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637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尤其是一种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两类设置有独立的前搁脚架的摩托车,一种是无启动臂和换档臂的自动波发动机摩托车(它是通过特殊发动机进行自动启动和换档),另一种是有换档臂和启动臂的普通发动机摩托车,其中换档臂位于摩托车左侧,启动臂位于摩托车右侧。无论哪种摩托车都有制动机构,有些是手制动,设置在手柄上;有些是脚制动,设置在摩托车右侧。位于摩托车左右两侧的换档臂、启动臂、制动机构均靠近前搁脚架,而传统的前搁脚架均采用一根圆钢两头向上弯曲,中间焊接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摩托车发动机底部,两头向上弯曲部分装上减震胶套,该胶套就是搁脚板,它较窄,只有脚的三分之一,因此驾乘人员不舒适。此外,当摩托车倾斜时,该前搁脚架无支承保护作用。有人提出将搁脚胶套换成较大的踏板,这样虽然能使脚感到舒适一些,但会与同侧的换档臂或制动机构或启动臂产生干涉,因此得做成旋转式结构,而旋转式结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解决现有摩托车前座驾乘人员搁脚不舒适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包括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摩托车发动机两侧设置有前脚大踏板,前脚大踏板的前部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发动机前部外壳上或摩托车车架上,前脚大踏板的后部与摩托车上的平叉轴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前脚大踏板长度大于成人脚的长度,宽度也能满足大于人的脚宽,因此,前座驾乘人员搁脚舒适。并且在摩托车倾倒时,前脚大踏板对摩托车有支撑作用,使驾乘人员的脚受到保护。
本实用新型带换档臂时,原摩托车左侧的换档臂位于前脚大踏板与发动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带脚启动时,原摩托车右侧的启动臂延伸绕过前脚大踏板位于前脚大踏板外侧。
本实用新型用于带有脚制动的摩托车上时,将原摩托车上的后制动机构改为两段,待后制动臂穿过前脚大踏板后,通过螺纹与后制动踏板连接;把原摩托车左侧的换档臂位于前脚大踏板与发动机之间;原摩托车右侧的启动臂延伸绕过前脚大踏板位于前脚大踏板外侧。这样摩托车两侧的布置更加整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前脚大踏板制作、安装简单,成本低,外形美观,驾乘舒适,还能对摩托车前座驾乘者有保护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主视图,该摩托车采用的发动机是自动波发动机,它是摩托车上无换档臂和启动臂,制动机构设置在手柄上的情况。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主视图,该摩托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普通发动机,即摩托车上有换档臂、后制动机构、启动臂。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D向图。
图8是后制动机构结构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左前脚大踏板9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无启动臂、换档臂和脚踏制动机构自动波发动机摩托车请看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摩托车(整车)、前脚大踏板8和9、连接支架2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是在摩托车发动机两侧设置有前脚大踏板8和9,前脚大踏板8和9的前部通过连接支架2安装在发动机前部外壳上或摩托车车架上,前脚大踏板8、9的后部与摩托车上的平叉轴5连接。
结合图10、图11可知前脚大踏板9由直管17、弯管18、钢板20、胶皮19、前连接块15、后连接块16组成,其中弯管18两头与直管17连接,中间形成空腔放置钢板20,在钢板20上放置胶皮19,前脚大踏板9前部向上翘,在上翘段设置有前连接块15,该连接块15与连接支架2下端的孔对应安装连接螺栓1(如图1所示),连接支架2上端通过螺栓3安装在摩托车上。前脚大踏板9的后端设置有后连接块16,通过后连接块16安装在摩托车平叉轴5上。前脚大踏板8与前脚大踏板9对称,其构造和连接关系与前脚大踏板9相同。
实施例二,有启动臂、换档臂和脚踏制动机构的普通发动机摩托车请看图4、图5、图6、图7,该实施例摩托车是在传统普通发动机摩托车的发动机两侧设置有前脚大踏板8和9,前脚大踏板8和9的前部通过连接支架2安装在发动机前部外壳上或摩托车车架上,前脚大踏板8、9的后部与摩托车上的平叉轴5连接。
如图5、图7所示原摩托车上的后制动机构6一端穿过前脚大踏板8。原摩托车右侧的启动臂22延伸绕过前脚大踏板8位于前脚大踏板8外侧。
如图8、图9所述后制动机构6由后制动臂14、连接螺母13、调节螺母12、连接螺栓11、后制动踏板10组成,其中连接螺母13焊接在后制动臂14一端管内,连接螺栓11中部安装调节螺母12,下部插入后制动臂14内与连接螺母13螺纹连接,上部焊接在后制动踏板10下部管中;所述后制动臂14穿过前脚大踏板8与连接螺栓11连接。
如图6所示原摩托车左侧的换档臂23位于前脚大踏板9与发动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弯梁车型和骑式车型的摩托车,可使驾驶人员舒适度大大提高,它不仅在驾驶方面更符合人性化,而且其美观大方的外型、优美过渡的弧线配合在整车上更显曲线风格,使你拥有踏板车的享受。
权利要求1.一种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包括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摩托车发动机两侧设置有前脚大踏板(8、9),前脚大踏板(8、9)的前部通过连接支架(2)安装在发动机前部外壳上或摩托车车架上,前脚大踏板(8、9)的后部与摩托车上的平叉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原摩托车上的后制动机构(6)一端穿过前脚大踏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后制动机构(6)由后制动臂(14)、连接螺母(13)、调节螺母(12)、连接螺栓(11)、后制动踏板(10)组成,其中连接螺母(13)焊接在后制动臂(14)一端管内,连接螺栓(11)中部安装调节螺母(12),下部插入后制动臂(14)内与连接螺母(13)螺纹连接,上部焊接在后制动踏板(10)下部管中;所述后制动臂(14)穿过前脚大踏板(8)与连接螺栓(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原摩托车左侧的换档臂(23)位于前脚大踏板(9)与发动机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原摩托车右侧的启动臂(22)延伸绕过前脚大踏板(8)位于前脚大踏板(8)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前脚大踏板(8、9)由直管(17)、弯管(18)、钢板(20)、胶皮(19)、前连接块(15)、后连接块(16)组成,其中弯管(18)两头与直管(17)连接,中间形成空腔放置钢板(20),在钢板(20)上放置胶皮(19),前脚大踏板(8、9)前部向上翘,在上翘段设置有前连接块(15),在前脚大踏板(9)的后端设置有后连接块(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它是在原摩托车整车两侧设置前脚大踏板,其特征是在摩托车发动机两侧设置有前脚大踏板8和9,前脚大踏板8和9的前部通过连接支架2安装在发动机前部外壳上或摩托车车架上,前脚大踏板8、9的后部与摩托车上的平叉轴5连接。该实用新型中的前脚大踏板制作、安装简单,成本低,装有前脚大踏板的摩托车驾乘舒适,外形美观,还能对摩托车前座驾乘者有保护作用。
文档编号B62J25/00GK2727024SQ20042006063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4日
发明者蔡章贵, 伍本银 申请人:伍本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