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606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以折叠的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三轮车由于其骑行稳定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喜爱。但现有的三轮 车不能折叠,占用空间大,存放不方便。而且,驾车人的座位是鞍座式或椅 式,随身物品无处放置,容易丟失,使用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折叠,存 放、使用方便的箱座式折叠三轮车。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包括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其特征在于, 在两个后车轮的上部设置有箱式座椅,在箱式座椅箱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后 车轮轴,后车轮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后车轮毂连接;在箱式座椅中部可拆卸连 接有横梁,横梁与前叉立f之间可折叠连接;在箱式座椅上固,定有刹车手柄,在两个后车轮上分别设置有刹车块,所述刹车手柄分别通过刹车连杆与各自 的刹车块连接;在前车轮上,前车轮轮毂与前轮轴之间键连接,前轮轴通过 轴承固定在前叉上,前轮轴的两端部分别通过键连接有小外齿轮,所述小外 齿轮与固定在侧盖上的内齿轮相啮合,在前叉上固定有支撑轴,所述侧盖通 过轴承套与支撑轴连接;在侧盖上分别设置有侧盖驱动机构;所述侧盖驱动盖驱动机构为脚蹬驱动方式时脚蹬与侧盖连接,前叉立管与车把连接;所 述侧盖驱动机构为链驱动机构时被动链轮通过轴承套固定在支撑轴上,在 被动链轮的凸缘上设置有键槽,在侧盖内与键槽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侧盖 与被动齿轮的滑键,在前叉立管端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 通过轴承套连接有主动链轮和摇把,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
接;所述側盖驱动机构为脚蹬与链驱动机构的组合时侧盖与脚蹬可拆卸连 接,被动链轮通过轴承套固定在支撑轴上,在被动链轮的凸缘上设置有键槽, 在侧盖内与键槽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滑键,滑键与滑键拉手连接,在前叉立管 端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连接有主动链轮和摇 把,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前叉立管为折叠式,在箱式座椅中部设置有折叠部件存放室。 在折叠部件存放室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有两个车把支板,在折叠部件存 放室内壁中部连接有U型吊架,在折叠部件存放室前端设置有前挡板,所述 前挡板与箱式座椅的箱体之间插接。所述前叉立管两侧与链条中部相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链条支撑辊。 在箱式座椅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接杆室,所述接杆室内设置有前端带有插 孔的接杆,所述接杆的后端设置有挡片,前端设置有凸台,拆卸后的脚蹬与 接杆的插孔插接。所述横梁为空心结构,横梁内部设置有皮碗和与皮碗连接的打气筒杆, 所述打气筒杆另一端与打气筒把手连接,在与打气筒把手相应的一端橫梁的 端部固定连接有气筒挡板,并通过螺紋连接有气筒盖,气筒挡板与打气筒把 手的两端分别置于固定在箱式座椅箱体上的U型支架内,U型支架上通过销 轴连接有扭盖,所述扭盖与U型支架通过旋钮螺^"连接;横梁另一端端部固 定连接有气筒踏板,所述横梁通过销轴螺丝与立管支板连接,立管支板与立 管固定连接。在箱式座椅后部设置有折叠储物筐和折叠后支架,在箱式座椅上设置有 U型拉手和/或背带。在箱式座椅的后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立杆,所述可伸缩立杆上设 置有遮阳罩和遮阳镜。在后车轮滚动轴承外側设置有端盖。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L术效果1. 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式结构,可以将三轮车折叠成一立方体,缩小了 占用的空间,存放方便。而且,可以随身携带,在需要的时候打开使用,非 常方便。2. 由于采用箱座式结构,可以将随身物品放入箱座内,使用方便,并能
防止物品丢失。3.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折叠后,外观整齐,可以拉动行走或背在肩上携 带,使用方便。 附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折叠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链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链传动机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前轮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被动链轮的示意图;图8为后车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前挡板与箱式座椅箱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IO为脚蹬与接杆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困IO的A-A剖视图;
图12为打气筒式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
图12的B-B剖视图;
