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61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尤指当使用者施力踩踏电动自行车往前行驶时,电动自行车可自使用者的踩踏施力而以机械方式,启动辅助动力驱动自行车行驶。
背景技术
对于越来越重视环保的现代,电动自行车是符合无废气排出污染的环保车种,由于操作简便,广受各年龄层使用者的喜爱;目前电动自行车,其辅助动力(马达)的运转时机,有着多种不同的启动时机及控制方式,例如最早期,是于自行车的把手处装设控制电门,供使用者直接操控,但其操作上必须保持以手操控,操作并不便捷,而不合乎实用;因而有日本专利申请第2001-055399号,其通过精密的控制单元及机构,侦测车辆的行驶阻力及行车速率,并通过控制单元运算所测得的行车数据,据以控制马达的输出时机;又如日本专利申请第2001-301293号及第09-268415号,其是通过力量传感器及逻辑线路等电子零件,作为人力行驶的感测,并据以作为马达输出时机的控制;再者,如日本专利申请第11-290777号,其设计是以一空转轴并列配置于曲柄轴与输出轴之间,并以一踏力检测机构设置于空转轴上,用以检测输入至曲柄轴上的踏力强弱,藉以作为马达输出时机的控制讯号;经过以上的说明可知,目前电动自行车的产业界,对于辅助动力的输出时机,大都通过精密的电子零件或传感器,作为行车阻力侦测或踏板踏力的感测,并藉以控制辅助动力马达的适当输出时机;然而,如前述,其均是通过精密的电子零件及复杂的侦测结构直接对人力作强弱侦测,再据以作为控制辅助动力输出,如此不仅成本高、构件复杂且故障率高;而若以电子零件作踏板的踏力判断点,则会有感测误判的问题,例如由于电动自行车适用的对象及年龄层均相当广泛,不同使用者其所呈现的踏力自然不相同,若踏力设定过重会有不易操作的困扰,而若踏力设定过轻则有误触的危险;因此,发明人极力思索,若能突破传统直接对人力感测的方式,而改为先将人的施力转换成机械位移输出后,再以该机械位移作为开关的触动,则不仅比直接以传感器侦测人力准确,且得以构成一结构组成精简、成本低廉、故障率低、可靠性佳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辅助动力启动结构,本发明将使用者人力通过机构设计,使其转换成机械位移后,再以该机械位移触动开关构件,藉以启动辅助动力的运作;由于结构精简作动确实,不仅有利于产业界的生产组配、降低故障率、降低成本,更可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为达成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自行车辅助动力启动结构,包括一齿盘,可转动地枢设于自行车的车架,齿盘中心位开设有一轴孔,而齿盘上开设有复数个槽孔,并于齿盘一侧面设有复数个限位凸;一驱动盘,可转动地枢设于齿盘一侧,并以一侧的轴管套设于齿盘的轴孔;驱动盘上开设有与限位凸对应位置及数量的限位孔,令限位凸套设位于限位孔内,驱动盘与齿盘靠合的端面上开设有复数个阶级滑槽,阶级滑槽两端分别连续且逐渐地成形为浅端与深端;复数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盘及齿盘勾设,并通过复位弹簧令限位凸与限位孔一端保持常态抵合;一曲柄,与驱动盘相固结;复数个作动子,两端可别成形为宽轴及细轴的阶级结构,作动子的细轴端套设一弹簧后将其设置于齿盘的槽孔内,令作动子的宽轴端部与驱动盘的阶级滑槽的深端常态抵合;一触动盘,配设于齿盘的另一侧,并以其端面与作动子的细轴端面固结;一开关,是配设于触动盘的一侧,而得为触动盘所触动;以此,曲柄受力转动时得连动驱动盘转动,当限位凸逐渐位移至限位孔侧端的同时,作动子的宽轴端恰可逐渐为阶级滑槽的浅端推抵,而连动触动盘伸出触发开关作动。
该驱动盘与曲柄可为一体的结构。
可置一轴承于轴管与轴孔之间。
该开关可通过近接开关(PROXIMITY SWITCHES)构成,俾当触动盘接近近接开关时,近接开关可进行开关的开、关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辅助动力启动结构,本发明将使用者人力通过机构设计,使其转换成机械位移后,再以该机械位移触动开关构件,藉以启动辅助动力的运作;由于结构精简作动确实,不仅有利于产业界的生产组配、降低故障率、降低成本,更可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效果;2.本发明有别于传统对人力强弱侦测的设计,而是将人力转换成机械位移后,再以机械位移触动开关构件,并据以启动辅助动力的运作的效果;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当使用者施力踩踏自行车行驶时,辅助动力会因开关被触动而适时运转;当使用者停止自行车踏板13的踩踏施力时,开关会因而复位呈未触发的常态,因而辅助动力停止运转;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作动与未作动之间是以触发盘的机械位移所达成,因此可避免误触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图1是本发明主要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驱动盘放大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主要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结构常态的正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结构常态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结构作动状态正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结构作动状态侧剖视示意图。
图号说明10车架 11链条12飞轮 13踏板14马达 20齿盘21外缘齿22槽孔
