所述被检测转子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进行移动,因此通过对该被检测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对所述套筒的外周齿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内周齿的断开连接状态进行检测。
[0015]此外,优选为,(a)所述被检测转子为脉冲转子,(b)设置有旋转传感器,所述旋转传感器对所述脉冲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c)根据所述旋转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振幅而对所述套筒的外周齿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内周齿的断开连接状态进行辨别。因此,在被设置在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内周侧以及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内周侧的所述套筒内,能够利用可靠性较高的旋转传感器来对该套筒的外周齿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内周齿的断开连接状态进行辨别。
[0016]此外,优选为,所述推力传递机构由辅助离合器、球面凸轮、棘轮机构、弹簧构成。
[0017]此外,优选为,所述致动器为,使所述辅助离合器产生旋转制动转矩从而使所述球面凸轮进行工作的电磁线圈。【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对优选地应用了本发明的四轮驱动车辆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的框架图。
[0019]图2为对被设置于图1的四轮驱动车辆中的附带分离功能的差速器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〇〇2〇]图3为对被设置在图2所示的差速器装置中的脉冲转子及旋转传感器进行说明的图2的放大图。[〇〇21]图4为表示被设置在图2所示的差速器装置中的差速器箱的立体图。
[0022]图5为对被设置在图2所示的差速器装置中的推力传递机构的棘轮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0023]图6为表示将一体地安装有套筒、推力传递机构及致动器等结构部件的差速器装置的子组件安装在一体地安装有内啮合齿轮等结构部件的差速器装置的主体部上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附图被适当简化或改变,各个部的尺寸比以及形状等并不一定是被准确描画出来的。[〇〇25] 实施例1
[0026]图1为对优选地应用了本发明的四轮驱动车辆10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的框架图。 在图1中,四轮驱动车辆10为具备FF(Front_engine Front-wheel drive: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基础型的四轮驱动装置,在所述FF基础型中,将发动机12作为驱动源,并将发动机12 的动力向与主驱动轮相对应的左右前轮14L、14R(在未特别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前轮14”) 传递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将发动机12的动力向与副驱动轮相对应的左右后轮16L、16R (在未特别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后轮16”)传递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在该四轮驱动车辆10 的两轮驱动状态下,从发动机12经由自动变速器18而被传递的驱动力通过前轮用差速器单元20以及左右车轴22L、22R而向左右前轮14L、14R传递。在该两轮驱动状态下,至少第一离合器24被释放,从而动力并未向分动器26、传动轴(动力传递部件)28、以及后轮用差速器单元(差速器装置)30及后轮16传递。但是,在四轮驱动状态下,除了上述两轮驱动状态之外, 第一离合器24及第二离合器32—起被卡合,从而将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向上述分动器 26、传动轴28、以及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及后轮16传递。另外,虽然在图1中未图示,但在发动机12与自动变速器18之间,还设置有作为流体传动装置的液力变矩器或离合器。
[0027]自动变速器18例如由如下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构成,所述有级式自动变速器为, 具备多个行星齿轮装置及摩擦卡合装置(离合器、制动器)并通过使这些摩擦卡合装置选择性地被卡合而对变速级进行选择的形式的变速器。另外,上述自动变速器18也可以由通过换位致动器及选择致动器而对常时啮合型平行轴式变速器的变速级进行选择的形式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构成。此外,上述自动变速器18也可以由如下的无级变速器构成,所述无级变速器为,通过使卷绕有传动带的一对有效直径为可变的可变滑轮的有效直径变化,从而使变速比连续性地变化的形式的变速器。由于上述自动变速器18为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其具体的结构及动作的说明。[〇〇28]前轮用差速器单元20具有:内啮合齿轮20r,其以能够绕旋转轴线C1旋转的方式而设置,且与自动变速器18的输出齿轮18a啮合;差速器箱(差速箱)20c,其被固定在该内啮合齿轮20r上;差动齿轮机构20d,其被收纳在该差速器箱20c内,所述前轮用差速器单元20容许它们的差速旋转并向前轮14的左右车轴22L、22R传递驱动力。在上述差速器箱20c中,形成有与被形成在分动器26的第一旋转部件34的轴端上的外周啮合齿36相嵌合的内周啮合齿38。由此,从发动机12输出的驱动力的一部分经由前轮用差速器单元20的差速器箱20c而被传递到分动器26即该分动器26的第一旋转部件34上。[〇〇29]上述分动器26具备:上述第一旋转部件34、形成有用于向传动轴28传递动力的内啮合齿轮40r的第二旋转部件40、和被设置在上述第一旋转部件34与第二旋转部件40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第一离合器24。上述第一离合器24为,选择性地对第一旋转部件34与第二旋转部件40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断开或连接的例如啮合式的犬牙离合器(断开连接机构)。
[0030]第一旋转部件34为,车轴22R贯穿其内周侧的圆筒状部件,并以能够与车轴22R及第二旋转部件40进行同心旋转的方式而设置。在第一旋转部件34的轴向的一端上形成有外周啮合齿36,通过该外周啮合齿36与被形成在差速器箱20C上的内周啮合齿38相嵌合,从而使第一旋转部件34与前轮用差速器单元20的差速器箱20c—体地进行旋转。此外,第一旋转部件34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构成第一离合器24的离合器齿42。
