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主开关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437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主开关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
背景技术
就摩托车而言,皆是利用将钥匙插入主开关锁开启导通电源后,始能进行各种动作;并利用钥匙带动曲柄转动来锁固龙头,以防止他人随意牵走摩托车。在早先要进行加油或是打开座垫时,皆需将钥匙插入油箱盖或座垫锁开锁后才能完成。因此若钥匙已插在主开关锁上时,就造成钥匙必须重覆插入、取出的动作,对骑车者来说实在不方便。为了解决此困扰,有人曾开发出可直接由主开关锁处打开油箱盖及座垫锁的结构。其是在主开关锁的本体内设一转环,转环设有一拨杆,而能在对钥匙施力按压后令锁芯下沉带动转环旋转,并由转环驱动一牵引机构动作,来达到开启油箱盖或座垫的功能。由于在转环周面设有回复弹簧,以致在开启后转环即会迅速回复原位,因此仅能完成开启的单一动作,并不能持续的开启或关闭。另外,亦有将曲柄设计成多段式弯曲状,而能由各弯曲处分别带动一滑块,且滑块并连接至其他构件,藉此来达到控制多处构件的效果。但是此一方法势必令曲柄的长度加长,但是主开关锁的本体为一定大小,而使曲柄的长度受到限制。同时此一方式的控制也较不易,因此如何较容易地利用主开关锁控制其他构件,并使其能为一定位状态,显为当前业者极待突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可由主开关锁处打开油箱盖及座垫锁,且锁芯转环旋转后可被固定位不会弹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包括一本体,于本体前侧延伸设一锁芯筒,于锁芯筒内容置锁芯,在锁芯的周面下侧设有一驱动块,于该本体内套设第一转环,该第一转环利用其后侧的衬环螺固定位,又一曲柄以其折曲处穿过一滑块上的长槽,并穿过第一转环与之结合,其特征是于第一转环与该滑块之间设一可被锁芯驱动的第二转环,该第二转环在被锁芯驱动后是为一固定位的状态。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在第二转环前侧端面设一向前凸出的嵌块,而在本体的内壁周面与嵌块平行处则设一定位块,第二转环的嵌块被锁芯带动旋转至本体的定位块另侧边相互抵靠,而令第二转环呈一固定位的状态。
在锁芯的周面上方设一嵌块,同时在锁芯筒的内壁设一平行对应的定位块,当压下锁芯旋转后,锁芯的嵌块旋转至锁芯筒上定位块另侧边相互抵靠,而令第二转环呈一固定位的状态。
在第二转环的周面延设一凸出于前侧端面的卡块,且在第一转环的衬环底侧对应处设一凹下的卡孔,及在其旁侧设一定位孔,在平时卡块是嵌卡于卡孔之内,而当锁芯被下压后,则卡块就由卡孔内退出,并在锁芯旋转后变成与定位孔相对应,并藉由第二转环底侧端面凹孔内所套设弹性元件的伸张弹力,使卡块嵌入定位孔之内,而令第二转环形成一固定位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藉于主开开锁的本体内增设一转环,该转环上设有一支以上的拨杆,而拨杆带动一牵引机构,且转环旋转后被固定位不会弹回,以令拨杆所带动的牵引机构可为开启或闭合的状态。
为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1B是图1A中的第二转环的端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转环与牵引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作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转环与牵引机构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作动示意图。
