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位输出电路及无线重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956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级位输出电路及无线重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无线重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级位输出电路及无线重联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货运铁路的运输量需要一个很大程度地提高,而原来仅靠单个机车牵引列车的编组方式有其局限性,一方面单个机车的牵引力不足以牵引更大编组的列车,另一方面列车编组长度加长后列车运行的安全系数降低,因此,重载铁路必须用多个机车重联的方式来牵引列车,机车重联后能增大列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目前采用的级位输出电路如图1所示,级位手柄通过端子柜节点与微机柜连接,机车在单机模式时,级位信号由级位手柄输出后,经过线号1703到达端子柜节点,后经过线号1703E将级位信号传送至微机柜。而当主控机车与从控机车通过有线重联方式,解决级位信号传输时,两车之间通过外部重联电缆跨接,存在外部重联电缆安装拆解不方便,影响应用效率,以及级位信号为模拟直流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级位输出电路及无线重联系统,解决了有线重联中外部重联电缆安装拆卸不方便,级位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实现了多个机车无线重联的方式牵引列车,且单机模式及重联模式自由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级位输出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级位手柄、继电器、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和微机柜,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通过端子柜节点一与所述微机柜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通过端子柜节点二连接所述级位手柄,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通过端子柜节点三与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连接,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连接所述端子柜节点一。

可选的,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由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控制。

可选的,当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没有工作时,所述级位手柄输出的级位信号,经由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公共端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由所述微机柜接收。

可选的,当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处于常闭触点时,所述级位手柄输出的级位信号,经由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公共端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由所述微机柜接收,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通过连接的所述端子柜节点一采集所述级位信号,并将所述级位信号发送出去。

可选的,当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处于常开触点时,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接收级位信号,所述级位信号通过所述端子柜节点三输出后,经由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公共端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由所述微机柜接收,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通过连接的所述端子柜节点一采集所述级位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线重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机车和至少一个从控机车,所述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上均设置有包含上述所述的级位输出电路。

可选的,所述主控机车上的级位输出电路中,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处于常闭触点,所述主控机车上的级位信号,通过所述主控机车上的级位手柄输出,经由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公共端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由所述微机柜接收,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通过连接的所述端子柜节点一采集所述级位信号,并将所述级位信号发送至所述从控机车。

可选的,所述从控机车上的级位输出电路中,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接收第一切换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处于常开触点,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接收所述主控机车发送的级位信号,所述级位信号通过所述端子柜节点三输出后,经由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公共端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由所述微机柜接收,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通过连接的所述端子柜节点一采集所述级位信号,并反馈至所述主控机车。

可选的,所述从控机车上的级位输出电路中,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接收第二切换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处于常闭触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级位输出电路包括级位手柄、继电器、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和微机柜,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通过端子柜节点一与所述微机柜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通过端子柜节点二连接所述级位手柄,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通过端子柜节点三与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连接,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连接所述端子柜节点一,解决了有线重联中外部重联电缆安装拆卸不方便,级位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实现了多个机车无线重联的方式牵引列车,且单机模式及重联模式自由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级位输出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级位输出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级位手柄 2 继电器

3 无线重联系统控 4 微机柜

5 端子柜节点一 6 端子柜节点二

7 端子柜节点三 20 继电器的公共端

21 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22 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级位输出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电路包括级位手柄1、继电器2、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和微机柜4,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20通过端子柜节点一5与所述微机柜4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21通过端子柜节点二6连接所述级位手柄1,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22通过端子柜节点三7与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连接,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连接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

其中,所述继电器2的线圈由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控制,通过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的内部插件输入输出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没有工作时,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级位输出电路所处机车为单机模式,所述继电器2处于初始状态,所述继电器2的线圈处于所述继电器2的常闭触点21,即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20与常闭触点21连接,所述级位手柄1输出的级位信号,经由所述继电器2的常闭触点21与公共端20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由所述微机柜4接收,该实施方式与图1的现有技术中,未加装无线重联设备的有线重联中的级位电路等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控制所述继电器2的线圈处于常闭触点21时,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级位输出电路所处机车为重联模式下的主控机车,所述级位手柄1输出的级位信号,经由所述继电器2的常闭触点21与公共端20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由所述微机柜4接收,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通过连接的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采集所述级位信号,并将所述级位信号发送出去,即将所述级位信号发送到从控机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控制所述继电器2的线圈处于常开触点22时,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级位输出电路所处机车为重联模式下的从控机车,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接收级位信号,所述级位信号可以是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通过无线接收主控机车发出的级位信号,或者通过无线接收工作人员通过其他设备发送过来的。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通过接收所述级位信号,解析出所述主控机车的级位信号后,通过所述端子柜节点三7输出后,经由所述继电器2的常开触点22与公共端20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由所述微机柜4接收,然后所述微机柜4根据接收到的级位信号控制从车的级位。其中,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通过连接的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采集所述级位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反馈给主控机车。

通过上述级位输出电路,在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了单机、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三种工况下的无缝切换,且不会影响机车的级位输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线重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机车和至少一个从控机车,所述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上均设置有包含上述所述的级位输出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机车上的级位输出电路中,如图2所示,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控制所述继电器2的线圈处于常闭触点21,所述主控机车上的级位信号,通过所述主控机车上的级位手柄1输出,经由所述继电器2的常闭触点21与公共端20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由所述微机柜4接收,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通过连接的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采集所述级位信号,并将所述级位信号发送至所述从控机车。

在所述从控机车上的级位输出电路中,如图2所示,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接收第一切换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继电器2的线圈处于常开触点,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接收所述主控机车发送的级位信号,所述级位信号通过所述端子柜节点三7输出后,经由所述继电器2的常开触点22与公共端20输出至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由所述微机柜4接收,,然后所述微机柜4根据接收到的级位信号控制从车的级位。另外,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通过连接的所述端子柜节点一5采集所述级位信号,并反馈至所述主控机车。

另外,在所述从控机车上的级位输出电路中,所述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3接收第二切换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继电器2的线圈处于常闭触点21,即从控机车可以转换为单机模式工作或者转换为主控机车工作。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重联系统控制器及继电器,在单机及重联模式下,可以自动切换并输出级位信号,而不造成兼容性问题,而且在现有直流机车上实施简单,仅需一只继电器,不需要对线路做大改动,就可以兼容既有电路。

本实用新型已应于用于SS4系列机车无线重联系统中,在神朔铁路直流机车SS4B的无线重联系统中均采用了本实用新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