[0031]第二旋转部件40为,车轴22R及第一旋转部件34贯穿其内周侧的圆筒状部件。在第二旋转部件40的轴向的一端部上形成有与驱动小齿轮44啮合的内啮合齿轮40r。此外,在第二旋转部件40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构成第一离合器24的离合器齿46。另外,驱动小齿轮44被连接在传动轴28的前轮14侧的端部上,并且在该传动轴28的后轮16侧的端部上经由联轴器(控制联轴器)48而设置有驱动小齿轮50,该联轴器48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而对传递转矩进行控制。[〇〇32]在第一离合器24中,具备:离合器齿42,其被形成在第一旋转部件34上;离合器齿 46,其被形成在第二旋转部件40上;可动套筒54,其中形成有内周齿52,该内周齿52以能够在旋转轴线Cl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而与上述第一旋转部件34的离合器齿42始终啮合且通过在该旋转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也能够与上述第二旋转部件40的离合器齿46啮合。此夕卜,在分动器26中具备第一致动器56,该第一致动器56使第一离合器24的可动套筒54在旋转轴线C1方向上,于与第二旋转部件40的离合器齿46相嗤合的嗤合位置或与该离合器齿46 未嗤合的非嗤合位置上进行移动。此外,对于分动器26而言,优选为,具备在第一离合器24 中可动套筒54的内周齿52与离合器齿46啮合时使两者的相对旋转差减小的同步装置57。另夕卜,图1图示了第一离合器24被释放的状态。
[0033]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具备作为啮合式的犬牙离合器的第二离合器(断开连接机构)32和差动齿轮装置64,所述第二离合器32在从传动轴28向左右后轮16L、16R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上,选择性地对该传动轴28与左右后轮16L、16R之间,也就是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驱动小齿轮50啮合的内啮合齿轮58与差速器箱(差速箱)60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断开或连接,所述差动齿轮装置64在该第二离合器32被卡合的状态下,将从发动机12 向差速器箱60传递的驱动力以容许差速旋转的方式而向左右后轮16L、16R分配。另外,上述差动齿轮装置64具有:差速器箱60,其以能够绕旋转轴线C2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一对侧齿轮 66,其分别被连结在与后轮16连结的一对车轴62L、62R上,且在差速器箱60内在相互对置的状态下以能够绕旋转轴线C2旋转的方式被差速器箱60支承;一对小齿轮68,其以能够绕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线C2而正交的旋转轴线C3旋转的方式被差速器箱60支承。此外,由于上述差动齿轮装置64为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其具体的结构及动作的说明。[〇〇34]此外,如图2所示,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具备单元箱体(箱体)70,所述单元箱体(箱体)70例如对第二离合器32、圆筒状的内啮合齿轮58、差动齿轮装置64等的构成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结构部件进行收纳。上述单元箱体70中具备:对第二离合器32、内啮合齿轮58、差动齿轮装置64等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结构部件的大部分进行覆盖的箱体部件 70a、和对被形成在该箱体部件70a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后轮16L侧的一端上的开口部70b 进行封堵的盖部件70c,这些箱体部件70a和盖部件70c通过未图示的例如螺栓等的结合部件而被结合为一体。
[0035]如图2及图3所示,圆筒状的内啮合齿轮58为,形成有例如斜齿或准双曲面齿的伞齿轮。在上述内啮合齿轮58中,形成有从该内啮合齿轮58的齿轮部58a的内周部起一体地向后轮16L侧呈圆筒状突出的圆筒部58b。通过经由被安装在单元箱体70的箱体部件70a上的第一轴承72并利用该单元箱体70来对圆筒部58b进行支承,从而使上述内啮合齿轮58以能够绕旋转轴线C2旋转的方式而以悬臂状被支承。此外,在内啮合齿轮58的圆筒部58b中,在该圆筒部58b的内周侧一体地形成有内周嗤合齿(内周齿轮)58c。[〇〇36] 如图2至图4所示,在差速器箱60中一体地具备:箱主体60a,其对一对侧齿轮66以及一对小齿轮68以各自能够旋转的方式而进行收纳;第一突部(一端部)60b,其在该箱主体 60a内,从内啮合齿轮58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后轮16L侧的端部起向该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后轮16L侧呈圆筒状突出;第二突部(另一端部)60c,其在该箱主体60a内,从内啮合齿轮 58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后轮16R侧的端部起向该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后轮16R侧呈圆筒状突出。如图2所示,在上述差速器箱60中,在该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与内啮合齿轮58 的齿轮部58a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74,并且,在该差速器箱60的第二突部60c与被形成在箱体部件70a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后轮16R侧的端部上的开口部70d的周缘部70e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75。由此,该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通过第二轴承74而被内啮合齿轮58支承并且该差速器箱60的第二突部60c通过第二轴承75而被单元箱体70的箱体部件70a支承,从而使差速器箱60能够与内啮合齿轮58的旋转轴线C2同心地进行旋转。此外,在被形成于差速器箱60上的第一突部60b上,设置有多个内周花键齿60d和切口 60e,所述多个内周花键齿60d被形成在该第一突部60b的内周面上,所述切口 60e是在该第一突部60b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部位)处向旋转轴线C2方向被切入而形成的。
[0037]另外,如图2所示,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对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进行支承的内啮合齿轮58相对于驱动小齿轮50的旋转轴线C4而被配置在后轮16L侧,对该差速器箱60的第二突部60c进行支承的箱体部件70a的开口部70d的周缘部70e相对于驱动小齿轮50的旋转轴线C4而被配置在后轮16L侧的相反侧。因此,例如与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及第二突部60c被单元箱体70支承的这种、即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被单元箱体70的箱体部件70a的周缘部70e支承的这种后轮用差速器单元相比,差速器箱60即差动齿轮装置64以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靠近内啮合齿轮58即驱动小齿轮50的旋转轴线C4的状态而被配置于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内。
