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及其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2492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向架及其侧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及其侧架。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铁路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并在规定的线路轨道条件下低速或高速运行时都应具有良好的运行品质,以保护车辆和货物,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按照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载荷传递方式可以将转向架分为构架式转向架、准构架转向架和三大件转向架。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和图2分别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三大件转向架的侧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简要介绍上述转向架的工作过程及其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侧架适用于中交叉支撑的转向架,即转向架包括交叉穿过摇枕腹部两侧的预留孔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个侧架上均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座P。工作过程中,第一侧架的两个支撑座Γ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第二侧架的两个支撑座I,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从而形成中交叉支撑装置,防止两侧架和两轮对之间发生平行四边形现象,改善曲线通过性能、提高蛇形运动的临界速度。然而,上述侧架上的支撑座I'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1'和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板12'、第二立板13',三块板焊接后再焊接到侧架上,这种结构的侧架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对焊接质量依赖性较高,由于焊接变形较大,常常导致侧架的安装精度较低,而且强度较差,直接影响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对上述转向架的侧架进一步优化设计,以提高侧架的安装精度、增强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转向架的侧架,以提高侧架的安装精度,增强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侧架的转向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转向架的侧架,所述转向架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架之间的摇枕,还包括交叉穿过所述摇枕腹部两侧预留孔的两个连杆;每个所述侧架的纵向两侧均设有连接所述连杆端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侧架一体铸造成型;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设于所述支撑板中部下方的中部立筋、设于所述支撑板纵向内侧下方的第一侧面立筋,所述支撑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撑座通过固设于所述通孔中的锥柱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沿其根部向端部的方向渐缩,所述第一侧面立筋与所述支撑板纵向内侧的延伸方向一致、支撑于所述支撑板的纵向内侧的边缘下方。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纵向内侧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侧面立筋的延伸方向和与该支撑座连接的连杆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为圆头板,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圆头板上。优选地,所述中部立筋的底面和所述第一侧面立筋的底面均为一斜面。优选地,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侧架的横向外侧或者设于所述侧架的横向内侧,或者设于所述侧架的上侧或者设于所述侧架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转向架还包括横跨两个所述侧架的横跨梁,所述侧架的上端部还设有与所述横跨梁端部连接的横跨梁托座。优选地,所述横跨梁托座包括水平托板和设于所述水平托板两侧的立板,所述横跨梁托座与所述侧架一体铸造成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侧架的纵向两侧均设有连接连杆端部的支撑座,支撑座与侧架一体铸造成型;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设于支撑板中部下方的中部立筋、设于支撑板纵向内侧下方的第一侧面立筋,支撑板中部设有通孔,连杆与支撑座通过固设于通孔中的锥柱螺纹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在转向架行驶过程中,由于支撑座与侧架一体铸造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焊接变形造成的误差,节省了焊接的繁琐工序,保证了支撑座的安装精度,并且提高了支撑座的强度,使得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较高。