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23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 涉及一种具有较简单的结构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成为愈加流行的娱乐形式以及交通方式。此外,对业 余人员和专业人员来说,骑自行车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竟技运动。不 管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或竟赛,自行车工业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自 行车的各种部件。大量重新设计的一个部件是自行车变速机构或变速
操作装置。
自行车变速机构属于自行车传动装置。自行车传动装置典型包括 前变速机构和后变速机构,前变速机构和后变速机构分别用来操作前 拨链器和后拨链器,以在多个前链轮和后链轮上侧向移动前拨链器和 和后拨链器。前链轮和后链轮通常分别耦合于前曲柄和后车轮,这样 来自骑车者的踏蹬力经由链条传递给后车轮。根据链条在前链轮和后 链轮上的位置,可以设置各种传动比。
在过去,使用的变速机构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杆,枢转控 制杆以便巻绕和展开控制缆线的内线。作为选择,也可以使用转动的 手柄,以巻绕和展开控制缆线的内线。通常在多速自行车上设置双变 速机构。典型地, 一个变速机构是前变速机构,而另一个变速机构是 后变速机构。各变速机构通常具有一个与之耦合的变速缆线,变速缆 线包括内线。前变速机构和后变速机构的线耦合于前拨链器和后拨链 器,以分别在各个前链轮和后链轮上使链条位移。虽然这些已有的变 速装置能正常工作,但已有的变速控制杆不总是根据骑车者要求进行 操作,和/或这些已有的变速装置的制造和组装比较复杂和昂贵。
鉴于以上所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
见,需要对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进行改进。本发明旨在解决技术领域 中的这种需要及其它需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从该公开内 容中将变得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能够平稳 地和可靠地操作自行车传动装置的一部分、例如自行车拨链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和/或组装比较简单和廉价 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
前述目的基本上可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来达到,该 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包括安装构件、变速操作构件、调整构件、保持 机构和转动角度限制结构。安装构件构造成附接于自行车。安装构件 包括夹紧部分和可移除地附接于夹紧部分的盖。变速操作构件可转动 地耦合于安装构件,以沿第一转动方向和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对的第二 转动方向移动。调整构件可转动地耦合于安装构件。响应于变速操作 构件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调整构件布置和构造成有选 择地拉动和释放变速控制缆线。保持机构耦合在安装构件与调整构件 之间,以在多个位置保持调整构件。转动角度限制结构包括在安装构 件的夹紧部分上形成的第一限制部分和在变速操作构件上形成的第二 限制部分,第二限制部分有选择地接合第一限制部分,以限制变速操 作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的转动运动。
前述目的基本上还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来达 到,该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包括安装构件、变速操作构件、调整构件 和保持机构。安装构件构造成附接于自行车。安装构件包括夹紧部分 和可移除地附接于夹紧部分的盖。盖具有与盖作为整体、单体构件一 体形成的套筒。变速操作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构件的套筒周围, 以沿第一转动方向和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对的第二转动方向移动。调整 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构件的套筒周围。响应于变速操作构件分別 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调整构件布置和构造成有选择地拉动 和释放变速控制缆线。保持机构耦合在安装构件与调整构件之间,以在多个位置保持调整构件。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 和优点将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 带的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现在参照附图进行说明,这些附图属于原始公开的一部分。
