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障器高度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3481发布日期:2019-08-03 16:27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障器高度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障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排障器高度调整器。



背景技术:

机车上通常会设置排障器来排除列车前方的障碍物,避免障碍物卷入列车底盘而造成运行障碍。在安装排障器时,需要找准排障器的安装位置以保证排障器的安装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由于排障器整体长度较长,对于排障器的水平方向进行定位难度较大,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多,并且在对一段调整之后往往会影响到另一端的精度,从而需要反复多次调整,导致调整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障器高度调整器,通过对排障器的两端同步调整,提高排障器的定位精度,并缩短调整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障器高度调整器,包括两个下支撑板和两个上支撑板,所述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通过楔面传动连接,两个下支撑板上的楔面对称设置,两个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支撑板同步反向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的上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将两个上支撑板固定的垫块。

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驱动结构能够驱动两个上支撑板在竖向方向同步运动,利用垫块支撑排障器,以此实现对排障器的两端在竖向方向进行同步调整,有利于提高排障器的定位精度,避免反复调整,能够缩短调整的时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两端且分别与一个下支撑板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转轴两端的外螺纹旋向相反。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以此实现对两个上支撑板的同步调整,具有控制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支撑板滑动连接有位于下支撑板下方的底座。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底座提高本方案与铁轨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用于与下支撑板滑动连接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滑轴,所述的下支撑板内设置有与滑轴滑动连接的滑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以此实现底座与下支撑板的滑动连接,并利用凹槽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下支撑板发生偏转。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轴与下支撑板滚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减小摩擦以及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4中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支撑板,2-下支撑板,21-滑槽,3-驱动结构,4-垫块,5-底座,51-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排障器高度调整器,包括两个下支撑板2和两个上支撑板1,所述的下支撑板2与上支撑板1通过楔面传动连接,两个下支撑板2上的楔面对称设置,两个下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支撑板2同步反向移动的驱动结构3,所述的上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将两个上支撑板1固定的垫块4。

利用楔面传动连接能够改变力的方向,本方案中,在需要对排障器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将本方案放置在轨道上,以轨道的上表面作为水平基准,列车以及排障器也以轨道的上表面作为水平基准。利用垫块4支撑排障器,使垫块4与排障器的端部对齐。利用驱动结构3提供沿着垫块4长度方向的驱动力驱动两个下支撑板2同步移动,在楔面的作用下,下支撑板2驱动上支撑板1在垂直于垫块4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以此实现调节排障器高度的功能。

利用驱动结构3同步驱动两个下支撑板2,能够使垫块4在保持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稳定的上下移动,避免垫块4以及垫块4上的排障器出现偏转的情况,防止排障器的水平精度因为调整而被破坏,以此避免了反复调整而降低调整的难度并缩短调整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方案使用方便,能够降低人员要求,减少人员使用数量。并且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结构的排障器,其适用范围较大,受到排障器结构的影响较小,便与推广使用,本身结构比较简单,能够重复多次利用,维修方便,能够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楔面的朝向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选择,其多种朝向均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并实现相当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对楔面的朝向进行限定和赘述。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结构3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两端且分别与一个下支撑板2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转轴两端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利用旋向相反的外螺纹同时与两个下支撑板连接,在转动转轴时,能够同时带动两个下支撑板2同步地反向移动,以此实现驱动的效果。两端的外螺纹除了旋向不同以外,需要有相同几何参数,例如螺距、外径、内径、中径、牙型角等参数,以此避免两个下支撑板2的移动距离有所差距。利用螺纹连接并进行驱动,通过转动的圈数来控制下支撑板2的移动距离,以此还能够实现微调的功能。并且利用螺纹的自锁功能,使得本方案也具备自锁的功能,防止调整到位之后出现松动而导致排障器的位置精度破坏。本实施例中,其它未描述的内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支撑板2滑动连接有位于下支撑板2下方的底座5。利用底座5来支撑下支撑板2,并使用底座5来进行定位、安装在轨道上,为本方案的定位、安装提供操作空间,并避免下支撑板2与轨道之间发生摩擦,防止调节下支撑板2时,下支撑板2与轨道发生摩擦而影响本方案的位置精度。底座5与下支撑板2之间可设置乡音的结构来减小摩擦,例如滚珠、滚针等结构,以此来提高下支撑板2的灵活性,并减小下支撑板2的摩擦以及磨损。

实施例4:

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5内设置有用于与下支撑板2滑动连接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滑轴51,所述的下支撑板2内设置有与滑轴51滑动连接的滑槽21。

利用凹槽能够限制下支撑板2的转动自由度,从而防止下支撑板2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而破坏排障器的位置精度,利用滑槽21为下支撑板2的移动提供空间,防止下支撑板2的移动受到干涉。

所述的滑轴51与下支撑板2滚动连接。在滑轴51上设置转动结构,或者使滑轴51与底座5转动连接,以此能够实现滑轴51与下支撑板2的滚动连接,使滑轴51与下支撑板2滚动连接能够在下支撑板2移动时,减小下支撑板2受到的阻力,减小调节下支撑板2位置的阻力,使得本方案更方便使用。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5的下方设置用于与轨道配合安装的安装槽,以此提高底座5与轨道的安装精度以及位置精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