图6至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转环定位的作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A、1B,主开关的本体1前侧延伸一锁芯筒11,以容锁芯2的塞套。本体1一侧边下方设一中空的凸管12,凸管12内穿套一锁栓13。在锁芯2的周面下侧设有一驱动块21。于本体1内部套入第一转环3。第一转环3利用其后侧的衬环31来螺固定位。转环3的外周面绕设有回复弹簧32,并在第一转环3内壁设有一个以上的凸块33。且在第一转环3的前侧端面设一拨杆34,该拨杆34并由本体1前侧端面锁芯筒11旁侧所开设的弧形槽(此处不绘出)伸出。锁芯2利用驱动块21与凸块33的卡抵,而来带动第一转环3的旋转,驱使拨杆34带动一牵引构件(此处不绘出)执行油箱盖或座垫开启的动作。又曲柄4以其拆曲处穿设于一滑块41上的长槽内,再穿过第一转环3中孔,结合成一基本的主开关锁架构。钥匙转动锁芯2后,可由下侧的驱动块21拨动曲柄4旋转,而由曲柄4折曲端推挤滑块41横向移位,进而顶抵锁栓13由凸管12内伸出,来将摩托车的龙头锁固。此等部分及其动作为已知技术,在比不另作详细的解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第一转环3与滑块41之间加设第二转环5。该第二转环5利用后侧的衬环51以和第一转环3错开的方式螺固定位。而在第二转环5前侧端面设有一支以上的拨杆52,在图1中是以设立二支拨杆为例。第二转环5的拨杆52并与第一转环3的拨杆34呈错开状。而拨杆52是由锁芯筒11的旁侧另行开设的弧形槽伸出,并不会让不同转环的拨杆相互干扰。第二转环5底侧端面利用弹性元件53及珠体54塞套于凹孔59内,使第二转环5在旋转时较为滑畅,此一结构与第一转环3相同。并在第二转环5前侧端面设一向前凸出的嵌块55,而在本体1的内壁周面与嵌块55平行处则设一定位块14,另外在第二转环5的内壁设有嵌槽56,使第二转环5可被锁芯2利用驱动块21的嵌入带动旋转。同样的在第二转环5的外周面亦设有回复弹簧57,以使第二转环5在限制力失去时能自动转回原状。
次请参阅图2,第二转环5由本体1前侧端面伸出的二支拨杆52,并与一牵引机构6的推杆61相顶抵。二推杆61的带动端611向同一侧凸出,且二凸出的带动端611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构件,且在二推杆61另侧抵止端612后侧塞设一弹性元件62。是当第二转环5被锁芯2带动旋转时,如图3所示,随着二支拨杆52的旋转,因此图中上方的推杆61会压挤弹性元件62收缩而为一拉入的动作;图中下方的推杆61则被弹性元件62的伸张弹力向外顶出。在二推杆61分别为拉入及向外顶出反方向的作动下,即可由二推杆61驱动所连接的构件分别为开启及闭合的作动。当然在实施上,亦可如图4所示,令二推杆61的带动端611分别向相反向凸出,同样的,以一弹性元件62顶靠于抵止端612,是当第二转环5被驱动旋转时,如图5所示一般,二拨杆52即分别将推杆61向外侧推出,在二推杆61同样被向外推出的作动下,即可令二推杆61连接的构件产生相同的开启或闭合的动作。
再请参阅图6,在平时骑乘摩托车时,由于锁芯2并未被按压下沉,是第二转环5前侧端面的嵌块55与本体1内壁的定位块14为一平行的对应状态。而在停车熄火后(即钥匙转至OFF的位置),若欲利用第二转环5带动连接的构件作动时,则需施力将钥匙下压使锁芯2下沉,而使第二转环5也因受力压迫弹性元件53收缩,令第二转环5向下沉,让第二转环5前侧端面的嵌块55向下移坠,同时并令锁芯2下侧的驱动块21与第二转环5内壁的凸块56相顶抵,则在转动钥匙下即由锁芯2带动第二转环5同步旋转,而令嵌块55如图7所示一般为一横向移位至定位块14的另一侧。当放松不再对钥匙施力后,第二转环5就不再受到向下挤迫的力量,套设于其底侧端面凹孔59的弹性元件53,即以其伸张弹力将第二转环5向上顶回复原位。在第二转环5被弹性元件53上顶移位下,已旋转至定位块14另侧边的嵌块55也因第二转环5的上移,就如图8所示变成与定位块14相抵靠的状态,而形成对第二转环2的限制力,让第二转环5为一固定位的状态。藉此第二转环5的拨杆52所连动的推杆61,不论是被推动伸出或是拉入也形成一固定位,来令推杆61连接构件的闭合(或开启)动作为一定位状态。而当欲回复时,仅需利用钥匙将锁芯2下压,令第二转环5下沉,则嵌块55就会随之下沉不再与定位块14相抵靠,藉第二转环5外周面设立的回复弹簧57的弹力,可让第二转环5反向旋转回复原状。则拨杆52就不再对推杆61产生顶抵的力量,使推杆61也自动回复原位,而让所连接的构件自动为开启(或闭合)的动作。亦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可由第二转环5带动连接的构件为开启或闭合的二种动作。
