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658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目前的轨道车上设有行走架,行走架上固定有左、右驱动轮,左、右驱动轮相对位置是不变的,左、右驱动轮之间设有供轨道穿过的空隙,新的轨道车的左、右驱动轮是分别压紧在轨道上的。由于两个驱动在轨道上来回滚动,驱动轮不断被轨道摩擦,轨道车承重越重驱动轮摩损就越厉害,这样日积月累左、右行走轮之间的空隙渐渐变大,两个驱动轮就不能紧密的压合在轨道上,驱动轮作为动力轮,如果与轨道的摩擦不够,就不能有效地传递动力并带动轨道车行车,急需改进上述缺陷。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根据架空轨道车承重进行自动调整左右驱动轮之间的距离使得左右驱动轮始终压紧在轨道上的自适应压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竖向轨道I上并沿其行走的行走架2, 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I的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一滑动架3,在第一滑动架3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I 一侧壁的第一驱动轮5,在行走架2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I另一侧壁的第二驱动轮6,在第一滑动架3或/和行走架2上设有驱动第一驱动轮5或/和第二驱动轮6转动的驱动装置7,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包括用于承受承载舱重力的第一承重杆80,第一承重杆8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1,第一连接杆8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驱动杆82,在第一驱动杆82 另一端设有第一压触部821,在第一驱动杆8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一铰接点822 ;所述第一压触部821在承重杆80下移时可压触第一滑动架3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I移动使得第一驱动轮5压紧在竖向轨道I一侧壁上。在第一滑动架3与行走架2之间连接有使第一滑动架3向竖向轨道I靠拢的力封闭弹簧100。所述力封闭弹簧100为拉簧或压簧。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架3铰接,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另一端与行走架2铰接,第一连杆 211、第二连杆212、第一滑动架3、行走架2、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可在行走架2上左右直线滑动的移动座213,在移动座213 上固定有支撑杆214,所述第一滑动架3固定在支撑杆214上。在行走架2上设有竖直导向孔20,在第一承重杆80上固定有可在竖直导向孔20 内上下滑动的导向柱801。所述竖向轨道I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横向承重轨道11、第二横向承重轨道12,所述行走架2上设有分别对应压在第一横向承重轨道11、第二横向承重轨道12上的第一承重轮201、第二承重轮202。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I的另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二滑动架4,所述第二驱动轮6设置在第二滑动架4,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包括用于承受重力的第二承重杆90,第二承重杆9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91,第二连接杆9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驱动杆92,在第二驱动杆92 另一端设有第二压触部921,在第二驱动杆9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二铰接点922 ;所述第二压触部921在承重杆90下移时可压触第二滑动架4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I移动而使得第二驱动轮6压紧在竖向轨道I另一侧壁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承重杆承受的重力通过连杆驱动机构推动滑动架移动,从而使驱动轮压紧在轨道上;连杆驱动机构的载荷越大,驱动轮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越大,起到了自动调整作用, 使得左右两驱动轮始终压在轨道上,保持有效的驱动力;2、当驱动轮磨损时,连杆驱动机构自动推动滑动架移动,从而保证驱动轮始终紧压在轨道上。3、当承重杆承受的重力为0时,通过力封闭弹簧的作用力保证两驱动轮压在轨道上;同时力封闭弹簧起到增大驱动轮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的辅助作用。图I为本发明采用单个滑动架进行单边压紧的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的力封闭弹簧采用拉簧的原理图。图3为本发明的力封闭弹簧采用压簧的原理图。图4为本发明的平移机构采用四连杆机构的原理图。图5为本发明的平移机构采用移动副结构的原理图。图6为本发明的承重杆设置在轨道的下方而承重杆的下方悬挂承载舱的原理图。图7为本发明的承重杆设置在轨道的下方而承重杆通过设置额外的支撑架将承载舱架空到轨道上方的原理图。图8为本发明的承重杆设置在轨道的上方而承重杆的下方悬挂承载舱的原理图。图9为本发明的承重杆设置在轨道的上方而承重杆的上方固定承载舱的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采用两个对称的滑动架进行双边压紧的原理图。参见图I所示,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竖向轨道I上并沿其行走的行走架2,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I的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 移动的第一滑动架3,在第一滑动架3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I 一侧壁的第一驱动轮5,在行走架2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I另一侧壁的第二驱动轮6,在第一滑动架3或/和行走架 2上设有驱动第一驱动轮5或/和第二驱动轮6转动的驱动装置7,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包括用于承受承载舱重力的第一承重杆80,第一承重杆8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1,第一连接杆8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驱动杆82,在第一驱动杆82另一端设有第一压触部821,在第一驱动杆8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 上的第一铰接点822 ;所述第一压触部821在承重杆80下移时可压触第一滑动架3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I移动使得第一驱动轮5压紧在竖向轨道I一侧壁上。在行走架2上设有竖直导向孔20,在承重杆80上固定有可在竖直导向孔20内上下滑动的导向柱801。便于承重杆80稳定的相对行走架上下移动。所述竖向轨道I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横向承重轨道11、右横向承重轨道12,所述行走架2上设有分别对应压在左横向承重轨道11、右横向承重轨道12上的左承重轮201、右承重轮202。参见图6-9,本发明使用时,可以将所述第一承重杆承重舱连接,承重杆的载荷增大,第一承重杆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驱动第一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杆的第一压触部 821推动第一滑动架3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I移动,使得第一驱动轮5压紧在竖向轨道