图l是装有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左手和右手侧变速操作装置
的自行车的侧视图2是图l所示自行车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装置的放大顶部透视图3是图2所示自行车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装置的底部透视图4是分解图2和3所示右手侧变速操作装置的上部透视图5是进一步放大图2-4所示变速操作装置的盖的下部透视图6是进一步放大图4所示轴杆的侧面透视图7是进一步放大图4所示第一夹紧元件的上部透视图8是进一步放大图4所示第二夹紧元件的上部透视图9是图2和3所示变速操作装置的局部组件的底视图,为了便
于显示而剖去了一些部分,并且变速操作构件位于第一变速位置;
图10是图2和3所示变速操作装置的局部组件的底视图,为了便
于显示而剖去了一些部分,并且变速操作构件位于第二变速位置,第
二变速位置与第一变速位置可转动地间隔开;
图11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左手侧变速操作装置的放大顶部透视
图12是图ll所示自行车的左手侧变速操作装置的底部透视图; 图13是分解图11和12所示左手侧变速操作装置的上部透视和
图14是进一步放大图11-13所示变速操作装置的盖的下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来 说明而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目的,本发明由附带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同物限定。
首先参照图1-3、 11和12,所示的自行车10带有依照本发明优选 实施例的后变速操作装置20和与之耦合在一起的前变速操作装置22。 具体地说,后变速操作装置20和前变速操作装置22中的每一个均保 持在多个转动变速位置,但具有比较简单的结构。除了后变速操作装 置20和前变速操作装置22之外,自行车IO的各种部件都是常规部件。 因而,在此将不会详细论述或说明自行车10的其它部件。对自行车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在没有背离本发明范围 的情况下,对自行车IO的各种零件或部件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型。
此外,前(左)变速操作装置22基本上与右(后)变速操作装置 20—样,其区别在于,前变速操作装置22是后变速操作装置20的镜 像,并且前变速操作装置22具有改进的保持结构136,这将在下面加 以解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变速操作装置20和22中的每一个均与 各自的制动操作装置(在图1中只显示了一个)分开。但是,对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变 速操作装置20和22也可以设计成具有一体的制动操作装置。
自行车IO基本上包括车架12、传动系统或传动装置14、前车轮 16和后车轮18。车架12包括手柄杆13,所述手柄杆13固定地耦合 于车架12的前叉,以经由前车轮16转向自行车10。传动系统或传动 装置14包括后拨链器15、前拨链器17、链条C、多个与后车轮18 耦合在一起的后链轮RS、和带有与之耦合的多个前链轮FS的前曲柄 FC。后拨链器15和前拨链器17与车架12耦合在一起,以用常规方 式分别在各个链轮RS和FS之间侧向移动/移位链条C。后链轮RS经 由飞轮(未显示)耦合于后车轮18,以有选择地经由链条C转动后车 轮18,以便以常规的方式推进自行车10。
后变速操作装置20经由后变速控制缆线21可操作地耦合于后拨 链器15,以便在后链轮RS上侧向移位拨链器15。同样,前变速操作
装置22经由后变速控制缆线23可操作地耦合于前拨链器17,以比较 常规的方式在前链轮FS上侧向移位前拨链器17。后变速控制缆线21 和前变速控制缆线23除长度之外是相同的,基本上是常规的。因而, 控制电缆21包括可滑动地收容在外部壳体21b内部的内线21a,而控 制电缆23包括可滑动地收容在外部壳体23b内部的内线23b。 后变速操作装置
