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112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系统,所述双侧卸式矿车包括矿车本体,所述矿车本体包括车底板和车侧板,所述车侧板有两块,其分别位于车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与车底板固连;两车侧板的相向内侧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位于不同车侧板上的两位置相对的导向槽之间设置有侧卸板,所述各侧卸板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辅助卸载轨轮;所述卸载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双侧卸式矿车、常态车轨和辅助卸载车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煤炭卸载时间较短,卸载效率高,辅助卸载车轨及矿车安装维护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用运输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系统。【背景技术】
[0002]国内目前大多数煤矿仍然采用矿车运输,矿车运输因具备成本低、方便等优点,而在整个煤炭运输环节中占重要地位。现有的矿车大多为底卸式矿车,应用此种矿车时需在溜煤井内向下修建卸载曲轨,这种卸载曲轨轨道较长,成本较高,且修建和维修均不方便,因此,出现了利用翻车机和罐笼进行卸载的方式,利用该方式进行卸载,卸载时间较长,影响煤炭生产进度及煤炭产量。
[0003]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包括矿车本体,所述矿车本体包括车底板和车侧板,所述车侧板有两块,其分别位于车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与车底板固连;两车侧板的相向内侧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位于不同车侧板上的两位置相对的导向槽之间设置有侧卸板,所述各侧卸板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辅助卸载轨轮。
[0007]所述车底板的截面呈拱形。
[0008]所述车底板的下方安装有轨道轮。
[0009]所述各车侧板的外侧面上均固连有矿车连接部,所述矿车连接部上开设有挂孔。
[0010]所述两车侧板相互平行,所述各导向槽均位于车侧板的前、后板边处,各导向槽的开口均朝向与之位置相对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导向槽处。
[0011]所述两侧卸板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车底板的宽度。
[001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卸载系统,包括矿车组、常态车轨和辅助卸载车轨;所述矿车组包括首位相连的多个矿车,所述矿车为如上所述的双侧卸式矿车,相邻两矿车间通过铁链相连;所述辅助卸载车轨安装在常态车轨上,其包括拱形曲轨和支撑所述拱形曲轨的支撑架。
[0013]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奇数,其中位于中间的支撑柱最闻,往两侧支撑柱的闻度依次递减。
[0014]所述辅助卸载车轨有一条,上述同一双侧卸式矿车的两辅助卸载轨轮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连杆和与之对应的双侧卸式矿车内的两侧卸板固连,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两侧卸板间的宽度。
[0015]所述辅助卸载车轨有两条,该两条辅助卸载车轨的位置相对。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0017]1、当矿车经过安装在溜煤井内的辅助卸载车轨时,辅助卸载轨轮沿拱形曲轨滑移,从而带动侧卸板上移,侧卸板与车底板之间形成卸载窗口,从而承载在矿车内的煤炭自动卸载到溜煤井下;本实用新型中车底板的拱形设计,增加了煤炭的卸载坡度,提高了卸载率。
[0018]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煤炭卸载时间较短,卸载效率高,辅助卸载车轨及矿车安装维护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侧卸式矿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侧卸式矿车的仰视图。
[0021 ] 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卸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
[0024]1、车底板2、车侧板3、轨道轮4、矿车连接部5、挂孔6、导向槽7、侧卸板
8、辅助卸载轨轮9、常态车轨10、拱形曲轨11、支撑柱1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包括矿车本体,所述矿车本体包括车底板I和车侧板2,所述车底板I的截面呈拱形,所述车底板I的下方安装有轨道轮3 ;所述车侧板2有两块,其分别位于车底板I的左、右两侧且与车底板I固连,所述各车侧板2的外侧面上均固连有矿车连接部4,所述矿车连接部4上开设有挂孔5 ;所述两车侧板2相互平行,两车侧板2的相向内侧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6,所述各导向槽6均位于车侧板2的前、后板边处,各导向槽6的开口均朝向与之位置相对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导向槽处;位于不同车侧板2上的两位置相对的导向槽6之间设置有侧卸板7,所述两侧卸板7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车底板I的宽度,所述各侧卸板7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辅助卸载轨轮8。
[0027]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卸载系统,包括矿车组、常态车轨9和辅助卸载车轨;所述矿车组包括首位相连的多个矿车,所述矿车为如上所述的双侧卸式矿车,相邻两矿车间通过铁链相连;所述辅助卸载车轨安装在常态车轨9上,其包括拱形曲轨10和支撑所述拱形曲轨10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根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数量为奇数,其中位于中间的支撑柱最高,往两侧支撑柱的高度依次递减。
[0028]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辅助卸载车轨有一条,上述同一双侧卸式矿车的两辅助卸载轨轮8之间通过连杆12相连,所述连杆12和与之对应的双侧卸式矿车内的两侧卸板7固连,所述连杆12的长度大于两侧卸板7间的宽度。
[0029]所述辅助卸载车轨有两条,该两条辅助卸载车轨的位置相对。
[0030]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31]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车底板1、轨道轮3、导向槽6、辅助卸载轨轮8、支撑柱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003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包括矿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矿车本体包括车底板和车侧板,所述车侧板有两块,其分别位于车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与车底板固连;两车侧板的相向内侧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位于不同车侧板上的两位置相对的导向槽之间设置有侧卸板,所述各侧卸板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辅助卸载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的截面呈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的下方安装有轨道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车侧板的外侧面上均固连有矿车连接部,所述矿车连接部上开设有挂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车侧板相互平行,所述各导向槽均位于车侧板的前、后板边处,各导向槽的开口均朝向与之位置相对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导向槽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侧卸式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卸板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车底板的宽度。
7.—种卸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车组、常态车轨和辅助卸载车轨;所述矿车组包括首位相连的多个矿车,所述矿车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侧卸式矿车,相邻两矿车间通过铁链相连;所述辅助卸载车轨安装在常态车轨上,其包括拱形曲轨和支撑所述拱形曲轨的支撑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卸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奇数,其中位于中间的支撑柱最高,往两侧支撑柱的高度依次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卸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卸载车轨有一条,上述同一双侧卸式矿车的两辅助卸载轨轮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连杆和与之对应的双侧卸式矿车内的两侧卸板固连,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两侧卸板间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卸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卸载车轨有两条,该两条辅助卸载车轨的位置相对。
【文档编号】B61D9/06GK203698280SQ201320828399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发明者】宋文成, 宋宗武, 张孝强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