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驱动的搬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4728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螺旋驱动的搬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螺旋驱动的搬运装置,其构成为将搬运用行走体侧的被动辊接合在沿着行走路径所设的螺旋轴,且通过该螺旋轴的旋转驱动,使搬运用行走体以预定速度推进。
【背景技术】
[0002]就这种螺旋驱动的搬运装置而言,已知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螺旋驱动的搬运装置,为由同心状地串联且以彼此等速的方式连动旋转的多个螺旋轴所构成的螺旋轴列是沿着搬运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设置,且在搬运用行走体上,接合在所述螺旋轴的前后两个被动辊是以对应所述螺旋轴之间的螺旋中断空间长度的间隔设置。如此构成的螺旋驱动的搬运装置能将容易制造的长度的多个螺旋轴各别通过轴承同心状地支承以构成长形的螺旋轴列,且不论螺旋轴之间的螺旋中断空间是否存在皆能连续驱动行走搬运用行走体。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52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技术课题
[0007]另一方面,使搬运用行走体侧的被动辊接合在以固定位置旋转驱动的螺旋轴,且搬运用行走体以对应螺旋轴的螺距的速度驱动行走的搬运装置,虽然能通过改变螺旋轴的螺距而改变搬运用行走体的驱动行走速度,但是在以对应螺旋轴之间的螺旋中断空间长度的间隔配置前后两个被动辊的结构作为上述的被动辊时,螺旋轴的螺距必须为前后两个被动辊的间隔的整数分之一,且不能自由地改变螺旋轴的螺距。在现实中,即使在使用如搬运汽车车体的大型搬运用行走体的搬运装置中,作为不同的搬运用行走体的驱动行走速度(螺距)的区域,最多也只能构成大概2至3种类的区域。
[0008]技术手段
[0009]本发明提出了能解决上述过去的问题的螺旋驱动的搬运装置,为了容易理解与后述实施例的关系,将说明该实施例时使用的组件符号以括号括起来表示时,本发明的螺旋驱动的搬运装置是构成为:由同心状地串联且以彼此等速的方式连动旋转的多个螺旋轴(22a?22c)所构成的螺旋轴列(13)是沿着搬运用行走体(I)的行走路径设置,且在搬运用行走体(I)上,与所述螺旋轴(22a?22c)接合的前后两个被动辊(7a、7b)是以对应所述螺旋轴(22a?22c)之间的螺旋中断空间长度的间隔设置,其中,作为所述前后两个被动辊的该前后两个被动辊(7a、7b)之间间隔(Dl)较窄的第一被动辊对(8)以及该前后两个被动辊(9a、9b)之间间隔(D2)较宽的第二被动辊对(10)的至少两组,是位置交错地设置在相对于搬运用行走体的行走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作为所述螺旋轴列的与所述第一被动辊对(8)的各被动辊(7a、7b)接合的第一螺旋轴列(13)以及与所述第二被动辊对(10)的各被动辊(9a、9b)接合的第二螺旋轴列(14),是沿着搬运用行走体(I)的行走路径交互设置;第一螺旋轴列(13)的各螺旋轴(22a?22c)与第二螺旋轴列(14)的各螺旋轴(26a、26b)是以彼此等速的方式连动连结,且第一螺旋轴列(13)与第二螺旋轴列(14)之间的搬运用行走体行走方向的螺旋中断空间长度(L1、L2)是与接合在上游侧的螺旋轴列(13/14)的被动辊对(8/10)的被动辊(7a、7b/9a、9b)之间的间隔(D1/D2)相等。
[0010]技术效果