现在参照图2-8,后变速操作装置20基本上包括安装构件30、变 速操作构件32、调整构件34和保持机构36。安装构件30构造成可固 定地耦合于自行车IO的管状部分,例如手柄杆13。变速操作构件32 可转动地耦合于安装构件30,以沿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 R,和R2移动。调整构件34也可转动地耦合于安装构件30,以沿第一 和第二转动方向A和R2移动,以便响应于变速操作构件32沿第一和 第二转动方向&和R2的转动而分别有选择地拉动和释放变速控制缆 线21的内线21a。保持机构36耦合在安装构件30与调整构件34之 间,以可越过的方式将调整构件34相对于安装构件30保持在多个(例 如六个)变速位置,这样,骑车者可以移动变速操作构件32,以上调 /下调后拨链器15的变速。
安装构件30基本上包括夹紧部分40、盖42和轴杆构件44,轴杆 构件44将盖42不可转动地耦合于夹紧部分40,以形成安装空间。夹 紧部分40利用紧固件46固定地附接(夹紧)在手柄杆13上。紧固件 46优选包括螺栓46a和螺母46b配置。紧固件46的螺母46b不可转 动地接合夹紧部分40的一部分,在此如图所示。轴杆构件44不可转 动地附接于夹紧部分40。轴杆构件44贯穿盖42延伸,以不可转动地 支撑盖42。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34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夹紧部 分40与盖42之间,以相对其转动。
参照图2-4、 7和8,夹紧部分40基本上包括第一夹紧元件48和 第二夹紧元件50,第二夹紧元件50经由分开的铰接配置可枢转地耦 合于第一夹紧元件48。第一和第二夹紧元件48和50的自由端利用紧 固件46的螺栓46a和螺母46b可松开地附接在一起,以便减少夹紧部分40的内径,使之夹紧在手柄杆13上。具体地说,螺母46b不可转 动地接合第二夹紧元件50,而螺栓46a贯穿第一夹紧元件48延伸。
第一夹紧元件48基本上包括第一弯曲夹紧部分48a、钩部分48b 和第一附接部分48c。优选地,夹紧部分48a、钩部分48b和附接部分 48c作为整体、单体构件由轻质刚性材料(例如金属片) 一体形成, 通过弯曲(变形)、冲压和/或加工形成在此所示的构造。第一夹紧部 分48a具有接触手柄杆13的弯曲夹紧表面。如下面所解释的那样,钩 部分48b接合第二夹紧元件50。第一附接部分48c具有接收紧固件46 的螺栓46a的通孔。
第二夹紧元件50基本上包括第二弯曲夹紧部分50a、铰接部分 50b、第二附接部分50c和支撑部分50d。优选地,夹紧部分50a、铰 接部分50b、附接部分50c和支撑部分50d作为整体、单体构件由轻 质刚性材料(例如金属片) 一体形成,通过弯曲(变形)、冲压和/或 加工形成在此所示的构造。夹紧部分50a具有接触手柄杆13的弯曲夹 紧表面。铰接部分50b具有其中接收钩部分48b的伸长凹口。第二附 接部分50c具有其中接收紧固件46的螺母46b的延长部分的伸长槽, 这样,螺母46b相对于第二附接部分50c不可转动。支撑部分50d耦 合于盖42和轴杆构件44,以可转动地支撑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 件34。
具体地说,支撑部分50d具有平板状构造,其带有中心通孔51a、 一对绕该中心通孔51a设置的弧形通孔51b和相对于手柄杆13安装时 从支撑部分50d向外延伸的突起51c。支撑部分50d设置在夹紧部分 50a和铰接部分50b之间。中心孔51a接收盖42的一部分,而弧形孔 51b接收轴杆构件44的部分。突起51c有选择地接触变速操作构件32, 以限制变速操作构件32的转动运动。突起51c限定了带有一对相对地 面对的第一抵接表面的第一限制部分,这可从图3和4中更好地理解。
参照图2-5,盖42基本上包括盘形部分42a、从盘形部分42a伸 出的套筒42b和大体上切向于盘形部分42a延伸的缆线附接构件42c。 优选地,盘形部分42a、套筒42b和缆线附接部分42c作为整体、单
体构件由轻质刚性材料(例如硬塑性材料) 一体形成,通过铸造和/
或加工形成在此所示的构造。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34可转动 地支撑在套筒42b上。优选地,盖42的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常 规筒式调节器BA优选螺紋附接于缆线附接构件42c。
盘形部分42a具有在其外表面形成的蝴蝶结形凹进部分43a。套 筒42b具有一对在套筒42b的自由端设置的弧形槽43b。管状凹进部 分43c在弧形槽43b和蝴蝶结形凹进部分43a之间延伸。设置于中心 的突起43d从套筒42b的自由端延伸。设置于中心的突起43d接收在 第二夹紧元件50的中心通孔51a中。盘形部分42a的环形内表面包括 形成于其中的多个(例如六个)凹口 43e。盘形部分42a还包4舌一对 弧形突出部分43f和43g,弧形突出部分43f和43g可以选择性地在其 一个或两个端部位置接触变速操作构件32。套筒42a具有台阶状外部 表面(形状),该外部表面与变速操作构件32的台阶状内部表面(孔) 配合,如下文所解释的。
参照图2-4和6,轴杆构件44基本上包括第一接合部分44a、第 二接合部分44b、和在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44a、 44b之间延伸的管状 轴部分44c。优选地,第一接合部分44a、第二接合部分44b和管状轴 部分44c作为整体、单体构件由轻质刚性材料(例如金属片) 一体形 成,通过弯曲(变形)、冲压和/或加工形成图4和6中所示的构造。 优选地,至少第二接合部分44b可塑性弯曲至图3所示的位置,以便 将第二接合部分44b附接到夹紧部分40的第二夹紧元件50上。
