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及卧铺车厢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52308阅读:来源:国知局
便。为了使主铺体3a滑动时更加平稳,移动到位时也更加稳定不晃动,也可以采用,在滑槽11的内表面及滑块9的外表面上具有相互啮合的齿,滑槽11相当于齿条,滑块9相当于齿轮,齿轮啮合齿条而移动,当滑块9处于卡合部12内时,通过啮合的齿限制滑块9,使主铺体3a更加稳定不会晃动。
[0039]如图1至图4所示,在铺体3上方的间壁I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二个靠背13,为提高舒适性,在每个靠背13上还安装一头靠14,在每个靠背13的两侧均具有一个扶手15,扶手15转动连接在间壁I或靠背13上。扶手15的端部通过旋转轴16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7上,支撑架17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间壁I或靠背13上。在躺姿时,将扶手15向上翻转呈垂直状态,而在坐姿时,则将扶手15向下翻转,将每个座位隔开,也方便乘客使用。
[0040]如图5至图8所示,上层的卧铺包括上层铺体19,上层铺体19通过转动定位机构转动固定在间壁I上,在上层铺体19 一侧边的边沿固定安装有防护栏杆23,确保乘客使用的安全性。上层铺体19也是由上层的软垫层和下层的金属骨架组成,软垫层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接触面。
[0041]转动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层铺体19两端的支撑骨架20、旋转轴21和支撑轴22等,其中,在支撑骨架20的后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4,安装孔24通过螺栓固定在间壁I上,两端的支撑骨架20与上层铺体19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旋转轴21转动连接,旋转轴21的一端固定在上层铺体19的金属骨架上,在支撑骨架20上设置旋转轴孔25,旋转轴21的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孔25内并可以旋转轴孔25内转动,上层铺体19以两端的旋转轴21为中心轴转动实现向上或向下翻转。
[0042]在每个支撑骨架20上具有一呈弧形的支撑轴滑槽26,支撑轴滑槽26的形状按上层铺体19翻转轨迹设置,在上层铺体19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支撑轴22,支撑轴22的另一端插入至对应侧的支撑轴滑槽26内,上层铺体19翻转时支撑轴22在相应的支撑轴滑槽26内滑动。如图5所示,支撑轴22滑到最底端,即上层铺体19处于水平的正常使用位置时,由于支撑轴滑槽26的限制,支撑轴22对上层铺体19起到支持受力的作用,支撑轴22与旋转轴21 —起支撑卧铺,满足卧铺的承载能力。
[0043]在支撑骨架20与上层铺体19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上层铺体19可以根据乘客需求,通过定位机构锁定在向上翻转60° (半翻转)和90° (全翻转)的位置。如图10所示,卧铺向上翻转90°时,卧具则需要单独另外放置,较为麻烦,本实施例优选,在不使用该卧铺时,将上层铺体19被向上翻转60°,如图9所示,上层铺体19与间壁I之间还留出用于放置卧具的空间,卧具无需另外单独放置。
[0044]如图7所示,定位机构为安装在上层铺体19和支撑骨架20上的定位锁27,本实施例中,将定位锁27安装在上层铺体19的下表面上,以方便乘务员操作。定位锁27包括安装在上层铺体19上的锁舌28及钥匙孔29,在支撑骨架20上设置多个与上层铺体19翻转角度对应的锁槽30,如图9所示,在支撑骨架20上设置两个锁槽30,分别对应60°和90°的位置。
[0045]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当需要向上翻转上层铺体19时,乘务员用钥匙插入钥匙孔29中,旋转钥匙带动锁舌28从锁槽30中脱出,向上翻转上层铺体19至需要的角度,如翻转至60° (半翻转)的位置,乘务员再将钥匙反向旋转,将锁舌28插入至锁槽30中,拔出钥匙,即将铺体I锁定在60° (半翻转)的位置。使用定位锁27定位铺体1,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将上层铺体19翻转的权限授权给乘务员,乘客不能自行操作,使于铁路实现运营管理。
[0046]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保证乘客的安全性,在两端的支撑骨架20上各安装一向上层铺体19伸出的保险杠31,上层铺体19搭置在保险杠31上。保险杠31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旋转轴21的强度高于支撑轴22,如果出现隐患故障,首先破坏支撑轴22,但在支撑轴22断裂的情况下,保险杠31对卧铺起到支撑作用,既能防止危险的发生,又能提示售后对卧铺进行维修。
[0047]如图5至图7所示,为保证卧铺车厢的整体内装效果,支撑骨架20、旋转轴21、支撑轴22等均安装在装饰罩32内,装饰罩32通过螺钉固定在间壁I上。