此外,经过测算,铸造一体式支撑座比焊接式支撑座降低成本约200元,并且减轻重量约10kg,进一步降低成本150元,由此可见,上述结构的侧架还能够减小侧架的生产成本。对于中交叉支撑式转向架来说,由于两个连杆在两个侧架之间的中部交叉,并与侧架的支撑座I连接,因此转向架运行过程中支撑座I的中部和纵向内侧受力较大。采用上述结构,上述中部立筋12、第一侧面立筋13能够在支撑座I的主要受力部位对支撑板11起到支撑作用,增强支撑座I的强度和工作可靠性。此夕卜,通过锥柱螺纹连接连杆和支撑座1,能够保证连杆的连接可靠性,并且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方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两个轮对、设于轮对横向两侧的两个侧架,以及安装于两个侧架中部的摇枕,所述侧架采用如上所述的侧架。由于上述侧架具有如上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侧架的转向架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三大件转向架的侧架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侧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左视图。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支撑座Γ、支撑板11'、第一立板12'、第二立板13'、锥柱14';图4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支撑座1、支撑板U、中部立筋12、中部立筋的底面121、第一侧面立筋13、第一侧面立筋的底面131、第二侧面立筋14、圆头板15、通孔151 ;横跨梁托座2、托板21、立板22 ;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用于转向架的侧架,通过在该侧架上设置与之一体铸造成型的支撑座,提高侧架的安装精度和强度,进而提高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侧架的转向架。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文件中出现的方位词“纵向”、“横向”指的是当转向架停放在铁路线路轨道上时轨道的长度方向、轨道的宽度方向,即本文中的“纵向”指的是图4中的左右延伸的方向、“横向”指的图4中沿垂直于纸面延伸的方向;“纵向内侧”、“纵向外侧”指的是图4中的左侧、右侧,“横向内侧”、“横向外侧”指的是图5中的上侧、下侧;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词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基准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4至图6,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侧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左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如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架,该侧架主要用于中交叉支撑式转向架。中交叉支撑式转向架包括两个轮对、两个轮对的横向两侧设有侧架,两个侧架之间连接有摇枕,该转向架还包括交叉穿过摇枕腹部两侧的预留孔的两个连杆,侧架的纵向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连杆端部的支撑座1,该支撑座I与侧架一体铸造成型。两个连杆和支撑座I构成了转向架的中交叉支撑装置,在转向架运行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两侧架和两轮对之间发生平行四边形现象。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支撑座I可以包括支撑板11和设于支撑板11中部下方的中部立筋12、设于支撑板11纵向内侧下方的第一侧面立筋13,支撑板11上中部设有通孔151,连杆与支撑座I通过设于通孔151中的锥柱螺纹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在转向架行驶过程中,由于支撑座I与侧架一体铸造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焊接变形造成的误差,节省了焊接的繁琐工序,保证了支撑座I的安装精度,并且提高了支撑座I的强度,使得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较高。此外,经过测算,铸造一体式支撑座I比焊接式支撑座I降低成本约200元,并且减轻重量约10kg,进一步降低成本150元,由此可见,上述结构的侧架还能够减小侧架的生产成本。对于中交叉支撑式转向架来说,由于两个连杆在两个侧架之间的中部交叉,并与侧架的支撑座I连接,因此转向架运行过程中支撑座I的中部和纵向内侧受力较大。采用上述结构,上述中部立筋12、第一侧面立筋13能够在支撑座I的主要受力部位对支撑板11起到支撑作用,增强支撑座I的强度和工作可靠性。此外,通过锥柱螺纹连接连杆和支撑座1,能够保证连杆的连接可靠性,并且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方便。可以想到,上述支撑组并不仅限采用上述结构,例如,为了进一步增强支撑座I的强度,还可以在支撑座I的纵向外侧下方设置第二侧面立筋14。上述连杆和支撑座I并不仅限于采用锥柱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支撑座I的具体结构。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支撑板11的长度沿其根部向端部的方向渐缩,第一侧面立筋13与支撑板11纵向内侧的延伸方向一致、支撑于支撑板11的纵向内侧的边缘下方。采用这种结构,上述长度变化的支撑板11和第一侧面立筋13更有利于实现支撑座I和侧架的铸造工艺,支撑板11和第一侧面立筋13延伸方向一致更进一步保证了支撑座I的强度和工作可靠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支撑板11的纵向内侧的延伸方向、第一侧面立筋13的延伸方向和与该支撑座I连接的连杆方向平行。