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连杆式门的舱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37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连杆式门的舱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连杆式门的舱室,主要涉及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的舱室。
背景技术
建筑机械等的驾驶室的连杆式门,容易很快就出现连杆变形和连杆枢轴支撑部旷动等现象。其结果,导致门下垂、门的开关操作负荷加重。因而出现门关不紧、门的锁定装置不能完全卡合等不良现象。
此外,当在门被锁定在开门终端位置的状态下走行或进行挖掘等作业时,走行和作业过程中建筑机械的振动非常大。因此,门的上下振动很强烈,门的连杆支撑结构受到的冲击也很大,因而存在着连杆支撑结构的耐久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久性的连杆支撑结构的舱室。
本发明的舱室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
即,具有舱室;对该舱室的侧面的乘降口进行开关的门;设在该门的上部与舱室的上部之间的连杆(多个),各连杆的一端通过枢轴被支撑在门的上部,另一端通过枢轴被支撑在舱室的上部;包括设置在这些连杆中的至少一个连杆上的转动部件及滑动部件的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对门进行悬吊支撑;以及,设在舱室上的、在门开关移动时对移动部件使之可自由移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移动部件载置在该支撑部上。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连杆上设置承受门的重量的移动部件,通过将移动部件载置在设置在舱室上的支撑部上而对门的重量进行支撑,因此,能够防止门的重量导致连杆下垂。此外,由于能够防止连杆下垂,因而连杆枢轴支撑部不再承受偏载荷,可防止该枢轴支撑部发生旷动。其结果,连杆的耐久性提高,即使长时间使用,门的开关操作性也不会降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包括连杆式门的主要部分的舱室的侧视图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2是用来对图1的连杆式门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舱室的俯视图。
图3是展示图2的III-III向剖视图的说明图。
图4是展示图2的IV-IV向剖视图的说明图。
图5是对图3的连杆式门的主要部分的变型例加以展示的说明性剖视图。
图6是用来对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连杆式门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舱室的俯视图。
图7是展示图6的VII-VII向剖视图的说明图。
图8A是展示图7的VIII-VIII向剖视图的说明图,图8B是其变型例的剖视说明图,图8C是另一个变型例的剖视说明图。
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舱室的连杆式门的支撑结构,结合图1~8C进行说明。这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图1是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包括连杆式门的主要部分的舱室的侧视图加以展示的说明图。图2是对包括图1的连杆式门的主要部分的舱室的俯视图加以展示的说明图。图3是展示图2的III-III向剖视图的说明图。图4是展示图2的IV-IV向剖视图的说明图。
在图1、图2中,1是未图示的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的上部回旋体、移动体或作业机械的走行体上所安装的用作驾驶室的舱室。2是开设在舱室1的侧面的乘降口,3是开关乘降口2的门,4是门把手,5是在乘降口2的前面竖立设置的支柱,而6是在乘降口2的后面竖立设置的侧面面板。
7是前连杆。前连杆7的舱室侧端部通过枢轴支撑部8,被支撑在固定于舱室1的乘降口2的上部的内侧的支撑板15(后面详述)上。而前连杆7的门侧端部通过枢轴支撑部9被支撑在门3的上部的内侧。
10是后连杆。后连杆10的舱室侧端部通过枢轴支撑部11,被支撑在固定于舱室1的乘降口2的上部的内侧的所说支撑板15上。而后连杆10的门侧端部,通过枢轴支撑部12被支撑在门3的上部的内侧。后连杆10的枢轴支撑部11,与前连杆7的枢轴支撑部8相比,更靠舱室1的后方配置。前连杆7的枢轴支撑部9配置在门3的前端附近。另一方面,后连杆10的枢轴支撑部12,与前连杆7的枢轴支撑部9相比,更靠门3的后方配置。此外,枢轴支撑部12,配置在经过门3的重心的门上下方向上的重心线G上。后连杆10相当于主要支撑门3的重量的本发明的第1连杆,前连杆7相当于辅助后连杆10的本发明的第2连杆。
