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骑式车辆中车辆的构成部件的收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74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骑式车辆中车辆的构成部件的收藏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坐骑式车辆中设置用于收藏构成车辆的部件,诸如电气器械、电子器械的收藏空间的收藏结构。
可是,以上所述的器械很容易受到从车体外部施加的外力的损伤,所以希望利用车辆上由强度很高的部件所包围的空间来收藏上述各种器械,以便切实地保护这些器械。
但是,如果单纯使用以上所说的由部件所包围的空间来收藏上述器械,当需要从车体外部对这些器械进行保养和检修作业时,上述部件就会妨碍这种作业,使得这种作业难以进行。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发明的坐骑式车辆具有如下的构成车辆的部件的收藏结构。
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发明,是在具有车架3、以及与该车架3联结在一起、从电源51下方支承着该电源的支承件69的坐骑式车辆中,在上述支承件69下方附近,设置收藏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53的收藏空间80。
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上增加下列特征在车架3具有从前立管5向后下方延伸的下延管6和从该下延管6的延伸端向上延伸的一对左、右后立柱7、7的坐骑式车辆中,在上述左、右后立柱7、7之间布置了上述电池组电源51和支承件69,并将该支承件69分别与上述各后立柱7联结。
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的发明上增加下列特征在对上述电池组电源51和支承件69设置了从前方自由开合的覆盖盖子56的坐骑式车辆中,用上述盖子56的下端部82,覆盖上述收藏空间80的至少一部分空间。


图1中,标号1是坐骑式车辆,具体的说,是电动两轮自行车。此外,箭头Fr指示车辆1的前方,下面所说的左、右是指面向前方的车辆1的车体2的宽度方向。
上述车体2的车架3具有下列各种部件构成车架前方的上端部、其轴线4沿纵向向着前下方延伸的前立管5;从上述前立管5向后下方延伸的一对左、右下延管6、6;从该下延管6、6的延伸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一对左、右后立柱7、7;以及把上述后立柱7、7的延伸端部互相联结起来的上部车架8。上述车架3以通过车体2宽度方向的车体中心线9的假想垂直面为基准,呈左、右对称的形状。
上述左、右下延管6、6的各个上端部固定连接在上述前立管5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左、右两侧。上述左、右下延管6、6的上部,随着从前立管5向着后下方延伸,逐渐在车体2的宽度方向互相分离,上述两根左、右下延管6、6的下部搁置平行地延伸,并利用车架横梁互相连接在一起。此外,上述两根左、右后立柱7、7随着向后上方延伸,在车体2的宽度方向逐渐分离。
在上述轴线4上设有一根插入前立管5中的转向轴11,这根转向轴11由装入上述前立管5中的轴承支承,能绕着上述轴线4自由转动。
前叉12从上述转向轴11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其上端部支承在转向轴11的下端部上。前轮14通过车轴13支承在前叉12的向下延伸的下端部上,能自由转动。上述前叉12上装有缓冲器15。用树脂制成的前挡泥板17覆盖在上述前车轮14的上方,这块前挡泥板17用紧固件18固定支承在上述前叉12的下端部。另一方面,在上述转向轴11的上端部上,用支承装置21支承着可以折叠的转向用把手20。
在上述左、右下延管6、6的延伸端部与上述左、右后立柱7、7的下端部的相互联结部分24的后方,设有沿着前后方向直线延伸的后悬臂25。在上述联结部分24上设有一对向外凸出的左、右托架27、27,在这一对托架27、27上架着一根枢轴26。上述后悬臂25的前端部用上述枢轴26通过上述托架27、27支承在上述联结部分24上,以使上述后悬臂25的后端部能上下自由摇动。