又请参阅图9,欲令第二转环5在旋转后为一定位,可不必在第二转环5前侧端面设以嵌块55,而是在锁芯2周面的上方加设一嵌块22,同时在锁芯筒21的内壁设一平行对应的定位块15。如此,当压下锁芯2旋转后,锁芯2的嵌块22也会旋转至锁芯筒2上定位块15另侧边,并形成一抵靠的状态。在锁芯2被固定位下,因锁芯2下侧的驱动块21是嵌入第二转环5内壁的嵌槽56内,第二转环56自然亦为一固定位的状态,而不能自动旋转回复原位,其拨杆52连动的推杆61自亦为一定位状,使其连动的构件也为一开启(或闭合)的定位,而能达到驱动该构件执行开启或闭合的二种动作。
再请参阅图10,欲令第二转环5在旋转后为一定位,可不必在第二转环5前侧端面设以嵌块55,而是在第二转环5的周面延设一凸出于前侧端面的卡块58,且在第一转环3的衬环31底侧对应处设一凹下的卡孔311,及在其旁侧设一定位孔312。如此,在平时卡块58是嵌卡于卡孔311之内,而当锁芯2被下压后,则卡块58就由卡孔311内退出,并在锁芯2旋转后变成与定位孔312相对应。则当锁芯2下压力失去后,藉由第二转环5底侧端面凹孔59内所套设弹性元件53的伸张弹力,即将第二转环5往上顶,而使卡块58嵌入定位孔312内,则第二转环5即形成一固定位的状态,而不能自动旋转回复原位,使其拨杆52连动的推杆61自亦为一定位状,使其连动的构件也为一开启(或闭合)的定位,而能达到驱动该构件执行开启或闭合的二种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包括一本体,于本体前侧延伸设一锁芯筒,于锁芯筒内容置锁芯,在锁芯的周面下侧设有一驱动块,于该本体内套设第一转环,该第一转环利用其后侧的衬环螺固定位,又一曲柄以其折曲处穿过一滑块上的长槽,并穿过第一转环与之结合,其特征是于第一转环与该滑块之间设一可被锁芯驱动的第二转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其特征是在第二转环前侧端面设一向前凸出的嵌块,而在该本体的内壁周面与嵌块平行处则设一定位块,该第二转环的嵌块于本体的该定位块另侧边相互抵靠,而令第二转环呈一固定位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其特征是在锁芯的周面上方设一嵌块,在锁芯筒的内壁设一平行对应的定位块,该锁芯的嵌块于锁芯筒上的该定位块另侧边相互抵靠,而使第二转环呈一固定位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其特征是在第二转环的周面延设一凸出于前侧端面的卡块,且在第一转环的衬环底侧对应处设一凹下的卡孔,并在其旁侧设一定位孔,该卡块是嵌卡于该卡孔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其特征是在第二转环的周面延设一凸出于前侧端面的卡块,且在第一转环的衬环底侧对应处设一凹下的卡孔,并在其旁侧设一定位孔,该卡块是嵌卡于该定位孔之内之内。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包括一本体,于本体前侧延伸设一锁芯筒,于锁芯筒内容置锁芯,在锁芯的周面下侧设有一驱动块,于该本体内套设第一转环,该第一转环利用其后侧的衬环螺固定位,又一曲柄以其折曲处穿过一滑块上的长槽,并穿过第一转环与之结合,于第一转环与该滑块之间设一可被锁芯驱动的第二转环,该第二转环在被锁芯驱动后是为一固定位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可由主开关锁处打开油箱盖及座垫锁,且锁芯转环旋转后可被固定位不会弹回。
文档编号B62H5/00GK2522323SQ0127826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
发明者林建成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