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旁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845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式旁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旁承装置,属于货物列车支撑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要求增大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回转阻尼, 以有效抑制转向架与车体的摇头蛇行运动,同时约束车体侧滚正动,提高货车在较高速 度运行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装置的应用可在左右旁承之间形成 回转阻力距,有效阻止转向架或车体的摇头运动;由于上、下旁承之间无间隙而又有接 触弹性,也增加了车体在转向架上的侧滚稳定性。但在厂、段修过程中,铁道部要求仅 通过调整下旁承垫板厚度来调整落车尺寸,在现有多种旁承结构形式下,可造成下旁承 在调整过程中出现旁承混装、错装或旁承落入摇枕旁承盒的落入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 导致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失去常接触弹性旁承作用,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严重影响货 车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易造成脱车、翻车等事故,危及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货车转向架厂、段修过程中出现旁承混装、 错装或旁承落入摇枕旁承盒的落入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突出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旁 承装置。该装置可有效避免在厂、段修过程中出现的旁承混装、错装或旁承落入摇枕旁 承盒的落入量不能满足要求的现象。并能与新造旁承装置互换,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有效 阻止转向架或车体的摇头运动,增加车体在转向架上的侧滚稳定性,改善转向架的曲线 通过性能,显著减少轮缘磨耗,提高货车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旁承座和调整垫,其特征是旁承座两侧带有支耳,中部及端 部有凹槽;调整垫两侧带有与旁承座两侧支耳相对应的支耳,调整垫中部及端部有与旁 承座中部及端部凹槽匹配的定位脐,调整垫的定位脐插入旁承座的对应的凹槽中,且旁 承座与调整垫通过相对应的支耳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可有效避免在厂、段修过程中出现的旁承混装、 错装或旁承落入摇枕旁承盒的落入量不能满足要求的现象;并能与新造旁承装置互换,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有效阻止转向架或车体的摇头运动,增加车体在转向架上的侧滚稳定 性,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显著减少轮缘磨耗,减少检修工作量,提高货车转向 架的动力学性能;旁承装置在摇枕旁承盒内的落入量不变。可实现在0 60_内进行 调整,满足铁道部相关标准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旁承座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调整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旁承座1和调整垫2,旁承座1两侧带有支耳8,支 耳8上有螺栓孔9,旁承座1的中部设有圆形凹槽6、端部设有方形凹槽7;调整垫2的 两侧带有与旁承座两侧支耳8相对应的支耳10,支耳10上有螺栓孔11,调整垫2中部设 有与旁承座中部圆形凹槽6匹配的圆形定位脐3、端部设有与旁承座端部方形凹槽7匹配 的方形定位脐5,调整垫2的定位脐3、5分别插入旁承座的对应的凹槽6、7中,且旁承 座1与调整垫2通过相对应的支耳上的螺栓孔9、11用螺栓螺母垫圈4连接为一体。新造车辆,直接装用旁承座1,与现有车辆上所装用的旁承座可完全互换;在 厂段修车辆中,将调整垫2中的调整垫上圆形定位脐3和调整垫上方形定位脐5分别插入 旁承座上圆形凹槽6和旁承座上方形凹槽7中,在横纵向起到限位作用,螺栓螺母垫圈4 通过旁承座两侧支耳8和调整垫两侧支耳10的螺栓孔9、11将旁承座1与调整垫2连接 在一起,在上下方向起到限位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满足旁承装置在摇枕旁承盒内的落 入量不变。一种结构即可满足旁承装置0 60mm内进行调整的铁道部要求。可有效避 免在厂、段修过程中出现的旁承混装、错装或旁承落入摇枕旁承盒的落入量不能满足要 求的现象。并能与新造旁承装置互换,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有效阻止转向架或车体的摇头 运动,增加车体在转向架上的侧滚稳定性,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显著减少轮缘 磨耗,提高货车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
权利要求1. 一种可调式旁承装置包括旁承座和调整垫,其特征是旁承座两侧带有支耳, 中部及端部有凹槽;调整垫两侧带有与旁承座两侧支耳相对应的支耳,调整垫中部及端 部有与旁承座中部及端部凹槽匹配的定位脐,调整垫的定位脐插入旁承座的对应的凹槽 中,且旁承座与调整垫通过相对应的支耳连接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旁承装置,包括旁承座和调整垫,其特征是旁承座两侧带有支耳,中部及端部有凹槽;调整垫两侧带有与旁承座两侧支耳相对应的支耳,调整垫中部及端部有与旁承座中部及端部凹槽匹配的定位脐,调整垫的定位脐插入旁承座的对应的凹槽中,且旁承座与调整垫通过相对应的支耳连接为一体。其优点是该装置可避免在厂、段修中出现的旁承混装、错装或旁承落入摇枕旁承盒的落入量不能满足要求的现象;并能与新造旁承装置互换,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增加车体在转向架上的侧滚稳定性,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显著减少轮缘磨耗,减少检修工作量,提高货车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
文档编号B61F5/14GK201792865SQ2010202987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0日
发明者刘齐泰, 吴春龙, 张国帅, 张姝薇, 林羽, 王玉明, 肖艳梅 申请人: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