[0038]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上述第二离合器32中具备:内周啮合齿58c,其被形成在内啮合齿轮58上;可动套筒(套筒)76,其为圆筒状,且被形成有能够与该内周啮合齿58c啮合的外周啮合齿(外周齿)76a。上述可动套筒76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在该圆筒状的可动套筒76上设置有如下齿,即:外周啮合齿76a,其被形成在该可动套筒76的后轮16L侧的端部的外周面上;多个外周花键齿76b,其被形成在与该外周嗤合齿76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面上;多个内周花键齿76c,其被形成在该可动套筒76的后轮16L侧的端部的内周面上。该可动套筒76的外周花键齿76b与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内周花键齿60d嵌合,从而使上述可动套筒76以能够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进行移动且能够向该差速器箱60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而被设置在该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内周侧。上述第二离合器32通过使一体地被形成在内嗤合齿轮58上的内周嗤合齿58c与一体地被形成在可动套筒76上的外周嗤合齿76a卡合即啮合,从而将从发动机12传递到内啮合齿轮58的驱动力向后轮16输出。
[0039]如图2及图3所示,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具备通过推力传递机构78对可动套筒76进行驱动的第二致动器(致动器)80。上述第二致动器80通过上述推力传递机构78而在连接位置(卡合位置)与断开位置(释放位置)之间对上述可动套筒76进行驱动。另外,上述连接位置为,可动套筒76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进行移动而使该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卡合的卡合位置即啮合的位置,在上述连接位置处,无法进行内啮合齿轮58与差速器箱60的相对旋转。此外,上述断开位置为,可动套筒76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进行移动而使该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未卡合的释放位置即未啮合的位置,在上述断开位置处,能够进行内啮合齿轮58与差速器箱60的相对旋转。另外,在上述第二离合器32中,在第一离合器24被释放的两轮驱动状态下,当通过推力传递机构78并利用第二致动器80而使可动套筒6移动至上述分离位置上,从而使传动轴28与后轮16L、16R之间即内啮合齿轮58与差速器箱60之间被释放时,左右后轮16U16R至传动轴28等被旋转驱动的情况将被抑制,从而降低了由该传动轴28等的旋转阻力等产生的车辆的行驶阻力。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离合器32对应于分离机构即断开连接机构,具备上述第二离合器32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为附带分离功能的差速器装置。
[0040]在上述推力传递机构78中具备:球面凸轮82、辅助离合器84、弹簧86、棘轮机构(跳脱机构)88。上述球面凸轮82为,当通过第二致动器80经由辅助离合器84而使后述的环状的第二壳体90产生旋转制动转矩时,将从后轮16传递的旋转力转换为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推力的装置、即根据从后轮16传递的旋转力而产生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推力的装置。上述棘轮机构88通过将由上述球面凸轮82所产生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推力传递给可动套筒76,从而使可动套筒76进行移动并且对可动套筒76的移动位置进行保持。上述弹簧86介于被一体地固定在后述的圆筒部件89上的止动件92与可动套筒76的内周花键齿76c的后轮侧16R的端面76d之间,并以从所述分离位置朝向所述连接位置的方式对可动套筒76施力,S卩,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向后轮16L侧对可动套筒76施力。此外,后轮侧差速器单元30所具备的第二致动器80为,使辅助离合器84产生旋转制动转矩的电磁线圈,并且例如通过结合螺栓94等结合装置而被一体地固定在单元箱体70的盖部件70c上。由此,在上述推力传递机构78中,当通过第二致动器80而使辅助离合器84产生旋转制动转矩时,将向第二壳体90施加旋转制动转矩,从而使通过球面凸轮82而从后轮16传递的旋转力被转换并放大成为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推力。由此,上述推力自球面凸轮82的第一壳体96经由棘轮机构88而被传递到可动套筒76上,从而使该可动套筒76克服弹簧86的施力而向旋转轴线C2方向移动。
[0041]如图6所示,上述圆筒部件89为,被配置在上述推力传递机构78及可动套筒76与后述的旋转轴97及车轴62L的一部分之间的圆筒形状的部件。在上述圆筒部件89中,具备被形成在该圆筒部件89的后轮16L侧的端部的多个第一外周花键齿89a、被形成在该圆筒部件89的中心部上的多个第二外周花键齿89b、和被配置在该第二外周花键齿89b的后轮16R侧且与可动套筒76的内周花键齿76c始终啮合的多个第三外周花键齿89c。此外,在上述圆筒部件89的后轮16L侧的端部与盖部件70c之间配置有第三轴承104,该圆筒部件89通过该第三轴承104而以能够绕旋转轴线C2旋转的方式被盖部件70c所支承。
[0042]如图6所示,上述旋转轴97为,与车轴62L—体地进行旋转的圆筒形状的部件。此夕卜,在内啮合齿轮58与上述旋转轴97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S内,配置有推力传递机构78的一部分即棘轮机构88的一部分、弹簧86。
[0043]棘轮机构88具备:环状的第一活塞96a,其通过使作为第二致动器80的电磁线圈吸附圆板状的可动片98,从而经由球面凸轮82而以预定的行程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环状的第二活塞100,其以能够相对于圆筒部件89而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并通过该第一活塞96a而克服弹簧86的施力从而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移动;环状的保持座102,其具有卡止齿102a(参照图5)并且以相对于圆筒部件89而无法相对旋转且无法进行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利用该卡止齿102a来对通过第一活塞96a而移动的第二活塞100进行卡止。在上述棘轮机构88中,通过使第一活塞96a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利用第二活塞100而使可动套筒76以克服弹簧86的施力的方式向所述分离位置移动,并使第二活塞100被卡止在保持座102的卡止齿102a上。而且,进一步,当使第一活塞96a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时,第二活塞100从保持座102的卡止齿102a上脱离并随着弹簧86的施力而使可动套筒76向所述连接位置移动。另外,如图2所示,在球面凸轮82的第一壳体96上,一体地设置有上述棘轮机构88的第一活塞96a,上述棘轮机构88被配置在球面凸轮82的第二壳体90与可动套筒76之间。