如上所述,作为第1连杆的后连杆10的门侧枢轴支撑部12,最好是,配置在经过门3的重心的门上下方向上的重心线G上。由此,可防止门向前后方向倾斜,因而作为载置在支撑部上的移动部件之一种的滚子能够圆滑地转动。此外,由于能够避免连杆枢轴支撑部承受偏载荷,因而连杆枢轴支撑部的耐久性可进一步提高。
另外,由于能够防止门向前后方向倾斜,因此,不会发生设在门前后的锁定装置在开关门时不能正常啮合的现象。这样,即使位于倾斜的坡地等处,开门和关门时仍能够可靠锁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连杆式门,在舱室1和门3二者的上部通过枢轴支撑有前连杆7和后连杆10。另外,虽未图示,在舱室1和门3二者的下部也通过枢轴支撑有同样的前连杆和后连杆,上部和下部的各连杆的枢轴支撑位置以及长度等从俯视角度看过去是相同的。
在图2和图3中,13是作为转动部件的滚子,作为滚子13,在固定于后连杆10的中间部位的、向上方延伸的支架14的上部,得到轴的支撑而能够自由旋转。滚子13通过支架14承受施加在后连杆10上的门3的重量。15是位于前连杆7和后连杆10的更上方的、固定在舱室1的上部的支撑板(支撑部)。支撑板15上形成有圆弧形的孔16。支架14从孔16中穿过。在门3开关移动时支架14可沿孔16自由移动。通过将滚子13载置在支撑板15上,可使得支撑板15对门3的重量进行支撑。在门3开关移动时滚子13能够在支撑板15上转动。
如上所述,最好是,至少在第1连杆的中间部位设有滚子。由此可使得门的重量主要由滚子承受,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连杆及连杆枢轴支撑部所承受的载荷。
此外,对于作为转动部件的滚子,也可以用滑动部件替代。例如,也可以这样构成,即,在支撑板15上设置呈凹形的轨条,使固定在支架14上的滑动部件在该轨条上滑动。作为本发明的移动部件,只要是对连杆进行支撑的同时能够移动的部件即可。
在图1和图2中,17是设置在舱室1的门3后方的侧面的舱室侧锁定部。舱室侧锁定部17从舱室1的侧面大约呈U字形形状突出。
而18是固定在门3背面侧增强板19上的门侧锁定部。在该锁定部18卡挂到大约呈U字形形状的舱室侧锁定部17上而与之相结合时限制向开关门方向的移动。锁定部17与锁定部18二者构成了锁定装置。当门3位于开门终端位置时,锁定部17与锁定部18之间相卡合,相互限制向开关门方向的移动。于是,门3被保持在该开门终端位置上。而针对门3位于图2中用实线表示的关门终端位置时的情况,也同样可以设置用来将门3保持在该终端位置上的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诸如公知的可加以应用的结构。
此外,如图2和图4所示,作为对前连杆7的舱室侧端部通过枢轴进行支撑的枢轴支撑部8,形成于前连杆7的端部的联结套7a联结在枢轴8a上。枢轴8a与联结套7a如图所示,沿轴向以较长的尺寸形成。枢轴8a与联结套7a之间中介有上下一对的轴承8b、8c,使得前连杆7的转动能够圆滑地进行。并且,作为联结套7a,处于在其内部被上下一对轴承8b、8c从上下方向夹持的状态,无旷动地联结在枢轴8a上。枢轴8a、联结套7a、轴承8b、8c构成了本发明的上下动限制装置。
另外,枢轴支撑部8中,枢轴8a与联结套7a沿轴向以较长的尺寸形成。由此,得到枢轴8a支撑的联结套7a的旷动可充分得到抑制。在前连杆7能够充分圆滑地转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轴承8b、8c。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设置了上下一对的轴承8b、8c,但虽未图示,也可以再与轴承8b、8c相并排地设置其它轴承。这样做,可进一步增加抑制旷动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最好是,在第2连杆的舱室侧枢轴支撑部上,设有对第2连杆上下方向的摇动进行限制的上下动限制装置。这样一来,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门向前后方向倾斜和振动,因而能够提高连杆支撑结构的耐久性。
在这里,作为上下动限制装置的一种结构形式,可举出下述例子,即,上下动限制装置由,固定地设置在舱室1上的枢轴8a,以及,设于第2连杆的一个端部上并可转动地结合在枢轴上的、以沿枢轴的轴向对第2连杆的上下方向的摇动进行限制的长度形成的联结套7a构成。
此时,通过在枢轴8a与联结套7a之间设置将第2连杆使之可自由转动且不能够上下动地进行联结的轴承8b、8c,可使得第2连杆能够圆滑地转动且结构变得简单,能够可靠地防止门向前后方向倾斜和振动。
下面,对本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舱室的连杆式门的支撑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使门3通过分别被支撑在门3和舱室1上的前连杆7以及后连杆10保持在舱室1上。门3的重量经由各门侧枢轴支撑部9、12施加在前连杆7和后连杆10上,施加在这些连杆上的载荷经由各舱室侧枢轴支撑部8、11施加到舱室1上。在这里,如图3所示,施加在后连杆10上的门3的载荷经由滚子13而由支撑板15承受。因此,可减轻后连杆10的变形,防止门3下垂。此外,可减轻施加在门侧枢轴支撑部11上的偏载荷,防止连杆枢轴支撑部产生旷动。特别是,由于后连杆10是主要承受门3的载荷的连杆,因此,通过在后连杆10上设置滚子13以对门3的重量进行支撑,能够有效地减轻连杆和枢轴支撑部承受的载荷。
