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辙叉双臂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8900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更换辙叉双臂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铁路工务部门使用的更换辙叉双臂吊。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日益繁忙,车速不断提高,轴重增加,辙叉心磨损加快,需要经常更换,由于辙叉重近2吨,体积大,平均寿命短,每次更换辙叉28人才能抬动,工人把辙叉围满,一人紧挤一人,每人最少用61公斤力,每次施工需要30人,现在沿线工区都没这么多人,需要几个工区配合才能施工,有时车站不能及时给点,造成很大的劳动力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更换辙叉双臂吊,改进了落后的维修方法,能确保人身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体力劳动,改变劳动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更换辙叉双臂吊采用支脚可调式底座,底座上连接支架,双臂吊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架上构成天平式结构,摆铊和双吊臂有一共同固定在支架上的轴,摆铊的两侧分别连接液压缸,另一端与双吊臂相连,柱塞泵分别安装在支架的前后两边,通过油管将柱塞泵和液压油缸连接起来,双吊臂的两端分别有通过吊链连接的吊勾,使双吊臂的举力作用点通过摆铊连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该更换辙叉双臂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2人即能抬起),搬动方便,起动快,双臂能一起活动,双臂吊起重物后,能和摆铊一起自动找调整平衡,吊起的重物可互为平衡铁,双缸互为保险,一只缸万一发生故障,单缸照常可以起吊,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经济价值。
下面借助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参见附图,更换辙叉双臂吊在同一平面内双吊臂7组成天平结构,双吊臂7在中心轴9处铰接,工作中新旧叉心同时吊起,互为配重,支架2中心为一立轴,起重后能迅速转动180度,吊出旧辙叉,换入新辙叉。支架2下连接的是可以调整高度的四脚底座1,调整范围大,能适应现场枕木和道碴不平整的复杂地形可靠工作。摆铊3的两端分别通过液压油缸4与双吊臂7相连,2个柱塞泵5安装在支架2的前后两侧,油管6将柱塞泵5和液压油缸4连接起来,双吊臂7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带吊链的吊勾8。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更换辙叉的工作程序;把两个带吊链的吊勾8各自挂在两吊臂7端部的横槽中,用两只吊勾8各挂一个辙叉中间底部,锁紧后即可以起吊作业,吊起辙叉后,人推辙叉绕双臂吊的立轴旋转180度,新旧辙叉易位,然后缓缓放下辙叉,定位,即完成作业过程。
权利要求1.更换辙叉双臂吊,由液压油缸、支座和吊臂构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支脚可调式底座,底座上连接支架,双吊臂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架上构成天平式结构,摆铊和双吊臂有一共同固定在支架上的轴,摆铊的两侧分别连接液压缸,另一端与双吊臂相连,柱塞泵分别安装在支架的前后两边,通过油管将柱塞泵和液压油缸连接起来,双吊臂的两端分别有通过链环连接的吊勾,双吊臂的举力作用点通过摆铊连接起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铁路工务部门使用的更换辙叉双臂吊,其采用支脚可调式底座,底座上连接支架,双吊臂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架上构成天平式结构,摆铊和双吊臂有一共同固定在支架上的轴,摆铊的两侧分别连接液压缸,另一端与双吊臂相连,柱塞泵分别安装在支架的前后两边,通过油管将柱塞泵和液压油缸连接起来,双吊臂的两端有通过链环连接的吊钩。
文档编号E01B33/00GK2085375SQ9022005
公开日1991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12日
发明者赵进京, 薛玉才, 郑国柱, 孙东良, 姚若宏 申请人:石家庄铁路分局邢台工务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