[0044]球面凸轮82具有环状的一对第一壳体96及第二壳体90与多个(例如三个)球状转动体106,所述一对第一壳体96及第二外壳9以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被中间安装在棘轮机构88的第一活塞96a与第三轴承104之间,所述多个球状转动体106被形成在该第一壳体96与第二壳体90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例如三个部位)处、并被在周向上深度发生变化的相互对置的沟状的一对凸轮面96b、90a所夹持,当该第一壳体96与第二壳体90进行相对旋转时,该第一壳体96与第二壳体90将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隔离。由此,当通过球面凸轮82而使第一活塞96a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朝向后轮16R侧、后轮16L侧进行一次往复移动时,相对于图2所示的旋转轴线C2而像上侧即发动机12侧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所示那样,通过棘轮机构88而以克服弹簧86的施力的方式而使可动套筒76向所述分离位置移动。而且,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的啮合被解除从而使第二离合器32释放。此外,当通过球面凸轮82而使第一活塞96a进行两次往复移动,即在可动套筒76以被配置在所述分离位置的状态进一步使第一活塞96a进行一次往复移动时,相对于图2所示的旋转轴线C2而像下侧即与发动机12侧相反一侧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所示那样,第二活塞100从保持座102的卡止齿102a上脱离并使可动套筒76通过弹簧86的施力而向所述连接位置移动。而且,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被啮合,从而使第二离合器32卡合。
[0045]此外,如图6详细所示,在作为第二致动器80的电磁线圈与可动片98之间具备辅助离合器84,所述辅助离合器84具有:圆板状的第一摩擦板108,其被配置在上述电磁线圈与可动片98之间,并以不能绕旋转轴线C2旋转且能够在该旋转轴线C2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而与被形成于单元箱体70的盖部件70c上的内周花键齿70f卡合;圆板状的第二摩擦板110,其被配置在该第一摩擦板108与可动片98之间,并以不能绕旋转轴线C2旋转且能够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与被形成在第二壳体90上的外周花键齿90b卡合。此外,被形成在环状的第一壳体96与环状的第二壳体90之间的周向的多个部位处的凹槽状的凸轮面96b、90a以随着趋向于周向而使这两个凸轮面96b、90a之间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距离变短的方式倾斜。此外,第一壳体96以不能进行相对旋转而能够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与圆筒部件89卡合。
[0046]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作为第二致动器80的电磁线圈、上述推力传递机构78中,例如,在车辆行驶中,在圆筒部件89进行旋转的状态下,当通过上述电磁线圈而使可动片98被吸附时,通过该可动片98而使辅助离合器84的第一摩擦板108及第二摩擦板110被夹压在该可动片98与上述电磁线圈之间,从而向第二摩擦板110传递旋转制动转矩。即,当通过所述电磁线圈而使可动片98被吸附时,通过辅助离合器84的第二摩擦板110而向第二壳体90传递旋转制动转矩。因此,通过上述旋转制动转矩而使这两个第一壳体96与第二壳体90进行相对旋转,从而使一体地被形成在该第一壳体96上的第一活塞96a通过球状转动体106而相对于第二壳体90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以克服弹簧86的施力的方式向后轮16R侧移动,进而使利用从后轮16传递来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的圆筒部件89的旋转力被转换为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推力。此外,当可动片98未被所述电磁线圈吸附时,由于第二壳体90能够相对于单元箱体70的盖部件70c而进行相对旋转,因此该第二壳体90经由球状转动体106而与第一壳体96联动从而使第二壳体90与第一壳体96—体地进行旋转。由此,第一活塞96a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往复移动被停止。另外,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被形成在圆筒部件89上的第三外周花键齿89c与被形成在可动套筒76上的内周花键齿76c始终啮合在一起,从而使被形成在该可动套筒76上的外周花键齿76b与被形成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上的内周花键齿60d始终啮合在一起。因此,在车辆行驶中,从后轮16被输入的旋转力经由车轴62L、差速器箱60、可动套筒76等而被传递到圆筒部件89,从而使该圆筒部件89绕旋转轴线C2进行旋转。
[0047]图5为对棘轮机构88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其分别图示了将环状的第一活塞96a、环状的第二活塞100以及环状的保持座102展开的状态。如上文所述,棘轮机构88具备环状的第一活塞96a、环状的第二活塞100和环状的保持座102,并且作为卡止机构而发挥功能。在上述环状的第二活塞100上形成有突起100a,所述突起10a向保持座102侧突出设置。此外,在上述环状的保持座102上,周期性地形成有用于对上述第二活塞100的突起10a进行卡止的、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锯齿状的卡止齿102a,该保持座102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被配置在圆筒部件89上。此外,在上述环状的第一活塞96a上周期性地形成有阻挡齿96d,该阻挡齿96d虽然具有与保持座102的卡止齿102a相同的锯齿形状,但却以在周向上偏移半个位相的形状而在周向上连续,并且对第二活塞100的突起10a进行阻挡。上述环状的第一活塞96a以不能与保持座102进行相对旋转而能够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并以克服弹簧86的施力的方式而仅使第二活塞100移动球面凸轮82的一个行程的量。另外,在上述第一活塞96a的阻挡齿96d以及保持座102的卡止齿102a的顶端的斜面上,分别设置有阻止突起10a的滑动的止动部96e及102b。
