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3092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特别是一种四轮车的转向装置。
技术背景四轮车的转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构。在现有技术中,大型机动车及现代轿车所采用的机械式转向装置技术成熟、工作可靠、操纵轻便灵活且带刹车装置,但这种转向装置结构复杂且笨重,一般的微型四轮车不可能采用。中国专利96239805.5公开了一种拨杆式转向装置,拨杆装于转向杆下端,拨动块装于与转向轮联动的杠杆中部且与拨杆配合,转动转向盘,带动拨杆、拨动块、杠杆,即可实现转向轮转向。该装置虽然简单,但转向间隙大,转向传动比小,转向时容易导致转向轮出现“摆振”现象,且只能与非弹性悬架的车架配合;中国专利91200285.9公开了一种转向装置,该装置的转向轴上端通过万向节与方向盘杆连接,转向轴下端装有转向臂,转向臂与转向连杆机构中的拉杆铰接,转动转向盘,带动转向臂、拉杆,即可实现转向轮转向;该装置结构简单,但转向传动比小,机构各部分为刚性连接,转向时同样容易产生“摆振”,而且只能与非弹性悬架的车架配合;中国专利91203171.9公开了另一种转向装置,该装置转向时由方向盘带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拉动从动链轮,再带动接头、连杆、连接臂,使转向轮偏转而实现车辆转向。该发明结构稍复杂,连接臂之间没有转向拉杆定位,难于符合车辆转向运动技术要求,使车辆转向时有可能产生侧滑而导致轮胎磨损。同时,以上发明均不带刹车装置,因此这些转向装置缺乏行驶安全性,所以不宜在作为交通代步工具的微型四轮车中推广。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实现无间隙转向,可以和弹性悬架配合,能有效吸收来自车轮的路面冲击,防止转向轮出现“摆振”现象且带刹车装置的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杆总成、转向连杆机构和转向器,转向器分别与转向杆总成及转向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的转向杆总成包括转向杆、转向杆套管、转向杆定位管、定位管轴承及快卸紧固环;转向杆定位管向后倾斜地安装在车架前部,转向杆套管通过定位管轴承与转向杆定位管铰接,可上下滑动的转向杆插入转向杆套管并通过快卸紧固环将其固定在转向杆套管的适当位置上,转向盘或车把装于转向杆顶端;所述的转向连杆机构包括主销、主销连接块、转向轮半轴、左、右梯形臂、转向拉杆及关节轴承;固装于主销的主销连接块外侧和后侧分别装有转向轮半轴和左、右梯形臂,转向拉杆外侧两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梯形臂铰接,主销与车架铰接,或者与固接于车架的主销定位钢板铰接;所述的转向器包括拨片及转向器轴,拨片一端固装于转向器轴,另一端与转向连杆机构连接,转向器轴分别与车架及转向杆套管连接;所述的转向器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拨片通过弹性连接件与转向连杆机构连接;拨片一端固装有一对T形拨头,弹性连接件包括拉环、压缩弹簧、螺母、U形拉杆、一对滑架;压缩弹簧夹在一对滑架之间,拉环穿过一对滑架中间的圆孔及压缩弹簧并用螺母固定,U形拉杆穿过滑架两侧的圆孔并用螺母固定;所述的弹性连接件为一对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右拉环的外端分别与左、右梯形臂铰接;左、右U形拉杆的U形端分别与T形拨头铰接。
弹性连接件可以作以下改进1、弹性连接件包括带T形槽的拨盒、盒盖、调节螺丝及一对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置入拨盒T形槽两侧,调节螺丝装于拨盒外侧并与弹簧配合,拨片夹在一对压缩弹簧之间,盒盖通过螺丝固装于拨盒上,拨盒一端与转向器轴铰接;所述的转向拉杆为两条且左、右对称设置,拨盒T形槽端通过关节轴承与左、右转向拉杆的内侧端铰接,2、弹性连接件包括带T形槽的拨盒、盒盖、调节螺丝及一对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置入拨盒T形槽两侧,调节螺丝装于拨盒外侧并与弹簧配合,拨片夹在一对压缩弹簧之间,盒盖通过螺丝固装于拨盒上,拨盒一端与转向器轴铰接;所述的转向器包括连杆,连杆一端与拨盒T形槽端通过关节轴承铰接,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一侧的梯形臂铰接。