第一接合部分44a包括一对从轴部分44c径向向外延伸的一对相 对的扇形板45a。扇形板45a被接收在盖42的盘形部分42a的蝴蝶结 形凹进部分43a中,以便将轴杆构件44的第一接合部分44a不可转动 地耦合到盖42的盘形部分42a。轴杆构件44的轴部分44c接收在盖 42的管状凹进部分43c中,而第二接合部分44b的一对弧形指状部45b 贯穿套筒42b的弧形槽43b延伸至第二夹紧元件50的弧形孔51b内。 弧形指状部45b的自由端径向向外弯曲到图3所示的位置,以便将盖 42和轴杆构件44固定地附接到夹紧部分40上。 一对相对的凹口 45c
优选形成在扇形板45a的内周上,以便在弯曲弧形指状部45b期间接 收工具等。
参照图2-4,现在将更加详细地解释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 3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整构件34不可动地固定到变速操作构件 32上。更具体地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整构件34和变速操作构 件32优选作为整体、单体构件由轻质刚性材料(例如硬塑性材料)一 体形成,通过铸造和/或加工形成在此所示的构造。优选地,通过偏压 元件(弹簧)相对于安装构件30不可转动地偏压调整构件34和变速 操作构件32。优选地,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34的材料具有较 低的摩擦系数。
变速操作构件32基本上包括控制杆部分33a和环形安装部分 33b。操作构件32的环形安装部分33b与调整构件34—体形成。操
(台阶状)保持凹进部分33c、在下端的外周区域附近形成的附加弧 形控制凹进部分33d、和构造成接收套筒42b的台阶状内表面(孔) 33f,如图3和4所示。控制杆部分33a可通过骑车者的手(例如大拇 指或手指)进行操作,以便有选择地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Rp R2 转动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34。具有突出齿或爪38a的弧形弹 性棘爪构件38安装在弧形凹进部分33c中。棘爪构件38接合盖42 的凹口 43e,以正常地将调整构件34和变速操作构件32相对于安装 构件30保持在所期望的位置。具体地说,爪38a可释放地接收在其中 一个凹口 43e中。
虽然在后变速操作装置20中只显示了一个爪38a,但是,对自行 车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根据需要和/或期望, 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两个或三个)爪38a,像前变速操作装置22 一样。对于这样的配置,也可以以类似于前变速操作装置22的方式包 括附加凹口43e。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耦合于变速操作构件32的棘爪 构件38和盖42的凹口 43e构成依照本发明的保持机构36的部件。此 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口 43e构成棘爪配合结构的部件,棘爪配
合结构接合棘爪38,以有选择地将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34保 持在多个变速位置。虽然在此所示的棘爪配合结构与盖42—体形成, 但是,对自行车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根据 需要和/或期望,也可以包括具有棘爪配合结构的分开的部件。换句话 说,对自行车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在没有 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棘爪和棘爪配合结构 构造。
优选地,以保持机构36防止不期望的转动的方式使调整构件34 和变速操作构件32可相对于安装构件30自由地转动(即,低摩擦地)。 换句话说,保持机构36优选提供保持力,该保持力大于由后拨链器 15施加于内线21a的相反(偏压)力,这样,不需要附加摩擦力来防 止调整构件34和变速操作构件32的不期望的转动。因而,如果从变 速操作装置20上移除保持机构36,则调整构件34和变速操作构件32 将在所施加的可以忽略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基本上自由地转动。