[0048]当卧铺使用时:
[0049]将下层卧铺的主铺体3a略向上抬起,使四个滑块9分别从四个滑槽11后部的卡合部12中脱出,向前移动主铺体3a直至卧铺位置,此时四个滑块9分别进入四个滑槽11前部的卡合部12内。再将翻转铺体3b向下翻转至水平位置与主铺体3a平齐形成完整的卧铺铺面。
[0050]同时,乘务员利用钥匙插入至上层铺体19的钥匙孔29中进行解锁,向下翻转上层铺体19至水平位置,此时,支撑轴22固定在支撑轴滑槽26的最底部。
[0051]当软座使用时:
[0052]将翻转铺体3b向上翻转至垂直位置,利用气弹簧8支撑固定,再将下层卧铺的主铺体3a略向上抬起,使四个滑块9分别从四个滑槽11前部的卡合部12中脱出,向后移动主铺体3a直至坐姿位置,此时四个滑块9分别进入四个滑槽11后部的卡合部12内。
[0053]同时,向下翻转上层铺体19至半翻转位置或全翻转位置,乘务员利用钥匙插入至上层铺体19的钥匙孔29并旋转,使锁舌28插入至锁槽30内并锁定。此时,上层铺体19节省出较大的车厢空间,不会影响坐在下层卧铺乘客的使用。
[0054]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包括铺体及铺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铺体由主铺体和翻转铺体两部分组成,所述翻转铺体设置在所述主铺体的内侧,所述翻转铺体转动连接在间壁上,所述主铺体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铺腿上,所述翻转铺体向上翻转后形成腰部靠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铺体通过铰链与间壁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铺体与所述间壁之间还设置一旋转支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机构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翻转铺体和间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个滑座,在所述滑座上具有一中空的滑槽,所述滑座固定在所述铺腿上,在所述铺体上相应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槽的前后两端向下弯曲形成所述滑块的卡扣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和滑块在所述铺体的两端各设置有前后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及滑块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或在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及滑块的外表面上具有相互啮合的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铺体上方的间壁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二个靠背,在每个所述靠背的两侧均具有一个扶手,所述扶手转动连接在间壁或靠背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端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间壁或靠背上。
9.一种卧铺车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卧铺车厢内安装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卧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铺车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卧铺结构的上方设置有一层或两层上层卧铺,所述上层卧铺通过转动定位机构转动固定在间壁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及卧铺车厢,卧铺包括铺体及铺腿,所述铺体由主铺体和翻转铺体两部分组成,所述翻转铺体设置在所述主铺体的内侧,所述翻转铺体转动连接在间壁上,所述主铺体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铺腿上,所述翻转铺体向上翻转后形成腰部靠背。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只要通过转动翻转铺体同时移动主铺体即可实现坐卧之间的转换,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在作为卧铺使用时,翻转铺体和主铺体同时作为卧铺的铺面,加宽了铺面的宽度,使乘客在使用时更加舒适。
【IPC分类】B61D1-08, B61D33-00, B61D31-00
【公开号】CN104875755
【申请号】CN201510304465
【发明人】郭小峰, 王晶凯, 佘鹏, 崔巍, 贾玉山, 陈郁, 陶桂东, 刘晓坤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