在上述后悬臂25的后端部上,用车轴31支承着能自由转动的后车轮32。用树脂制成的后挡泥板33覆盖在上述后车轮32的上方,这块后挡泥板33前后紧固件34、35固定支承在上述后悬臂25上,能方便地装卸。
一个呈直线状延伸的缓冲器28设置成从上述后立柱7、7的后方延伸到上述后悬臂25的上方。该缓冲器28的上端部支承于设置在上述后立柱7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枢轴29上,其下端部则在上述后悬臂25的前端部的后侧,用另一根枢轴29支承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上。
在上述车辆1的侧视图(图1)上,上述各后立柱7、7从上述联结部分24以直线形状向后上方延伸,上述缓冲器28的上端部用枢轴29支承在该后立柱7的直线延伸部分(后立柱7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上。此外,上述缓冲器28的下端部则用另一根枢轴29支承在从上述后悬臂25的前端部的枢轴26到后车轮32的车轴31之间的大致中央部分上。
在上述车体2的宽度方向上,上述前车轮14和后车轮32都设置在车体的中心线9上,上述车体2的车架3用上述前车轮14和后车轮32支承在行驶的路面36上。
用枢轴支承着上述缓冲器28的下端部的后悬臂25的后侧部分,其位置偏向车体中心线9的一侧(左侧),布置在后车轮32的一侧(左侧),上述后车轮32用上述车轴31单侧支承在上述后悬臂25的后端部上。
在上述左、右后立柱7、7中,上述缓冲器28的上端部用枢轴29支承在上述左侧的后立柱7上,上述缓冲器28的下端部则用另一根枢轴29,支承在位置偏向上述车体中心线9一侧(左侧)的后悬臂25的后部。
乘骑者37乘坐用的车座38支承在上述车架3的上部框架8上。在上述各下延管6的后部,设有支承坐在上述车座38上的乘骑者37用的踏板39。
在上述后悬臂25下方附近,设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主支架41,该主支架41的前部用枢轴42支承在后悬臂25上,所以它的后部便能向前下方自由地来回转动,并且,在主支架41的来回转动的方向(图1中实线箭头所指的方向)上,用弹簧43绷紧主支架41。此时,上述主支架41就能通过枢轴支承车架3了。
特别是,由图2可见,上述主支架41的形状为,在车体2宽度方向的尺寸,是从其前端部向后端部增大的。而且,上述主支架41的形状对于车体的中心线9来说是左、右不对称的,所以,在上述主支架41的后端部(转动的端部)上,右侧端部41b比左侧端部41a更加靠近车体的中心线9。
在车辆1停车的情况下,可使上述主支架41克服上述弹簧43的抗力,向图1中点划线的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当其上述转动的端部接触行驶的路面36时,车辆1便能借助于前轮14和主支架41停在上述行驶路面36(如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上。
在车辆1上设有作为其行驶的动力源的电动机45,该电动机45布置成与上述后车轮32同轴线,由上述后悬臂25的后端部支承,而后车轮32连接在电动机45的输出轴上与其一起转动。此外,设有制动上述后车轮32的制动装置46。该制动装置46具有布置成与上述后车轮32同轴线的鼓式制动器47、以及输入制动操作力后能对该制动器47进行制动的制动操作装置48。
上述车辆1还装有电池组电源51,该电池组电源51布置在上述左、右后立柱7、7之间,从车体2的侧面看起来,大致与各后立柱7相互平行。上述电池组电源51,通过在其下方的支承装置52支承在车架3上,能自由装卸,并且与构成车辆的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53电气连接。此外,还设有能使上述电池组电源51自由地电气开关上述器械53的主开关54,该主开关54用支承装置55支承在上述车架3上。
还设置了用树脂制作的盖子56,它从前方盖住上述电池组电源51和支承装置55,并且能从前方自由开合,以便能使电池组电源能支承在车架3的后立柱7上,并自由装卸,由于有了这种盖子56,提高了车辆1外观的漂亮程度。
上述器械53包括对上述电动机45进行电子控制的控制器58、照亮车辆1前方的的前灯59、以及仪表60等。