在变速操作构件32的弧形控制凹进部分33d中接收突起51c,以 限制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34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Rp R2 的转动运动。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弧形控制凹进部分33d限定一 对在圆周上间隔开的第二限制部分33e,第二限制部分具有圆周上间 隔开的相对面对的第二抵接表面。第二限制部分33e的第二抵接表面 构造和布置成,当调整构件34转动到端部位置时,分别有选择地接触 突起51c (第一限制部分)的抵接表面。虽然在图3中只显示了其中 一个第二限制部分33e与突起51c之间接触,但是,对自行车领域技 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在沿第一转动方向Ri转动变 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34时,另一个第二限制部分33e将接触突 起51c。
安装构件30的突起51c (第一限制部分)和变速操作构件32的 第二限制部分33e构成转动角度限制结构的部件,转动角度限制结构 构造和布置成限制变速操作构件32相对于安装构件30的转动运动。 另外,控制杆部分33a和盖42的弧形突出部分43f和43g可以构造和布置成限制变速操作构件32相对于安装构件30沿一个或两个转动方 向Ri和R2的转动运动。具体地说,控制杆部分33a可以在一个或两 个端部位置(在图3中只显示了一个端部位置)接触盖42的弧形突出 部分43f和43g。
调整构件34基本上包括线缠绕凹槽34a和与线缠绕凹槽34a相连 通的线安装开孔34b。内线21a优选具有固定地附接于其自由端的抵 接元件,抵接元件以常规方式保持在线安装开孔34。因而,响应于变 速操作构件32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Ri和R2的转动,绕缠绕凹 槽34a有选择地缠绕/展开内线21a,从图9和10中可更好地明白。
现在参照图9和10,显示了第一变速位置至第四变速位置之间的 移位。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凹口 43e表示一个变速位置, 变速位置对应于后拨链器15的一个侧向变速位置。因而,示出用于六 级后拨链器15的六个变速位置。但是,对自行车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根据需要和/或期望,可以提供更多/更少 的变速位置。此外,对自行车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 而易见,各凹口 43e不一定必须对应于后拨链器15的特定变速位置, 正如下面有关前变速操作装置22所述。换句话说,对自行车领域技术 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变速控制装置20可以以类似于 前变速操作装置22的方式进行构造(即,带有更多的凹口 43e和/或 更多的爪38,各凹口 43e不一定必须对应于后拨链器15的特定变速 位置)。
前变速操作装置
现在参照图11-14,现在将更加详细地解释前(左)变速操作装置 22。如上所述,前(左)变速操作装置22基本上与右(后)变速操作 装置20—样,其区别在于,前变速操作装置22是后变速操作装置20 的镜像,并具有变型的保持机构136。因此,下面对前变速操作装置 22的描述和说明将集中在变型的保持机构136上。此外,在此不会对 与后变速操作装置20的部件相同或大体上相同的后变速操作装置22 的部件进行详细解释和/或说明。
因为变速操作装置22大体上与变速操作装置20相同,所以,对 与变速操作装置20的部件相同的变速操作装置22的部件将给出相同 的参照标记,对功能上与变速操作装置20的部件相同(但不完全相同) 的变速操作装置22的部件将给出同样的参照标记,但要加上"100"。 换句话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除了 在此解释和/或说明的以外,有关后变速操作装置20的描述、说明和 原理同样适用于前变速操作装置22。
前变速操作装置22基本上包括安装构件130、变速操作构件132、 调整构件134和变型的保持机构136。变速操作构件132和调整构件 134是变速操作构件32和调整构件34的镜像。因而,在此不会进一 步论述变速操作构件132和调整构件134。变型的保持机构136耦合 在安装构件130与调整构件134之间,以可越过的方式将调整构件134 相对于安装构件130保持在多个变速位置,这样,骑车者可以移动变 速操作构件132,以上调/下调前拨链器17的变速。
安装构件130基本上包括夹紧部分140、盖142和轴杆构件44, 轴杆构件44将盖142不可转动地耦合于夹紧部分140,以形成安装空 间。夹紧部分140是夹紧部分40的镜像。因而,夹紧部分140基本上 包括第一夹紧元件48和变型的第二夹紧元件150,第二夹紧元件150 是第二夹紧元件50的镜像。因此,在此将不会对夹紧元件48和150 进一步解释或说明。
盖142是盖42的镜像,其区别在于,盖142包括变型的盘形部分 142a。因而,盖142包括从变型的盘形部分142a伸出的套筒42b和缆 线附接构件42c,缆线附接构件142c是缆线附接构件42c的镜像。盘 形部分142a是盘形部分42a的镜像,其区别在于,盘形部分142a包 括变型的棘爪配合结构,其包括多个凹口 143e。优选地,凹口 143e 的数量大于凹口 43e。而且,优选地,凹口 143e在圆周上比凹口 43e 更加密集。其它方面,凹口 143e与凹口 43e相同。