I一侧壁上,这样左右两个驱动轮就紧密的压在轨道的左右两侧,这样承载舱的载荷越大, 驱动轮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越大,起到了自动调整作用;当驱动轮磨损时,第一连接机构自动推动第一滑动架移动,从而保证驱动轮始终紧压在轨道上。参见图2-3,在第一滑动架3与行走架2之间连接有使第一滑动架3向竖向轨道I 靠拢的力封闭弹簧100。所述力封闭弹簧100为拉簧或压簧。力封闭弹簧起到增大驱动轮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的辅助作用。参见图4,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架3铰接,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另一端与行走架2铰接,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滑动架3、行走架2、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参见图5,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可在行走架2上左右直线滑动的移动座213,在移动座213上固定有支撑杆214,所述第一滑动架3固定在支撑杆214上。参见图10,为了使整个轨道车的驱动力更加平稳,在行走架2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二滑动架和第二连杆驱动机构。具体设置如下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I的另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二滑动架4,所述第二驱动轮6设置在第二滑动架4,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包括用于承受重力的第二承重杆90,第二承重杆90与承重杆80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承重杆9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91,第二连接杆9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驱动杆92,在第二驱动杆92另一端设有第二压触部921,在第二驱动杆9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二铰接点 922 ;所述第二压触部921在承重杆90下移时可压触第二滑动架4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I移动而使得第二驱动轮6压紧在竖向轨道I另一侧壁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竖向轨道a)上并沿其行走的行走架(2),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I)的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一滑动架(3),在第一滑动架(3)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I) 一侧壁的第一驱动轮(5),在行走架(2)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I)另一侧壁的第二驱动轮¢),在第一滑动架(3)或/和行走架(2)上设有驱动第一驱动轮(5)或/和第二驱动轮(6)转动的驱动装置(7),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包括用于承受承载舱重力的第一承重杆(80),第一承重杆(8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1), 第一连接杆(8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驱动杆(82),在第一驱动杆(82)另一端设有第一压触部(821),在第一驱动杆(8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一铰接点(822); 所述第一压触部(821)在承重杆(80)下移时可压触第一滑动架(3)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I)移动使得第一驱动轮(5)压紧在竖向轨道(I) 一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滑动架(3)与行走架(2)之间连接有使第一滑动架(3)向竖向轨道(I)靠拢的力封闭弹簧(10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封闭弹簧 (100)为拉簧或压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 (21)包括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架(3)铰接,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另一端与行走架(2)铰接,第一连杆 (211)、第二连杆(212)、第一滑动架(3)、行走架(2)、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可在行走架(2)上左右直线滑动的移动座(213),在移动座(213)上固定有支撑杆(214),所述第一滑动架(3)固定在支撑杆(2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行走架(2)上设有竖直导向孔(20),在第一承重杆(80)上固定有可在竖直导向孔(20)内上下滑动的导向柱(801)。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轨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横向承重轨道(11)、第二横向承重轨道(12),所述行走架(2) 上设有分别对应压在第一横向承重轨道(11)、第二横向承重轨道(12)上的第一承重轮 (201)、第二承重轮(202)。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I)的另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二滑动架(4),所述第二驱动轮(6)设置在第二滑动架(4),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包括用于承受重力的第二承重杆(90),第二承重杆(9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91),第二连接杆(9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驱动杆(92),在第二驱动杆(92)另一端设有第二压触部(921),在第二驱动杆(9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二铰接点(922);所述第二压触部(921)在承重杆(90)下移时可压触第二滑动架(4)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I)移动而使得第二驱动轮(6)压紧在竖向轨道(I)另一侧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竖向轨道上并沿其行走的行走架,在行走架上位于竖向轨道的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相对行走架移动的第一滑动架,在第一滑动架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一侧壁的第一驱动轮,在行走架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另一侧壁的第二驱动轮,在第一滑动架或/和行走架上设有驱动第一驱动轮或/和第二驱动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在行走架上还设有第一连杆驱动机构,第一连杆驱动机构受到重力后,使得第一驱动轮压紧在竖向轨道一侧壁上,这样左右两个驱动轮就紧密的压在轨道的左右两侧,这样第一连杆驱动机构的载荷越大,驱动轮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越大,起到了自动调整作用。
文档编号B61F13/00GK102602418SQ201210080059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冯洪添, 刘喜旺 申请人: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