3、弹性连接件包括拉伸弹簧及限载线,所述的拨片一端固装有一对T形拨头;限载线的长度比拉伸弹簧两端挂钩之间的距离长约5-50mm;所述的弹性连接件为一对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右拉伸弹簧及限载线内端与T形拨头铰接,外端分别与左、右梯形臂铰接。
本发明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加工;2、在转向中实现无间隙传动,防止转向轮出现“摆振”现象。由于本发明的拨片与梯形臂之间以弹性连接件为中介实现弹性连接,转向器可以有效吸收来自转向轮的路面冲击,并防止转向轮出现“摆振”现象,使转向操纵舒适可靠;同时,由于转向器与转向连杆机构之间还采用了关节轴承连接,使本发明可以和带弹性悬架的车架配合;3、带刹车装置,行驶更安全。在本发明的转向连杆机构上可以安装自行车抱闸、涨闸或碟刹等转向轮刹车装置,配合驱动轮刹车装置,使车辆行驶更安全;4、转向盘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转向杆与转向器轴之间可以采用带套管的钢绳连接实现软传动,转向传动距离和传动角度不受限制,转向杆可以安装在车架任一位置,既可采用前轮转向,也可采用后轮转向。

图1为本发明转向装置总体结构透视2为U形拉杆式弹性连接件与转向连杆机构配合透视3为U形拉杆式弹性连接件透视4为拨盒部件分解5为拨盒部件透视6为拉伸弹簧与限载线配合示意7为拨盒双拉杆式弹性连接件与转向连杆机构配合示意8为拨盒连杆式弹性连接件与转向连杆机构配合示意9为拉伸弹簧式弹性连接件与转向连杆机构配合示意10为拨盒双拉杆式弹性连接件与圆锥齿轮连接配合透视11为拨盒连杆式弹性连接件与挠性环行带连接配合透视12为转向杆套管与转向器轴直接连接示意13为转向杆套管与转向器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示意图
图14为转向杆套管与转向器轴通过圆锥齿轮连接示意15为转向杆套管与转向器轴通过扇形内圆锥齿轮连接示意16为转向杆套管与转向器轴通过挠性环行带连接示意17为转向杆套管与转向器轴通过带套管钢绳连接及采用后轮转向示意1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透视中车架1 转向杆总成2 转向连杆机构3转向器6 弹性连接件7 转向杆21转向杆套管22 转向杆定位管23定位管轴承24快卸紧固环25 主销30、30’ 主销连接块31、31’转向轮半轴32、32’ 梯形臂33、33’ 副梯形臂33A、33B转向拉杆34关节轴承35 主销定位钢板38、38’万向联轴器41 带轮42、42’ 挠性环行带43紧带轮44 圆锥齿轮45、45’ 扇形内圆锥齿轮46线轮47、47’ 转向器轴61钢绳62钢绳套管63套管支架64拨片65T形拨头66 拨盒67盒盖68连杆69调节螺丝70拉环72压缩弹簧73螺母75U形拉杆76滑架77、77’拉伸弹簧78限载线79 轴套80 抱闸盘81抱闸盒82 抱闸圈83 曲拐84 刹车线8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为微型四轮自行车转向装置。该装置中的转向杆套管22与转向器轴61通过圆锥齿轮连接,转向器6中的弹性连接件7采用U形拉杆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杆总成2、转向连杆机构3和转向器6。转向杆总成2包括转向杆21、转向杆套管22、转向杆定位管23、定位管轴承24及快卸紧固环25;转向杆定位管23向后倾斜地安装在车架1前部,转向杆套管22通过定位管轴承24与转向杆定位管23铰接,可上下滑动的转向杆21插入转向杆套管22并通过快卸紧固环25将其固定在转向杆套管22的适当位置上,转向盘或车把装于转向杆21顶端;
如图2、图18所示,转向连杆机构3包括主销30、30’、主销连接块31、31’、转向轮半轴32、32’、左、右梯形臂33、33’、转向拉杆34及关节轴承35;与主销30、30’固接的主销连接块31、31’外侧和后侧分别装有转向轮半轴32、32’和左、右梯形臂33、33’,转向拉杆34两端通过关节轴承35与梯形臂33、33’铰接,主销30、30’与上、下主销定位钢板38、38’同侧端通过关节轴承35铰接,而主销定位钢板38、38’则横向固装于车架1的前部(见图1)。
为符合转向运动规律,主销30、30’在加工安装时,其轴线上端应分别向车身后侧及内侧倾斜,与垂线分别形成6°的主销后倾角及5°的主销内倾角,左、右转向轮半轴32、32’外侧应向下倾斜,与水平线形成1°的转向轮外倾角,左、右梯形臂33、33’与转向拉杆34的轴线应形成100°的夹角,使转向轮在行驶中只滚动不滑动。