具有多个突出齿或爪138a的变型的弧形弹性棘爪构件138安装在 变速操作构件132的弧形凹进部分33c中。棘爪构件138接合盖142
的凹口 143e,以正常地将调整构件34和变速操作构件32相对于安装 构件30保持在所期望的位置。具体地说,爪138a可释放地接收在凹 口143e中。在变速操作装置22中,优选设置至少两个(例如三个) 爪138a。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耦合于变速操作构件132的棘爪构件138 和盖142的凹口 143e构成依照本发明的变型的保持机构136的部件。 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口 143e构成棘爪配合结构的部件,棘爪 配合结构接合棘爪138,以有选择地将变速操作构件132和调整构件 134保持在多个变速位置。在前变速操作装置22中,凹口 143e不对 应于前拨链器17的特定变速位置。换句话说,虽然典型的前拨链器通 常只包括两个或三个变速位置,但是,可设置大体上更多数量的凹口 138a,这样,骑车者可以移动变速操作构件132,直到前拨链器17相 对于前链轮FS位于所期望的位置。当然,对自行车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作为选择,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前变 速操作装置22也可以像后变速操作装置20 —样进行构造。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在此用于描述装置的零件、部分或部件 的术语"构造"包括构造和/或编制程序来执行所期望的功能的硬件和 /或软件。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衍 生词规定为叙述指定特征、元件、零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的 开放式术语,但也不排除其它未指定特征、元件、零件、组、整体和/ 或步骤的存在。前述也适用于具有类似意思的单词,例如术语"包含"、 "具有,,及其衍生词。而且,单个使用的术语"部件"、"部分"、"部 份"、"构件,,或"元件,,可以具有单一部件或多个部件的双重意思。 正如在此用于描述本发明的,下列方向术语"向前、向后、向上、向 下、竖直、水平、下和横向"以及其它任何类似的方向术语表示装有 本发明的自行车的那些方向。因此,用于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术语应当 相对于用于正常骑乘位置的装有本发明的自行车来进行翻译。最后, 在此使用的程度术语、例如"大体上"、"约"和"大约"表示变型术 语的合理偏差量,以便最后结果不会显著变化。
虽然只挑选了一个选定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技
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内容中显而易见,在没有脱离附带的权利要求 书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在此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变型。此 夕卜,对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仅仅是用于说明,而不作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目的,本发明由附带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包括安装构件,其构造成附接于自行车,该安装构件包括夹紧部分和可移除地附接于夹紧部分的盖;变速操作构件,其可转动地耦合于安装构件,以沿第一转动方向和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对的第二转动方向移动;调整构件,其可转动地耦合于安装构件,调整构件布置和构造成,响应于变速操作构件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有选择地拉动和释放变速控制缆线;保持机构,其耦合在安装构件与调整构件之间,以将调整构件保持在多个位置;和转动角度限制结构,该转动角度限制结构包括在安装构件的夹紧部分上形成的第一限制部分和在变速操作构件上形成的第二限制部分,第二限制部分有选择地接合第一限制部分,以限制变速操作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的转动运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 操作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夹紧部分与盖之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 部分具有突起,所述突起形成转动角度限制结构的第一限制部分。