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2732阅读:29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在制造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用来实现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转,其中物体在水平面上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分别有大、小车完成,称为行走系统;而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则由起升系统负责。大多数的行车通过钓钩与被运物体相连,而当被运物为粉状时,则需要通过抓料斗,这就是抓斗行车。目前,大多数行车供电系统均采用磨电式轨道,这种结构形式在生产上运行很不可靠。因为现场生产环境恶劣、粉尘大,轨道表面积灰。磨电道轨道长度大,若干段磨电道轨道的连接显得尤其重要,连接头处理不好会造成磨电刷在运行中因接触不良引起行车系统整体断电,对生产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其结构简单,能提高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可靠性,消除故障隐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包括轨道本体,在相互靠近的两条轨道本体上分别设置着一个圆孔以及一个长圆孔,圆孔内穿有一根固定螺栓,长圆孔内安装着一根套装有定距套的活动螺栓,位于轨道本体两侧的两块连接板两端分别由所述的固定螺栓以及活动螺栓进行连接,两块连接板的中部分别间隔设置着凹槽,凹槽与轨道本体侧壁之间分别设置着钢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钢珠,轨道本体之间连接可靠,大大提高了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可靠性,解决了因轨道连接头处理不好而造成的磨电刷在运行中因接触不良引起行车系统整体断电的问题,消除了故障隐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如图I、图2所示,包括轨道本体5,在相互靠近的两条轨道本体5上分别设置着一个圆孔以及一个长圆孔,圆孔内穿有一根固定螺栓1,长圆孔内安装着一根套装有定距套的活动螺栓3,位于轨道本体两侧的两块连接板2两端分别由所述的固定螺栓I以及活动螺栓3进行连接,定距套用以保持两块连接板2之间的间距。两块连接板2的中部分别间隔设置着凹槽,凹槽与轨道本体侧壁之间分别设置着钢珠4。轨道本体侧壁与连接板之间的固定螺栓上分别套装设置着碟簧,起到防松作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可靠性,消除了故障隐患 。
权利要求1.一种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包括轨道本体,其特征是在相互靠近的两条轨道本体上分别设置着一个圆孔以及一个长圆孔,圆孔内穿有一根固定螺栓,长圆孔内安装着一根套装有定距套的活动螺栓,位于轨道本体两侧的两块连接板两端分别由所述的固定螺栓以及活动螺栓进行连接,两块连接板的中部分别间隔设置着凹槽,凹槽与轨道本体侧壁之间分别设置着钢珠。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轨道本体侧壁与连接板之间的固定螺栓上分别套装设置着碟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装置,包括轨道本体,在相互靠近的两条轨道本体上分别设置着一个圆孔以及一个长圆孔,圆孔内穿有一根固定螺栓,长圆孔内安装着一根套装有定距套的活动螺栓,位于轨道本体两侧的两块连接板两端分别由所述的固定螺栓以及活动螺栓进行连接,两块连接板的中部分别间隔设置着凹槽,凹槽与轨道本体侧壁之间分别设置着钢珠。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行车磨电道轨道的连接可靠性,消除了故障隐患。
文档编号E01B11/04GK202543742SQ2012200569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李大斯, 杨欣, 肖国亮 申请人: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