23限位凸 24轴孔30驱动盘 31限位孔32阶级滑槽321浅端322深端 33轴管34C型扣 35轴承40复位弹簧50曲柄60作动子 61宽轴62细轴621螺孔63弹簧70触动盘80开关81近接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2、3、4、5、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自行车辅助动力启动结构,主要是于电动自行车的齿盘20的两侧配设一驱动盘30、复数个复位弹簧40、一曲柄50、复数个作动子60、一触动盘70及一开关80所构成;其中该齿盘20,是可转动地枢设于自行车的车架10处,齿盘20的外缘齿21可供链条11齿合,并通过链条11与后轮的飞轮12链接,作为自行车的人力驱动结构;本发明特别于齿盘20上开设有复数个槽孔22,于齿盘20一侧面设有复数个限位凸23,并于齿盘20中心位开设一轴孔24;该驱动盘30,是配设于齿盘20一侧,以一侧的轴管33套设于齿盘20的轴孔24,可通过一C型扣34限止驱动盘30脱出,并可置一轴承35于轴管与轴孔之间;于驱动盘30上开设有与限位凸23对应位置及数量的限位孔31,而可令限位凸23套设位于限位孔31内,俾使驱动盘30得于齿盘20一侧进行限位孔31行程范围的转动作业;于驱动盘30与齿盘20靠合的端面上开设有复数个阶级滑槽32,阶级滑槽32两端分别连续且逐渐地成形为浅端321与深端322;该复位弹簧40,各复位弹簧40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盘30及齿盘20勾设,并通过复位弹簧40的弹性拉力令限位凸23与限位孔31一端保持常态抵合;该曲柄50,是与驱动盘30相固结,其末端可供自行车踏板13配置;该作动子60,两端可分别成形为宽轴61及细轴62的阶级结构,并于细轴62的端面开设有螺孔621,作动子60的细轴62端套设一弹簧63后将其设置于齿盘20的槽孔22内,且令作动子60的宽轴61端部与驱动盘30的阶级滑槽32的深端322常态相抵合;该触动盘70,是配设位于齿盘20的另一侧,并以其端面与作动子60的细轴62端面螺孔621锁固结合;该开关80,是配设于触动盘70的一侧,而得适时为触动盘70所触发,进行启动辅助动力马达14作业;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各构件及结构的组配关系位置,兹将其使用状态详细说明如下请复参阅图1、2、3、4、5、6所示,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当使用者踩踏自行车踏板13进行行驶的瞬间,曲柄50会因受力而转动,曲柄50与连动盘为固结,因而驱动盘30亦会被转动,驱动盘30的转动行程是被限位孔31与限位凸23所限制的(如图7所示),限位凸23逐渐位移至限位孔31终端过程的同时,作动子60的宽轴61端恰可为阶级滑槽32的深端322往浅端321方向逐渐推抵,当作动子60位于浅端321的作动区域时,触动盘70会被作动子60向外推伸出(如图8所示),此时,触动盘70的伸出恰可触发开关80作动,进行辅助动力马达14的输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有别于传统直接对使用者的踏力强弱作侦测的设计;而是将使用者人力通过机构设计,使其转换成机械位移后(指触动盘伸出位移),再以该机械位移触动开关80构件,藉以启动辅助动力的运作;换言之,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可完全摒除电子感测零件的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将人力转换成机械位移的结构设计相当精简且体积小,不仅有利于产业界的生产组配、降低故障率、降低成本,由于结构精简作动确实,更可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再者,本发明所使用的开关80,主要是取其能进行电路关闭及开启功能即可,实务上,本发明是通过触动盘作为开关80触发,可采用非接触型开关为佳,例如可采用近接开关801(PROXIMITY SWITCHES)作为本发明的开关,俾当触动盘接近近接开关801时,近接开关801可进行开关的开、关作业。
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当使用者施力踩踏自行车行驶时,辅助动力会因开关被触动而适时运转;当使用者停止自行车踏板13的踩踏施力时,开关会因而复位呈未触发的常态,因而辅助动力停止运转;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本发明的结构设计,作动与未作动之间是以触发盘的机械位移所达成,因此可避免误触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包括一齿盘,可转动地枢设于自行车的车架,齿盘中心位开设有一轴孔,而齿盘上开设有复数个槽孔,并于齿盘一侧面设有复数个限位凸;一驱动盘,可转动地枢设于齿盘一侧,并以一侧的轴管套设于齿盘的轴孔;驱动盘上开设有与限位凸对应位置及数量的限位孔,令限位凸套设位于限位孔内,驱动盘与齿盘靠合的端面上开设有复数个阶级滑槽,阶级滑槽两端分别连续且逐渐地成形为浅端与深端;复数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盘及齿盘勾设,并通过复位弹簧令限位凸与限位孔一端保持常态抵合;一曲柄,与驱动盘相固结;复数个作动子,两端可别成形为宽轴及细轴的阶级结构,作动子的细轴端套设一弹簧后将其设置于齿盘的槽孔内,令作动子的宽轴端部与驱动盘的阶级滑槽的深端常态抵合;一触动盘,配设于齿盘的另一侧,并以其端面与作动子的细轴端面固结;一开关,是配设于触动盘的一侧,而得为触动盘所触动;以此,曲柄受力转动时得连动驱动盘转动,当限位凸逐渐位移至限位孔侧端的同时,作动子的宽轴端恰可逐渐为阶级滑槽的浅端推抵,而连动触动盘伸出触发开关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盘与曲柄可为一体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可置一轴承于轴管与轴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可通过近接开关(PROXIMITY SWITCHES)构成,俾当触动盘接近近接开关时,近接开关可进行开关的开、关作业。
全文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启动结构,使用者踩踏自行车踏板行驶的瞬间,曲柄会受力转动,并连动驱动盘转动,过程中作动子恰可为阶级滑槽的深端往浅端方向逐渐推抵,当作动子位于浅端区域时,触动盘会被作动子向外推伸出,此时触动盘的伸出恰可触发开关作动,进行辅助动力的输出;本发明有别于传统对人力强弱侦测的设计,而是将人力转换成机械位移后,再以机械位移触动开关构件,并据以启动辅助动力的运作。
文档编号B62M23/02GK1824570SQ20051000860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伍必翔 申请人:伍必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