此外,如图3~5所示,上述器械53还包括对上述电池组电源51进行电子控制的控制器(BMC)62、从上述控制器62延伸出来的电气配线63、以及将从上述控制器58延伸出来后穿过上述下延管6内部的电气配线64、从上述前灯59和仪表60中延伸出来的电气配线65的各个端头与上述电气配线63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66等等。
上述支承装置52具有布置在上述电池组电源51下方的上述后立柱7、7之间、从下方支承上述电池组电源51的树脂制作的支承件69。
上述支承件69布置在上述后立柱7、7的各下部之间,它由下列各种零件组成在车体2的侧视图(图1、3)中,其轴线70大致与上述后立柱7平行地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断面呈矩形的、强度很高的筒状零件71;支承在该筒状零件71上、把上述筒状零件7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午两部分的分隔件72;以及与上述筒状零件71制作成一体、凸出在其外面的凸缘73。在上述支承件69中处于上述分隔件72上方的空间,是由上述筒状零件71的上部所围成的向后上方开口的上部空间74,而处于上述分隔件72下方的空间,则是由上述筒状零件71的下部所围成的向前下方开口的下部空间75。
在上述各后立柱7、7的下部分别设有凸出的托架77,上述凸缘73用紧固件78固定连接在这两个托架77上,而且,上述支承件69的左、右侧面部分联结在上述各后立柱7的下部上。
上述电池组电源51的下端部可从上述支承件69的上方自由地插入其上部空间74中,并支承在其上,还能自由地装卸。另一方面,上述支承件69的下部空间75则成为收藏布置在上述支承件69正下方附近的、上述器械53中的控制器62和连接器66,以及从这两种器械中延伸出来的电气配线63~65的延伸部分的收藏空间80,上述控制器62和连接器66就安装在上述支承件69上,能自由装卸。
此外,当把电池组电源51装卸自由地支承在上述支承件69上时,该电池组电源51便自动地与上述控制器62电气连接在一起。
上述盖子56除了能自由地从成为一体的电池组电源51和支承件69的前方盖住它们之外,其下端部82至少还能覆盖上述收藏空间80的一部分下端的敞口的前部,并且能从下方自由地开合。
此外,当操作上述主开关54,把器械53与上述电池组电源51电气接通时,电力便从电池组电源51通过上述器械53供应给电动机45,驱动它运转,于是上述车辆1便能在行驶的路面36上行驶了。在行驶的过程中,骑行者37可以操纵把手20的方向,通过把手20、转向轴11、以及前叉12来操纵前轮14,此外,行驶路面36作用在车辆1上的冲击力则可借助于上述前车轮14一侧的前叉12上的缓冲器15、和上述后车轮32一侧的缓冲器28来缓冲。
按照上述结构,从车辆1的侧面看,上述后立柱7是从上述联结部分24向后上方直线地延伸出去的,并且把上述缓冲器28的上端部用枢轴支承在该延伸部分上。
因此,从上述车体2的侧面看起来,上述后立柱7、后悬臂25和缓冲器28形成了一个各边呈直线的三角形,当车辆行驶时,当从行驶路面36通过后车轮32对上述后立柱7、后悬臂25和缓冲器28施加冲击力时,这种冲击力在上述后立柱7、后悬臂25和缓冲器28上都是沿着轴线方向的力。此时,特别是上述后立柱7,与以往的使得后立柱7弯曲的情况相比,大大提高了它的强度,并且还能相应地减轻该后立柱7的重量。
这样,就能提高具有这种后立柱7的车架3的强度,随之,车架3的重量也能减轻,车辆1的转弯操作也就变得容易了。
此外,如上所述,缓冲器28的下端部,基本上是用枢轴支承在上述后悬臂25前端部的枢轴26与该后悬臂25后端部的后车轮32的车轴31的中间。
因此,对于上述以枢轴26为中心进行摇摆的缓冲器28来说,其下端部的枢轴支点的杠杆比控制在2以下,因此,以从后车轮32施加在后悬臂25的后端部上的外力为基础,通过上述缓冲器28施加在上述后立柱7上的外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在两倍之内。
这样,就能将上述后立柱7的强度做得很低,也就是后立柱7的重量可以很轻,使得车辆1的转弯的操纵变得更加容易。
此外,如上所述,在车体2的宽度方向上,上述主支架41的形状做成其一侧的端部41b比另一侧的端部41a更靠近上述车体的中心线9。
这样,就能防止上述主支架41另一侧的端部41b向外侧凸出很多。此外,虽然上述主支架41一侧的端部41a较上述另一侧端部41b向外凸出很多,但是,后悬臂25的后部布置在这一侧,由于有了这个后悬臂25,就能防止仅仅这一侧的端部41a向外凸出很多。
