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898阅读:10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车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篷,具体是一种摩托车车篷。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作为一种机动灵活、使用方便、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在广大城乡非常普及。现有的摩托车由于没有车篷,常常使人们在驾驶摩托车时饱受风吹雨淋及烈日暴晒之苦,给驾车人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摩托车车篷,使驾车人驾车时免受风吹雨淋及烈日暴晒之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摩托车车篷,其特征在于它由前支架、顶篷架组成,其中前支架上设有挡风玻璃,其下端为可连接在摩托车车把上的安装脚,上端中间位置设有连接轴,顶篷架上设有顶篷,其下端为可与摩托车后货架连接的安装脚,前端中间位置设有轴承座,前支架与顶篷架通过连接轴和轴承座内的轴承形成活动连接,前支架与顶篷架之间设有软篷。
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架上部设有通风窗,其上设有翻板。
本实用新型的软篷为折叠式软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遮风挡雨及防晒等功能,可使驾车人驾驶摩托车时免受风吹雨淋及烈日暴晒之苦;另外,由于前支架与顶篷架之间是通过连接轴和轴承座内的轴承形成活动连接的,且在两者之间设有可伸缩的折叠式软篷,摩托车加装车篷后可使前支架随车头灵活地转动,不致影响摩托车的转向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表示前支架;2表示挡风玻璃;3表示安装脚;4表示通风窗;5表示翻板;6表示连接轴;7表示轴承座;8表示轴承;9表示伸缩篷;10表示顶篷;11表示顶篷架;12表示安装脚;13表示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摩托车车篷由采用钢管焊接而成的前支架1、顶篷架11组成,其中前支架1上装有钢化挡风玻璃2,挡风玻璃2上方有一通风窗4,通风窗4上有一通过铰链13铰接的翻板5,必要时可将翻板5翻开使车篷内通风,前支架1下端为可连接在摩托车车把上的安装脚3,上端中间位置有一连接轴6;顶篷架11上设有顶篷10,其下端为可与摩托车后货架连接的安装脚12,前端中间位置焊接有轴承座7,轴承座7内装有轴承8,连接轴6穿入轴承8内使前支架1与顶篷架11形成活动连接,前支架1与顶篷架11之间还装有可伸缩的折叠式软篷9,这样可使摩托车安装了车篷后前支架1能随车头一起转动自如,使摩托车仍能保持灵活的转向性能。安装使用时,只需将前支架1和顶篷架11下端的安装脚3、12分别固定在摩托车车把及后货架上即可,安装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车篷,其特征在于由前支架1、顶篷架11组成,其中前支架1上设有挡风玻璃2,其下端为可连接在摩托车车把上的安装脚3,上端中间位置设有连接轴6,顶篷架11上设有顶篷10,其下端为可与摩托车后货架连接的安装脚12,前端中间位置设有轴承座7,前支架1与顶篷架11通过连接轴6和轴承座7内的轴承8形成活动连接,前支架1与顶篷架11之间设有软篷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篷,其特征在于前支架1上部设有通风窗4,其上设有翻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车篷,其特征在于软篷9为折叠式软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篷。该摩托车车篷前支架、顶篷架组成,其中前支架上设有挡风玻璃,其下端为可连接在摩托车车把上的安装脚,上端中间位置设有连接轴,顶篷架上设有顶篷,其下端为可与摩托车后货架连接的安装脚,前端中间位置设有轴承座,前支架与顶篷架通过连接轴和轴承座内的轴承形成活动连接,前支架与顶篷架之间设有软篷;所述的前支架上部设有通风窗,其上设有翻板;所述的软篷为折叠式软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遮风挡雨及防晒等功能,可加装在各种摩托车上,使驾车人驾车时免受风吹雨淋及烈日暴晒之苦。
文档编号B62J17/08GK2711013SQ200420021600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王友根 申请人:王友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