如图2、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器6包括拨片65、转向器轴61及弹性连接件7。拨片65一端固装于转向器轴61,另一端装有一对T形拨头66、66。转向器轴61上、下端与车架1铰接,其中部固装有扇形内圆锥齿轮46,转向杆套管22下端装有圆锥齿轮45’,圆锥齿轮45’与圆锥齿轮46相互啮合(图2、图18中未示出圆锥齿轮连接)。
如图2、图3所示,弹性连接件7包括拉环72、压缩弹簧73、螺母75、U形拉杆76、滑架77、77’;压缩弹簧73夹在滑架77、77’之间,拉环72穿过滑架77、77’中间的圆孔及压缩弹簧73并用螺母75固定,U形拉杆76穿过滑架77、77’两侧的圆孔并用螺母75固定;所述的弹性连接件7为一对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右拉环72、72的外端分别与左、右梯形臂33、33’铰接;左、右U形拉杆76、76的U形端分别与T形拨头66、66铰接。
本实施例安装了转向轮刹车装置。该刹车装置采用自行车抱闸部件。如图18所示,抱闸部件包括抱闸盘81、81、抱闸盒82、82、抱闸圈83、83和曲拐84、84;左、右转向轮半轴32、32’通过轴承与左、右轴套80、80活接,左、右轴套80、80内侧固装有抱闸盘81、81,左、右主销连接块31、31’外侧装有与抱闸盘81、81配合、带抱闸圈83、83的抱闸盒82、82,抱闸圈83、83上的曲拐84通过刹车线85与刹车把或脚刹踏板连接。
当车辆在行驶中需要转向时,转动转向盘,带动转向杆21、转向杆套管22,并通过相互啮合的圆锥齿轮45’、扇形内圆锥齿轮46带动转向器轴61及拨片65向同一方向转动,拨片65上的拨头66拉动弹性连接件7及梯形臂33或33’,通过转向连杆机构3,使安装在左、右转向轮半轴32、32’上的转向轮以主销30、30’为轴心发生偏转,而实现车辆转向。
当车辆在行驶中需要刹车时,拉紧刹车把或踩下脚刹踏板,通过刹车线85拉动曲拐84,使抱闸圈83紧紧抱住抱闸盘81而达到刹车目的。
由于本实施例在转向器6与转向连杆机构3之间采用了弹性连接件7连接,使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可以实现无间隙柔性传动,从而可防止转向轮出现“摆振”现象,提高了转向的可靠性,同时,车辆在行驶中受到的路面冲击大部分可被弹性连接件7吸收,使驾驶舒适;而且,弹性连接件7的设置使转向器6可以和转向轮半轴32、32’采用弹性悬架相配合(固装与车架1的主销定位钢板38、38’形成弹性悬架,行驶中转向连杆机构3随转向轮上下跳动,在一定范围内,弹性连接件7的设置使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始终可以实现无间隙传动)。
除了优选实施例以外,本发明各部分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还有多种改进方案,这些不同方案的组合可以组成更多的实施方式。
一、转向杆总成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转向杆总成2的组成及其连接方法。采用可上下伸缩的转向杆21,配合座椅的前后调节,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年龄的人群使用及便于折叠存放,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向杆套管22可以不设,转向器轴61直接与转向杆21连接,转向杆21与转向杆定位管23铰接。
二、转向连杆机构转向连杆机构3的组成及其连接方法如优选实施例所述。转向连杆机构3主要解决转向轮转向时符合转向运动规律,行驶中转向轮只滚动不滑动、转向平顺等问题。因此在加工和安装该机构时,应保证形成合适的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转向轮外倾角及梯形臂33、33’与转向拉杆34所组成的梯形角。除了优选实施例所给的参数以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车辆转向轮轮距和前后轮轴距的不同,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可在2°-8°之间选择,转向轮半轴32、32’的外侧角可在0.5-1.5°之间选择,梯形臂33、33’与转向拉杆34的轴线各自形成的梯形角可在96-104°之间选择。
