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漏斗车车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809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漏斗车车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漏斗车的车体。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漏斗车的车体一般由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和端墙总成构成,其中,底架总 成中的中梁除包含一般通用车辆的乙型钢外,在中梁上平面还另铺设一根贯通的工字钢, 存在自重大和制造困难的缺点,同时中梁上面的漏斗板因与工字钢搭接,运输较大颗粒状 货物在此处的堆积情况较少,但当运输颗粒较细的粉状货物时,此处会残留较多货物并使 其被腐蚀,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而且会缩短车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漏斗车车体,具有结构简单、车体重 量轻和适用于粉状货物运输的特点。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和端墙总成构成,所述底架总成包 括牵引梁、中梁和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为横截面外廓呈“A”型或Δ型的箱型结构。所述中梁包括漏斗板、底板,所述漏斗板为“Λ”型整体结构,与底板固接构成的所 述“Α”型或Δ型箱型结构。所述中梁包括还包括若干竖隔板,所述竖隔板位于所述中梁结构内部,分别横向 连接所述漏斗板、底板,起加强筋的作用。所述中梁包括还包括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位于所述中梁结构内部,纵向连接 所述漏斗板、竖隔板,起加强筋的作用。所述中梁包括还包括若干斜隔板,所述斜隔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竖隔板位于所 述中梁结构内部,分别斜向连接所述漏斗板、底板,起加强筋的作用。所述底板为一平板,两端呈梯形过渡,处中梁的最下部。所述侧墙总成包括侧墙板、上侧梁和隔板,其中,侧墙板为两段不同半径的圆弧, 上侧梁位于隔板上部立柱和侧墙板上端边缘,隔板位于侧墙板圆弧内侧,隔板上开设供货 物流动的孔。所述端墙总成包括端墙板、外端圆弧板、角圆弧封板、立柱、横带、下封板、斜筋板, 其中、角圆弧封板、立柱、横带、斜筋板为整体压型,下封板上挖有孔;其中,外端圆弧板处在 端墙板外端上部,立柱处在外端圆弧板下面的端墙板中间,并紧靠端墙板;横带颁布在立柱 的左右两侧,角圆弧封板、横带、斜筋板、下封板均呈左右对称的分布。本实用新型采用“Α”型或Δ型结构的中梁,根据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中梁内布置 有横向、纵向、斜向的加强隔板,在保证车辆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轻了车体的自重。另 外,在运输颗粒较细的粉状货物时,不会残留较多货物,避免中梁腐蚀,降低了维修成本, 延长了车体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开示意图。图2是中梁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中梁、IA——漏斗板、IB——纵向隔板、IC——竖隔板、ID——斜隔板、 IE——底板、2——横梁、3——侧梁、4——牵引梁、5——侧墙板、6——上侧梁、7——隔板、 8——端墙板、9——外端圆弧板、10——角圆弧封板、11——立柱、12——横带、13——下封 板、14——斜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剖开示意图,由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和端墙总成构 成,底架总成包括中梁、横梁、侧梁和牵引梁构成。其中,侧墙总成共两件,由侧墙板5、上侧 梁6和隔板7焊接构成,侧墙板5为两段不同半径的圆弧,上侧梁6位于隔板7上部立柱和 侧墙板5上端边缘,隔板7位于侧墙板5圆弧内侧,隔板7上开设供货物流动的孔。端墙总成共两件,由端墙板8、外端圆弧板9、角圆弧封板10、立柱11、横带12、下封 板13、斜筋板14焊接构成,其中、角圆弧封板10、立柱11、横带12、斜筋板14为整体压型, 下封板13上挖有孔;其中,外端圆弧板9处在端墙板8外端上部,立柱11处在外端圆弧板9 下面的端墙板8中间,并紧靠端墙板8 ;横带12颁布在立柱11的左右两侧,角圆弧封板10、 横带12、斜筋板14、下封板13均呈左右对称的分布。如图2所示,中梁为由漏斗板1A、纵向隔板1B、竖隔板1C、斜隔板ID和底板IE焊 接构成的箱型结构。漏斗板IA为“Λ”型整体结构。纵向隔板IB为平板,共有5块组成, 分布于中梁1中部。所述中部竖隔板IC为梯形结构,中间开有孔,共有14块组成,分布在 纵向隔板IB的下部。斜隔板IB为三角形结构,共有6块组成,分布在纵向隔板IB的两两 之间。底板IE为一平板,两端呈梯形过渡,处中梁1的最下部。将底架总成、两件侧墙总成和两件端墙总成采用焊接方式连成一体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漏斗车车体,由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和端墙总成构成,所述底架总成包括牵 引梁、中梁和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为横截面外廓呈“A”型或Δ型的箱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漏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包括漏斗板、底板, 所述漏斗板为“Λ”型整体结构,与底板固接构成的所述“Α”型或Δ型箱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漏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还包括若干竖隔板, 所述竖隔板位于所述“Α”型或Δ型结构内部,分别横向连接所述漏斗板、底板,起加强筋的 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漏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还包括纵向隔板,所 述纵向隔板位于所述中梁结构内部,纵向连接所述漏斗板、竖隔板,起加强筋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漏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还包括若干斜隔板, 所述斜隔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竖隔板位于所述中梁结构内部,分别斜向连接所述漏斗板、 底板,起加强筋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漏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一平板,两端呈梯 形过渡,处中梁结构的最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铁路漏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总成包括侧 墙板、上侧梁和隔板,其中,侧墙板为两段不同半径的圆弧,上侧梁位于隔板上部立柱和侧 墙板上端边缘,隔板位于侧墙板圆弧内侧,隔板上开设供货物流动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铁路漏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总成包括端 墙板、外端圆弧板、角圆弧封板、立柱、横带、下封板、斜筋板,其中,角圆弧封板、立柱、横带、 斜筋板为整体压型,下封板上挖有孔;其中,外端圆弧板处在端墙板外端上部,立柱处在外 端圆弧板下面的端墙板中间,并紧靠端墙板;横带颁布在立柱的左右两侧,角圆弧封板、横 带、斜筋板、下封板均呈左右对称的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运输漏斗车的车体,采用横截面外廓呈“A”型或△型结构的中梁,根据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中梁内布置有横向、纵向、斜向的加强隔板,在保证车辆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轻了车体的自重。另外,在运输颗粒较细的粉状货物时,不会残留较多货物,避免中梁腐蚀,降低了维修成本,延长了车体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1D7/00GK201777253SQ20102019484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尹刚, 崔红, 张训琪, 李志勇, 马鹏超 申请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