[0048]图5(a)及(e)为,表示可动套筒76处于上述连接位置之时的图。如该图5(a)及(e)所示,在从第二活塞100突出设置的突起10a位于被卡止在保持座102的卡止齿102a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活塞96a被置于其基准位置上。图5(b)图示了第一活塞96a通过第二致动器80及球面凸轮82的工作而以克服弹簧86的施力的方式从其基准位置起移动了移动行程ST的量的状态。在该过程中,通过第一活塞96a而使第二活塞100移动从而从保持座102分离,并且使第二活塞100从第一活塞96a的斜面上滑落。另外,图5(b)中所示的点划线为,为了对上述移动行程ST进行说明而图示了图5(a)的第一活塞96a的原位置的线。图5(c)表示第一活塞96a因第二致动器80及球面凸轮82的非工作而随着弹簧86的施力而仅回退了移动行程ST的量从而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在该过程中,第二活塞100被卡止在保持座1002的卡止齿102a上,并被保持在所述分离位置上。图5(d)表示第一活塞96a再次因第二致动器80及球面凸轮82的工作而以克服弹簧86的施力的方式从其基准位置起仅移动了移动行程ST的量的状态。在该过程中,第二活塞100进一步向弹簧86侧移动。接着,如图5(e)所示,当第一活塞96a因第二致动器80及球面凸轮82的非工作而随着弹簧86的施力被回退了移动行程ST的量从而位于基准位置时,第二活塞100将被置于连接位置,从而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与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啮合。
[0049]由此,在棘轮机构88中,通过由球面凸轮82实现的第一活塞96a的往复移动而使第二活塞100向周向进给,从而使可动套筒76朝向上述分离位置、上述连接位置移动。当第二活塞100进行一次往复移动时,该可动套筒76将被置于上述分离位置上。此外,当第二活塞100进行两次往复移动、即在可动套筒76处于上述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再使第二活塞100进行一次往复移动时,该第二活塞100将从保持座102的卡止齿102a上脱离并通过弹簧86的施力a而使可动套筒76被置于上述连接位置上。
[0050]如图2所示,联轴器48具备:环状的电磁铁112,其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被固定在对作为非旋转部件的该联轴器48进行收纳的箱体111上;副摩擦卡合装置116,其通过该电磁铁112所产生的磁力而使副按压部件114产生摩擦转矩;主按压部件118,其将倾斜凹槽114a、118a内的球状转动体120夹持在所述主按压部件118与副按压部件114之间;主摩擦卡合装置122,其承受通过副按压部件114的相对于主按压部件118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推力而产生摩擦转矩。该主摩擦卡合装置122具备:离合器从动盘毂124,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驱动小齿轮50连结;离合器鼓126,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传动轴28连结;从动盘毂侧摩擦板124a以及鼓侧摩擦板126a,其分别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离合器从动盘毂124与离合器鼓126上且相互交错重叠。由此,联轴器48将与未图示的从电子控制装置向电磁铁112供给的激励电流(转矩指令值)相对应的传递转矩向内啮合齿轮58即后轮16侧传递。也就是说,通过对联轴器48的传递转矩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使前后轮的转矩分配在100:O?50:50之间连续地进行变更。另外,联轴器48被直列设置在传动轴28上。
[0051]如图3所示,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设置有脉冲转子(被检测转子)128和旋转传感器130,所述脉冲转子128与可动套筒76抵接从而与可动套筒76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运动联动,所述旋转传感器130对该脉冲转子128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此外,脉冲转子128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差速器箱60上,脉冲转子128的一部分穿过被形成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上的切口 60e而被配置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半径方向外侧。
[0052]如图3所示,在上述脉冲转子128中一体地设置有如下部件,S卩:圆筒形状的圆筒部128a,其在差速器箱60的箱主体60a内,被配置于后轮16L侧的端部的外周侧;曲部128b,其从该圆筒部128a的后轮16L侧的端部穿过被形成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上的多个切口 60e并向接近可动套筒76的方向弯曲;抵接部128c,其以与可动套筒76的后轮16R侧的端部抵接的方式从该曲部128b的顶端部延伸。此外,在差速器箱60的箱主体60a上形成有对后述的线圈状的弹簧132的一端进行阻挡的阻挡部60f,且线圈状的弹簧132以被压缩的状态被配置在该阻挡部60f与脉冲转子128的曲部128b之间。由此,当可动套筒76向旋转轴线C2方向进行移动、例如该可动套筒76向所述分离位置进行移动时,脉冲转子128被可动套筒76按压从而向旋转轴线C2方向的后轮16R侧移动。此外,当可动套筒76向所述连接位置移动时,脉冲转子128利用弹簧132的施力而向旋转轴线C2方向的后轮16L侧移动。即,脉冲转子128与可动套筒76—体连接,并与该可动套筒76的旋转轴线C2方向的移动联动从而向旋转轴线C2方向移动。此外,在脉冲转子128中,其曲部128b与被形成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上的多个切口 60e的周缘部抵接,该脉冲转子128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差速器箱60上。另外,脉冲转子128的圆筒部128a可以为例如铜等的磁性体金属制造并设置有未图示的磁极。此外,在脉冲转子128的圆筒部128a上,形成有向旋转轴线C2方向被切入的多个切口 128d,这些多个切口 128d在脉冲转子128的圆筒部128a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0053]上述旋转传感器130为,例如以非接触的方式磁性化地对在周向上所形成有多个切口 128d的圆筒部128a的接近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得到的信号向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输出的磁性传感器,并例如通过未图示的安装部件而一体地被安装在作为非旋转部件的单元箱体70的箱体部件70a(参照图2)上。在上述旋转传感器130中,通过使具有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切口 128d的圆筒部128a的脉冲转子128进行旋转,从而对周期性的正弦波的信号进行检测。例如,在可动套筒76处于所述分离位置时,如图3所示,由于与可动套筒76联动的脉冲转子128的圆筒部128a与可动套筒76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相比而更接近旋转传感器130,因此能够由旋转传感器130来对振幅较大的正弦波的信号进行检测。