此外,如图1所示,由于后连杆10的门侧枢轴支撑部12配置在门3的重心线G上,因此,能够防止门3向前后方向的倾斜。由此,滚子13在设在门3上的支撑板15上能够圆滑地转动,因此,可使得门3的开关操作变得圆滑。此外,由于各连杆的枢轴支撑部不再承受偏载荷,因而可提高各枢轴支撑部的耐久性。而且,如图4所示,前连杆7的联结套7a是通过轴承8b、8c无旷动地联结在枢轴支撑部8的枢轴8a上的,因此,可使得门3的开关操作圆滑,从而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门3因前连杆7而向前后方向倾斜和振动。
下面,结合图5对本实施形式的变型例进行说明。图5是图3所示实施形式的连杆式门的支撑结构的变型例。图5的连杆式门,在图3的支撑板15的下侧,设置有在固定于后连杆10的中间部位的支架14上通过轴进行支撑的可自由旋转的滚子20。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图3的实施例相同。滚子20,是与支撑板15相接触或者留有很小间隙设置的。对于建筑机械等的舱室来说,具有舱室的上部回旋体回旋时所产生的晃动容易使门摇晃。为此,除了在支撑板15上载置滚子13之外,还在支撑板15的下侧设置所说滚子20,便能够防止门3因回旋时产生的晃动而摇晃。
以上的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不仅在门与舱室的上部,而且在下部也通过枢轴支撑有两根连杆。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在舱室的下部设置这样一种轨道,即,该轨道顺沿于随着设置在门与舱室二者的上部的两根连杆的动作而形成的门的开关移动轨迹,在门的下部设置随着门的开关移动而沿该轨道移动的滚子或导向部件。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图6是用来对另一个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连杆式门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舱室的俯视图。图7是展示图6的VII-VII向剖视图的说明图,图8A是展示图7的VIII-VIII向剖视图的说明图,图8B是其变型例的剖视说明图,图8C是另一个变型例的剖视说明图。
如图6所示,当门3位于开门终端位置时,舱室侧锁定部17与门侧锁定部18相卡合,彼此限制向开关门方向的移动。于是,门3将保持在该开门终端位置上。如图6和图7所示,在门3的开门终端位置处,设有作为限制滚子13向上方方向移动的上动限制装置的止挡30。如图7所示,止挡30固定在支撑板15上。止挡30具有这样一种限制部31,即,当载置在支撑板15上的滚子13由于建筑机械走行或作业时的振动等原因而向上方方向移动时从上方进行抵触,从而对滚子13向上方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如图6所示,当门3位于开门终端位置时,在依靠锁定装置17、18使门3保持在开门终端位置上的状态下,依靠作为上动限制装置的止挡30限制滚子13向上方方向的移动。其结果,在建筑机械走行和作业过程中门的上下振动减轻。由此,可减缓对连杆支撑结构的冲击,因而连杆支撑结构的耐久性提高。
特别是,若如图6的实施形式所示,对于在主要承受门的重量的连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滚子者,进而该连杆的枢轴支撑部配置在经过门的重心的门上下方向上的重心线者,以作为上动限制装置的止挡30限制滚子13向上方方向的移动,则可有效地减轻门的上下振动。
此外,就锁定装置而言,也可以做成如下结构,即,在锁定部17与锁定部18相卡合时,不仅彼此限制向开关门方向移动的同时,而且彼此限制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这样,依靠锁定装置也能够限制门的上下振动。
如图8A所示,该实施形式的止挡30的限制部31与支撑板15大略平行。但是,该限制部31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8B所示,限制部31向门打开方向朝下倾斜,或者如图8C所示,限制部31呈沿滚子13的门打开方向一侧的外周弯曲的形状而成。作为图8B与图8C的实施形式,当门3位于开门终端位置时,限制部31不仅从上方与滚子13接触而限制其移动,还能够限制滚子13越过开门终端位置前行。
另外,图8A~图8C中的箭头表示的是滚子13在门3打开方向上的移动。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止挡30是设置在门3开关移动的终端位置之中的开门终端位置处的,但并不限定于此,止挡30还可以设置在门3的关门终端位置处。
如上所述,最好是,在门的开关移动的终端位置之中的至少开门终端位置处,设置有将门保持在终端位置上的锁定装置、以及、对滚子向上方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上动限制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当门位于开门终端位置时,门将被锁定装置保持在终端位置上。
而且,由于载置在支撑部上的滚子向上方方向的移动受到上动限制装置的限制,走行和作业时门的上下振动减轻,对连杆支撑结构的冲击得以减缓。其结果,连杆支撑结构的耐久性提高。另外,锁定装置和上动限制装置也可以还设置在门的开门终端位置处。