图14为横梁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超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的示意图如
图1至
图14所示,包括 前车轮ll和两个后车轮14,在两个后车轮的上部设置有箱式座椅1。在箱 式座椅箱体的两侧分别通过螺钉45固定有后车轮轴47,后车轮轴47通过 由轴碗48、钢珠49、轴挡50等组成的滚动轴承与后车轮毂46连接。为了 保护轴承,在滚动轴承外侧设置有端盖51。箱式座椅的上盖2与箱体之间 最好可以开合,并可加装锁具,这样,可以将物品存放在箱体中,使用、出 行方便。在箱式座椅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横梁9,横梁9与前叉立管10之间可折 叠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三轮车采用后轮刹车方式,在箱式座椅上设置有 刹车手柄l5,在两个后车轮上分别设置有刹车块17,所述刹车手柄分别通
过刹车连杆16与各自的刹车块连接。在前车轮上,前车轮轮毂34与前轮轴 35之间通过键36连接,前轮轴35通过轴承38固定在前叉37上,前轮轴 的两端部分别通过键60连接有小外齿轮39,所述小外齿轮与固定在侧盖41 上的内齿轮42相啮合。在前叉37上通过螺钉32和螺母33固定有支撑轴 40。所述侧盖41通过轴承套63与支撑轴40连接。驱动方式采用前轮驱动, 在侧盖上分别设置有侧盖驱动机构。其中侧盖驱动机构可以为脚蹬驱动方式 或链驱动方式或脚蹬驱动与链驱动方式的结合。侧盖驱动才几构采用脚蹬驱动方式时,将脚蹬13与侧盖41固定连接,前 叉立管10与车把连接即可。使用时,骑车人蹬动脚蹬,带动两侧盖,两侧 盖围绕支撑轴转动。两侧盖上的内齿轮分别带动与其啮合的小外齿轮,小外 齿轮带动前轮轴转动,从而带动整车前行。侧盖驱动机构采用链驱动方式时被动链轮19通过滑动轴承套62固定 在支撑轴40上,在被动链轮19的凸缘上设置有键槽31,在侧盖41内与键 槽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侧盖与被动齿轮的滑键43,在前叉立管IO端部设 置有传动轴27,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连接有主动链轮18和摇4巴21 , 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20连接。两摇把兼做整车的车把。使用 时,摇动两个摇把,两个主动链轮分别带动各自连接的被动链轮,被动链轮 带动与其连接的侧盖围绕支撑轴转动,两侧盖上的内齿轮分别带动与其啮合的小外齿轮,小外齿轮带动前轮轴转动,从而带动整车前行。侧盖驱动机构为脚蹬驱动与链驱动方式的结合时,将側盖与脚蹬可拆卸 连接,被动链轮19通过轴承套62固定在支撑轴40上,在被动链轮19的凸 缘上设置有键槽31,在侧盖41内与键槽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滑键43,滑键 43与滑键拉手44连接,在前叉立管端部设置有传动轴27,所述传动轴的两 端分别通过轴承套28连接有主动链轮18和摇把21,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 之间通过链条20连接。两摇把兼做整车的车把。当釆用脚蹬驱动时,拉动 滑键拉手,使滑键与被动链轮凸缘上的键槽脱离。骑车人蹬动脚蹬,从而带 动整车前行。当采用链驱动方式时,推动滑键拉手,使滑键插入被动链轮凸 缘键槽中,将被动链轮与侧盖连接起来。摇动摇把,主动链轮带动被动链轮, 从而带动整车前行。在采用链驱动方式及脚蹬驱动与链驱动方式结合时,为了防止链条之间互相干扰,在前叉立管两侧与链条中部相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链条支撑辊29、 30。为了折叠方便,前叉立管采用折叠式。为了使折叠后的部件存放方便, 在箱式座椅中部设置有折叠部件存放室12。折叠后的车轮等部件放入折叠 部件存放室中,以节约空间。为了将三轮车折叠后能够随身携带,避免折叠部件存放室中的折叠部件 窜动,在折叠部件存放室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有两个车把支板25,支撑链 条以及车把、前叉立管等部分。在折叠部件存放室内壁中部通过旋转轴连接 有U型吊架26,折叠后的前车轮放置在U型吊架26上。在折叠部件存放室 前端设置有前挡板24,前挡板的上端与箱式座椅箱体之间采用挂钩式连接, 在前挡板上设置有插接件67,与插接件相应位置的箱式座椅箱体上有插槽, 前挡板与箱式座椅箱体插接,挡住折叠后的前车轮。在箱式座椅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接杆室68,接杆室内设置有前端带有插 孔的接杆52,接杆的后端设置有挡片,前端设置有凸台,拆卸后的脚蹬13 与接杆的插孔插接。当采用脚蹬驱动时,接杆放置在接杆室内。当采用链驱 动时,将接杆拉出.,拆卸下的脚蹬插入插孔中,作为踏板,用于放置两脚。为了便于出行时给车打气,横梁采用打气筒结构。横梁为空心结构,横 梁内部设置有皮碗54和与皮碗连接的打气筒杆53,所述打气筒杆另一端与 打气筒把手59连接,在与打气筒把手相应的一端横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气 筒挡板65,并通过螺紋连接有气筒盖64,气筒挡板65与打气筒把手59的 两端分别置于固定在箱式座椅箱体上的U型支架55内,U型支架上通过销 轴57连接有扭盖56,所述扭盖与U型支架通过旋钮螺钉58连接。横梁另 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气筒踏板66,橫梁9通过销轴螺丝与立管支板61连接, 立管支板61与立管10固定连接。骑行时,将打气筒把手和气筒挡板一同插 入U型支架内,并通过螺钉将扭盖锁住。需要打气时,拧开扭盖上的螺钉 58,旋转扭盖,将打气筒把手和气筒挡板一同取出,踩住气筒踏板,打气。为了出行时使用更方便,在箱式座椅上设置有U型拉手22和/或背带 23。在箱式座椅的后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立杆,可伸缩立杆由可伸缩 杆3和4两部分连接,伸缩杆上有遮阳罩5和遮阳镜6。在箱式座椅后部有 折叠储物筐7和折叠后支架8。整体折叠时,储物筐7和支架一起折叠。