此外,在可动套筒76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如图3所示,由于与可动套筒76联动的脉冲转子128的圆筒部128a与可动套筒76处于所述分离位置时相比而从旋转传感器130分离,因此能够由旋转传感器130来对振幅极小的正弦波或振幅为零的信号进行检测。另外,在图3的旋转轴线C2的下侧所示的脉冲转子128中,点划线所示的圆筒部128a为表示可动套筒76处于所述分离位置时的位置的圆筒部,实线所示的圆筒部128a为表示可动套筒76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的位置的圆筒部。此外,在电子控制装置中,实施二值化处理,所述二值化处理为,在被检测出的正弦波的振幅信号为预先设定的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该正弦波的振幅信号设为I,在该正弦波的振幅信号为预先设定的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将该正弦波的振幅信号设为O的处理。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中,根据从旋转传感器130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振幅的大小而对与可动套筒76联动移动的脉冲转子128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移动位置进行判断,即对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之间的断开连接状态进行辨别。即,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中,当从旋转传感器130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振幅为预定值以上时,可辨别出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为未啮合的状态,即处于所述分离位置。此外,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中,当从旋转传感器130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振幅小于预定值时,可辨别出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为啮合的状态,即处于所述连接位置。
[0054]在以上述方式而构成的四轮驱动车辆10中,例如,在第一离合器24及第二离合器32均被卡合的四轮驱动状态下,当通过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而选择了两轮驱动行驶模式时,在分动器26中通过第一致动器56而使套筒54移动至非嗤合位置从而使第一离合器24被释放,并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经由推力传递机构78且通过第二致动器80而使可动套筒76移动至所述分离位置从而使第二离合器32被释放,由此成为驱动力从发动机12仅向作为主驱动轮的前轮14进行传递的两轮驱动状态。此外,在第一离合器24及第二离合器32均被释放的两轮驱动状态下,当通过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而选择了四轮驱动形式模式时,在分动器26中通过第一致动器56而使套筒54移动至嗤合位置从而使第一离合器24被卡合,并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经由推力传递机构78且通过第二致动器80而使可动套筒76移动至所述连接位置从而使第二离合器32被卡合,由此成为驱动力从发动机12向前轮14及后轮16进行传递的四轮驱动状态。
[0055]如图2及图6所示,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具备:在单元箱体70的箱体部件70a上一体地组装有例如内啮合齿轮58、差动齿轮装置64、第一轴承72、第二轴承74及75、旋转轴97等的构成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结构部件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主体部A;在单元箱体70的盖部件70c上一体地组装有例如可动套筒76、推力传递机构78、第二致动器80、圆筒部件89、第三轴承104等的构成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结构部件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的子组件B。上述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为,通过将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子组件B组装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主体部A上从而制造出来的单元。
[0056]如图6所示,在上述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子组件B中,一体地设置有如下部件,SP:大致圆筒状的插入部BI,其被插入到被设置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主体部A中的未图示的箱体部件70a (参照图2)的开口部70b (参照图2)上的内啮合齿轮58的圆筒部58b内,SP被插入到内啮合齿轮58与旋转轴97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S内;环状的环状部B2,其与该插入部BI的外径相比而较大并覆盖单元箱体70的箱体部件70a的开口部70b。上述插入部BI为,通过分别组装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结构部件例如推力传递机构78的一部分即棘轮机构88、圆筒部件89的一部分、止动件92、弹簧86、可动套筒76等,从而被形成为圆筒状的部件。上述环状部B2为,通过分别组装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结构部件例如推力传递机构78的一部分即球面凸轮82及辅助离合器84、第三轴承104、第二致动器80、单元箱体70的盖部件70c等,从而被形成为环状的部件。另外,如图3及图6所示,在上述插入部BI的顶端部上设置有圆筒状的穿过部Bla,所述穿过部Bla具备,在子组件B向主体部A插入的插入组装时,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穿过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的子组件B的结构部件、例如圆筒部件89的后轮16R侧的端部、止动件92、弹簧86、可动套筒76等。