这样,连杆对侧架施加的力的方向也与支撑板11的倾斜方向大体平行,这使得支撑座I对侧架的作用力更加合理,更进一步避免支撑座I由于长期受拉而受到损坏,延长了支撑座I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支撑板11的端部设有圆头板15,上述用于安装锥柱的通孔151设于圆头板15上。采用这种结构,圆头板15与安装在支承板上的锥柱底面形状基本相同,这更有利于提高支撑座I对锥柱的支撑稳定性。当然,该支撑座I的部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中部立筋12的底面121和第一侧面立筋13的底面131为一斜面。采用这种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中部立筋12和第一侧面立筋13底面采用两个斜面组成的折线结构来说,底面为一斜面的中部立筋12和第一侧面立筋13的曲线更加简单流畅,这更进一步利于铸造工艺的实现,并且受力较好。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支撑座I可以设于侧架的横向外侧或者设于侧架的横向内侧,此外,上述支撑座I还可以设于侧架的上侧或者设于侧架的下侧。采用上述多种位置的支撑座I均能够实现连杆和侧架的连接,以保证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转向架还包括横跨两个侧架的横跨梁,侧架的上端部还设有与横跨梁端部连接的横跨梁托座2。这样,能够对横跨梁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侧架的工作稳定性。具体地,横跨梁托座2包括水平托板21和设于水平托板21两侧的立板22,横跨梁托座2与侧架一体铸造成型。与上述一体铸造式支撑座I的技术效果相类似地,采用一体铸造式横跨梁托座2能够增强横跨梁托座2的强度、保证横跨梁托座2的安装精度,进而提高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两个轮对、设于轮对两侧的两个侧架,以及安装于两个侧架中部的摇枕,其中侧架采用如上所述的侧架。由于上述侧架具有如上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侧架的转向架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及其侧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转向架的侧架,所述转向架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架之间的摇枕,还包括交叉穿过所述摇枕腹部两侧预留孔的两个连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架的纵向两侧均设有连接所述连杆端部的支撑座(I),所述支撑座(I)与所述侧架一体铸造成型;所述支撑座(I)包括支撑板(11)和设于所述支撑板(11)中部下方的中部立筋(12)、设于所述支撑板(II)纵向内侧下方的第一侧面立筋(13),所述支撑板(11)中部设有通孔(151),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撑座(I)通过固设于所述通孔(151)中的锥柱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长度沿其根部向端部的方向渐缩,所述第一侧面立筋(13)与所述支撑板(11)纵向内侧的延伸方向一致、支撑于所述支撑板(11)的纵向内侧的边缘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纵向内侧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侧面立筋(13)的延伸方向和与该支撑座(I)连接的连杆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端部设有圆头板(15),所述通孔(151)设于所述圆头板(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立筋(12)的底面(121)和所述第一侧面立筋(13)的底面(131)均为一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I)设于所述侧架的横向外侧或者设于所述侧架的横向内侧,或者设于所述侧架的上侧或者设于所述侧架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横跨两个所述侧架的横跨梁,所述侧架的上端部还设有与所述横跨梁端部连接的横跨梁托座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跨梁托座(2)包括水平托板(21)和设于所述水平托板(21)两侧的立板(22),所述横跨梁托座(2)与所述侧架一体铸造成型。
9.一种转向架,包括两个轮对、设于轮对横向两侧的两个侧架,以及安装于两个侧架中部的摇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侧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向架的侧架,其侧架的纵向两侧均设有连接连杆端部的支撑座,支撑座与侧架一体铸造成型;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设于支撑板中部下方的中部立筋、设于支撑板纵向内侧下方的第一侧面立筋,支撑板中部设有通孔,连杆与支撑座通过固设于通孔中的锥柱螺纹连接。采用这种结构,这种侧架节省了焊接的繁琐工序,保证了支撑座的安装精度,提高了支撑座的强度,使转向架的运动可靠性较高。经过测算,铸造一体式支撑座比焊接式支撑座降低成本约200元,减轻重量约10kg,降低成本150元,由此可见,上述结构的侧架还能够减小侧架的生产成本。这种侧架还可以增强支撑座1和连杆的强度和工作可靠性,并且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B61F5/50GK102991524SQ2012105559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徐世锋, 邵文东, 胡海滨, 于跃斌, 尹平伟, 刘振明 申请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