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404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车门装卸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货车底门开闭装置一般需要依靠气动、液压或者电动元件进行底门的开闭动作,故一般的底门开闭机构存在机构复杂、传动效率低、自重较大、卸货效果差等缺点。铁路货车底门开闭装置一般采用“大刀式”开闭机构和顶锁式开闭机构。“大刀式”开闭机构作用原理为风动时,由装在双向风缸前面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使安装于传动轴上的双联杠杆转动,推动底门拉杆,从而带动底门的开闭。自锁性能较差,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底门自开。顶锁式开闭机构在“大刀式”开闭机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过死点才可以开启的连杆组成,使锁体锁在指定位置,形成了二级锁闭状态。但上述两种开闭机构都存在机构复杂、传动效率低、自重较大、效率低等不足,且采用上面两种机构时,车体下部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限制车辆主要性能参数每延米重的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底门开闭时效率低、速度慢并且结构复杂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包括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和底面设施结构;其中,所述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包括一双联螺杆、一开门臂、一关门臂、一主轴、一长连杆、一短连杆、两弹性装置和两底门板,其中,所述开门臂与所述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关门臂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中部与所述双联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双联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长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双联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短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与一所述底门板活动连接,所述短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底门板活动连接,一所述弹性装置压在一所述底门板上,另一所述弹性装置压在另一所述底门板上;所述底面设施结构包括一开门碰触台和一关门碰触台,所述开门碰触台和所述关门碰触台分别位于所述车辆的两侧,所述开门臂与所述开门接触台接触,所述关门臂与所述关门接触台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底门开闭装置还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辆上,所述第一支座的另一端固定在一所述底门板上,所述第二支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辆上,所述第二支座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所述底门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开门臂与所述主轴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所述关门臂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通过铆钉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双联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长连杆的一端销接,所述双联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短连杆的一端销接。[0012]进一步地,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所述底门板的折页小孔销接,所述短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所述底门板的折页小孔销接。进一步地,所述开门碰触台包括一上盖板、一下盖板和两腹板,所述两腹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围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箱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关门碰触台包括一上盖板、一下盖板和两腹板,所述两腹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围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箱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关门碰触台还包括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通过一弹性安装座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弹簧安装座为销接。进一步地,所述开门碰触台和所述关门接触台均为向上斜坡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利用自身的锁紧力进行底门自锁,在车辆低速运行时边走边卸自动卸车,卸货速度快、卸货效率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底门开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门碰触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门碰触台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死点”临界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死点”临界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I、预紧弹簧,2、底门板,3、第一支座,4、长连杆,5、关门臂,6、主轴,7、双联螺杆,8、开门臂,9、短连杆,10、下盖板,11、上盖板,12、腹板,13、弹簧安装座,14、弹簧,15、回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底门开闭机构结构示意图,本装置包括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和底面设施结构;其中,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包括一双联螺杆7、一开门臂8、一关门臂5、一主轴6、一长连杆4、一短连杆9、两预紧弹簧I和两底门板2,其中,开门臂8与主轴的6 —端固定连接,关门臂5与主轴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主轴6的中部与双联螺杆7固定连接,双联螺杆7的一端与长连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双联螺杆7的另一端与短连杆9的一端活动连接,长连杆4的另一端与一底门板2活动连接,短连杆9的另一端与另一底门板2活动连接,一预紧弹簧I压在一底门板2上,另一预紧弹簧I压在另一底门板2上;底面设施结构包括一开门碰触台和一关门碰触台,开门碰触台和关门碰触台分别位于所述车辆的两侧,开门臂8与开门接触台接触,实现开门功能,关门臂5与关门接触台接触。其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支座3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3的一端固定在车辆上,第一支座3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底门板上,第二支座的一端固定在车辆上,第二支座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底门板上。