[0057]如图6所示,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子组件B中,止动件92、弹簧86被形成为,止动件92的外径El、弹簧86的外径E2分别小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的齿顶圆直径R3。即,在子组件B的穿过部Bla中,除去可动套筒76的部分的外径尺寸小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的齿顶圆直径R3的径向尺寸。此外,棘轮机构88被形成为,棘轮机构88的外径E3小于内啮合齿轮58的圆筒部58b的内径R2。此外,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的齿顶圆直径R3被设定为,小于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的齿顶圆直径R4而大于该外周啮合齿76a的齿根圆直径R5。此外,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的齿根圆直径R6被设定为,大于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的齿顶圆直径R4而小于内啮合齿轮58的圆筒部58b的内径R2。即,构成被插入到内啮合齿轮58的圆筒部58b内的子组件B的插入部BI的结构部件,例如止动件92、弹簧86、可动套筒76、棘轮机构88等的外径小于内啮合齿轮58的圆筒部58b的内径。
[0058]因此,如图6所示,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子组件B的插入部BI被形成如下形状,SP以能够从在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主体部A中的箱体部件70a的一端开口的开口部70b向内啮合齿轮58的圆筒部58b内插入组装的方式而构成该子组件B的插入部BI的结构部件的形状。
[0059]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包括:可动套筒76,其以能够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进行移动且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嵌合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内周侧,并以能够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第二致动器80,其在被形成于可动套筒76上的外周啮合齿76a与被形成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侧的内周啮合齿58c为啮合的连接位置与未啮合的分离位置之间,通过推力传递机构78而对可动套筒76进行驱动,并且推力传递机构78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内啮合齿轮58与旋转轴97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S内。因此,在两轮驱动状态下进行将传动轴28从后轮16断开的分离时,由于是通过第二致动器80而使以能够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进行移动且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嵌合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内周侧的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向与被形成在内嗤合齿轮58的内周侧的内周嗤合齿58c未嗤合的分离位置移动,从而将内嗤合齿轮58与差速器箱60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断开的,因此在该分离时防止了差动齿轮装置64的全差动状态且与现有的使用了控制联轴器(多板离合器)的差速器装置相比而提高了将传动轴28从后轮16断开的分离效果。而且,将可动套筒76从内啮合齿轮58与旋转轴97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S内插入,从而能够将所述可动套筒76嵌合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内周侧。由此,由于能够将一体地组装有可动套筒76、推力传递机构78、第二致动器80的子组件B安装在一体地组装有内啮合齿轮58等结构部件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主体部A上,因此能够实现可动套筒76及第二致动器80等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结构部件的组件化。此外,在差速器箱60中,由于其第一突部60b通过内啮合齿轮58、其第二突部60c通过单元箱体70而以能够与旋转轴线C2同心地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因此例如与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及第二突部60C均通过单元箱体70而以能够与旋转轴线C2同心地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这种后轮用差速器单元相比,该差速器箱60在该旋转轴线C2方向上以接近内啮合齿轮58的状态而配置,从而使得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而变小,进而能够实现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小型化。
[0060]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上形成有向旋转轴线C2方向被切入的切口 60e,且与可动套筒76抵接并与可动套筒76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运动联动的脉冲转子128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差速器箱60上,脉冲转子128的一部分穿过切口 60e而被配置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半径方向外侧。因此,由于被配置在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侧以及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内周侧的可动套筒76的移动,使被配置在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半径向外侧的脉冲转子128在旋转轴线C2方向上移动,因此通过对该脉冲转子128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对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之间的断开连接状态进行检测。
[0061]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设置有对脉冲转子128的旋转轴线C2方向上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的旋转传感器130,并根据从旋转传感器130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振幅而对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之间的断开连接状态进行辨别。因此,在配置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侧及差速器箱60的第一突部60b的内周侧的可动套筒76中,能够使用可靠性较高的旋转传感器130来对该可动套筒76的外周啮合齿76a与内啮合齿轮58的内周啮合齿58c之间的断开连接状态进行辨别。
[0062]虽然上文根据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的方式。