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包括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后车轮的上部设置有箱式座椅,在箱式座椅箱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后车轮轴,后车轮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后车轮毂连接;在箱式座椅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横梁,横梁与前叉立管之间可折叠连接;在箱式座椅上固定有刹车手柄,在两个后车轮上分别设置有刹车块,所述刹车手柄分别通过刹车连杆与各自的刹车块连接;在前车轮上,前车轮轮毂与前轮轴之间键连接,前轮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叉上,前轮轴的两端部分别通过键连接有小外齿轮,所述小外齿轮与固定在侧盖上的内齿轮相啮合,在前叉上固定有支撑轴,所述侧盖通过轴承套与支撑轴连接;在侧盖上分别设置有侧盖驱动机构;所述侧盖驱动机构为脚蹬驱动方式或链驱动方式或脚蹬驱动与链驱动方式的结合;所述侧盖驱动机构为脚蹬驱动方式时脚蹬与侧盖连接,前叉立管与车把连接;所述侧盖驱动机构为链驱动机构时被动链轮通过轴承套固定在支撑轴上,在被动链轮的凸缘上设置有键槽,在侧盖内与键槽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侧盖与被动齿轮的滑键,在前叉立管端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连接有主动链轮和摇把,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侧盖驱动机构为脚蹬与链驱动机构的组合时侧盖与脚蹬可拆卸连接,被动链轮通过轴承套固定在支撑轴上,在被动链轮的凸缘上设置有键槽,在侧盖内与键槽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滑键,滑键与滑键拉手连接,在前叉立管端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连接有主动链轮和摇把,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前叉立管为折叠式,在箱式座椅中部设置有折叠部件存放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折 叠部件存放室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有两个车把支板,在折叠部件存放室内壁 中部连接有U型吊架,在折叠部件存放室前端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与 箱式座椅的箱体之间插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其特 征在于,所述前叉立管两側与链条中部相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链条支撑辊。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其特 征在于,在箱式座椅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接杆室,所述接杆室内设置有前端带 有插孔的接杆,所述接杆的后端设置有挡片,前端设置有凸台,拆卸后的脚 蹬与接杆的插孔插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其特 征在于,所述横梁为空心结构,横梁内部设置有皮碗和与皮碗连接的打气筒 杆,所述打气筒杆另一端与打气筒把手连接,在与打气筒把手相应的一端横 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气筒挡板,并通过螺紋连接有气筒盖,气筒挡板与打气 筒把手的两端分别置于固定在箱式座椅箱体上的U型支架内,U型支架上通 过销轴连接有扭盖,所述扭盖与U型支架通过旋钮螺钉连接;横梁另一端端 部固定连接有气筒踏板,所述横梁通过销轴螺丝与立管支板连接,立管支板 与立管固定连接。
7、 根插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箱 式座椅后部设置有折叠储物筐和折叠后支架,在箱式座椅上设置有U型拉手 和/或背带。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箱 式座椅的后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立杆,所述可伸缩立杆上设置有遮阳 軍和遮阳镜。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后 车轮滚动轴承外侧"&置有端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箱座式折叠三轮车,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折叠,存放、使用方便的箱座式折叠三轮车。在两个后车轮的上部设置有箱式座椅,在箱式座椅箱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后车轮轴,后车轮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后车轮毂连接;在箱式座椅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横梁,横梁与前叉立管之间可折叠连接;前车轮轮毂与前轮轴之间键连接,前轮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叉上,前轮轴的两端部分别通过键连接有小外齿轮,小外齿轮与固定在侧盖上的内齿轮相啮合,在前叉上有支撑轴,侧盖通过轴承套与支撑轴连接;在侧盖上分别设置有侧盖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式结构,缩小了占用的空间,存放方便。而且,可以随身携带,在需要的时候打开使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009983SQ20072009549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
发明者韩宝林 申请人:韩宝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