其中,开门臂8与主轴6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关门臂5与主轴6的另一端通过铆钉连接,双联螺杆7的一端与长连杆4的一端销接,双联螺杆7的另一端与短连杆9的一端销接,长连,4的另一端通过一底门板2的折页小孔销接,短连杆9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底门板的折页小孔销接。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门碰触台结构示意图,开门碰触台包括一上盖板11、一下盖板10和两腹板12,两腹板12分别与上盖板11和下盖板10围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箱型结构,开门碰触台为向上斜坡结构,由低向高抬升;整套装置材质为钢质材料;构件为组焊而成箱型结构。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闭门碰触台结构示意图,其中,所关门碰触台包括一上盖板11、一下盖板10和两腹板12,两腹板12分别与下盖板10围合固定连接,上盖板11与腹板12为销接,上盖板11可以绕回销15转动;整套装置呈向上斜坡形状,由低向高抬升,材质为钢质材料;关门碰触台还包括一弹簧14,弹簧14通过一弹簧安装座13安装在上盖板11上,上盖板11与弹簧安装座13为销接,弹簧安装座安装有弹簧14,主要起回复斜坡上盖板11作用;上盖板11可以相对底部上下沉降,当上盖板11受到向下作用力时会压缩弹簧14,上盖板11产生沉降;当车辆通过关门碰触台后,上盖板11不再受到向下作用力时,弹簧14会释放压缩力,反弹上盖板11,整套装置恢复原始状态。本装置的作用原理为I)临界位置参见图4,当底门板2与长连杆4连接点、长连杆4与双联螺杆7连接点和双联螺杆转动中心处在一条直线时,理论上双联螺杆转动力臂e和转动力矩M均为0,导致双联螺杆7无法转动,从而将底门板2锁闭。通常将该位置定义为机构“死点”。2)过“死点”位置当长连杆4与双联螺杆7连接点未达到底门板2与长连杆4连接点和双联螺杆7转动中心的连线时,长连杆4轴线相对双联螺杆7产生一个逆时针转动力臂e,在底门压力G作用下相应产生一个逆时针转动力矩FXe,从而阻止底门打开,见图5。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为I)开门过程车辆运行时,车辆一侧的开门臂8滚轮碰在开门挡上,在开门挡斜坡导向力作用下带动传动主轴转动,双联螺杆7带动连杆转动,底门开闭机构冲破自锁死点失去自锁,底门板2在货物重力作用下打开,漏斗口开始卸货直到卸完。2)关门过程车辆继续运行时,车辆另一侧的关门臂5滚轮碰在关门挡上,在关门挡斜坡导向力作用下带动双连螺杆7逆时针转动,使底门逐步关闭,直至底门开闭机构越过自锁死点,实现自锁。该装置需要严格控制四连杆机构的过死点量,还要对机构进行自锁设置,以达到对底门开闭机构装置的自锁保证行车安全。本装置的有益效果为I)在车辆低速运行时边走边卸自动卸车,卸货速度快、卸货效率高。2)卸货机构为纯机械系统(无需气动、液压或电动设备),简单可靠,故障率低,维护要求低。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包括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和底面设施结构;其中,所述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包括一双联螺杆、一开门臂、一关门臂、一主轴、一长连杆、一短连杆、两弹性装置和两底门板,其中,所述开门臂与所述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关门臂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中部与所述双联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双联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长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双联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短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与一所述底门板活动连接,所述短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底门板活动连接,一所述弹性装置压在一所述底门板上,另一所述弹性装置压在另一所述底门板上;所述底面设施结构包括一开门碰触台和一关门碰触台,所述开门碰触台和所述关门碰触台分别位于所述车辆的两侧,所述开门臂与所述开门接触台接触,所述关门臂与所述关门接触台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门开闭装置还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辆上,所述第一支座的另一端固定在一所述底门板上,所述第二支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辆上,所述第二支座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所述底门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臂与所述主轴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所述关门臂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通过铆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长连杆的一端销接,所述双联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短连杆的一端销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所述底门板的折页小孔销接,所述短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所述底门板的折页小孔销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碰触台包括一上盖板、一下盖板和两腹板,所述两腹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围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箱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门碰触台包括一上盖板、一下盖板和两腹板,所述两腹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围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箱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门碰触台还包括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通过一弹性安装座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弹簧安装座为销接。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底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碰触台和所述关门接触台均为向上斜坡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属于车辆车门装卸技术,该装置包括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和底面设施结构;其中,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包括一双联螺杆、一开门臂、一关门臂、一主轴、一长连杆、一短连杆、两弹性装置和两底门板,底面设施结构包括一开门碰触台和一关门碰触台,开门碰触台和关门碰触台分别位于车辆的两侧,开门臂与开门接触台接触,关门臂与关门接触台接触,车辆底门开闭机构利用自身的锁紧力进行底门自锁,在车辆低速运行时边走边卸自动卸车,卸货速度快、卸货效率高。
文档编号B61D7/26GK202743242SQ20122038847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李晓军, 陶德强, 张仙花, 林量才, 刘凤伟, 崔红, 汤楚强, 姜强俊 申请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