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427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火车轨道车辆车厢之间连接的连杆。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车辆是轨道交通系统中完成乘客运输任务的直接工具,它具有以下特点载客能力强;动力性能好速度快、加速能力强、制动效果好;安全可靠性强设备先进,故障率低,稳定性可靠性强,突发情况下适应性强;环境条件好照明、空调、坐椅、扶手等;灵活的牵引特征根据不同的线路特征,可采用不同的牵引方式,即动力集中牵引和动力分散牵引;节能环保车辆牵引动力常用电力牵引。轨道车辆通常为多个车厢串联结构,小型轨道车厢与车厢之间需要使用连杆进行连接。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厢经常需要停止和启动,目前车速度日益加快,位于车厢连接处的连杆承受较大的压力,特别是与后车厢连接的一端容易磨损甚至断裂,增加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后固定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前固定端的轴向长度,使得后固定端承受的压强降低,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包括前固定端、后固定端以及连接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的连接件,所述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为圆柱形且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后固定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前固定端的轴向长度,连接件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中包括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和中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垂直于上部连接板和下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水平,上部连接板与下部连接板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5°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固定端通孔内上部具有环状凹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部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降低了长期使用之后后固定端通孔内侧的磨损和故障率;环状凹槽设置使得能在前固定端和固定桩之间设置弹性缓冲垫,减轻前固定端通孔内侧磨损;固定孔能够进一步保证前后车厢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连接件与连杆本身形成双保险;本连杆结构简单,利于产业化,便于更换和
维护。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的俯视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杆的正视图;[0014]图3为图1的A-A向首I]面不意图;[0015]图4为图2的B-B向剖面示意图;[0016]附图标记列表[0017]1-前固定端,2-后固定端,3-连接件,4-通孔,5-环状凹槽,6-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
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包括前固定端1、后固定端2以及连接前固定端I和后固定端2的连接件3,所述前固定端I和后固定端2为圆柱形且中心具有通孔4,所述后固定端2的轴向长度大于前固定端I的轴向长度,如图4所示,连接件3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具体地说,连接件3中包括上部连接板31、下部连接板32和中部连接板33,上部连接板31连接前固定端I和后固定端2的上端,下部连接板32与前固定端I和后固定端2的下端相连,中部连接板33连接前固定端I和后固定端2的中部;中部连接板33垂直于上部连接板31和下部连接板32,下部连接板32水平,上部连接板33与下部连接板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5° 30°。上部连接板31和中部连接板33的连接处,中部连接板33和下部连接板32的连接处进行了倒角处理。轨道车辆的前后车厢均具有圆柱形的固定桩,用连杆连接前后车厢时,将前车厢的固定粧放入连杆的如固定端I内,后车厢的固定粧放入连杆的后固定端2内;在车辆启动时,后固定端承受更大的压力,但由于后固定端2的轴向长度大于前固定端I的轴向长度,因此后固定端2的通孔内侧承受固定桩的压强相应减少,降低了长期使用之后后固定端2通孔内侧的磨损和故障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固定端I通孔4内上部具有环状凹槽5,该环状凹槽5内可以置入弹性缓冲圈,弹性缓冲去按位于前固定端I和固定桩之间,减轻前固定端I通孔内侧的磨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部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孔6。在不影响连杆强度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连接件伸入该固定孔进一步将连杆与前、后车厢连接,形成双保险,这样即使在前、后固定端断裂的基础上不至使车厢脱节造成危险。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包括前固定端、后固定端以及连接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的连接件,所述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为圆柱形且中心具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前固定端的轴向长度,连接件的横截面为“工”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中包括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和中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垂直于上部连接板和下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水平,上部连接板与下部连接板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5° 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端通孔内上部具有环状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后固定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前固定端的轴向长度,使得后固定端承受的压强降低,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连杆,包括前固定端、后固定端以及连接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的连接件,所述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为圆柱形且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后固定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前固定端的轴向长度,连接件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长期使用之后后固定端通孔内侧的磨损和故障率;环状凹槽设置使得能在前固定端和固定桩之间设置弹性缓冲垫,减轻前固定端通孔内侧磨损;固定孔能够进一步保证前后车厢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连接件与连杆本身形成双保险。
文档编号B61G1/02GK202827614SQ20122044656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蒋建平, 蒋乾 申请人:宁波乾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