所以,在操纵车辆1转弯时,防止了上述主支架41的各端部41a、41b对操作者的干扰,能使转弯的操作更加容易。
此外,如上所述,在左、右后立柱7、7中,上述缓冲器28的上端部用枢轴支承在一侧的后立柱7上。
这样,由于上述缓冲器28的上、下端部都从车体的中心线9向一侧偏移,所以上述缓冲器28是与车体中心线9平行布置的。
所以,通过上述缓冲器28传递给上述后立柱7的沿着车体2宽度方向的分力可以控制得很小,于是后立柱7的强度能做得很低,也就是它的重量可以很轻。
此外,如上所述,电池组电源51和支承件69都布置在左、右后立柱7、7之间,而且上述各后立柱7、7分别与上述支承件69联结。
这样,由于利用支承上述电池组电源51的支承件69作为上述各后立柱7的加强零件,所以,后立柱7就能以简单的结构达到很高的强度。此外,由于提高了后立柱7的强度,所以它的重量也可以更轻了。
此外,如上所述,这种车辆具有车架3、和与该车架3结合在一起、从下方支承着电池组51的支承件69。并且在上述支承件69附近设有至少能收藏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53中的一部分,例如控制器62和连接器66等的收藏空间80。
其中,上述支承件69是用来支承具有普通的重量的电池组电源51的,具有很高的强度。
所以,收藏在设置在上述支承件69下方附近的收藏空间80内的器械53,由于有了上述强度很高的支承件69,就能够切实地保护这些器械不受从车体2外部施加的外力的损害。
此外,上述收藏空间80是由其中心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零件71内的下部空间75所形成的,而在该筒状零件71上部的内部的上部空间74中,插入了电池组电源51的下端部,所以收藏在上述收藏空间80中的器械53,其上方、前后和左右都被上述支承装置52和筒状零件71包围起来了,所以上述器械53能进一步获得切实的保护。
而且,上述支承件69是从电池组电源51的下方支承着它的,由于这种电池组电源51布置在支承件69的上方,所以,当需要对收藏在上述支承件下方的收藏空间80中的器械53进行保养和检修作业时,上述电池组电源51就不会干扰这种作业。
这样,如上所述,就能在更加切实地保护器械53的前提下,方便了对器械53的保养和检修作业。
此外,如上所述,车架3具有从前立管5向后下方延伸的下延管6、以及从该下延管6的延伸端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左、右后立柱7、7,还在上述后立柱7、7的中间设置了上述电池组电源51和支承件69,并且把支承件69分别连接在上述各后立柱7上。
这样,收藏在上述收藏空间80中的器械53,就被构成车架3的强度很大的左、右后立柱7、7从左、右两面包围起来。而且,上述支承件69由于分别和上述左、右后立柱7、7结合在一起,得到两方面的支承,更加提高了它的强度。
所以,上述器械53便借助于上述后立柱7、7和支承件69得到了更加切实的保护。
此外,如上所述,还设置了从前方覆盖电池组电源51和支承件69、而且能自由开合的盖子56,用上述能自由开合的盖子56的下端部82,从下方覆盖上述收藏空间80的至少一部分。
这样,由于上述盖子56从前下方覆盖了上述收藏空间80,所以收藏在上述收藏空间80中的器械53,对于从车体2外部施加的外力,能受到更加切实的保护,同时,在车辆1行驶的过程中,也能保护器械53不受从路面蹦上来的砂子之类的伤害。
而且,上述盖子56能自由开关上述收藏空间80,所以,只要掀开上述盖子56,就能很方便地对收藏在上述收藏空间内的器械53进行保养和检修作业。
还有,如上所述,收藏空间80是由筒状零件71下部的内部的下部空间75所形成的,并且是向前下方敞开的。
因此,对收藏在上述收藏空间80内的器械53进行保养和检修作业,可以通过车体2上由车体2的前立管5、下延管6、以及后立柱7所围成的空间来进行。即使车辆1停车的空间很狭窄,也能很方便地进行上述作业。
另外,按照以上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上述车辆1页可以是三个轮子的。此外,上述车辆1的行驶动力源也可以是内燃机。此外,还可以把内燃机与后悬臂25分开制造,然后再支承在车架3上。此外,上述盖子56和支承件69也可以用金属制作。
本发明具有下列各种效果。
权利要求1中的发明是具有下列各种部件的坐骑式车辆车体;与该车体联结在一起并从下方支承着电池组电源的支承件,在上述支承件下方附近设有收藏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用的收藏空间。