优选实施例中转向拉杆34只设一条,根据需要,转向拉杆34也可设两条,以便和下述的拨盒双拉杆式弹性连接件7配合,如图7、图10所示。
三、转向器本发明的转向器6包括拨片65、转向器轴61及弹性连接件7。拨片65一端固装于转向器轴61,另一端通过弹性连接件7与转向连杆机构3连接,转向器轴61分别与车架1及转向杆套管22或转向杆21连接。弹性连接件7是本发明的发明点,现有技术中的拨片式转向装置结构比较简单,转向间隙大,转向不可靠,而且有可能诱发转向轮出现“摆振”现象,为此本发明通过加设弹性连接件7解决。除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采用的U形拉杆式弹性连接件以外,还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案1、拨盒双拉杆式如图4、图5所示,拨盒双拉杆式弹性连接件7包括带T形槽的拨盒67、盒盖68、调节螺丝70及一对压缩弹簧73、73;压缩弹簧73、73置入拨盒67的T形槽两侧,调节螺丝70装于拨盒67外侧并与弹簧73配合,拨片65夹在弹簧73、73之间,盒盖68通过螺丝固装于拨盒67上。见图7、图10,本方案的转向拉杆34为两条且左、右对称设置,拨盒67一端与转向器轴61铰接,其T形槽端通过关节轴承3 5与左、右转向拉杆34、34的内侧端铰接,左、右转向拉杆34、34的外侧端分别通过关节轴承35与梯形臂33、33’铰接2、拨盒连杆式如图8、图11所示,本方案的弹性连接件7与拨盒双拉杆式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其转向器6多设了一条连杆69。拨盒67一端与转向器轴61铰接,其T形槽端通过关节轴承35与连杆69一端铰接,连杆69另一端与梯形臂33或33’铰接。
3、拉伸弹簧式如图6、图9所示,本方案的弹性连接件7包括拉伸弹簧78及限载线79;限载线79的长度比拉伸弹簧78两端挂钩之间的距离长约5-50mm(该长度取决于转向轮的轮距);所述的拉伸弹簧78及限载线79为一对且左右对称,拉伸弹簧78、78及限载线79、79一端与T形拨头66铰接,另一端与梯形臂33、33’铰接。
四、转向器轴与转向杆套管或转向杆的连接在优选实施例中,转向杆套管22与转向器轴61之间采用圆锥齿轮连接。为保证转向盘与转向轮的转动方向一致,其转向器轴61上的圆锥齿轮采用扇形内圆锥齿轮46。如果采用如图10所示的外圆锥齿轮45、45’连接,转向器6必须安装在转向连杆机构3的后侧。圆锥齿轮连接工作可靠、传动间隙小,适用于转向杆套管22与转向器轴61轴线的任何大小夹角,而且可以获得理想的转向传动比,但圆锥齿轮加工成本稍高,安装精度要求较高。除了通过圆锥齿轮连接以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1、直接连接如图12所示,转向器轴61下端与车架1铰接,上端与转向杆套管22或转向杆21直接固接,中间不通过中介作连接件。直接连接结构简单,转向器轴61可省设,拨片65可直接固装于转向杆套管22,在不设转向杆套管22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其直接固装于转向杆21。
直接连接容易加工、安装,但不能改变转向杆21与转向器轴61的传动角度与传动比,转向盘的安装位置受到很大限制,故仅适用于转向器轴61与转向杆21轴线接近重合的少数实施例中。
2、万向联轴器连接如图13所示,转向器轴61下端与车架1铰接,万向联轴器41的两端分别与转向器轴61上端及转向杆套管22或转向杆21下端固接。
万向联轴器连接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只适用于转向杆套管22与转向器轴61轴线夹角大于140°的技术方案,且只能获得1∶1的转向传动比。
3、挠性环行带连接如图11、图16所示,转向器轴61两端与车架1铰接,转向器轴61中部固装有带轮42,转向杆套管22或转向杆21下端固装有带轮42’,带轮42、42’之间通过挠性环行带43连接;挠性环行带43可以是V形带或圆形带,带轮之间可以加装紧带轮44,为减轻重量,带轮可以用工程塑料制成。
挠性环行带连接结构简单,由于其具有弹性,故能吸收车辆来自路面的部分冲击,转向盘的安装位置局限性较小,但挠性环行带43易磨损打滑,紧带轮44需经常调整。
4、带套管钢绳连接如图17所示,转向器轴61两端与车架1铰接,转向器轴61中部固装有线轮47,转向杆套管22或转向杆21下端固装有线轮47’,线轮47、47’之间通过带钢绳套管63的钢绳62连接,钢绳62分别缠绕在线轮47、47’上并首尾相接,为防止钢绳62打滑,钢绳62里层可以和线轮47、47’分别作固定缠绕,钢绳套管63两端通过固装于车架1上的套管支架64定位,钢绳的松紧度可通过装于套管支架64上的调节螺丝进行调节(图17为采用后轮转向示意图,为保持转向盘与转向轮的转动方向一致,钢绳62需作交叉传动,但由于钢绳62带钢绳套管63,故可避免产生运动干涉)。
