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88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模1、固定端端模2和可移动端端模3,且两个平行的侧模1、固定端端模2和可移动端端模3四部分拼接在一起形成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端模2固定栓接在两个平行侧模1的一端形成浇注的起始端,所述可移动端端模3可根据底座的长度紧固在两个侧模1上的合适位置,且可移动端端模3与固定端端模2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平行的侧模1上还安装有可沿着侧模移动的凹槽模板,所述凹槽模板位于固定端端模2与可移动端端模3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路桥通用,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底座施工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

【背景技术】
[0002]无砟轨道底座型号众多,若采用各种型号定制定尺模板,则需要准备大量的模板,然而在现场施工作业中,要大量运输和安排模板比较麻烦,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所需模板量大,进而造成成本高、不节约、占用现场场地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模1、固定端端模2和可移动端端模3,且两个平行的侧模
1、固定端端模2和可移动端端模3四部分拼接在一起形成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端模2固定栓接在两个平行侧模I的一端形成浇注的起始端,所述可移动端端模3可根据底座的长度紧固在两个侧模I上的合适位置,且可移动端端模3与固定端端模2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平行的侧模I上还安装有可沿着侧模移动的凹槽模板,所述凹槽模板位于固定端端模2与可移动端端模3之间。
[0005]所述侧模I的顶端上栓接小角钢5。
[0006]所述侧模I的长度采用路基底座单块IP型最大定制长度。
[0007]所述固定端端模2为单块板状结构,且固定端端模2固定栓接在两个平行的侧模I相同一端的端口处。
[0008]所述可移动端端模3是由上层模板6和下层模板7拼接在一起形成的板状结构,且板状结构的边端上分别设有紧固器8。
[0009]所述凹槽模板是由安装在侧模I上并可沿着侧模I滑动的可移动探长小钢架9、连接两个侧模I上可移动探长小钢架9的吊架10以及安装在吊架10上的凹槽4三部分构成的。
[0010]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操作起来省时省力,提高了模板的利用率,并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侧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移动端端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侧模;2、固定端端模;3、可移动端端模;4、凹槽;5、小角钢;6、上层模板;
7、下层模板;8、紧固器;9、可移动探长小钢架;10、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模1、固定端端模2和可移动端端模3,且两个平行的侧模1、固定端端模2和可移动端端模3四部分拼接在一起形成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端模2固定栓接在两个平行侧模I的一端形成浇注的起始端,所述可移动端端模3可根据底座的长度紧固在两个侧模I上的合适位置,且可移动端端模3与固定端端模2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平行的侧模I上还安装有可沿着侧模移动的凹槽模板,所述凹槽模板位于固定端端模2与可移动端端模3之间。其中,所述侧模I的顶端上栓接小角钢5 ;所述侧模I的长度采用路基底座单块IP型最大定制长度;所述固定端端模2为单块板状结构,且固定端端模2固定栓接在两个平行的侧模I相同一端的端口处;所述可移动端端模3是由上层模板6和下层模板7拼接在一起形成的板状结构,且板状结构的边端上分别设有紧固器8 ;所述凹槽模板是由安装在侧模I上并可沿着侧模I滑动的可移动探长小钢架9、连接两个侧模I上可移动探长小钢架9的吊架10以及安装在吊架10上的凹槽4三部分构成的。
[0016]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采用侧模、端模、凹槽模板来构成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侧模顶栓接小角铁(侧模顶栓接小角钢,小角铁顶是混凝土标高,侧模顶为排水坡标高),侧模通过相互栓接及拆减来适应不同底座的长度(1P/2P/3P)。端模分为固定端端模和可移动端端模,固定端端模作为“单元跳打”施工中每个单元作业的初始端,可移动端端模(带紧固器)分为上下两块,可拆卸组装,以满足传力杆的施工。可移动端端模根据底座具体长度进行定位,并通过紧固器与侧模紧固。凹槽模板分为凹槽、吊架、可移动探长小钢架三部分,并通过栓接相互连接。可移动探长小钢架可调节凹槽模板在侧模上的位置,并通过自身夹板与侧模夹紧。凹槽与吊架采用长螺栓,以满足凹槽上下距离的可调节性。
[0017]在本技术方案中,以一个单元为例,根据底座长度选取侧模长度(侧模可组装或拆减,以满足不同底座长度),将固定端端模放置于单元初始端并与侧模栓接(“端模包侧模”),量取底座具体长度(或通过测量放点)定位可移动端端模位置,安装可移动端端模的下层模板,然后安装传力杆,再将上层模板安装上,与下层模板栓接成整体,最后通过紧固器与侧模紧固好。
[0018]量取凹槽位置,定位可移动探长小钢架位置,可移动探长小钢架通过自身夹板与侧模夹紧,最后凹槽、吊架、可移动探长小钢架通过栓接连接。凹槽与吊架之间设置可调高度螺丝,可调整凹槽的上下位置及倾斜度。
[0019]该段烧筑完成之后,拆模时,将可移动端模上层模板先拆掉,后拆下层模板,拆模后,清理下一段要施工的区域,将泡沫板放入传力杆处,并确保贴紧前一段混凝土侧面作为固定端端模,可移动端端模再次定位要施工区域的底座长度,形成循环作业。后续作业时只需要支护侧模即可进行单元板的连接完成浇筑作业。
[0020]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模(I)、固定端端模(2)和可移动端端模(3),且两个平行的侧模(I)、固定端端模(2)和可移动端端模(3)四部分拼接在一起形成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端模(2)固定栓接在两个平行侧模(I)的一端形成浇注的起始端,所述可移动端端模(3)可根据底座的长度紧固在两个侧模(I)上的合适位置,且可移动端端模(3)与固定端端模(2)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平行的侧模(I)上还安装有可沿着侧模移动的凹槽模板,所述凹槽模板位于固定端端模(2)与可移动端端模(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I)的顶端上栓接小角钢(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I)的长度采用路基底座单块IP型最大定制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端模(2)为单块板状结构,且固定端端模(2)固定栓接在两个平行的侧模(I)相同一端的端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端端模(3)是由上层模板(6)和下层模板(7)拼接在一起形成的板状结构,且板状结构的边端上分别设有紧固器(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便捷长、短可调式通用型路基底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模板是由安装在侧模(I)上并可沿着侧模(I)滑动的可移动探长小钢架(9)、连接两个侧模⑴上可移动探长小钢架(9)的吊架(10)以及安装在吊架(10)上的凹槽(4)三部分构成的。
【文档编号】E01B29/00GK204000503SQ20142030406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蔡新宁, 朱士良, 许占洋, 张得文, 高波 申请人: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