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 操作构件包括一对在圆周上间隔开的第二限制部分,在第二限制部分 之间沿圆周布置形成第一限制部分的突起,这样,每个第二限制部分 构造和布置成,在变速操作构件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之一转动预定 量时,有选择地接合所述突起。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盖包 括盘形部分,该盘形部分带有从其延伸的套筒,套筒与夹紧部分相接 合,变速操作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盖与夹紧部分之间可转动地支撑在 套筒周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 与盖作为整体、单体构件一体形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安装构件包 括不可转动地耦合于盖的轴杆构件,所述轴杆构件贯穿套筒延伸,轴 杆构件的自由端不可转动地附接于夹紧部分。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调整构件和 变速操作构件作为整体、单体构件一体形成。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保持机构包 括耦合于调整构件的棘爪构件和耦合于安装构件的棘爪配合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棘爪构件包 括至少两个爪,所述至少两个爪与棘爪配合结构的相应部分相接合。
11. 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包括安装构件,其构造成附接于自行车,安装构件包括夹紧部分和可 移除地附接于夹紧部分的盖,盖具有与盖作为整体、单体构件一体形 成的套筒;变速操作构件,其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构件的套筒周围,以沿第一转动方向和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对的第二转动方向移动;调整构件,其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构件的套筒周围,调整构件布置和构造成,响应于变速操作构件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有选择地拉动和释放变速控制缆线;和保持机构,其耦合在安装构件与调整构件之间,以将调整构件保持在多个位置。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套筒具有 大体上管状的构造。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安装构件 包括不可转动地耦合于盖的轴杆构件,所述轴杆构件贯穿套筒延伸, 轴杆构件的自由端不可转动地附接于夹紧部分。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安装构件 包括不可转动地耦合于盖的轴杆构件,所述轴杆构件贯穿套筒延伸,轴杆构件的自由端不可转动地附接于夹紧部分。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调整构件 和变速操作构件作为整体、单体构件一体形成。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套筒具有 台阶状外部形状,该外部形状接收在变速操作构件的台阶状配合孔中, 变速操作构件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所述调整构件。
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保持机构 包括耦合于调整构件的棘爪构件和耦合于安装构件的棘爪配合结构。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中,棘爪构件 包括至少两个爪,所述至少两个爪与棘爪配合结构的相应部分相接合。
全文摘要
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包括安装构件,变速操作构件、调整构件和保持机构。安装构件包括夹紧部分和盖。变速操作构件可转动地耦合于安装构件,以沿相对的转动方向移动。响应于变速操作构件的转动,调整构件布置成有选择地拉动和释放变速控制缆线。保持机构布置成将调整构件保持在多个位置。优选地,转动角度限制结构包括在夹紧部分上形成的第一限制部分和在变速操作构件上形成的第二限制部分,第二限制部分有选择地接合第一限制部分,以限制变速操作构件的转动运动。优选地,盖具有与盖作为整体、单体构件一体形成的套筒。
文档编号B62M25/04GK101204987SQ20071010185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0日
发明者柯伟福 申请人:禧玛诺(新)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