此外,也可以不设置图2的圆弧形的孔16,而以从支撑板15上悬吊下来的悬垂型支撑体承受门的重量。此时,该悬垂型支撑体,以能够在作为设置在支撑板15的下表面的导向部件的轨条内移动地构成。作为该轨条,从对支撑体从上方进行支撑这一点来说,能够得到与载置在支撑板15上的滚子13(通过轴被支撑在支架14上)相同的效果。而作为该导向部件,为了使移动部件的移动变得圆滑,以呈圆弧形形成为宜。
通过以上说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进行了公开,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所说明的实施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连杆式门的舱室,其特征是,具有舱室;对所说舱室的侧面的乘降口进行开关的门;设在所说门的上部与所说舱室的上部之间的连杆(多个),各连杆的一端通过枢轴被支撑在所说门的上部,另一端通过枢轴被支撑在所说舱室的上部;设置在所说连杆中的至少一个连杆上的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对所说门进行悬吊支撑;以及,设在所说舱室上的、在所说门开关移动时对所说移动部件使之可自由移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所说移动部件载置在该支撑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所说移动部件是转动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所说移动部件是滑动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所说连杆由主要承受所说门的重量的第1连杆、以及、辅助该第1连杆的第2连杆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至少在所说第1连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所说移动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所说第1连杆的门侧枢轴支撑部,配置在经过所说门的重心的门上下方向上的重心线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还具有设置在所说第2连杆的舱室侧枢轴支撑部上的、对所说第2连杆的上下方向的摇动进行限制的上下动限制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所说上下动限制装置,由,固定地设置在所说舱室上的枢轴,以及,设置在所说第2连杆的一个端部上并枢轴式结合在所说枢轴上并以沿所说枢轴的轴向对所说第2连杆的上下方向的摇动进行限制的长度形成的联结套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所说上下动限制装置,在所说枢轴与所说联结套之间,还具有将所说第2连杆使之可自由转动且不能够上下动地进行联结的轴承。
10.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舱室,其特征是,还具有在所说门开关移动时的终端位置之中的至少开门终端位置处设置的、对所说门进行保持的锁定装置;以及,对所说移动部件的向上方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上动限制装置。
11.一种具有连杆式门的舱室,其特征是,具有舱室;对所说舱室的侧面的乘降口进行开关的门;设在所说门的上部与所说舱室的上部之间的连杆(多个),各连杆的一端通过枢轴被支撑在所说门的上部,另一端通过枢轴被支撑在所说舱室的上部;设置在所说连杆中的至少一个连杆上的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对所说门进行悬吊支撑;以及,设在所说舱室上的、在所说门开关移动时对所说移动部件使之可自由移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通过设置在该支撑部的下表面的导向部件对所说移动部件使之可移动地进行悬吊支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具有连杆式门的舱室,其特征是,在舱室与该舱室侧面的开关式门二者的至少上部,设置有一端通过枢轴被支撑在门上、另一端通过枢轴被支撑在舱室上的两根连杆,通过所说连杆将门保持在舱室上,在所说连杆中的主要支撑门的重量的连杆的中间部位,具有支撑门的重量的滚子,载置滚子以对门的重量进行支撑并在所说门开关移动时使滚子自由转动的支撑板设置在舱室上。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连杆下垂,防止连杆枢轴支撑部发生旷动。
文档编号B62D33/06GK1431371SQ0310165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1日
发明者石桥忠一, 村上良昭 申请人: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