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式载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500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力式载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浮力式载运装置,尤指一种高耐用度及大载运量的浮力式载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运输装置为当今社会上一种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不但提供了各领域上的帮助,更节省运输对象藉由人力搬运的大量时间。轨道运输装置其多为路面上移动,于预定铺设轨道上行走,行进到预定处后再将运输的对象卸下,完成运输的作业。然而上述的轨道运输装置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一、通过设于运输装置上的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其输出的动力有限,故其载运量也因此受到限制。二、其行进路线受到地形环境影响,遇到积水处须绕道铺设轨道,使路径因此变长,导致运输的过程时间因此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力式载运装置,于载运装置的载体下方设置浮力装置,并使行驶轨道处积水,载体因通过积水处产生浮力使负载降低,藉此使载运装置可增加载运量提升或增加其耐用度。本实用新型包含一载体,该载体的一侧处设有至少一浮力装置,且该载体的两侧处设有复数形成有一打水部的轮具,而该载体上设有一供轮具转动的动力装置,其中该浮力装置为收容气体的容器,且该浮力装置设于载体底部,而该些轮具更分别包含有一沟纹部,再该沟纹部与一轨道相互对应,藉由上述的结构,该载运装置平时可行驶于一般的轨道路面上,如需进行大负载的载运时,可使轨道处积水,藉此使载体底部的浮力装置增加载体的浮力,相对于载体重量因此而减轻,其动力组件的负载减轻以增加其耐用度,或可增加载运装置的载运量,藉此达成高耐用度及大载运量的实用进步性。本实用新型指一种运用液体浮力的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包含有:一载体;至少一设置于该载体一侧处的浮力装置;复数设置于该载体两侧处的轮具,且该轮具形成有一打水部。其中该浮力装置为收容气体的容器。其中该浮力装置设于载体底部。其中该轮具更包含一沟纹部。其中该沟纹部与一轨道相互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指一种运用液体浮力的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包含有:一载体;[0019]至少一设置于该载体一侧处的浮力装置;复数设置于该载体两侧处的轮具,且该轮具形成有一打水部;一设于该载体上供该些轮具转动的动力装置。其中该浮力装置为收容气体的容器。其中该浮力装置设于载体底部。其中该轮具更包含一沟纹部。其中该沟纹部与一轨道相互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载运装置可通过结合部进行扩充连接,达成更大载运量的输送目的。二、该载运装置因为水陆两用,于行进时可不需回避积水处,节省绕道的时间。三、该载运装置通过积水处时更可藉由浮力装置增加浮力,且轮具上打水部更可增加动力转换,使载运装置有更好的表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立体图(二)、透视图及动作示意图(一),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浮力式载运装置包括:一载体1,该载体I于底侧处设有至少一浮力装置11,于背离底侧的面处设有一动力装置12,且该载体I的端处设有一供其它载体连接的结合部13 ;复数轮具2,该些轮具2分别设于载体I的左右两侧,且该些轮具2形成有一打水部21及一沟纹部22。其中该些轮具2通过动力装置12传输动力转动,且该沟纹部22对应一轨道3,而该些浮力装置11为收容气体的容器。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立体图(二)、透视图、动作示意图(一)及动作示意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载运装置可通过结合部13的连接,进行相关载运装置的扩充,且通过动力装置12的传输动力,使该些轮具2转动而带动载体I移动,当中因沟纹部22与轨道3相互接触,使载运装置依据轨道3的设置路线行进,当须进行大输送量的运输时,可使预定行进的轨道3处使其积水,载体I底侧处的浮力装置11与积水接触时,因浮力装置11为收容气体的容器,将使载体I的浮力大幅度增加,当中因浮力增加的缘故,使动力装置12的负载降低,且通过打水部21与积水接触,同时增加动力输出,使经过积水处时,轮具2藉由打水部21划水行进,沟纹部22导引载体I行进且传输动力行进,藉此使动力装置12的负载降低,使其使用寿命增加,达成高耐用度的目的,或因动力装置12负载减少,更可于载体I上放置更多的运输对象,达成大载运量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浮力式载运装置,本实用新型指一种运用液体浮力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输装置包含有: 一载体; 至少一设置于该载体一侧处的浮力装置; 复数设置于该载体两侧处的轮具,且该轮具形成有一打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式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浮力装置为收容气体的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式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浮力装置设于载体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式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具更包含一沟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力式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沟纹部与一轨道相互对应设置。
6.一种浮力式载运装置,本实用新型指一种运用液体浮力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输装置包含有: 一载体; 至少一设置于该载体一侧处的浮力装置; 复数设置于该载体两侧处的轮具,且该轮具形成有一打水部; 一设于该载体上供该些轮具转动的动力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力式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浮力装置为收容气体的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力式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浮力装置设于载体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力式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具更包含一沟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力式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沟纹部与一轨道相互对应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浮力式载运装置,其包含一载体、至少一设置于载体一侧处的浮力装置、复数设置于载体两侧处的轮具及一设于载体上的动力装置,其中该轮具形成有一打水部,而该浮力装置为收容气体的容器,再该浮力装置设于载体底部,又该轮具更包含一沟纹部,另该沟纹部与一轨道相互对应,藉由上述的结构,于平时使用时,载体藉由轨道的导引行走于既定路线上,当该载体通过积水的路段时,载体底部的浮力装置增加浮力,使动力装置的负载减轻,故载体上可放置更多载运物,藉此达成高耐用度及大载运量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B61B13/08GK203032677SQ20122064438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邹成丰 申请人:邹成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