[0011]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构成第一螺旋轴列的螺旋轴的螺距是以第一被动辊对的前后两个被动辊之间的间隔Dl的整数分之一为条件进行设定,而构成第二螺旋轴列的螺旋轴的螺距是以第二被动辊对的前后两个被动辊之间的间隔D2的整数分之一为条件进行设定,因此虽然至少能改变在第一螺旋轴列的搬运用行走体的进给速度与在第二螺旋轴列的搬运用行走体的进给速度,但是实际上如同公知技术的一螺旋轴列上,以接合在此螺旋轴列的前后两个被动辊的间隔的整数分之一为条件而能构成螺距(进给速度)不同的多个区域,所以只要第一螺旋轴列与第二螺旋轴列的任一方的至少一方以上述方式构成,搬运装置整体就能增加可通过另一方的螺旋轴列构成的不同的进给速度的区域,因此能合理地增加在搬运用行走体行走的行走路径中能设定不同进给速度的区域的数目。当然,通过在第一螺旋轴列与第二螺旋轴列双方设定不同进给速度的多个区域,就能在搬运装置整体设定非常多不同进给速度的区域。也就是,本发明的搬运装置能有效地活用在将对于搭载在一个搬运用行走体上并在一定行走路径上搬运的工件所施行的预定的多个作业,在以适合各作业的各种搬运速度一边搬运一边进行的情况。
[0012]此外,实施本发明的搬运装置的情况下,对应于搬运用行走体的支持与引导结构等,虽然第一螺旋轴列(13)或第二螺旋轴列(14)也能配置在搬运用行走体(I)的行走路径的横侧方或上侧,但是在适用于行走在铺设于地面上的导轨(3a、3b)上的台车形式的搬运用行走体(I)的情况下,第一螺旋轴列(13)与第二螺旋轴列(14)较佳为在搬运用行走体(I)的下侧空间内,相对于该搬运用行走体(I)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以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
[0013]此外,虽然构成第一与第二的各螺旋轴列(13、14)的同心状地串联的多个螺旋轴(22a?22c、26a、26b)彼此能通过在两端具有万向接头(19a、19b、23a、23b)的一个传动轴(20,24)连动连结,但是只要第一螺旋轴列(13)的端部的螺旋轴与第二螺旋轴列(14)的端部的螺旋轴也构成为通过由倾斜配置且在两端具有万向接头(28a、28b) —个传动轴所构成的传动组件(27)彼此连动连结,即能活用与将上述的同心状地串联的多个螺旋轴彼此连动链接的传动组件相同的传动组件,而能低成本的实施搬运装置整体。也就是,为了能够利用使用了这种倾斜配置的传动轴的传动组件,较佳为将构成第一被动辊对或第二被动辊对的前后两个被动辊之间的间隔扩大。更进一步,第一被动辊对(8)前头的被动辊(7a)与第二被动辊对(10)前头的被动辊(9a)较佳为并列配置在相对于搬运用行走体(I)的行走方向垂直的方向。
[0014]各被动辊(7a、7b、9a、9b)是枢轴支承于通过在相对于搬运用行走体(I)的行走方向上串联且接合的螺旋轴(22a?22c、26a、26b)的直角方向上来回移动自如的两个可动轴体(35a、35b)支持于搬运用行走体(I)的可动体(36),且可设置将所述两个可动轴体(35a,35b)锁定在被动辊接合于螺旋轴的作用位置与被动辊自螺旋轴脱离的非作用位置的锁定组件(44)。根据此结构,当需要将搬运用行走体自螺旋轴分离且移动时,通过解除所述锁定组件的锁定作用,将处于作用位置的被动辊切换到非作用位置之后,再以所述锁定组件锁定处于此非作用位置的被动辊,就能安全且容易地将搬运用行走体自螺旋轴分离且移动,并且在螺旋轴之间的被动辊转乘时等状况中,仅以前后两个被动辊中任一方的被动辊承受来自螺旋轴的推力的状况下,能将此被动辊所承受的相当大的推力分担在两个串联的可动轴体,所以即使在搬运大型且大重量的工件的搬运装置中,在强度方面也不会产生问题而能有力地螺旋驱动搬运用行走体。
[0015]当如上述支持被动辊(7a、7b、9a、9b)时,所述锁定组件(44)是由以在该可动轴体(35a、35b)的周围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持于各可动轴体(35a、35b)的端部的旋转盘(37a、37b)、旋转操作此旋转盘(37a、37b)的把手(38a、38b)、在搬运用行走体(I)侧配置成与所述旋转盘(37a、37b)相邻且设有被接合部(41a?43b)的固定板(40)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盘(37a、37b)的周边的接合部(39a、39b)所构成,并构成为当被动辊(7a、7b、9a、9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