带套管钢绳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转向盘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钢绳62的松紧度可以调节,也是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
以上5种连接方式(加上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圆锥齿轮连接)分别与转向器4种技术方案(加上优选实施例所述的U形拉杆式)配合,可以组成总共20种实施方式,每种实施方式各有长短,可视产品开发的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予详述。
几点说明1、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四轮车,而且适用于双前轮或双后轮转向的三轮车及童车,不仅适用于四轮车的前轮转向,而且适用于四轮车的后轮转向;2、优选实施例中的转向轮刹车装置采用自行车抱闸,当然也可以采用自行车涨闸、碟刹或其他刹车器;3、为符合驾驶习惯,转向器轴61与转向杆套管22或转向杆21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连接,转向盘与转向轮的转动方向必须保持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杆总成(2)、转向连杆机构(3)和转向器(6);所述的转向杆总成(2)包括转向杆(21)、转向杆套管(22)、转向杆定位管(23)、定位管轴承(24)及快卸紧固环(25);转向杆定位管(23)向后倾斜地安装在车架(1)的前部,转向杆套管(22)通过定位管轴承(24)与转向杆定位管(23)铰接,可上下滑动的转向杆(21)插入转向杆套管(22)并通过快卸紧固环(25)将其固定在转向杆套管(22)的适当位置上,转向盘或车把装于转向杆(21)顶端;所述的转向连杆机构(3)包括主销(30)、(30’)、主销连接块(31)、(31’)、转向轮半轴(32)、(32’)、左、右梯形臂(33)、(33’)、转向拉杆(34)及关节轴承(35);与主销(30)、(30’)固接的主销连接块(31)、(31’)外侧和后侧分别装有转向轮半轴(32)、(32’)和左、右梯形臂(33)、(33’),转向拉杆(34)外侧两端通过关节轴承(35)分别与梯形臂(33)、(33’)铰接,所述的主销(30)、(30’)与车架(1)铰接,或者与固接于车架(1)的主销定位钢板(38)、(38’)铰接;所述的转向器(6)包括拨片(65)及转向器轴(61),拨片(65)一端固装于转向器轴(61),另一端与转向连杆机构(3)连接,转向器轴(61)分别与车架(1)及转向杆套管(22)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器(6)包括弹性连接件(7),所述的拨片(65)通过弹性连接件(7)与转向连杆机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拨片(65)一端固装有一对T形拨头(66)、(66),所述的弹性连接件(7)包括拉环(72)、压缩弹簧(73)、螺母(75)、U形拉杆(76)、滑架(77)、(77’);压缩弹簧(73)夹在滑架(77)、(77’)之间,拉环(72)穿过滑架(77)、(77’)中间的圆孔及压缩弹簧(73)并用螺母(75)固定,U形拉杆(76)穿过滑架(77)、(77’)两侧的圆孔并用螺母(75)固定;所述的弹性连接件(7)为一对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右拉环(72)、(72)外端分别与左、右梯形臂(33)、(33’)铰接;左、右U形拉杆(76)、(76)的U形端分别与T形拨头(66)、(66)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连接件(7)包括带T形槽的拨盒(67)、盒盖(68)、调节螺丝(70)及一对压缩弹簧(73)、(73);压缩弹簧(73)、(73)置入拨盒(67)T形槽两侧,调节螺丝(70)装于拨盒(67)外侧并与弹簧(73)配合,拨片(65)夹在弹簧(73)、(73)之间,盒盖(68)通过螺丝固装于拨盒(67)上,拨盒(67)一端与转向器轴(6