此时,上述支承件具有很高的强度,通常能支承重量很重的电池组电源。
因此,借助于上述强度很高的支承件,就能切实保护收藏于设置在上述支承件下方附近的收藏空间内的器械,不受车体外部的外力的伤害。
而且,上述支承件是从电池组电源的下方支承着它的,由于这种电池组电源布置在支承件的上方,所以,当需要对收藏在上述支承件下方的收藏空间中的器械进行保养和检修作业时,上述电池组电源就不会干扰这种作业。
所以,如上所述,就能在更加切实地保护器械的前提下,方便了对器械的保养和检修作业。
权利要求2中的发明是这样的坐骑式车辆,其车体具有下列各种部件从前立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下延管;从该下延管的延伸端部向上方延伸出来的一对左、右后立柱,上述电池组电源和支承件布置在上述左、右后立柱之间,并且该支承件分别与上述各后立柱联结在一起。
这样,收藏在上述收藏空间中的器械,就被构成车架的强度很大的左、右后立柱7、7从左、右两面包围起来。而且,上述支承件由于分别和上述左、右后立柱结合在一起,得到两方面的支承,更加提高了它的强度。
所以,上述器械便借助于上述后立柱和支承件得到了更加切实的保护。
权利要求3中的发明是设有覆盖了上述电池组电源和支承件并且能从其前方自由开合的盖子的坐骑式车辆,上述盖子的下端部以从下方自由开合的方式,至少覆盖了上述收藏空间的一部分。
这样,由于上述盖子从前下方覆盖了上述收藏空间,所以收藏在上述收藏空间中的器械,对于从车体外部施加的外力,能受到更加切实的保护,同时,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也能保护器械不受从路面蹦上来的砂子之类的伤害。
而且,上述盖子能自由开关上述收藏空间,所以,只要掀开上述盖子,就能很方便地对收藏在上述收藏空间内的器械进行保养和检修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坐骑式车辆中收藏构成车辆的部件用的收藏结构,这种坐骑式车辆具有车架、以及与该车架联结在一起并从电源下方支承着该电源的支承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件下方附近,设置收藏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的收藏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骑式车辆中收藏构成车辆的部件用的收藏结构,其特征在于,这种坐骑式车辆的车架具有从前立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下延管、和从该下延管的延伸端向上延伸的一对左、右后立柱,在上述左、右后立柱之间布置了上述电池组电源和支承件,并将该支承件分别与上述各后立柱联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骑式车辆中收藏构成车辆的部件用的收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这种坐骑式车辆中,对上述电池组电源和支承件设有从前方自由开合的盖子,用上述能从下方自由开合的盖子的下端部,覆盖上述收藏空间的至少一部分空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骑式车辆中收藏构成车辆的部件用的收藏结构,它把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收藏在车辆上由强度很高的部件所包围的空间内,确保以上所述的器械不受从车体外部施加的外力的损伤,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各种器械的保养和检修作业也能很方便地进行。车辆(1)具有车架(3)、以及与该车架(3)联结在一起并从电源(51)下方支承着该电源的支承件(69)。在上述支承件(69)下方附近,设置收藏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53)的收藏空间(80)。
文档编号B62K11/02GK1412067SQ0214800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9日
发明者长濑猛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