[0063]例如,虽然前述的实施例的四轮驱动车辆10为具备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的FF基础型的车辆,但本发明也能够适当组合FR基础型、RR基础型等而实施。在FR基础型、RR基础型中,可将具有与上述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相同的结构的差速器单元应用于前轮。
[0064]此外,在前述的实施例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在推力传递机构78中具备,以与通过作为第二致动器80的电磁线圈而被吸附的可动片98的工作行程相比而较大的行程来使第二活塞100进行工作的球面凸轮82及棘轮机构88。但是,除了作为上述电磁线圈的第二致动器80之外,也可以将例如工作行程较大的电磁致动器、电动机、液压缸等作为致动器来使用,从而通过该致动器而使第二活塞100进行移动。在该情况下,在推力传递机构78内将无需使用球面凸轮82、棘轮机构88。此外,虽然在棘轮机构88中第一活塞96a的阻挡齿96d的级数以及保持座102的卡止齿102a的级数为一级,但也可以为例如二级以上。即,在棘轮机构88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方式为,利用第一活塞96a的预定次数的例如两次以上的往复移动而通过第二活塞100来使可动套筒76以克服弹簧86的施力的方式向所述分离位置移动,并当该第一活塞96a的往复移动的次数超过上述预定次数时,使第二活塞100从保持座102的卡止齿上脱离并随着弹簧86的施力而向所述连接位置移动。
[0065]此外,在前述的实施例的后轮用差速器单元30中,在车轴62L上设置有与该车轴62L—体地进行旋转的旋转轴97,并且在该旋转轴97与内啮合齿轮58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S内配置了推力传递机构78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在车轴62L上未设置旋转轴97,而是使该车轴62L以与侧齿轮66连结的方式延长,并在该被延长的车轴62L与内啮合齿轮58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内配置推力传递机构78的一部分。此外,也可以在上述旋转轴97或车轴62L与内啮合齿轮58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S内配置推力传递机构78的全部。
[0066]另外,上文所述的方式归根到底仅是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以施加了各种变更、改良的方式来实施。
[0067]符号说明
[0068]10:四轮驱动车辆;
[0069]12:发动机(驱动源);
[0070]14:前轮(主驱动轮);
[0071]16:后轮(副驱动轮);
[0072]28:传动轴(动力传递部件);
[0073]30:后轮用差速器单元(差速器装置);
[0074]58:内啮合齿轮;
[0075]58c:内周啮合齿(内周齿);
[0076]60:差速器箱;
[0077]60b:第一突部(一端部);
[0078]60c:第二突部(另一端部);
[0079]60e:切口;
[0080]62L:车轴;
[0081]70:单元箱体(箱体);
[0082]76:可动套筒(套筒);
[0083]76a:外周嗤合齿(外周齿);
[0084]78:推力传递机构;
[0085]80:第二致动器(致动器);
[0086]97:旋转轴;
[0087]128:脉冲转子(被检测转子);
[0088]130:旋转传感器;
[0089]C2:旋转轴线;
[0090]S:空间。
【主权项】
1.一种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所述差速器装置(30)为,在对从驱动源(12)向左 右的主驱动轮(14)传递驱动力的两轮驱动状态、与从该驱动源还向左右的副驱动轮(16)传 递驱动力的四轮驱动状态进行选择的四轮驱动车辆(10)中,附带如下的分离功能的装置, 所述分离功能为,在所述两轮驱动状态下,将在所述四轮驱动状态中专门用于向所述副驱 动轮传递驱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28)从该副驱动轮断开的功能,所述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内啮合齿轮(58 ),其为圆筒状,且以能够围绕一旋转轴线(C2)而旋转的方式被箱体 (70)支承;差速器箱(60),其在所述内啮合齿轮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具有圆筒状的一端部(60b)以 及另一端部(60c ),所述一端部通过所述内啮合齿轮且所述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箱体而以如 下方式被支承,即,能够与所述旋转轴线同心地进行旋转;套筒(76),其以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且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而被嵌合 设置于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内周侧;致动器(80),其经由推力传递机构(78)将所述套筒在被形成于所述套筒上的外周齿 (76a)与被形成于所述内嗤合齿轮的内周侧的内周齿轮(58c)卡合的卡合位置、和未卡合的 释放位置之间进行驱动,所述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分被配置在,所述内啮合齿轮与贯穿所述内啮合齿轮 的车轴(62L)或与车轴一体地进行旋转的旋转轴(97)之间的径向上的空间(S)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其中,在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上,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被切入的切口(60e),与所述套筒抵接并与所述套筒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运动联动的被检测转子(128) 以无法相对转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差速器箱上,所述被检测转子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切口而 被配置于所述差速器箱的一端部的半径向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其中,所述被检测转子为脉冲转子,在所述四轮驱动车辆的差速器装置中设置有旋转传感器(130),所述旋转传感器对所 述脉冲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根据所述旋转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振幅而对所述套筒的外周齿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 内周齿的断开连接状态进行辨别。
【文档编号】B60K17/35GK105966240SQ201610141748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1日
【发明人】吉村孝広, 堀江亮太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