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拉杆(34)为两条且左、右对称设置;拨盒(67)T形槽端通过关节轴承(35)与转向拉杆(34)、(34)内侧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器(6)包括连杆(69),连杆(69)一端与拨盒(67)T形槽端通过关节轴承(35)铰接,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35)与梯形臂(33)或(3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拨片(65)一端固装有一对T形拨头(66)、(66),所述的弹性连接件(7)包括拉伸弹簧(78)及限载线(79);限载线(79)的长度比拉伸弹簧(78)两端挂钩之间的距离长5-50mm;所述的弹性连接件(7)为一对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右拉伸弹簧(78)、(78)及限载线(79)、(79)内端分别与T形拨头(66)铰接,外端分别与梯形臂(33)、(33’)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2、4、5、6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器轴(61)下端与车架(1)铰接,上端与转向杆套管(22)固接,或者通过万向联轴器(41)与转向杆套管(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4、5、6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器轴(61)两端与车架(1)铰接,其中部固装有圆锥齿轮(45)或扇形内圆锥齿轮(46),所述的转向杆套管(22)下端装有圆锥齿轮(45’),圆锥齿轮(45’)与圆锥齿轮(45)或扇形内圆锥齿轮(46)相互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2、4、5、6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器轴(61)两端与车架(1)铰接,其中部固装有带轮(42),所述的转向杆套管(22)下端装有带轮(42’),带轮(42)、(42’)之间通过挠性环行带(43)连接,两者之间装有紧带轮(44)。
10.根据权利要求2、4、5、6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器轴(61)两端与车架(1)铰接,其中部固装有线轮(47),所述的转向杆套管(22)下端装有线轮(47’),线轮(47)、(47’)之间通过缠绕其上、首尾相接且带钢绳套管(63)的钢绳(62)连接,钢绳套管(63)通过固装于车架(1)上的套管支架(64)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转向轮半轴(32)、(32’)通过轴承装有左、右轴套(80)、(80),轴套(80)、(80)内侧对称固装有抱闸盘(81)、(81),左、右主销连接块(31)、(31’)外侧装有与抱闸盘(81)、(81)配合、带抱闸圈(83)、(83)的抱闸盒(82)、(82),抱闸圈(83)、(83)上的曲拐(84)通过刹车线(85)与刹车把或脚刹踏板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杆总成、转向连杆机构和转向器,转向器分别与转向杆总成及转向连杆机构连接,转向器包拨片、转向器轴及弹性连接件,拨片一端固装于转向器轴,另一端通过弹性连接件与转向连杆机构铰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可以和弹性悬架相配合,转向盘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由于转向器采用了弹性连接件,可实现无间隙转向传动,防止转向轮出现“摆振”现象,车辆在行驶中受到的路面冲击大部分可被吸收。本发明可广泛使用于微型四轮自行车,微型四轮电动车、微型四轮助动车等交通代步工具,而且适用于双前轮或双后轮转向的三轮车及四轮童车。
文档编号B62D7/22GK1608919SQ200410052320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3日
发明者张向阳 申请人:张向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